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何看待中國412篇論文被指或來自一家「論文工廠」,其中多家三甲醫院在列的消息?

Camellia-X


那些天天喊民科的出來走兩步,這些造假論文是什麼科所為。估計一個也不會來。真的一個都不來嗎。歡迎喊民科的下方評論。


手機用戶宣永和


還是大山東人才濟濟又進入了前三甲![贊][贊][贊]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三甲): 101篇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三甲): 59篇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三甲): 16篇

濟寧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三甲):12篇

數量之多,令人震驚!


擺渡的老船伕


近日,國家發佈《關於規範高等院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不能唯論文論!

但是近日又有一個爆料,因揭露“學術不端和造假”聲名鵲起的前斯坦福大學助理研究員伊麗莎白·畢克(Elisabeth Bik)(她在2019年爆料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院士論文造假而被國內熟知)

再次曝出驚人消息,他們發現至少超過400篇來自不同作者和機構的文章,似乎都是由同一個“工廠”產生的,而這些文章的作者主要來自中國的醫院。

  •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三甲): 101篇
  •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三甲): 59篇
  •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三甲): 23篇
  • 臨沂市中心醫院(三甲): 16篇
  •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三甲): 16篇
  • 濟寧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三甲):12篇
  • 菏澤市立醫院(三甲):9篇
  • 勝利油田中心醫院(三甲):7篇

數量之多,令人震驚!

但是如果您是“圈內人士”,你就會覺得沒有什麼奇怪的了。比如我所在的考研群、考博群等學術交流群中很“潛伏者”很多槍手,時不時打個廣告,各種論文代發,sci、中文核心、普刊!

比如我作為醫生,要想升職稱,由中級升副高,必須要求核心期刊兩篇論文, 對於一些三甲醫院,由中級升副高、由副高升高級,對論文有嚴格的要求!

一些三甲醫院講究醫、教、研三位一體,也就是醫療、醫學教學和醫學科研,但是其中又有多少人能夠“搞”出相當質量的論文?

舉個例子:醫學研究講究RCT(隨機對照實驗),有多少醫生能夠設計並開展實驗?就算能設計並開展實驗,又有多少醫生會t檢驗、卡方檢驗或者方差分析?大部分都不能!因為正統統計學學起來很枯燥而且很難!

再來想一想,臨床醫生一方面需要上臨床,一方面需要門診坐診,有多少時間來做科研?做的科研又有多少有意義?有意義的科研又有多少能夠轉化?

有的醫院明確要求職稱晉升要發一定數量的SCI,所以這就又要求我們醫生,不僅要能治病救人,還要會統計分析,還要是英語高手!試想一下,這可能嗎?

當然,系統有這種要求,某些人就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或者有利可求,因此就出現了論文代發公司!

我們俗話說“新瓶裝舊酒”,用在論文發表上再合適不過了!

同樣一份數據,不同的分析方法有不同的結論,因此可以得到很多篇文章!論文代發公司,在一些大學找一些研究生做兼職,發表相當的垃圾文章,都是為了利益!

除了論文代表公司,還有翻譯公司,還有什麼潤色的等等操作!

我們現階段醫患關係確實不那麼友好,有多少醫生在一心一意救治病人?如果你是一位醫生,你一心一意救治病人,沒有時間搞論文,職稱始終上不去,待遇始終老樣子,你來氣不?

我們再來舉個例子,屠呦呦教授多次被拒絕評選為院士,理由如下:

一、沒有留洋背景

二、沒有博士學位

三、沒有足夠的論文

然而,2019年1月14日,英國廣播公司(BBC)發起“20世紀最具標誌性人物”票選活動公佈的“科學家篇”名單中,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成功進入候選人名單。屠呦呦是科學家領域唯一在世的候選人,也是所有28位候選人中唯一的亞洲人。她是能與愛因斯坦、居里夫人和計算機之父阿蘭·圖靈並列的巨人!

她因為論文數量不夠落選了!!!

我們再來看看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1905年只發表了5篇論文,分別是:

《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啟發性觀點》討論光量子以及光電效應;

《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推導出計算擴散速度的數學公式;

《關於熱的分子運動論所要求的靜止液體中懸浮小粒子的運動》提供了原子確實存在的證明;

《論動體的電動力學》提出時空關係新理論,被稱為“狹義相對論”;

《物體的慣性是否決定其內能》建立在狹義相對論基礎上,表明質量和能量可互換,後來推出最著名的科學方程:E=mc2。

這五篇論文掀起了百年物理革命!!!

科研工作者做論文,固然無可爭議。但是作為臨床醫生,排第一位的是什麼?肯定是治病救人啊!

最近被推進輿論漩渦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院士:在SCI等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450餘篇!!!

論文有用嗎?有!但是比起論文更重要的是懷揣著治病救人的理念,始終為病人著想的慈善的心!

