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母愛的羈絆》:偉大的母親,正通過愛在傷害孩子和家庭

缺乏安全感、滿足感的女兒,強烈渴望從母親那裡得到有同理心的愛,卻總是未能如願。

《母愛的羈絆》:偉大的母親,正通過愛在傷害孩子和家庭

選自《母愛的羈絆》

在與母親的相處中,你是否遭遇過這種情況:

1.當你和媽媽談論你的生活時,她卻只談論她與她有關的事情,從未詢問過你的看法?

2.你的媽媽出門在外時,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比別人更加特別,需要受到特殊待遇?

3.當媽媽對你做了一件事情之後,她希望得到你的讚美和感謝?

4.你覺得媽媽是家庭的中心,她也希望你和家人都按照她的想法來做事?

5.你覺得媽媽不願意瞭解或認同他人的感覺和需要,卻非常在意別人對她的看法?

6.你覺得媽媽對家人很挑剔,想掌控你們的生活,或者你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

如果以上情況中的任何一種,符合你的母親,那麼,她很可能是一位自戀母親。

《母愛的羈絆》:偉大的母親,正通過愛在傷害孩子和家庭

一、什麼叫做自戀母親?

自戀母親,是指母親具有自戀型人格障礙。自戀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大多數自戀的資料都與男人有關。但在家庭關係中,最有可能在母親身上反映出來自戀。

在百度百科中,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解釋如下:

自戀型人格障礙是一種常被誤解的複雜人格障礙,基本特徵是對自我價值感的誇大。自相矛盾的是,在這種自大之下,自戀者往往長期體驗著一種脆弱的低自尊,只是由於自戀者的自大總是無處不在,使我們更傾向於將其非人化看待。

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母親是第一任女性榜樣,自戀型母親會將女兒看作是自己的延伸,自己沒有完成的事情,她們希望能培養女兒來完成。而女兒為了獲得母親的愛和讚譽,或者為了維持家裡的良好關係,會努力用母親覺得“正確”的方式去取悅母親。

在所有人的心目中,母親任勞任怨,為下一代鞠躬盡瘁,因此,母親一直都擁有非常光輝偉大的形象。然而

自戀母親的性格特徵會在代代相傳中,不斷遺傳給女兒,給女兒及家庭造成巨大的心理傷害,於是,母親的愛將作為一種痛苦的遺產,傳給女兒的同時也變成了母愛的羈絆。

《母愛的羈絆》:偉大的母親,正通過愛在傷害孩子和家庭

二、自戀母親控制你的時候,也在毀掉你的人生

樊登讀書“我有一個問題”節目中,一位女生問樊登老師:媽媽過度關注我,她關注了我和我最好朋友的所有社交賬號,從朋友圈、微博到QQ空間。我很不喜歡她這種方式,但一旦與她吵架,我就會深感內疚。我該如何處理和母親的關係呢?

這樣的母女關係在我們生活中到處可見,母親對女兒很嘮叨,女兒覺得和母親之間,近了容易產生矛盾,遠了則會自責愧疚

樊登老師回答道:這需要從源頭開始梳理,如果你的媽媽總是喜歡控制你,那麼她很可能屬於自戀母親。

老師告訴這位女孩,你可以試著溫柔地、平靜地去跟母親溝通你的訴求,但不要嘗試去改變媽媽,因為父母年齡大了,幾乎是不可能被改變的,最多隻能有一點點小影響。把父母當成來修煉自己的人,這樣能讓我們的脾氣越來越好。

《母愛的羈絆》:偉大的母親,正通過愛在傷害孩子和家庭

自戀母親會把自己的注意力完全聚焦在子女身上,尤其是女兒。她的控制慾可能從女兒要考多少分,到女兒出門是否該化妝、穿什麼衣服,甚至是女兒要跟什麼樣的男生談戀愛結婚,都應在她的“管轄”範圍之內。她們的口頭禪是“你是我生的,當然得我管你”。

自戀母親在管得太寬的時候,不僅壓抑了女兒的性格,也讓自己陷入了不必要的掌控煩惱之中。實際上,女兒並不是母親的附屬品,她們是獨立的個體,需要通過塑造個性來發展自我,成長為真實的自己

