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人本善還是人本惡?人性之初的狀態究竟是什麼樣的?

蔣經堯


大家好,我是冀東老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說的就是剛出生的人,本沒有善惡之分,這是無善無惡的“本我”。

“本我”是我們人的最初狀態,他也是最原始的狀態,此時的“我”無慾無求,心中沒有任何雜念。

當我們一天天長大,看到的越來越多,懂得的事情也越來越多,我們那顆本來純淨的心開始浮躁起來,慾望越來越多強,很快被無明遮住了雙眼。

時間一長,就失去了本來的“我”,開始不斷的索取,在索取。人的慾望永無止境,止不住妄念,貪念就不會停止。直到有一天……………

在我們這個複雜的大染缸中,總有一些意志堅定的人,他們出淤泥而不染,雖說也喜歡世間的萬物,但他們很有自知之明,知道什麼該是自己的,什麼不是自己。

他們懂得自我控制,在誘惑之中不受誘惑,總會表現的淋漓盡致,那麼的完美。他們學問不是很高,知識也並不淵博,但他們的情商高,愛商高,智商也高,這“三高”把他們的人格完美的呈現出來,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祈禱]

這樣完美的人,他們從不去“爭”,而是把“讓”這個字時常放在首位,他們不爭,很懂得順其自然,他們深信,是我的一定會來,不是我的,強取豪奪也最終失去。

人的善惡在哪裡最能體現,不是在嘴上,而是在實實在在的行動上,只有讓大家真正知道你的善,你才有取之不盡,用之不完資源,反之你的資源很快就會枯竭…………

阿彌陀佛[祈禱][祈禱][祈禱]



冀東老李


我是顏小二,我來回答。

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呢?在中國哲學裡面,有不少先賢都發表過自己的觀點,雖然各位的觀點都有其合理性,但是,個人還是更加傾向於道家觀點中不去區分人性善惡的看法,雖然道家沒有直接議論過人性之善惡,但是道家整體學說特色,則是在暗示人性不區分善惡。

但是,如果非要從人性善還是惡中做出一個選擇,個人可能更加傾向於儒家荀子的性惡說,只是儒家荀子之性惡說,並非說人生來就屬於惡的存在,更多是在說人性有惡的趨勢,這一點後文再進行議論。

而與荀子之性惡說所對立的,還有孟子的性善論,孟子的性善論其實也有其用心良苦的合理性,不是難以理解,也屬於比較出色的學說。

而關於儒家創始人孔子,孔子只說過“性相近”,認為人性受後天社會影響比較大,孔子並未直接議論過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

1、道家與人性

道家思想,尤其是莊子思想,是非常不喜歡去區分的,而且也不贊成區分,因為莊子認為,人之區分的標準,都是人為制定的,帶有一定的立場,在有立場下制定的標準,有失公平。

那麼熟善熟惡,也僅僅是人基於一定立場下的一面之詞罷了。所以,莊子屬於比較典型的不願去區分人之本性的存在。

只不過,道家老子是非常讚美嬰兒出生的純潔狀態,認為嬰兒剛剛出生的時候,猶如一層白紙一樣,沒有被世俗氣息沾染。這某種程度上,其實暗示著道家老子有性善說的趨勢。但是,這也僅僅是個趨勢罷了。道家思想,更多還是在於反對人們對“非黑即白”的執著。

畢竟,沒有黑的存在,哪裡有白的彰顯,而當世界純白一片的時候,還談什麼黑。沒有黑,那麼白也將毀滅。黑和白,實際是共生關係。

所以,如果非要說道家是如何看待人性的,從道家的學說特色來看,他們可能更加趨向於說人本性無善無惡,或者說人本性善惡共存,但需要注意的是,道家思想更多認為世俗中“善”和“惡”的概念不準確,這是人基於一定立場下制定的標準,這一點,需要大家注意。

2、荀子與性惡論

荀子的性惡論,實則也並不是絕對消極意義上說荀子認為人性本惡,只是荀子認為人的自然之性如果不加節制的話,會發揮成貪慾之類的存在,所以人需要在後天的學習中懂得節制慾望,繼而讓人成為善的存在。

