03.01 目前成交量持續走低?買房現在該不該入手?

專注鄭房


“目前成交量持續走低”,標題中也說明了 是目前,近期房地產低迷也是因為受疫情所影響,待疫情解除後,房產交易還是會恢復如初的。現在太多人都把提高身份的臆想寄託於名下房產數量,所以很多人在購房時從未考慮是否是剛需!至於大家熱議的房價大跳水,個人覺得近十年不太可能會發生,所以還是那句話,房子只要是能夠滿足日常生活居住就可以了,儘量不要囤積房產,讓大家都能喘口氣。


張宏妮


據相關報道,2019年的房產買賣,網籤數量減了將近八成,這是什麼概念啊,說明現在的很多家庭對如今的房地產是不看好的,像前幾年房地產火爆的時候,只要樓盤開盤,一定會人山人海的,那也有人問,現在市場爆冷,成交量這麼低,而且還有各種優惠活動,這個時候要不要考慮入手一套呢?

我知道有很多的家庭,現在也在擔心,如果現在不買房,等房地產市場回暖後,可能價格又高了,不僅到時候沒有這麼多優惠,反而要交更多的錢,其實怎麼說呢?這種擔心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但是我們可以看出如今,隨著國家大面積樓市調控,已經取得了初步進展,房價已經基本穩定,雖然不會馬上就大面積降價,但是未來是肯定會降價的。

所以,如果現在家裡不是特別急著買房的話,不妨等一等,從今年的一系列樓市成交量來看,房地產成交量確實不高,跟往年相比真的差遠了,像之前二線三線城市,跟去年相比足足跌了將近8成,也有人說網籤成交量降低,說明不了什麼,也許人家只是不想網籤,但是總的來說數據還是能說明一些問題的。

這半年來,樓市調控很猛烈,有將近一百個政策是專門針對樓市的,每個城市根據情況的不同,都在定製不同的政策,總之就一點穩住房價,不要讓房地產再繼續一路高漲,這些也都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國家打擊樓市的決心與毅力,很多城市被緊急限購,不讓那些炒房客繼續炒房,哄抬房價,這對於買房的剛需族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情,這意味著,我們不會在每年看著房價不斷上漲,打一年工卻還是抵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最後只能望房興嘆。

現在不同城市對於房價的政策,都略有不同,因城施政,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壓了房地產,我們現在也能感覺到變化,像我們之前去買房,人家就好像只要你交定金,開發商會給你搞定一切,現在就不同了,還有各種手續要辦,時間長度也都被延長,這裡不是銀行的審核員拖拉,而是銀行的貸款制度現在確實很緊張,他們需要時間來審核,開發商賣房子也需要資金回籠,各種政策都要遵守穩定實行,所以也從另一方面導致了,如今房地產成交量下降。









今天你微笑了沒


我認為疫情過後要買房 第一:以國家政策為例, 1月1日央剛降準,釋放8000億流動,央行這次降準,引導房貸利率下跌,這樣可以減輕購房者的壓力,鼓勵剛需購房者入市, 1月27日,財政部提前下達了2020年部分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萬億元,寅吃卯糧,:yín chī mǎo liáng,就是要用基建來拉動經濟。 2月3日4日央行兩日投放流動性累計達1.7萬億元。 這1.7萬億資金,放到目前全國的房地產市場上來看,不算多。 但這對房地產而言,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央行的這種操作,將進一步推動貸款市場利率下行。所以說這次疫情可能對房地產企業是個難關,但對購房者肯定是好事,所以此時購房是最佳時刻 。

第二:各地政府偷偷的開始放鬆地產調控政策: 11月11日,深圳調整“豪宅稅”標準,144平米以下住宅不用再繳納豪宅稅。 11月29日,佛山放開限購政策, 12月2日,深圳放開凍結的深汕合作區房產交易。 經濟疲弱的態勢沒有改變,所以地產的剎車只能再鬆一下。


第三:以疫情情況中沒房者為例: 崑山:安徽等7省人本地無房一律遣返;揚州:沒房產證,擅自前來一律勸返;無錫:斷水斷電,租戶不得進入小區!崑山如有租客堅持返蘇,將被拉去集中隔離,隔離費用自行承擔,14天費用4760元。誰都不知道疫情和明天哪個先過來,所以說疫情過後,買房很有必要 所以我認為疫情過後買房很重要。


請來一杯溫水


剛需現可入手,談價更有彈性,疫情過後房價穩定了就價格彈性差了,還有現時銀行按揭比更大。別相信房價一掉千丈,那是夢話。那樣的話銀行要倒閉,國家稅收沒了,土地不值錢了,你認為國家會讓此事發生嗎?


