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夫隱居以求志”,淺談宋代的隱士群體

隱士作為我國古代社會階層中的一部分,古來有之。歷史上著名的隱士有鬼谷子、黃石公、諸葛亮、陶淵明等等。這些隱士對我國文化、歷史進程產生了極大的作用。

“夫隱居以求志”,淺談宋代的隱士群體

《西園雅集圖》局部圖 宋代文人集聚

歷史進入宋朝後,其隱士這一階層也有了新的變化,在社會階層中別具一格,此時的隱士群體文化水平高、著作豐富,參與了宋朝的文化發展,為其進入新的時代貢獻頗多。宋朝隱士群體出現一種與其他朝代不同的現象,隱士和朝堂之間存在一種特殊聯繫,部分隱士入則隱居,出則入仕,不禁讓人好奇,宋朝的隱士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他們為何隱居?隱士中是否存在真隱或者假隱的類型?


“夫隱居以求志”,淺談宋代的隱士群體

何謂隱士

隱士的定義


“夫隱居以求志”,淺談宋代的隱士群體

歸隱

隱士這個詞語不是突然出現的,其最早來源於道家術語。關於隱士的不同稱呼有:處士、處人、高士、高人、山人、煙客、逸民、逸士、遺民、隱者、隱君子、園客、幽人等等。而對於隱士的解釋,不同時期的典籍都有些贅述。以現在的《辭海》來論,解釋隱士的意思就是指隱居不仕的人。而在古籍中,《易》曰:“天地閉,賢人隱。”又曰:“遁世無悶。”《論語▪季氏》借用孔子的話說:“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南史·隱逸》雲:隱士“須含貞養素,文以藝業”。這三條給隱士的定義都從隱士的品德特點展開論述。

在現在的《辭海》中,對隱士的定義就著重於其行為和外在特徵。

隱士的分類


“夫隱居以求志”,淺談宋代的隱士群體

隱士

關於隱士的分類,類似於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式的回答。因為分類標準的多元化,至今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定義。從史籍來看,《後漢書·逸民列傳》則把隱士分為如下六類:

或隱居以求其志,或迴避以全其道,或靜己以鎮其躁,

或去危以圖其安,或垢俗以動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

這個分類的描述雖然比較多,但是類似於現在的星座劃分一樣,分類帶有交叉性和模糊性。孔子站在歸隱的程度上來劃分,他認為:“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到了後期,關於分類,有個我們熟知的俗語“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這個隱士的劃分是從隱士所處的社會等級。除此之外,南北朝時隱士阮孝緒,對隱士分類就帶有褒貶色彩。在其《高隱傳》中,總結了從炎、黃時代,到梁武帝天監時期的隱士們,將他們分為三品:“言行超逸,名氏弗傳,為上品;始終不耗,姓名可錄,為中品;桂冠人世,棲心塵表,為下品”。古人的劃分就有很多種類,而現在的學者對於隱士的分類敘述更是呈多樣性,以至於學術界關於劃分至今並沒有固定的認知。

關於隱士的分類,是一個仁者見者,智者見智的問題。

宋朝隱士出現的原因


“夫隱居以求志”,淺談宋代的隱士群體

隱居

根據現存的《宋史▪隱逸傳》,其中立傳的隱士共有44位。同時在宋朝時期,私人寫史之風較為盛行,文人筆記、文章、著作的廣為傳播,在其中也有很多關於隱士的記載。據某位專家的不完全統計,宋朝各項記載中的隱士共有300多人,而沒有記載到的數量更是眾多。

隱士的數量之多不僅遠勝之前的朝代,更是讓之後的朝代望塵莫及。宋代隱士的出現自有其出現的原因。

朝代更替,亂世剛結束

經過宋太祖和宋太宗兩位帝王的努力,結束了五代十國的亂世,宋朝一統天下,解決了分裂割據的政局。但隱士們因為“五季之亂”而“避世極多”,對社會產生厭倦情緒,已無意入仕,反而選擇退隱山林,醉心於研究學說或是著書立傳。其中的代表人物如戚同文,《宋史》記載“晉末喪亂,絕意祿仕,且思見混一,遂以“同文”為名字”。

宋朝積貧積弱的現狀

“夫隱居以求志”,淺談宋代的隱士群體

《清明上河圖》局部

宋太祖通過發動兵變起家,對軍人權力之大的弊端深有體會。在總結前朝滅亡的原因後,為避免再次出現“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的情況。在立國初期立馬制定貫穿宋朝始終的國策“重文輕武”,不僅延續了之前科舉取士的政策,還擴大取士規模,據有關統計,宋朝科舉取士的平均數是唐代的5倍,清代的3.4倍。加上宋朝的各種優惠政策,如恩蔭補官等,取士人數非常多,冗官冗費現象逐漸加劇。在對外問題上,兩宋都沒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統一。北宋對西夏和遼束手無策,甚至需要用歲幣來保持邊疆穩定,後期被金所滅國;南宋在和金國的對峙中,也只能保持半壁江山。這些社會現實嚴重打擊了讀書人的自信,對國家前途和個人命運產生無力感,厭世情緒由此產生。這種社會氛圍給隱士存在提供生存的土壤。