因此,荀子不是說人性有惡的本質存在,而是說人的先天之慾,如果不加節制,容易發展成惡的存在,繼而提出性惡論。荀子之性惡論的初衷,實則更多是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教人懂得制衡自己的慾望,荀子之性惡論實則比較深刻。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韓非子雖然是荀子的弟子,但是在人性上,他比較激進,他承接荀子的性惡論,並做了進一步的推衍,直接說人都是“自為”的存在。這裡的“自為”,實則就是利己,他覺得人都是利己的,所以要利用人在利己心下產生的趨利避害心理,以重賞重罰來管制百姓。其學說雖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卻也頗有些偏激。

3、孟子與性善說

孟子的性善說,可謂是影響我國古代文化最深遠的關於人性的議論。後世的王陽明,更是將其性善說發揮到了極致,承接其良知良能思想,繼而提出類似“知行合一”等經典理論。

孟子的性善說,大抵就是孟子認為人生來就是善的,因為人看一小孩掉入井中,即便不認識,也會心生憐憫。這便說明,人天性善良,而天性善良的人做出惡的行為,是因為人在後天因為沉溺於慾望,導致自己善良的天性,也就是良知良能被矇蔽,繼而出現惡的行為。

孟子還時刻叫人注意反省,以求保有自己的善之本心,因為在孟子的學說裡面,人與野獸的區別,就在於人之善的天性,如果這個天性被矇蔽,則是側面說明人會淪為“禽獸”。

所以,孟子之性善論看似對人比較“友好”,實則是比較嚴格的,孟子此舉是要人在反思中遏制自己的私慾,做一個守禮的社會人。如果人一旦起了私心,按照孟子的說法,就不能稱為人了,而是禽獸,或者說通往禽獸的路上。可見,孟子之性善論,也有其用心良苦之處。

4、結語

關於人性,孟子說善,荀子說惡,道家雖然沒有表態,大抵是說無善無惡,其實道家老子有性善的趨勢。而自漢代董仲舒以後,還有性三品的說法,就是人性生來有三種,純善,純惡,以及可以在後天影響下變成惡,或者變成善的存在。

無論關於人性的哪種說法也好,其實都有其一定範圍的合理性。而孟子荀子,二者關於人性的看法雖然看上去對立,實則最終都是告誡人們遏制自身的慾望,為的是維護社會制度。要是非得選人性善還是惡,個人覺得,荀子之性本惡更深刻一些。

但是,綜合百家對於人性的看法來說,道家人性之無善無惡的趨勢,可能更加客觀一些。

最後再多說一句,上文沒有引經據典,主要是覺得浪費時間,也沒有必要,如果各位想對諸子百家關於人性的看法有一個更加深入的理解,建議可以讀讀北京大學出版社的《中國哲學史》,現在應該是第二版了。


圖片來自網絡,各位喜歡請點贊關注哦。

顏小二述哲文


人本善?還是人本惡?不能一言而蔽之。芸芸眾生,性情各異,有的性善,有的性惡,司空見慣。一個嬰兒呱呱墜地,心靈潔白如紙,根本談不上善惡。至於他(她)以後怎麼樣,那與後天教育有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幾乎人人都懂。嬰兒一出生,什麼都不明白 ,但他(她)模仿能力很強,會跟著大人學習。大人的一言一行,生活習慣,思想品質都會對孩子產生深刻的影響。如果父母品德高尚,樂善好施,孩子天天看在眼裡,心靈就被潛移默化,自然也會學著關心別人,反之,如果父母三觀不正,內心齷齪 ,經常偷雞摸狗,孩子也會幫著你在外“望風”。

劉備是一位仁慈之主,他教育自己的孩子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所以他的兒子劉禪雖然無能,品德方面無可挑剔。沒什麼惡行。最後晉朝大將鄧艾兵臨城下,為了避免生靈塗炭,他寧可背上惡名投降,也不肯讓將士和百姓去送死。再看看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陰險狡詐勝過其父。 曹操的兒子曹丕也好不到哪去。

