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霍芬海姆老板霍普动了老派球迷的奶酪?

纵然拜仁让了一个莱万多夫斯基,主场作战的霍芬海姆也奈何不了领头羊。赛后,人们谈论最多的并非悬殊的6-0比分,而是“活久见”的默契球。

球员的默契源自拜仁球迷的“作死”,在比赛的第78分钟,他们悬挂起一条侮辱霍芬海姆主席霍普的横幅,牵一发动全身。

霍芬海姆老板霍普动了老派球迷的奶酪?


先是霍村球迷与极端的拜仁球迷冲突,后是敏感的主裁判宣布暂停比赛,再是双方球员集体返回更衣室。鲁梅尼格、卡恩、萨利哈米季奇联袂出击,安抚极端球迷的情绪,中断时间长达14分钟,而在此之前,其实已经因为相同的原因短暂中断过。

一系列劝说、安慰的流程下来,无心恋战的双方球员回到场上,你传我接,相互倒脚,就这样制造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另类“tiki-taka"。这一幕注定成为德甲历史的灰色地带,鲁梅尼格说:“从拜仁角度说,我为发生的事情感到羞愧”,最新的消息是勃然大怒的德国足协很可能改判比赛结果,极端的拜仁球迷需要为自己的不理智买单。

霍芬海姆老板霍普动了老派球迷的奶酪?


霍芬海姆主席霍普动了谁的奶酪呢?此前多特蒙德和门兴的球迷也对他进行了人身攻击,一切源自“50+1”政策。

何为50+1?一家股份公司只有在如下情况下才能申请在联赛联盟的执照并由此获得联赛联盟成员的资格:当一家俱乐部拥有自己的足球部分,并且在该股份种“具有多数参与权”,并且在首次申请执照时,该俱乐部必须在竞技上达到联赛的要求。

其中的“具有多数的参与权”就是50%的表决权之外,拥有额外的表决权比例,一言以蔽之“50+1”。

霍芬海姆老板霍普动了老派球迷的奶酪?


50+1的初衷是为了限制金元足球的渗入,所以德甲一直以来都是最健康的联赛,没有出现法甲的巴黎,英超的曼城这类“暴发户”,在这个政策的保护下,德甲和谐发展,盈利有序。数据显示在2018-19赛季,德甲联赛的18支队伍总收入为42亿欧元,比前一年增加5.4%。

但政策中也有漏网之鱼,勒沃库森的后台拜耳集团,沃尔夫斯堡的后台大众集团都占有俱乐部100%的股份,两家俱乐部不受50+1政策的约束,这就是“拜耳条款”。

霍芬海姆老板霍普动了老派球迷的奶酪?


德甲联赛联盟规定:一家经济企业在1999年1月1日前已经连续不断成功运营了母俱乐部20年以来,母俱乐部”具有多数参与权“的条列才有列外。

霍芬海姆主席霍普拥有96%的股权,但还是被抵制,因为霍普投资霍芬海姆年份是在1989年,不具备“1999年1月1日前成功运营20年”的硬性规定。虽然霍芬海姆的乡村奇迹(从德国第8级业余联赛一直杀入欧冠联赛的大跳跃)让人敬佩,但在注重“球迷会员制”的德甲,很多老派球迷对跻身德甲的霍芬海姆一直有偏见,认为他们是摧毁德甲联赛良性循环的炸药包,身上有明显的商业化特质。

但其实,老板霍普拥有球队96%的控股权,但在霍芬海姆决策时,霍普只有49%的话语权。也就是说,“我是老板,但我说了不算”。

霍芬海姆老板霍普动了老派球迷的奶酪?


德甲老派球迷要延续当家作主的权利,对外来财阀都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毋庸置疑,事物都有两面性,虽然控制了外来资本的侵蚀,保障了超高的球场上座率(上赛季每场比赛平均售出42738张球票)。

但并不能阻止自己内部力量的弱化,很多有潜力的年轻人就这样被豪门“诱拐”,德甲其他球队要么成为拜仁的“挖掘工地”,要么甘愿沉沦为其他四大联赛的“造血骨髓”。

爱到最后是深沉,爱到最后也是占有欲,这是德甲的幸福,还是悲哀呢?

并且,直到现在一家独大的拜仁还是孤单地充当着德甲的门面,其余人在欧战赚取的眼球效应少之又少,甚至连国内竞赛上都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差异。为此,阿迪达斯CEO去年就说呼吁:“德甲应该取消50+1政策,这样反而会更有助于财政平衡。你们都已经看到了德甲俱乐部在欧洲的衰退。即便是作为拜仁的赞助商,阿迪达斯也更愿意看到一个更有竞争力的德甲。”

霍芬海姆老板霍普动了老派球迷的奶酪?


作为热爱足球的霍村主席霍普,昨晚是悲伤的,球员时代他踢过中锋,但是和霍村的关联太短暂。从商的他已经坐拥百亿资产,他想倾注自己的爱,为俱乐部修建训练基地和新球场,让这个只有3000多人口的小村庄真正有“霍芬海姆”的味道(霍芬海姆德语是幸福的家园”。

霍芬海姆老板霍普动了老派球迷的奶酪?


足球,应该是纯碎的,可惜,有时候,很多无辜的人为此买单。昨晚的比赛很精彩,雨水也很大,人心也很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