黨政不斷

從王安石變法開始,宋朝官員之間逐漸形成黨派之爭。如支持變法的稱為“新黨”,反對變法的被定為“舊黨”。各種黨派之間因為各自見解不同、利益的爭奪等等問題,展開一系列的鬥爭。黨爭失敗者,不僅自己,也連累家人一起遭受貶謫之苦。到了後期,黨爭愈演愈烈,成了打擊政敵的有效途徑。

這種現實,使讀書人內心蒙上一層陰影,出仕之心日益黯淡,不如歸隱山林,縱情于山水之間、田園之樂。

研究學問


“夫隱居以求志”,淺談宋代的隱士群體

表達隱居向佛,共同鑽研佛法,無慾無求的境界

宋朝優待讀書人的政策,使宋代的文化、思想得到了一個完美髮展的契機。在這個時期,儒、釋、道三家近趨融合,宋代文人之間的交流、文人與道士、僧侶的交遊頗多,他們經常會通過互相做詩文品評,或是結伴遊山玩水,或是互相討論高深問題,我們熟知的如蘇軾和和尚佛印的交遊

。這些文人的文化素養積累到達巔峰,為了自己的愛好開始選擇歸隱,安靜地著書立作,或是傳授學問。

昏君誤國,奸臣當道

“夫隱居以求志”,淺談宋代的隱士群體

宋徽宗《穠芳詩帖》

昏君和姦臣是相伴而生的,兩宋的歷史上,越到後期,這種組合出現的頻率越高。如北宋的徽宗和蔡京的組合,南宋理宗和賈似道的組合,無一不是如此。統治者安於享樂,朝堂上烏煙瘴氣,呈現亡國之相。這一時期,選擇歸隱的士人較多。如譙定

“欽宗召為崇政殿說書,以論弗合,辭不就。”另一名隱士肖楚“時蔡京方專國,先生憤嫉其奸,謂京且將為宋王莽,誓不復仕。”

其他原因

如果具體分析某個隱士,就會有其他的原因,有的是因為天性淡然,無心入世;有的是因為科場失利;還有的是因為性格原因。不一而足。


“夫隱居以求志”,淺談宋代的隱士群體

宋代隱士的類型

在上文就關於隱士的分類做過介紹,本文結合其隱居的原因做為分類依據。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大類。

真隱士

1、主觀意志影響而選擇歸隱


“夫隱居以求志”,淺談宋代的隱士群體

洗硯魚吞墨,隱士隱逸生活、志趣的寫照

他們與世無爭、不求仕途、天性恬淡。至始至終都不曾入仕,也無入仕的想法。在宋代的文獻記載中相對較少。他們對世俗的一切都沒有任何留戀,只喜歡歸隱田園,醉心山水,在這其中找到生活的真諦。劉勉之就是這種代表,《宋史▪隱逸傳》中記載“即邑近郊結草為堂,讀書其中,力耕自給,澹然無求於世。與胡憲、劉子翬相往來,日以講論切磋為事。”劉勉之自給自足耕作,不為仕途而費心機,澹然無求,唯一的愛好就是和朋友一起切磋、談論學問。《宋史▪隱逸傳》還記載了一位隱士李瀆,對於宋真宗徵其入仕的詔書,他曾多次謝絕。還有一位不知具體名字的隱士——松江魚翁。每日泛舟“遊長橋,往來波上,扣舷飲酒,酣歌自得。”潘裕偶遇他時,認定其不凡。他說道“吾厭喧煩,處閒曠,遁跡於此三十年矣。幼喜誦經史百家之言,後觀釋氏書,今皆棄去。唯飽食以嬉,尚何所事?”當潘裕勸他出仕為官時,他笑道“君子之道,或出或處,吾雖不能棲隱巖穴,追園、綺之蹤,竊慕老氏曲全之義......其視軒冕如糞土耳。”

松江漁翁已經不受外物影響,只追求內心的安定,放我於自然之上,金錢利祿對他來說只是糞土罷了。

這類隱士的生活場景,都是山水之間,田園之中,內心之中除了書籍之外,外在的誘惑都已排除在外。他們不受外在的羈絆,生活地怡然自得。但是這類隱士在宋朝歷史上畢竟屬於少數,讀書人夢寐以求的金榜題名,怎會說放棄就能放棄。

2、客觀原因而歸隱

這類隱士是受客觀原因影響,不得不無奈選擇歸隱。他們有的是屢試不第,有的是仕途失意,有的是因為處於國難當頭的時刻而歸隱,還有一些是以歸隱作為入仕的手段。他們是宋代隱士中的極大部分。

