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員工執行力不夠該採取什麼措施呢?

行走在春天


1、提高中層幹部的執行力

小企業的領導者相對來說工作的責任心及態度都比較職業,其督導能力比較強,而進行跨級管理後執行力打折的第一個短板在於中層經理不夠職業。因此,要提高對中層幹部執行力的要求,應該將幹部免職作為執行力考核的一個條件,以保證企業擁有合格的中層幹部。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旁人的行為影響,很多員工喜歡去研究上級的喜好和習慣,並漸漸地讓自己去適應並迎合這一喜歡和習慣。所以,如果中層幹部的執行力不強,喜歡拖泥帶水,其下屬必然效仿,導致整個組織的無效率。提高中層幹部執行力大致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①中層幹部提高執行力的根本是提高其道德品質。

中層幹部的道德修養代表著整個企業的精神風貌,是企業形象的表現之一。一個擁有高尚道德品質的中層幹部,必然會以維護企業和員工的根本利益為自身任務,而不是為一己私利犧牲別人的利益,他們知道如何才能用最好的方式去實現企業的發展。以德服人是提高執行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②建立相適應的監管機制並加大考核力度。

中層幹部的作風嚴不嚴除了自身存在問題外關鍵還要看管理到不到位,要想提高中層幹部執行力,就需要建立相適應的監管機制,進一步完訴舉報、責任追究等制度,強化責任意識,增強服務觀念,嚴格作風紀律,規範行政行為。除了加強幹部監管外還要加大對中層幹部的績效考核力度,定期不定時的對中層幹部進行考核,讓幹部自覺的去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③建立合理的中層幹部上升機制和任用機制。

很多企業的中層幹部想要繼續往上升職的機會很小,這也是導致人浮於事的原因之一,要建立合理的上升機制,讓中層幹部有工作激情,提高其工作積極性。

2、提高基層員工的執行力

企業完善中層幹部考核的同時,執行力可能還是比較弱,這更多的是由於在工作落實中,基層會存在不會做或者不知道如何做的現象,此時企業應該結合各部門人員特點將組織目標進行合理的細化與分工,形成組織規則與要求,將執行力變為具體細化的工作要求,建議企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①確定標準和計劃。

企業可以在制定好組織目標後,將員工每天的計劃報送總部,總部按照標準對其進行監督檢查,該檢查應該包括檢查的程序、時間及標準,特別是要明確重要的處罰標準。

②建立和完善溝通機制。

只有溝通順暢,溝通的時間成本和物質成本才會降低,員工才會知道自己如何才能最有效率地把一件事情做好。溝通機制也有助於公司內部人際關係和企業文化的成長,促進員工的交流和相互學習。

③加強基層執行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執行力文化所體現的核心,是一種負責、敬業的精神和服從、誠實的態度。要營造“不講任何藉口”的文化環境和思想氛圍,把“不講任何藉口”作為員工的行為準則,使其自覺超越自我,敬業奉獻,勇於創新,爭創一流,為實現自身價值,為事業的改革、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④讓員工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有助於幫助自己確定職業發展目標,鞭策自己努力工作,引導個人發揮潛能,進而提升基層員工的執行力。

總之,企業執行力不足在於幹部不足(主要是指中層幹部)、落實在基層的考核要求不足這兩方面的原因,針對這兩方面,企業應該培養合格的中層幹部,使幹部能夠以身作則,因地制宜地因人進行組織目標的分解,嚴格考核監督力度,一般來說處罰力度越大執行力相對會越好。

不同企業執行力不強的原因各不相同,企業應通過多種方式找出具體的根本的原因,然後再設計出最適合公司的解決方案,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的執行力迴歸到適合公司節奏的層面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