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怎樣評價《二十六史》?

汪貴顯


一般有二十四史,所謂的二十六史,是把後清和民國加進來了,形成了所謂的二十六史。評價二十六史,我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個人見解,望指正。

1.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中國的正史往往是後一個朝代寫的前朝故事。為了顯示自己統治的合法性和正當性,後朝往往會誇大甚至歪曲前朝尤其是前朝末期的一些史實,來凸顯自己救民於水火,受命於天的“合法性”。所以二十六史在可信度上不高。

2.中國自古中央集權,鹽鐵專營,經濟服從政治,古代帝王好大喜功和今天追求政績如出一轍。歷史總是螺旋型上升,真是真理。多讀幾遍,你會發現,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在時間的維度裡總是一摸一樣的。


半夜讀書人


沒有二十六史,我只知道有《二十四史》

歷史是一門嚴肅的學科,容不得半點錯,一知半解不行,一定要弄清楚。

《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齊》、《唐書(舊唐書)》、《新唐書》、《五代史(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

由於我國古代都是新朝編舊朝的歷史,清亡後封建時代結束,所以也就沒有再系統的編過清朝歷史。




道師聊


  《二十六史》是中國曆朝官修正史的集成總名,包含從《史記》到《清史稿》等歷代史書二十六種,記錄了中國從上古到清末的全部歷史,共計約三千多萬字。《二十六史》比《二十四史》多收了《新元史》和《清史稿》,因此比《二十四史》更齊全。並且《二十六史》僅有兩種版本,海南版即為其中之一,完整、特有。本書所據百衲本、清武英殿本和關內本,因而最少紕漏,並由當代史學泰斗李學勤親自主持校勘句讀,大批專家學者多次審校,權威、精粹,實為同類書中的佼佼者。本書是惟一的簡體橫排、新式標點、新編索引本。本書採用了工具書的印製方式,檢索明快、迅捷,極大地減輕了查閱過程中的勞動量,便捷、實用,取閱方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工具書。


天上的雲08


《二十四史》


大唐驅魔師


二十六史是指二十六種紀傳體的史書,它們是《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遼史》、《金史》、《宋史》、《元史》、《新元史》、《明史》、《清史稿》。這二十六部史書除《史記》為通史,其餘大都為斷代史。它們一部部先後成書,歷時兩千餘年,是數十代人幾百名學者辛苦勞作的結晶


sxh的文章


《二十四史》加《新元史》,加《清史稿》,合稱二十六史,代表著中國傳統史學的傑出成就,是研究歷史的重要資料。同時,紀傳體史書能豐富的展示社會的全貌,比如裡面有貨殖列傳等等。按經典程度劃分,前四史為二十六史中最經典的,然後是歐陽修的《新五代史》和《新唐書》,然後是《明史》。清代學者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說:“《遼史》簡略,《宋史》繁蕪,《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潔,敘事簡括,稍為可觀,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可見在趙翼先生的心中,二十四史中,稱為經典的,有前四史和歐陽修的《新五代史》、《新唐書》,還有就是《明史》了。


半同先生談收藏


為了向歷史汲取借鑑,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二十六史已成為有志之士必讀之書。《二十六史作者評傳》是文史界第一次對二十六史作者集中進行評述,取每部史書作者中最有代表性的和起過重要作用的人物,分別評述其成長過程、何以介入修史工作,及其學識、才幹、人品、對修史的貢獻,勾勒出這些人物的概貌及其主要精神。每一評傳皆融會古今學術研究成果,力求做到材料翔實、觀點鮮明


一片葉子的故事


沒有二十六史,我只知道有《二十四史》

歷史是一門嚴肅的學科,容不得半點錯,一知半解不行,一定要弄清楚。

《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齊》、《唐書(舊唐書)》、《新唐書》、《五代史(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

由於我國古代都是新朝編舊朝的歷史,清亡後封建時代結束,所以也就沒有再系統的編過清朝歷史。




南公懿


為了向歷史汲取借鑑,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二十六史已成為有志之士必讀之書。《二十六史作者評傳》是文史界第一次對二十六史作者集中進行評述,取每部史書作者中最有代表性的和起過重要作用的人物,分別評述其成長過程、何以介入修史工作,及其學識、才幹、人品、對修史的貢獻,勾勒出這些人物的概貌及其主要精神。每一評傳皆融會古今學術研究成果,力求做到材料翔實、觀點鮮明。





月夜luck


二十六史非史也,二十六姓家譜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