當然,並不是說品德好的父母兒子就一定好,品德壞的父母兒子就一定壞。地主家的兒子不照樣鬧革命嗎?你看曹禺的《雷雨》中周樸園的小兒子周衝,他雖然出身資產階級家庭,卻能同情工人,難能可貴。因為一個人的性情不僅僅受父母影響,還會受到社會的影響。所以即使父母本身無毛病,如果對兒女疏於管教,使兒女受到社會上不良習氣的影響,也可能使他們品德出現異常。

所以,做父母的對子女品行的生成負有第一責任,從幼兒開始就應該正確引導,加強管教。即使上了學,也不能一切推給學校,家長的教育地位仍未改變。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認為家長是“人類靈魂的保育員”。只有家長們都盡職盡責,認真教育子女,我們才會心悅誠服的讀起那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綠葉小杏


眾所周知,在所有關於人性善與惡的論述之中,在中國社會;在任何有華人生存發展的地方;在中化文明所波及到的世界各地,傳播最為廣泛、影響最為深遠、始終沒有被各種劫難災害所磨滅,並往往會被人們記憶猶新、開口即出、朗朗上口的,通常就是以《三字經》為載體的名句,“人之初,性本善。”

那麼,什麼是人之初呢?我以為,應該是指人的出生之時,或者是人得以存活下來的成長中的嬰兒期,至多是指人生活的幼年階段。

那麼,什麼善,什麼是惡呢?

此乃王陽明“心學四訣”,為其對自己的畢生研究簡單的一個歸納總結。我個人對於其中有著一些自己的觀點,今天就和大家逐字逐句來聊一聊這“心學四訣”。

無善無噁心之體

人的本質是動物。

任何動物出生之後,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生存本能,這是由它們所在的種類決定的。生存本能是什麼?幼體一生下來就只會想著吃,它不會想到:“我吃飽了,我父母有沒有吃?”它沒有這種思維方式,只有身體的本能在驅使它們的行動,渾渾噩噩。

至於善惡的定義,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我就不在這裡講了,以後可能會專門寫一篇文章再來論述。不過大家都能理解:新出生的幼兒是沒有善惡觀的,因為它根本不想,不思考。而“善惡”只是一種主觀的、相對的“看法”。

比如一件事,對你而言是善,對他而言卻是惡。這種例子很多,大家應該也見慣不怪。還是那個例子:幼兒把糧食吃了,父母就沒有糧食了,所以說幼兒是惡;父母把僅有的糧食給了孩子,自己沒有,所以說父母是善。

一般人會說:“父母是善,但孩子不是惡。”

所以在此基礎上,什麼“人之初性本善”還是“人之初性本惡”,在我看來,無需討論。

王陽明說的對:“無善無惡,為心之體。”

那如果幼兒不是幼兒,是30歲的孩子,父母是60歲的父母,還是同樣的事情,那父母是不是善?孩子是不是惡?

這就涉及到了第二條:

有善有惡意之動

上文講,善惡是主觀的一種“看法”,針對事、針對行為的一種“看法”,而這種看法對每個人來說未必是一致的。

我們總說孔子是聖人,但是接觸過儒家的朋友有很多都不覺得孔子有多麼的偉大,甚至評價他虛偽、做作、口是心非,等等。我覺得呢,孔子最偉大的地方,就是統一了大部分人的“善惡觀”,從而建立起整個社會的道德體系。

儘管孔聖人建立的“善惡觀”未必是正確的,但起碼他做到了統一。

就好像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也並不是使用懷柔手段一樣。甚至他的天下沒傳完一輩兒就完蛋了,但是他在歷史中的崇高地位,還是不可撼動的。

從某個人做一件事的行為,我們可以談論是“善”或者是“惡”,但這只是外人根據常識的一個推測。真正能給這件事定性“善與惡”的,應該是做這件事的人,他做這個事的出發點,究竟“這個人”是善是惡,這是最重要的區分“人的善惡”的關鍵點。還有另外一個關鍵點,就是這件事所造成的影響,對於更多的人來說,對更多的人造成的影響,“這件事”是善還是惡。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四句教”,被稱為王陽明心學的最高概括。看上去清楚,讀起來曉暢,但因為其中的一個關鍵點,很可能真正明白的就沒有幾個。

