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工作態度與工作能力哪個重要?

蔣南亞


個人認為工作態度更多指的是為人與處世,任何一家優秀的公司看中的一定先是人的價值觀,比如是否有利他精神,團隊精神,是否感恩等等,也就是我們說的一個人要想做成一件事,首先要先學會做人。

其次才是能力。能力也很重要,但是越是能力強的人越應該具備這種大局觀,感恩和利他的精神,不能自私自利,應當具備更多的企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否則,越是有能力的人對組織的傷害也會越大。

當然,這個社會上也有很多公司只看中人的能力,這種公司一定也比較功利,對員工功利,對客戶功利,這種公司不會長久。


大魚頭223


目前我就職於一家500強的公司,說一下我最近遇到的情況,最近趕上集體復工,公司正在經歷大換血,部門中原來超過70%的同事都被調走,甚至有些以前發展的同事,從這方面去看,我覺得在職場中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是遠超工作能力的。

在職場中,我們對待工作就好像室一條沒有邊際的直線,正方向上是好的發展,負方向是不好的發展,甚至被淘汰。而每個人都有一箇中心點,從中心點往正方向或者負方向無限發展,這個過程靠的就是每個人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越強的人走的越遠,但決定一個人在職場中成就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這個前提處於那個中心點,而每個人的工作態度則決定了是從零點往做還是往右。

有句話說的非常好,叫做如果方向不對,所有努力白費。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很明顯態度決定一切。

但這未免有些一刀切了,所有人的發展絕對不是完全的百分百因素決定論,工作能力其實也有一定的影響、毋庸置疑,當一個人有了正確的方向,工作態度端正,但是努力不夠,工作能力提升緩慢的話,也會影響到職場的發展。

從職場中個人成長中來看,個人工作態度是完全內在的因素,而工作能力往往是可以通過一些技巧或者努力獲取的。

想要改變這種職場中的窘狀,可以從態度和能力兩個方面分別下手。

轉變工作態度的關鍵在於認知

在職場中往往認知都是被固化的,員工總是認為公司就是為了剝削員工,從而從內心進行抵制。

其實我們換個角度去想,公司其實只是自我發展的一張跳板,為什麼我們選擇去工作,這個過程可能要經歷各種複雜嚴格的面試,工作中每個月都要承受壓力巨大的業績目標。

而對於個人來說,工作的目的其實可以很簡單的體現出來,一方面我們拿著公司給出的薪水,另一方面我們在工作中學習如何應對,以及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成長的過程才是工作帶給我們最重要的意義。

所以想要改善職場現狀,首要的一點就是改變我們的認知,即改變我在為別人打工的思維固勢,職場中,如果我們願意,每個人都可以只為自己打工。

工作能力的提升有技巧,但努力最重要

  • 向前輩學習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一個人能夠自己學到的東西很有限,只有懂得向別人學習的人,才能獲得更加快速的成長。

  • 讀書

比爾.蓋茨說:“人總是有侷限,這個侷限決定了你有多大能力,讀書就是突破這個侷限最好的方法。”

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同時處於職場中的我們對於知識的接觸其實是最貧乏的。

試想一下,你上一次打開書本是什麼時候,又是出於什麼原因,你堅持了多久,又獲得了什麼?

那些真正能在職場中如魚得水的人無一不是學習力驚人,意志力堅定的人。

  • 學會分享和輸出

學習一項知識最好的方法就是輸出。

網上有一句話很流行,叫做通過輸出倒逼輸入。意思是通過定期的分享知識,使得自己不得不一直學習新的知識。

  • 把學習的這件事堅持下去

泰迪·羅斯福說:有了自律能力,就沒有什麼事情是你做不到的。

大多數人最難做到的就是堅持,很多情況下開始看一本書並不難,難處在於一直看下去,而且還要一本一本的接著看。

教人好好管理時間和堅持自律的方法有很多,這裡我們給大家提供兩種方法。

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簡單易行的時間管理方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於1992年創立的一種相對於GTD更微觀的時間管理方法。

使用番茄工作法,選擇一個待完成的任務,將番茄時間設為25分鐘,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然後在紙上畫一個X短暫休息一下(5分鐘就行),每4個番茄時段多休息一會兒。”

