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明武宗駕崩後,其堂弟眾多,為何選朱厚熜為帝?

明武宗駕崩後,其堂弟眾多,為何選朱厚熜為帝?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駕崩於豹房,享年三十一歲,在位十六年,廟號武宗。正德皇帝無嗣,按理說父死子繼不成,那就兄終弟及唄,可是偏偏正德皇帝沒有兄弟,這個怪就怪他爹明孝宗朱佑樘,明孝宗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實行“一夫一妻”的皇帝,由於明孝宗就一個老婆,所以自然子嗣少,正德皇帝本來有個兄弟,叫朱厚煒,可是不幸早夭,所以他是“千傾地,一根苗”。那麼正德皇帝駕崩,就需要從明憲宗朱見深的後人們去選了,

下面咱們就來分析一下公元1521年,也就是正德皇帝駕崩這年,那些人是繼承大統的人選。

明憲宗朱見深一共14個兒子,他們分別是:

明武宗駕崩後,其堂弟眾多,為何選朱厚熜為帝?

乍一看,朱厚熜的堂兄弟不少,那為啥會勝出呢,這與當時有權決定皇帝繼承人的是張太后和宰輔楊廷和有關,我們不妨那麼站在他們的立場上考慮這個問題,那麼形勢就會很明朗。首先,不可能選擇“佑”字輩的人,因為“佑”字輩的是正德皇帝的叔叔,哪有叔叔繼承侄兒的道理啊;其次不可能選擇“載”字輩,很顯然,如果選擇“載”字輩,張太后就是太皇太后了,沒有理由去幹預朝政了,這個做法與後來清朝慈禧太后立光緒如出一轍;那麼我們看“厚”字輩的人,站在張太后和楊廷和角度看,絕對不會選擇“厚”字輩晚輩的父親還在世的作為繼承人,因為他們會擔心生父在世,藩王勢力過大,日後不好控制皇帝。那麼我們把公元1521年“厚”字輩的皇子梳理一看,去掉無子的以及這一年還在世的,你就會發現上圖會變成下圖這個結果


明武宗駕崩後,其堂弟眾多,為何選朱厚熜為帝?

朱厚熜為朱祐杬長子,且其弟早夭,故嘉獎皇帝勝出的原因很簡單,即他爹死的早,在正德皇帝駕崩前兩年就歸西了,不過張太后和楊廷和想錯了,本以為這個14歲的少年天子且無父無兄弟的少年天子好控制,沒想到嘉靖帝一上臺後就為生父上尊號,鬧出“大禮儀”之爭,最終生父被尊為皇帝進入太廟,楊廷和則被罷官削職為民,張太后晚年淒涼,所以還是別以為小孩兒好糊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