《母愛的羈絆》:偉大的母親,正通過愛在傷害孩子和家庭

三、自戀母親的女兒,深受母親的性格影響

自戀型母親,大多重男輕女,對兒子照顧有加,對女兒卻不聞不問,他們會對女兒灌輸一種思想——我有價值,是因為我做了什麼,而不是因為我是什麼樣的人。於是在長大之後,自戀母親的女兒,往往會趨向於兩種表現:要麼具有高成就動機,要麼屬於自我破壞型人格

在自戀母親撫養的過程中,女兒深受影響。前者會拼命工作,努力向母親證明自己多麼優秀,後者則把憤怒發洩在自己身上,不斷破壞曾經的努力,以此告訴媽媽她永遠無法成為媽媽期望的那種人。

《歡樂頌》裡面的樊勝美,一輩子深受母親的影響,她的母親重男輕女、自私、從不顧及女兒的感受、不愛女兒,是非常典型的自戀母親。

《母愛的羈絆》:偉大的母親,正通過愛在傷害孩子和家庭

樊勝美為了擺脫家庭的陰影,表面上看起來努力工作,想要成為事業上的女強人。實際上卻因在母親那裡得不到精神和物質的支持,拼盡全力想找一位高富帥男朋友,以便改善她的生活條件。

她找的富二代男朋友,雖然物質條件很好,卻不會真心待他,於是樊勝美選擇了甘願為她努力打拼的王柏川,並一直用最高標準來要求王柏川賺更多的錢,最後因為買房時男方母親不願意寫自己的名字而分手。

像樊勝美這樣,作為自戀母親的女兒,會用“你為我做了什麼”的想法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愛自己,以此來獲取在母親那裡缺失的安全感和情感需求

因為從小“被拋棄”,她們往往會用這種錯誤的觀念去尋找自認為可以依賴的伴侶,最後卻更加容易陷入“我不夠優秀,所以找不到好的愛人”情緒中,自暴自棄,無限循環。

《母愛的羈絆》:偉大的母親,正通過愛在傷害孩子和家庭


四、自戀母親的女兒如何做,才能突破原生家庭的束縛,做真實的自己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親的行為會被男孩不斷模仿,而母親的言行舉止,更會對女孩產生深遠的影響。

自戀母親的女兒,最終也會成為媽媽,養育自己的女兒。在成為新手媽媽之前,她們需要更好地調整自己的心態,接受不完美的母親,並在生活中用成長型思維來看待事情,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而不僅僅是外表,努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都挺好》中的蘇明玉,為了遠離薄待她的自戀型母親,18歲就離開家自己在外漂泊,從此遇到自己的人生啟蒙老師,努力爭取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母愛的羈絆》:偉大的母親,正通過愛在傷害孩子和家庭

自戀母親的女兒,可以這樣給自己慢慢地療傷,治癒傷痛:

1.認識到自戀母親是真實存在的客觀事實,也真實面對這些問題給自己帶來的情緒,承認並接受這一點。選擇自己舒服的方式,將它宣洩出來。

2.尋找心中渴望的“內在母親”,也就是直覺中愛自己的媽媽的支持,用她誇獎自己的優點來“殺掉”內心的消極觀念及焦慮情緒。

3.與母親心平氣和地多次溝通,告訴她自己的底線,並想辦法從自戀母親身邊獨立出來,保持自身的獨立性。

4.在母親有自戀現象時,勇敢地對她說一句話:你是大的,我是小的!讓自戀母親的行為在此終止。

5.找到生活中真正的愛,和健康的朋友或愛人相處,做真實的自己。

《母愛的羈絆》:偉大的母親,正通過愛在傷害孩子和家庭

五、結語

世上只有媽媽好,這是我們對母親的期許。但人無完人,自戀母親帶給你的傷害,不一定是她自身的意願,可能是從她的自戀母親甚至是更遠的親密關係中遺傳來的。

愛來自父母,令人悲傷的是,傷害也往往來自於父母,而這種愛與傷害往往會被孩子繼承下來。

希望所有的女性,都能勇敢地療愈自己,給予自己更多的愛和力量,活出真實、完整的自我,不讓母愛的羈絆傳給下一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