通過番茄工作法我們可以把學習或是工作時間劃分為若干不同的區間,通過短時間內對計劃的執行來達到充分利用好時間的目的。

營造獎勵機制

通過獎勵的手段給自己行動的動力,每個人都希望被認可,堅持過程中我們之所以被打敗,就是因為壞情緒帶來的“久而不得”之感,讓我們懷疑堅持本身。

通過獎勵可以讓我們快速的樹立堅持的鬥志。任何的堅持都是急不得的,堅信“慢慢來,才能快”,才是最好的選擇。

完成優先於完美

無論用哪一種時間管理亦或是自律的方法,都有一個最基礎的原則需要執行,那就是“完成優先於完美”的原則。

很多時候我們甚至都沒有機會去完成一件事,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從開始的時候我們就妄圖做到完美。

最開始的堅持並不是做不到全部完美,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是沒有難以自律亦或是拖延的問題的,只有那些時時不能出手的人,才應該重視起來。

另一種層面上來說,能夠開始,就意味著成功的一半了。

END

作者:索小嗨,一個專注於讀書寫作成長的striver,希望能助你成長。謝謝你的關注,轉發,評論,點贊,每一個互動,都是對作者最好的鼓勵。


索小嗨


這兩條都很重要。

當你沒有工作能力的時候,要讓領導看到你工作態度認真,能力可以培養的嘛,讓他認可你,這樣,有了第一步,能力會慢慢跟上來。

當然,工作能力強,有時候可能不屑於一些事情,讓人感覺態度差,沒有關係,世界這麼大,每天瑣碎的事情那麼多,讓自己開心就好了嘛,人不是時時刻刻為工作準備的,只有工作的人生不完美。

所謂見人下菜碟就是這個意思,有時候,當你掌握了一定的能力和資本,沒必要對誰都是恭恭敬敬或者過於謙卑。

不是教你不尊重人,尊重是要的,而是工作中,你過於溫順,有時候會被上級毫不留情的榨取剩餘價值,就是讓你幹活,幹活…

所以,工作能力,是任何時候都要追求的,此乃安身立命之本。

態度,該認真時認真,沒必要時,不必過於較真。

工作中,要懂得保護自己。

至於這個分寸,你自己掌握吧。


女子力公社


良好的工作態度是取得工作成績的基礎,表現出的是人積極的主觀能動性。

有了較強的工作能力,而又輔之以正確的工作態度,那麼必將是事半功倍,能促進任務的完成、事業的成功。只要工作態度端正,即使能力不強,但由於用踏實、積極、認真的態度去應對工作,並時常加以總結,久而久之,工作能力也會逐步提高。

一個人,能用正確的工作態度去培養自身的工作能力,不因工作能力的低下而自暴自棄,也不因能力過強而恃才傲物,這樣就有了正確的態度。

“人一能之,己百之”,別人一次能做好的事,我就做一百次。說明只要肯下功夫,即使能力低,也是能做好的。不因自己的能力低下而氣餒,腳踏實地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工作,這就是值得倡導的。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都闡述的是這些道理。這也是作為工作能力一般的我們,所應當具有的工作態度。

那麼同樣,我們如果換位到一個公司裡。態度就真的是不可一世嗎?態度就真的是決定了一切嗎?恐怕不是這樣吧?也話在用人的時候一個老闆會認為態度最為重要,但是從整個單位來講,效益才是最重要的吧?與效益掛鉤的應該是員工的工作能力,而並非工作態度。也許看到這裡有人會說,一個工作態度不好的人,工作能力肯定不會太強,

工作能力強的人,能發現問題,找到妥善的解決方法,考慮問題全面,解決問題徹底,為企業帶來超級利潤。

只是工作態度好,沒有工作能力的人,遇到困難的事情,分析不清、沒有策略、找不出重點,或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或者象算盤珠子,只會拔了才動,不拔的時候,無法自動完成工作。

2、人力資本的投入,不僅僅是一種價值的體現,它還需要時間的積累

人力資源的狀態,僅僅是人的意識形態,是瞬息萬變的

3、一個人的工作態度不好,可能是心理有什麼解不開的疙瘩,或對某人某事表示的不滿,可以通過有效的溝通、有益的引導,短時間內得到改善;

一個人的能力不行,你能通過溝通、引導短時間內提高嗎?

4、沒有能力,工作態度再好,只會把事越辦越糟,盡是要別人差屁股的事

就好比方向都找不到的人,跑得越快離目標越遠

只要有能力,工作態度一時不好不要緊,不幹事,也不會給你添亂,幹就幹成事,何況只要引導得當、激勵有效,還愁態度不轉變嗎?