論文剎車,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


波波醫生說健康


您好,最近有外國學者爆出消息,中國至少400篇論文均來自一家“論文工廠”,其中不乏多家三甲醫院。如果對科研論文比較關注的人,應該可以想到,早在2017年4月國外《腫瘤生物學》雜誌就宣佈撤回由中國科研機構於2012年至2015年發表的107篇論文,裡面也是不乏國內知名高校和醫療機構。

其實,這個現象在圈內比較多見,所謂有需求就有市場,正是因為各大醫院醫生、護士有晉升職稱壓力,需要論文來支撐評聘,就催生了一大塊“產業鏈”,就造成社會上出現非常多從事這塊行業的“公司”。我們經常可以在醫生辦公室看到各種代寫代發論文的名片,不管是國內科技核心還是中文核心,還是SCI,幾乎無所不能,沒有他們解決不了的論文。也可能目前我還沒有晉升職稱壓力,平時總是對這個嗤之以鼻。雖然我也不是很贊成以論文形式來評定職稱,但是就目前職稱評定標準來看,論文發表或者科研立項確實是比較公平的辦法,雖然很多人會說某某醫生手術技術多好,卻還只是住院醫或是主治醫師,這個評定主觀性太強了,沒有一個客觀可以量化的指標。打個比方,現在張醫生和王醫生同年進醫院工作,現在兩位醫生都是主治醫生,已經符合條件競聘副主任醫師,名額只有一個,那麼應該選誰當副主任醫師?有的人會說,誰手術技術好、醫德好就選誰,沒錯,你說的是對的,兩位醫生經過多年臨床錘鍊,都是手術技術非常好、醫德很棒的醫生,那應該給誰?如果科主任或是院領導給了其中一個,另外一個肯定會質疑,中間肯定有貓膩。那既然這樣不行,就只能以客觀指標來評價,論文確實是一個相對公平的量化指標。看誰發表論文多,誰的論文發表級別更高,有沒有SCI文章等等,根據這樣統計計算,就可以比較公平選擇副主任醫師。在這樣的壓力環境下,為了能夠更快評上職稱,很多人就會發表SCI,無形中就形成一大塊“產業鏈”。

好在,最近國家教育部和科技部聯合發表了相關聲明,破除了SCI至上的觀點,這個肯定是好事,我國學者每年發表的SCI論文數量巨大,相關科研經費也是相當多,都足夠購買一艘航空母艦了。希望經過此次曝光以及疫情事件,國家對這塊更加重視,出臺更公平合理的評定標準。


康復劉醫生


這些問題不解決大到航空發動機研發不出來(研發經費都去發表論文求升官發財去了),小到所謂專家大咖只會寫論文不會看病,不會手術,誤導人民群眾!最近科技部財政部聯合發文,不以sci數量論英雄,以質量論英雄就是切中要害!趕緊改革吧,改革人才評價選拔制度,不要再製造那麼多信息垃圾逼良為娼了!


用戶8353516258540


代造論文,代寫課題標書,代做(編造)實驗研究,在中國是一個巨大而又利潤豐厚的產業。

很多優秀的臨床醫生因為科研不達標失去了上升的機會,這些公司給了他們這個機會,從這個角度上講,挺好的。當然壞處更大。

呼籲不要讓會教書的老師和會看病的醫生失去上升的機會,同時加大對科研腐敗科研造假的打擊力度,還中國學術界一個朗朗乾坤!


正說醫道


醫院應該以治病救人為天職,要比的就比,誰治好的病人多,誰治好的疑難扎症多,比誰的治療手法讓病人省錢多,治病好得快,身體恢復的好。很多人在錯誤的引導,走向了違背職業初衷的事!!

科學技術,要比的誰的發明創造更有用,更能推動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當然論文一定程度反應這些,但是僅靠論文的發表數量是不全面的。


文案吸心小子


大多數本科生研究生教授學者專家論文,都不是找人和機構和學生代做的。

尤其事業單位機關國企的。

有的做論文的,高中沒畢業。


東望


首先我堅決反對包括論文造假在內的一切作弊行為,欺詐行為無論在那個領域都是令人心惡痛絕的。但只治病不寫更不發表論文就能成為好醫生?我認為提出諸如此類問題的人要麼是自己不懂,要麼他就是把大家都當白痴忽悠了。首先請問醫生所寫的論文內容是什麼?正是從他所治療過的大量病例和別人的病例中,總結昇華出來的醫療學術成果,這除了是對醫生本人職業生涯的總結外,更是他(她)對整個醫學界的經驗分享和學術貢獻。可以肯定能發論文的醫生不一定是好醫生,但不能發論文的醫生一定不是好醫生,起碼他(她)在醫療技術方面的總結交流上是有缺陷的,這麼簡單的問題還需要討論嗎?


夕霞晚


如果真的有這水平,中國能在很多高科技領域讓歐美鬼子卡住脖子嗎?用豬腦子都能想到絕大多數論文都是水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