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疫情過後,都願回農村嗎?你怎麼看?

劉橙子


農村沒有我一里地沒有我一塊我就從農村惡婆婆,被婆婆公公丈丈小叔子打出來傷心地女兒出嫁,兒子在城裡上學國家給了一個五十多的公房住不想回去


心雨夢15


筆者敢斷言,這次的疫情結束後,對人們的生活行為不會有任何的改變,因為疫情是突發性的事件,上一次這樣等級的事情已經是17年之前了,我們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制定一年以上的計劃,何況是針對這種二十年才會出現一次的病情。真正會對這種級別和規模的傳染病預防的只會是國家,因為對國家的損失最大,哪怕這次損失了數萬億,但是平攤到人均頭上,說實話也沒有那麼恐怖,但是對國家來說,這是影響挺大的一個事情。

對我們絕大多數人而言,這次的疫情造成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頂多就是在家多待了幾天,只是對局部地區的人的生活影響巨大,比如湖北地區,尤其是武漢地區的人們影響會比較大。

一個國家大了,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大事,包括天災,這次的疫情我們等同於一次天災吧,2008年的南方大雪災、汶川地震,在當時都是挺大的事件,但是過後我們再來回顧,其實對我們絕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沒什麼太大的影響。

我們再往前看,2003年的非典,當時 筆者正在上高中,當時沒有隔離,我們正常上課,但是恐懼心理比現在要強,這個是因為現在的實力強了,國家也是一樣,現在的國家實力也比當時強太多,國家的抵抗能力也強了。一個人在窮的時候和富裕的時候面對災難的時候,他們的抵抗能力是不同的,放在國家身上也是如此。

1998年的百年一遇的洪水,那次的洪水筆者印象深刻,儘管當時我還只是一個小學生而已,但是當時的洪水把周邊都淹沒了,是我記事起最大的一次洪水氾濫,在當時也是著急得不行,無法出門,家在農村,反正糧食不缺,但是除此以外啥都沒有,餓不死,有大米吃。但是回過頭來一看,也沒什麼影響。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表達一個意思,這次疫情後也不會改變我們平時的行為模式,包括我們就業的選擇,這次疫情看似城市受的影響大,農村有吃有喝的,城市就得被封閉式管理,農村可以提前就下地幹活,但是城市的復工日期一改再改。看起來城市在疫情的情況下是更難生存。

但是,一則是真的如果自己感染了病毒,一個是在農村,一個是在城市,那麼在城市的肯定是能夠更快的獲得醫院的治療的。這個是必然的。再一個就是城市本來的便利性就要比農村強多,而每天的便利積累在一起,要遠遠大於這一次疫情帶來的不便。

為了二十年才會發生一次的疾病,而付出離開城市的代價,這個是非常不明智的,就好比你明知道自己80歲會死亡,而從現在開始就渾渾噩噩,因為反正人生到頭就是個死,何苦要認真?

為了這種極小的概率去做極大的犧牲,而起是持續的,人類是不會這麼做的,不划算、也不值得,更沒有必要。


曦曦78867792


獨說農村有一屋,門前有路,屋後有樹,家有一老一小如有寶,行有代步工具。我願在工作日結束後守著這份寧靜過好每一個週末,種點小蔥、大蒜,時令蔬菜,養幾隻雞鴨,鬧幾許家常。這樣的幸福指數讓我著實受寵!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f0b465ab0ea4a7d81c2faf9575971bc\

劉橙子


對農村真的是有一種割捨不斷的情,隨著國家的繁榮現在農村在交通、物質、醫療等多方面己經有了質的改變。優良的生活環境,清新的空氣是我脫離城市後的嚮往。






錦州藏緣


農村是我的大後方,是根據地,什麼時候也不能丟。進,可開疆擴土,退,可安枕無憂!所以我在農村放置一塊閒地,就是以防不測。希望我永遠用不上,但我會永遠留著用。謝謝大家。


在路上141495242


疫情過後,願意回農村畢竟農村有我的根


哥么


農村固然好,生活依然要繼續生活,好好過才是真的


用戶74847368430


“都”?別“都”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