5、一個人的能力是由他一生的經歷所決定的,甚至還包括了先天的因素

而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僅僅是對一時一事、一人一物的感受所決定

6、綜上所述,提高能力難,轉變態度易,能力比態度更重要。


常原碩


良好的工作態度是取得工作成績的基礎,表現出的是人積極的主觀能動性。

有了較強的工作能力,而又輔之以正確的工作態度,那麼必將是事半功倍,能促進任務的完成、事業的成功。只要工作態度端正,即使能力不強,但由於用踏實、積極、認真的態度去應對工作,並時常加以總結,久而久之,工作能力也會逐步提高。

一個人,能用正確的工作態度去培養自身的工作能力,不因工作能力的低下而自暴自棄,也不因能力過強而恃才傲物,這樣就有了正確的態度。

“人一能之,己百之”,別人一次能做好的事,我就做一百次。說明只要肯下功夫,即使能力低,也是能做好的。不因自己的能力低下而氣餒,腳踏實地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工作,這就是值得倡導的。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都闡述的是這些道理。這也是作為工作能力一般的我們,所應當具有的工作態度。

那麼同樣,我們如果換位到一個公司裡。態度就真的是不可一世嗎?態度就真的是決定了一切嗎?恐怕不是這樣吧?也話在用人的時候一個老闆會認為態度最為重要,但是從整個單位來講,效益才是最重要的吧?與效益掛鉤的應該是員工的工作能力,而並非工作態度。也許看到這裡有人會說,一個工作態度不好的人,工作能力肯定不會太強,

工作能力強的人,能發現問題,找到妥善的解決方法,考慮問題全面,解決問題徹底,為企業帶來超級利潤。

只是工作態度好,沒有工作能力的人,遇到困難的事情,分析不清、沒有策略、找不出重點,或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或者象算盤珠子,只會拔了才動,不拔的時候,無法自動完成工作。



中國娛樂媒體


我覺得如果你是剛進入一家公司,或者你剛入職場,工作態度比工作能力更重要,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常說態度決定一切,就是說你在做這件事之前,你首先要拿出你的態度,就比如你為了做好這件工作,你去做計劃也好,去找資源也好,領導有看到你盡心盡力的去準備,你非常吃苦耐勞,非常認幹,肯幹,這就是你的一個工作態度。那工作態度其實表現的是你的主觀能動性和你的一個積極心態,這也是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第一個習慣——積極主動。儘管你能力欠缺一點,那你的工作態度好,也會促進這些工作的一個良性發展,所以態度比能力在這裡更重要。

但是如果你已經有幾年工作經驗,作為一個老員工這個時候,如果你工作態度好,但是能力很低下的話,那肯定是不行的,這個時候就是工作能力更重要一些,因為一家企業它要想發展,它依賴的是有能力的人,就像職場上有一句話這麼說:你是有10年的工作經驗?還是把一年的工作經驗用了10年。是不是感覺很扎心。所以如果你隨著工齡的增長,而能力沒有增長,那你態度再好,也是無濟於事的。在職場:沒有功勞,再多的苦勞也是白勞,因為公司裡肯定是以結果導向。

當然對於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如何權衡,一般公司會這樣做,對於工作態度好,能力強的人,當然是予以重用;而工作態度好,能力不強的是給他們培訓,工作態度不好,能力強的是激勵,如果你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都不強的,那不好意思,你就是下一個被炒魷魚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如果覺得有用不妨點贊,關注,轉發給身邊更多需要的朋友一起交流學習。


餘生活的更精彩


你好題主,很高興能回答這樣的問題。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另外一個問題。一個工作態度很好且工作能力很強的人,為什麼沒有得到晉升和漲薪?

我覺得這樣的問題也是困擾著更多的職場人。不過簡單的回答則是,職場中,工作態度和能力都重要。他們是你未來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工作態度不好的人

