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何看待有些人小時候是奶奶帶大的,長大後對父母沒有一絲感情,隨著年齡增長只有怨恨?

瓣瓣瓣瑪瑪


因為奶奶的緣故,我對外婆厭惡了十多年,直到她去世多年後我才明白,自己當初錯得有多離譜。

奶奶帶大的孩子,有時候真的是一言難盡。

我也算是奶奶帶大的,帶到十二三歲。

我倒是沒有怨恨自己的父母,也愛他們。

可能因為也經常能見到吧,對父母並不陌生。小時候雖然家貧,父母也沒有出去打工,而是選擇在家做點小本生意,所以還是能經常見到的。

但我小時候卻有點不喜歡外婆,算不上怨恨,只是親近不起來,還有點厭惡。

因為,奶奶從小就經常跟我說,外婆不疼我,不愛我,從來不給我買什麼東西,有什麼都只顧著弟弟。

我是個挺涼薄的人,從小就是。所以,誰要是對我不好,那我也不會親近她。

奶奶雖然不喜歡媽媽,經常對媽媽不好,嫌棄她,看不起她。但所有的孫輩中,她卻最是疼我。所以,小時候我對奶奶的話深信不疑。

然而,小時候不懂事,後來長大了懂得很多東西,慢慢回想小時候的事情,再加上經常跟媽媽談心,才知道自己小時候錯得有多離譜。

外婆不是不疼我,她是能力有限。自己前夫死了她帶著我媽媽和媽媽的大哥,改嫁給一個並不怎麼富裕的鰥夫,那個鰥夫也是有兒有女的家庭,而且對外婆和她帶來的子女都很排斥。可想而知,在那樣一個年代,外婆這樣帶著孩子改嫁的女人,她和她的孩子又能過得好到哪兒去?

而外婆儘管自己過得並不好,她明知奶奶看不起她,不歡迎她,卻還是可憐自己的女兒過得不好,生孩子(生的是我)的時候沒米吃沒菜吃,家婆也不管不顧,她從家裡悄悄摘了菜,再拿了一袋米,自己挑著走了幾個小時的山路給媽媽送來,送到後還要忍受奶奶的奚落。

她其實也給我買過東西的,從自己少得可憐的私房錢裡,買了小鞋子給我送來,卻沒能當面親自送到我的手中,被奶奶半路拿了,後來奶奶給我的時候,說是她自己買的。

聽媽媽說,外婆給我買過幾次東西,可我一次印象都沒有。後來跟媽媽聊天的時候說起,才知道應該都被奶奶這樣打發過去了,拿了外婆辛苦攢錢買來給我的東西,轉身卻說是自己買給我的,還不斷在我耳邊說外婆的壞話,讓我對外婆一點都親近不起來。

我真是搞不明白,兩個人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村小老太太,奶奶有什麼必要這樣跟外婆較勁?還因成功在我心中種下對外婆的疏遠和厭惡,自己頗有成就感。

可是,從始至終,外婆都沒跟她較勁,一味地忍讓她,只因她不想讓媽媽在婆家難做。

就算後來外婆中風偏癱,被後夫家趕出來,媽媽的大哥也流浪在外不歸家,外婆無家可歸,無人照顧,媽媽儘管處境也不好,但也只能把外婆接過來照顧。

又因家貧,房間不夠,外婆只能躺在吃飯那間屋子(算是客廳吧)的破舊沙發上,蓋著一床被子。

我現在都還記得,外婆躺在沙發上,自己不能動彈,一臉小心翼翼又討好地笑,看著奶奶和爸爸甚至是我而不敢開口說話的樣子。

儘管如此,奶奶也不忘經常跟我嘲笑,當著外婆的面,說外婆這樣的女人,嫁兩個老公,不檢點,死不要臉,活該落得如此下場。

最後,因為奶奶意見太大,媽媽不得不把外婆送回鄉下老家。恰逢那段時間我抑鬱症犯了,非常討厭看到人多,尤其是想到去學校就非常牴觸,便夥同老爸跟老師撒謊說自己肺癌初期,要靜養,於是我回老家呆了快兩個月。

那段時間,媽媽早上給外婆和我做好早餐,喂外婆吃完後就去鎮上忙了,晚上再回老家來照顧外婆,中午和晚上就由我煮飯照顧自己和外婆。

媽媽每天如此,早晚往返於鎮上和村裡老家,單程走路都是一個多小時,一個多月後,就瘦了二十來斤。

快兩個月後,我抑鬱症有所好轉,也快要期末考試了,不得不返回鎮上備考。

老媽就更辛苦了,外婆也更可憐了。

我在的時候,雖然我們並不怎麼說話,其實她說話都口齒不清了,但她好歹不覺得孤單和害怕吧。

等到我走了,她一個人動不了,只能每天早晚我媽媽在的時候跟她說上幾句話,她平時就得一個人呆在老家,呆在床上,不能動,不能言,大小便失禁也只能自己忍著,等媽媽回去了再給她清理。

就這樣,外婆和媽媽都在熬著。

直到幾個月後,有一天,媽媽正在鎮上忙著,有村裡的人來告訴她,外婆過世了。

外婆本來已經癱瘓動不了,臨死那天,天氣晴好,外婆卻一個人從床上翻身摔下來,慢慢爬到門口,廢了大力氣開了門,然後再爬到院子裡,仰面朝上,就這樣靜靜地死了(人們從現場痕跡推測出來的)。臨死,都沒見到她的兒女最後一面。

媽媽是善良而孝順的,這點我真的自愧不如,前面說過了,我是一個挺涼薄的人。

儘管在婆家一直受婆婆的氣,有時候還要受老爸的氣,生活也窘迫,媽媽都沒變得刻薄而無情。

奶奶生命後面幾年,得了老年痴呆症,漸漸地誰都不認識了,包括我。她自己其他幾個兒女都沒來看過她一眼,是媽媽這個她最不待見的謾罵糟踐了半輩子的兒媳婦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顧著她。

偶爾她也有意識清醒的時候,會跟我說,還是你媽好,你媽有孝心,比我其他幾個兒女好多了。

我還記得當時我沒好氣地回了她一句:這時候你知道我媽好了?早幹嘛去了,你要是對我媽好點,我媽能少受多少氣啊!

我一直覺得,人如果活到老了,最後是像外婆和奶奶那樣的境況,真的還不如早點解脫,她們自己不用再遭罪,親人也不用再跟著受罪,一邊受累不說,心裡還很難受。

只是,到後來我才明白,原來當年在老家,我端飯給外婆吃的時候,她眼裡的是不捨和慈愛,而我當時卻只覺得外婆的眼神讓我不舒服,不喜歡看到。

現在想來,也許我之所以會覺得不舒服,是因為那時候不喜歡外婆,但是看到她那樣又覺得難受,不忍心吧?

可能,我終究也沒有我想的那麼涼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