用戶7676716728619


已經在家宅了將近一個月,可是疫情依然在肆虐,確診人數依然在增加。但好的一方面是,這次湖北增加的人數終於減少了,似乎勝利在望。疫情很嚴峻,各行各業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包括和我們息息相關的房地產行業。那麼這次疫情過後,究竟是不是我們買房的最好時機呢?

說起來這次疫情對樓市的影響,我們總是會拿2003年的非典作為對比。17年前因為非典的影響,大家室外活動確實受到了影響,售樓部紛紛關閉,房地產行業受到了不小的衝擊。不出意外地,在短期內樓市的成交量、投資額等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這是必然的,但並不是說樓市就不行了。

等2003年5月份的時候,非典疫情得到了控制,人們的恐懼心理開始慢慢消退。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各行各業開始復工,房地產行業也開始迅速復甦。大家買房的需求在壓抑了一段時間後,同樣得到了釋放,在短時間內房地產市場的銷售量、銷售面積快速回升。

那麼17年後的這一次疫情是否會出現同樣的情形呢?畢竟這次和之前的市場大環境不一樣,經濟情況也不一樣。但筆者認為三個方面可以讓我們知道一些苗頭,甚至會發現2020年的房地產走向。

第一:可以確定2020年的樓市小陽春不會來了。

年前的時候還有人預測,2020年樓市會迎來小陽春,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誰也想不到這個春節會出現這麼一個“惡魔”,售樓部紛紛關閉,大家無法出門。本來打算年後回一筆款的開發商,這個如意算盤算是徹底泡湯。

鍾南山院士預測這次疫情大概會在2月份的中下旬結束,但是各地給房地產行業的復工期限卻不盡相同。就拿鄭州來說,根據相關文件,很多開發商都延遲上班,比正常時間晚了十多天。即便復工,在疫情沒有徹底控制之前,又有多少購房者敢冒著生命危險去售樓看房呢?而所謂的線上看房、線上售樓部也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效果甚微。

第二:買房需求雖然被抑制,但並不代表消失,這些需求最終肯定會釋放。

雖然說我們通常認為的三四月小陽春不會到來,但等到五月份左右,天氣變熱,疫情得到控制。購房者依然會出來買房,購房需求雖然在疫情期間被限制,但對於剛需來說,該買還是要買,只不過時間往後延長了一些而已。並且房地產對經濟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並且“穩”仍是房價走向的主要趨勢,這次疫情只會帶來一些小浮動,但不會帶來大漲或者大跌。

第三:之前處於觀望的購房者,這次疫情過後說不定會更加堅定買房的決心。

有網友因為疫情期間遇到的一些阻礙,自己租住的小區表示要有房產證和身份證才可以出入,心裡產生一種落差感。所以,已經萌生了一種有房的迫切感,堅定了自己買房的決心。

毫無疑問,這次疫情必然會讓開發商完成年度銷售目標的進程受到一定影響。疫情過後降價銷售或者釋放優惠是必然的,他們需要刺激大家的購房慾望。同樣,二手房市場也會受到影響,這個時候想買二手房是一個機會,房東和炒房客在經歷了幾個月的“冰凍期”,其信心會受到打擊,可以給他們好好的砍砍價。

那麼這次疫情過後,如果有購房需求的小夥伴,筆者在此給大家提幾點建議:

最近兩個月儘量持觀望態度,看樓市政策是否會出現變動,大環境會如何變化。前段時間說的房貸利率到3月1日到底如何改變,這些問題我們都需要關注。另外,這次疫情對物業算是做了一次考驗,疫情中表現好的品牌物業,大家可以關注下,給自己選擇作為參考。

最後,筆者認為2020年樓市走向必然還是以“穩”為主,房住不炒提出以來,我們的樓市走向就一定被上了緊箍咒。希望投資客不要再盲目入場,剛需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慢慢謹慎選擇。


深圳城市更新舊改陳生


4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19年3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整體接近全面上行,新房價格65個城市均上漲,二手房價格57個城市環比上漲,比2月份多10個城市。對此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回覆稱,從整體看絕大多數城市同比漲幅比較小或者有所回落,二手房也基本是這個趨勢,各地區存在差異性房價也有一定程度分化,目前總體來說房價平穩。

諸葛找房分析認為,3月份“小陽春”的到來,主要原因一是季節性反彈因素影響,二是今年全國大部分城市相繼放開落戶限制及購房條件,三是信貸環境相對放鬆,加上2月份春節月成交低迷,市場呈現週期性回暖也在預期中,未來能否繼續保持回溫態勢,還需持謹慎態度。