老闆肯定是不喜歡的,其他同事也不喜歡。總是把工作推脫給別人做,不與同事合作,拖慢工作進度,這樣的人終歸會被職場淘汰。

工作能力不好的人

會讓人覺得他什麼都做不好,做不出成績,自然距離升職加薪遙遠。

工作態度好,能力不好

職場是其實也是市場,你態度再好沒有成績,久而久之,弊端將會明顯,中年危機將會是最大障礙。

工作能力強,態度不好

工作現在越來越講究團隊合作,一個人能力再強不能融入團隊,那將是災難性的,後果也許就是自己主動退出。

態度好,能力強

可能大家覺得這樣的人絕對在職場中如魚得水。但是事實沒有這麼樂觀!職場之路的成功不是僅僅由這兩個因素決定的。

不過,通俗的講,在職場中我們需要做到兩個字你就成功了。哪兩個字:信任

老闆同事信任你,說明你可以把事辦成;說明你人品好;說明你能團結團隊;說明你能讓你的客戶信任並拿下訂單;說明你能為他們爭取利益等等。

有了信任,你就會擁有更多機會做更多有挑戰性的事情,接觸更多有質量的客戶。老闆永遠只會想到他身邊最信任的人,如果有事情要做的話。

我們可以下功夫多多思考怎麼能贏得同事和老闆的信任之方法,然後多多訓練自己和指導自己的職場行為。你會擁有你想要的,加油!


OneBeauty


一樣重要!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好的工作態度想必也不會有好的工作能力,現在的職場競爭多激烈,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缺少一個都很難在職場生存下去。

畢竟,你做不好的工作,後面排著隊有人等著去做呢!

1、工作能力的重要性

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唐僧師徒四人,孫悟空的工作能力是不是最突出的?那麼自然孫悟空也是唐僧最最尊重的人。因為沒有了孫悟空,其他幾位很可能早就被妖怪吃掉了。

自然,如果你在職場中是一位能力很強的人,老闆都要仰仗著你拉客戶,帶動公司前進,這樣的人薪資待遇一定不會低!

2、工作態度的重要性

還是說唐僧師徒四人,誰的工作態度最積極?答案肯定還是孫悟空!

每當有妖怪來的時候只有孫悟空最積極的去妖怪,豬八戒恨不得躺著被妖怪吃咯,他不是很在乎這個集體,更希望追求一種自我安逸。

所以,追求安逸生活的人往往在最後會被公司討厭。現在裁員潮已經波及到了中國三四線的城市,很多不求上進的員工會被列入第一批裁員的名單中。

3、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相結合的重要性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如果在職場中很積極,一般這樣的人工作能力也是很強的,因為普通的人沒有強有力的工作能力作為後盾支持自己,是不敢在職場中太活躍的。

沒有能力還瞎蹦躂的人,往往就大家眼中的跳樑小醜!


小誠與杜


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態度是能力的前提,能力是態度的基礎。

對於初創企業來講,能力重要,態度次之,只要不犯大錯,為企業帶來效益,工作中可培養或糾正,甚至在一定時間後予以淘汰。原因是初創企業發展前期,能力考核比重更大,當然能力強的態度會高傲,素質也高,但不會對企業造成致命傷害,同時也是高薪酬其工作態度會有所收斂,忠誠度差些,這需要初創企業有關規範制約一些。

對於規模大規範的企業單位來講,很多重要崗位都從基層提拔上來的,有會有個別空降兵,各崗位自有體系與標準,所以態度很重要,因為在選拔時,有能力的人太多了,所以對於中大規模來說,態度決定一切,能力可培養之。

總之,無論如何,得有能力,你才能恃才傲物,沒有能力工作又沒態度,那離下崗就不遠了。任何一個人在追求個性時,也要端正態度,守住心,尊重對方,珍惜工作,才會前進。加油!!!


嘉俊成


這個問題在不同的情境下,得到的答案會不同,以下分別說明。1.對於普通個人來說,工作態度是首先要考慮的。能力是與生俱來或可以後續鍛鍊培養,要麼你已經有了一定能力要麼還需要慢慢積累,你不能馬上改變,但是工作態度是可以馬上改變的,是個人可以短時間內掌控的。其次,工作態度積極,可以得到更多的鍛鍊機會,更多的工作機會,領導更加喜歡人,個人工作能力會慢慢得到鍛鍊提升,也就是說好的工作態度可以提升工作能力。2.對於單位來說,員工的工作態度也要先考慮,工作態度影響整個團隊,團隊領導都不希望一個老鼠帶壞一鍋粥。如果你能力好,態度不好,單位可以換一個能力差不多態度又好的人。3.以上說的是一般情況,特殊情況特殊考慮,比如遇到某急難險重任務,就需要這個能力解決,那麼有能力的人牛點也正常。4.正常情況是你是大牛,那你都行。如果是一般人,還是保持一個積極的工作態度,積極工作,鍛鍊提升能力,相信會一切會越來越好。以上回答,希望幫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