“無善無噁心之體”,這最高深最根本的一句,因為有佛道的相同觀點在前,其實並不難懂。佛家講因緣和合,一切往深了去,越往深去便越會消解一切,直到非有非非有、非空非非空的空性。道家講陰陽相對,一切往大了去,越往大去便越會化解一切,直到恍兮惚兮、惚兮恍兮的混沌。萬事萬物包括善惡之謂,自然也在消解化解之列。

雖然佛家也講慈悲,道家也言道德,但那只是人在到達成佛得道境界時,而自然生起的大悲憫,並順之而行。因為那時已經我是萬物、萬物是我,所以能對萬物眾生的喜樂悲苦感同身受、一體同悲。這與根本之理有分別,因為人有情而天地只是任自然,這就是人之為人而天之為天。這與根本之理又沒有不同,因為人的大悲憫,正是得自和秉承於心的深邃與博大,而博大深邃則正是天道之徵,這就是天人合一。天與人,亦一亦二,非一非二。

到這裡,陽明心學之境界的博大深邃,已經昭然,與佛道境界無異。讓人難以理解的是接下來三句,“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要知道,“四句教”是陽明心學的根本教義,而在佛道的根本教義之中,是找不到“有善有惡”的,找到的也都是否定之語,因為與他們的根本教義相背。

“善惡”是這三句共同的根本概念,也正是一開始說到的、可能造成多數人不能明白的那個根本點。王陽明明確提出有善有惡、知善知惡和為善去惡,不能真正明白就可能產生兩種理解:要麼是陽明心學的境界不夠徹底,要麼是佛道都太虛無而王陽明恰恰將其落到了實處。

這兩種理解都有偏頗。真正理解了其中道理,就能知道王陽明的提法,正是恰當。其中的關鍵正是“善惡”的概念,即到底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以往人們定義和理解善惡,運用的辦法往往是範疇和歸類,也就是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什麼事是善、什麼事是惡,恰恰錯了,因為違背天道。前面已說了佛道的根本教義,那說的正是天道,是一切相對、萬法空性的至大至深之境。而劃範疇、列類別,依憑和造成的卻恰是僵化和侷限,違於天道。儒家的仁義禮教後來成了偽善的面具和人性的牢籠,除了後人的理解運用不當,還因為其本身就有著這樣的不良基因。

萬物皆在道中,皆由道主宰,其發展變化的趨勢也是不斷向道而行,這種性質是一定的。但在合乎道的程度和與大道趨勢的契合度上,萬物則有著大小深淺之別,譬如得道聖者與普通凡夫,便必然存在差異。這種差異之所以存在,也在於萬物之道性的不同——若要一切相對而趨向於無極之大,便要不斷開放;若要萬般消解而趨向於虛空之深,便要不斷放空。開放和放空的程度,正是道性。道性弱的依附於道性強的,為道性強的之組成與所用,如此環環相套而成天地萬物。

將這落到人的德性上,開放到最後,便是道家的道德;放空到最後,便是佛家的慈悲;這便是終極之善。而在中間和中途,便正是王陽明所謂的善惡——是一種開放還是封閉自己、放空還是固守自我的趨勢,而不是確定的範疇和類別。只要合乎開放和放空的趨勢,便正是善,合乎的程度便是善的程度;只要違背開放和放空的趨勢,便正是惡,違背的程度便是惡的程度。前者譬如無私,後者譬如有私。

將善惡看成一種合道與否的趨勢,而不是確定的範疇和類別,那麼以往在這個問題上的所有困惑、糾結及誤解,便都能迎刃而解。王陽明一再強調的善惡,也便明白了——有善有惡,便是這趨勢的發動;知善知惡,便是對這趨勢的明瞭;為善去惡,便是順這趨勢而行。

比起佛道,這正是陽明心學更前進和完備的地方——並非境界比佛道要高,而是佛道一向缺乏入世的興趣,因而少有辦法上的挖掘和發揮,而只遵守著隨緣和順自然的大原則。而陽明心學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有體也有用;其後便是境界,其前便是進取;其下便是無為,其上便是有為。這才是真正的無為而無不為,真正的內聖外王之道。