這一頭是官方數據的證實,另一頭全國各地多城放開落戶限制,一時間樓市回暖之聲不絕於耳,有房的人當然樂意聽到房價上漲的消息,但對於無房的人來說這就是驚天噩耗。有人要問了,不是經濟學家馬光遠說了2019年房價會持續跌勢,跌幅在20%-30%之間,有望回到2016年水平嗎?的確,此前各種大V及權威媒體都多次引用過此觀點,而最近馬光遠本人忽然出來闢謠說:“這是個100%如假包換的謠言,有人預判房價會跌30%,但請相信,我的智商還沒退化到這個程度。”到底有沒有說過,真實情況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同時,馬光遠還表示,關於2019年房地產的走勢,仍是穩中有變,穩是當下首要選項,房住不炒的原則沒有改變,所以市場不會大起大落,但也不會像2018那樣嚴厲調整,所謂變,則是開發商或購房者針對下一個房地產週期的價格邏輯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比如開發商通過提升房子的品質獲取競爭力,因為房價普漲的時代已結束。

無獨有偶,經濟日報日前也明確指出,短暫性的活躍不代表房價迎來快速上漲,熱點城市房地產依然保持高壓控制,部分熱點城市新房供應相對充裕,市場不存在快速升溫的基礎。另外,戶籍制度的改革也不應該簡單解讀為樓市放鬆,而是為了更好地推進城鎮化進程。

提到這兩個事例就是要告訴大家,看問題還是要客觀公正,對於樓市回暖的信息不能完全否認,但也不能盲目聽信過分解讀,不管買不買房還是從自身角度出發,切不可唯專家的觀點馬首是瞻,否則出現不好的結果,專家也不會替你去買單。

目前,我國各地都在推行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措施,一二線城市本身就有著強有力的產業資源,同時又有強大的人口需求做支撐,加上貨幣措施由緊轉松,購房需求集中釋放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這些地方新房價有備案,土地有限制,也翻不起什麼大風浪。至於三四線城市我一直不勸大家去購買,雖然房價在棚改收緊後有所下降,但因為前期漲速過快,如今逐漸進入有價無市的行情,房地產機會並不多,以後隨著人口流動加速,城市核心區與外圍的市場分化會更加嚴重。


85後軟裝大咖


我認為現在買房是最好的時候,主要邏輯有三點

一、房價的大趨勢是不會降的。房地產涉及上下游行業非常多,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從國家經濟大局來看,是不會讓房價持續下跌。那些想著等房價跌下來再買的人恐怕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房價慢慢上漲。

二、房價既然不會下跌,會不會暴漲呢?答案是不會了,房價如果來一輪暴漲,對製造業等行業將會是毀滅性的打擊,像諸如華為、比亞迪這樣實力雄厚的企業都因前幾年高漲的房價不得不逐步往東莞、惠州遷移。

三、疫情期間是買房的大好時機。房價的總體趨勢是緩慢上漲,但是也會有所波動,平時一些讓房價波動的因素,只會讓房價稍微下降一點,而這次疫情影響巨大,對我國的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打擊,同時房地產企業面臨很大的資金壓力,急需回籠資金。因此接下來這段時間,房地產企業會出臺許多變相降價措施,比如打折,成交獎,定金膨脹抵房款等等,新房的實際成交價格會有一波下跌,我預計在15-20%,而對於二手房來說,許多人由於這次疫情也面臨著財務危機,需要將房產變現。市場上二手房的供應量會大大增加,買方的議價能力也會更強。

所以,想要買房可以提前準備了,在4-6月份買房最實惠。


北堂茶論


這幾年開始,國家重點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東莞是唯一一座夾在兩個超級一線城市中間的,但房價不及他們的1/5,上升空間很大,強力推介松山湖華為旁松湖碧桂園大品牌大樓盤


你的小范同學


1.該入手時就入手。成交量走低並不代表房子貶值,剛需也好,投資也罷,只要是“學區房”、“商業圈”、“政府周邊”的房子儘管買,任何時候都不會貶值,自住、出租皆可,而且出手變現也很容易。

2.該出手時就出手。成交量走低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新房成交量,二是二手房成交量。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成交量從2019年上半年就開始走低了,有的房子在房產網或中介門市處於“上吊開掛”狀態,有價無市,房子不好賣了,這是不爭的事實。手上有多套房的,該出手還是要出手變現。

3.牢記不買“三種房”。一是小產權,沒保障,環境一般。二是自建房,地段差,質量一般。三是城中村,劃拔土地出讓金高,不划算。

一已之言,不喜勿噴!


視界有理


房地產形勢不妙,購房要慎重,最好不是現房,現場觀察不要出手。古話奸商說的沒錯,商人以營利為目的,無論他說的多麼天花亂墜,你也不被忽悠的亂了方寸,商人不會對客戶交實底說實話,騙你花錢是真心實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