睿為企業法務


人之初,性無記。什麼意思,人出生時,無所謂善惡,意識還未完全形成,所有的舉動都是本能與無始以來的習氣所引起的。

曾經孟子表達過人之初性本善的觀點,這完全是為了配合他的仁者愛人,主張仁政的觀點。並無蒐集嬰兒初生大量事例做依據。純粹是其主觀猜測。

而荀子的性惡論,則是為了強調後天倫理道德修養教育的重要性,是為了強調化性起偽的重要性。他雖然是儒家大師,但他的性惡論卻培養出了兩位法學大家韓非子與李斯,併為法家的推行提供理論依據。他強調的人一出生就喜歡美食與美色。但實際上這既有千萬年人類基因上的沉澱與選擇,同時也有後天的熏習共同造就。不能簡簡單單當做是本性使然。

而由於人類誕生了成千上萬年,這樣每一個人出生時都帶著強大的基因信息或者稱之為宇宙信息的。或者把它稱為阿賴耶識,種子的力量。這些種子裡既有善的要素,也有惡的根性。但是都是無記的。只有經歷了類似於家庭引導、學校教育、社會影響、他人誘導等等因素才能出現種子生現行的現象。也就是說經過漫長的熏習,人類無始以來的習氣才能和種子裡的善惡元素相結合,經過某一特定條件的激發才能夠變成現行的善惡。

所以從以上觀點分析,拋開了世代累積和現世熏習,單純的說人性,都是盲目的,片面的。在人誕生之出,除了無始以來的習氣,其他的善惡都以種子的形式,表現為無記。


友霖說


關於人本性之初的狀態,主要有三種理論。

1- 性善論

性善論的代表人物為孟子。孟子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意思是說,正如水的本性是向下流,人的本性也是善的。

既然人的本性是善的,那我們如何來理解人不善的行為呢?其實人雖有不善的行為,但並不代表其本性的不善,人的不善是有悖其本性的。

2- 性惡論

性惡論的代表人物為荀子。荀子強調人之本性與人之行為的區別。荀子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意思是說,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惡的,我們所看見的善的行動,那是人為的結果。

荀子認為,“偽”是經過理性思考後的選擇和調整,是經過學習而得到的,他植根於人內心的選擇,而非人的內心(本性)。

3- 白板論

白板論是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洛克所提出的。其用來形容初生之嬰兒,心靈的原初狀態。“白板”就是人之初,就是空白的,他後來所有的一切,都是人或環境“畫”上去的。

按洛克的觀點而言,人之生命開始時,沒有所謂的善或惡。既無善,也無惡!

總結:

其實,就我個人而言,我不太同意人之初是完全空白的。我更偏向於人既有善性,也有惡性!人本性中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

至於人以後更偏向善,還是更偏向惡,要取決於他所成長的環境,和所接受的教育。環境對人格的形成與發展起至關作用。這也是孟子和荀子在觀點上相一致的地方,就是看重教育對人性的作用。


五餅二魚Shaun


人本善和本惡應該說都有道理,人的社會之初從氏族社會到奴隸社會,那時的人相對是落後的,拿著奴隸根不當人看待,這時的人是愚昧而有時惡的,社會進步了,人的佔有慾至今也是很澎漲,只要有私念便是惡的根源,是不會消除的。由於社會科學技術發達,人的生活物質有了極大的改善,使人有的教育獲取知識的渠道,掌握了知識的人們開始認識到人的生存需要相互幫助的,因此各種為善的理念產生,逐步的發到為善。


嶗山隱士3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宋·王應麟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從古至今都是無數人爭論的話題,參與者有名人、有教授、有學者、也有平民,但直到今天也沒有一方的結論可以讓另外一方信服。不分勝負又爭論不休,“沒有硝煙的戰爭”一直在進行中···

1.人性本善,是孔孟為了教化人類而創造的理論指導。2500年前春秋戰國時期,中華大地上有上百個諸侯國,他們各自為政,互相混戰。社會處於大變革大動盪時代,各諸侯國為富國強兵而招賢納士。“士”階層活躍了起來,開始進行自己的學術研究,他們胸懷天下心繫黎民百姓,諸子百家應運而生。儒家便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所主張的“德治”和“仁政”既要教育平民也要教育帝王。

人性本善,惡有其因,受教化就可以與惡隔絕。在戰火四起的國家,列國紛爭的年代,在奴隸制度還沒有廢除的年代,在殉葬制度盛行的年代,在草菅人命的年代,人性本善麼?但是春秋末期的大教育家孔老夫子告訴大家,人本來是善良的,惡都是後天環境中形成的,通過學習可以改正錯誤找回善性,並強調不分貧富、貴賤、智愚、善惡,所有人都應該接受教化。這或許是一位教育家在亂世中唯一的辦法了,人性本善,善就是天命。向惡違背天命,向善就要接受教化。在那個原本只有貴族才能上學的年代,闡述全民學習的理念,也是非常超前的。

2.人性本惡,惡是天性,善只是人類虛假的外衣。荀子的觀點相比於孔孟的性善論來說,更接近現實,更透徹,揭示了人的本質。“好惡、喜怒、哀樂,夫是之謂天情,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混沌之初,天地之始,人類世界既無道德也無法度,人跟動物一樣,為了食物、貪慾相互掠奪、屠殺,而這喜怒哀樂、好惡之本性就是天生的,這來自本能的慾望,就是獸性的、是本性、是惡。在人類發展中,為了群體的和諧,慢慢出現了規矩、形成了制度,人必須要壓制自己的本性的惡,遵守規則穿上這層虛假的外衣才在社會中獲得生活的權利。

亂世中那些發動戰爭的人,互相攻佔掠奪之人,豈不是為了貪慾而崇尚暴力,他們釋放了本性,不知約束行為,這就是不善,人不善天下則永無寧日。直到今天,進行全民教育,教人穿上虛假的外衣掩蓋本性,教人遵守法律,這是是社會穩定和諧的基本要求。荀子的性惡論,也是強調教化對社會的重要性。

雖然孟子和荀子都在議論人性,但是,孟子和荀子對於人性所針對的善惡,立腳點不一樣。荀子所謂的“善”,是人們通過後天被教化後做出的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於是荀子將人先天利己之性,看成“惡”,繼而提出性惡論。

而孟子所謂的“善”,則是人先天就擁有類似惻隱之心等四心,這四心會因為人的利己之性被矇蔽。人之四心被矇蔽的時候,屬惡。按照孟子的說法,那麼人應時刻反思自己以便保有四心的時候,而人四心俱全且不被矇蔽的時候,屬善。

其實,無論是孟子之“善”,還是荀子之“善”,最後下落到人的身上,都大抵表示的是人做出的那些符合社會規範且對大家有利的行為。而人肆意放縱自己,做出的一些極端利己的行為,在孟子那裡,就是遮蔽“四心”的惡,在荀子那裡,就是人先天之利己本性的極端發揮,亦是惡。


社歌


人性本源無善無惡,人性發展起來可善可惡。

人之初的本源狀態,可以用心經開示的幾句話來總結,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一種能量集結的狀態。

當能量開啟,念頭出現時,意識活動了,是對己有利,還是損人利己,還是利人利己,還是最終損己又損人,發生種種得失與取捨,做出種種行為。

於是就有善惡的評判,受過教育的人,知道有個我也有個他人,於是處處求人我共贏,人我兩利,懂得分享,贏造和諧,我們說這是善人;

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為非作歹的人,只知有自己的我,不見他人之我,處處不留餘地,所言所行惡念太多,皆損人利己,人們稱呼為惡人。

我們知道善惡都是同一源頭,源頭不分善惡,只是環境曲折自然造成各自的定位與路線,只有彼此爭鬥利益糾紛才去論斷誰善誰惡,假設沒有其中一方,也就無所謂善惡了。

可見善惡是一種基於雙方的自我主觀的對立意識,是基於自我保護對利己一方的維護。

善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善惡的因果,善惡到頭終有報,才是最應該注意的地方。

最終要衡量的是結果,所以,為人處事,無論如何,至少要給自己給他人留條後路,留個好果,這就是種善因得善果。


宇道思維


心善 意惡,知善 無惡,格物致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