(1)屢試不第


“夫隱居以求志”,淺談宋代的隱士群體

屢試不第的蒲松齡

宋代的科舉相較於其他朝代,錄取比例雖高。但對於參加科舉考試的人來說,錄取的人物還是很少。很多讀書人,寒窗苦讀多年,都渴望有朝一日可以金榜題名、光宗耀祖,但是難免會經常出現名落孫山的情況。屢試不第後對他們造成極大打擊,選擇歸隱是很多失意文人的無奈選擇。徐復就是其中之一,舉進士不第後,“退而學《易》,通流衍卦氣法,自筮知無祿,遂亡進取意。遊學淮、浙間數年。”邢敦在太平興國年間,舉進士不第,於是“慨然有隱遁意。”這些人經歷過多次科舉失利,已經磨掉了進入仕途的信心,失望之下,只能歸隱。

(2)辭官歸隱


“夫隱居以求志”,淺談宋代的隱士群體

《大宋提刑官》劇照

和屢試不第的讀書人不同,這類人他們已經進入仕途多年,見慣了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鬥爭,加之對官場的腐敗現象的憎惡,於是選擇辭官歸隱。電視劇《大宋提刑官》結局就是如此,宋慈對朝政腐敗、君主昏庸的不滿憤而辭官。而《宋史▪隱逸傳》中提及的宇文之邵也是如此,曾經擔任過曲水縣令,在任期間對上司剝削百姓的事深感不滿。等到宋神宗即位後,上疏獻策卻卻沒有下文,於是心灰意冷,嘆息說:“吾不可仕矣。”辭官歸隱。這一類隱士覺得自身對社會做不到改變,追求的是自己內心的安寧,不願意和外在同流合汙,他們放棄仕途去追尋自己精神的解脫。

(3)國難當頭

“夫隱居以求志”,淺談宋代的隱士群體

鄭思肖 《墨蘭圖》

少數民族的問題一直伴隨著宋朝始終,立國300餘年間一直受到外族的威脅。北宋的“靖康恥”和南宋“崖山之後無中國”。這兩次的國難,使歸隱成了一部分士人最終的選擇。縱觀兩宋滅國期間的隱士,在國難之時歸隱的達到最高潮。如在宋朝滅亡後,連江有位姓鄭的太學生,改名為思肖,表達自己思念趙(趙)宋之意。他隱居吳中,每當坐下都面朝南方,以示自己不肯向北方少數民族屈服。在死前提前留好墓碑“大宋不忠不孝臣鄭思肖。”這類退隱之人,不能改變亡國現狀,唯一能做的就是以退隱的方式,來展現對前朝的思念、忠君愛國的情懷,也露出對異族不肯屈服的民族氣節。

假隱士-借歸隱來入仕


“夫隱居以求志”,淺談宋代的隱士群體

這類隱士選擇歸隱不是出於內心真正的想法,只是想通過此來達到入仕的目的,這類隱士是假隱士。他們的出現主要是因為時人對隱士的推崇和稱頌、政府對無為清淨精神的提倡。他們往往會選擇一個僻靜的場所隱居下來,慢慢積累名氣,等到聲名鵲起之時,自然會有政府徵辟和官員的推薦。唐代的盧藏用就因為“終南捷徑”而為世人熟知。宋代魏泰在讀到韓愈《寄盧仝》這首詩時評論道:“夫為處士,乃刺口論時事,希聲名,願驅使,又要索高價,以至飾僕御以誇閭里,此何等人也?其侮薄之甚矣!”含蓄地說這類藉著隱士而入仕的人是假隱士。


“夫隱居以求志”,淺談宋代的隱士群體

終南捷徑漫畫

宋代的种放就是善用此方法的人,他的一生就是一會歸隱,一會做官,甚至可以說是一邊做官,一邊做隱士的過程。“太宗嘉其節,詔京兆賜以緡錢使養母,不奪其志,有司歲時存問。鹹平元年母卒,水漿不入口三日,廬於墓側。翰林學士宋湜、集賢院學士錢若水、知制誥王禹偁言其貧不克葬,詔賜錢三萬、帛三十匹、米三十斛以助其喪……齎裝錢五萬,放辭不起……賜帛百匹、錢十萬。”如果是真正的隱士,就應該寄情于山水之間,不再過問朝堂之事,反之亦然。因為古代做官的途徑,除了科舉之外,還有“舉隱逸”這種政策。种放比較前人盧藏用更加高明之處,在於既保留隱士身份,又做大官。當他想做官時就通過其特有的途徑,向中央知會一聲,中央來一套徵召大典,風風光光去做官。過一段時間,官癮過了又想回歸去做隱士,皇帝再禮送歸去,賞賜豐厚。到了晚年,史書記載其“晚節頗飾輿服,於長安廣置良田,歲利甚博。亦有強市者,遂至爭訟。門人族屬,依倚恣橫。”不僅身家富貴,待門下極為寬鬆,導致因此引發訴訟。假隱士雖然風光,但卻受很多正派人士不喜。

宋代隱士的生活方式

隱士作為古代一類特殊群體,雖然他們的生活區域遠離喧囂,但他們不是仙人,也需要和正常人一樣,通過五穀雜糧和柴米油鹽來維持生存。大體上宋代隱士的生活方式(或經濟來源)主要是這幾種:

躬耕漁獵,自給自足

“夫隱居以求志”,淺談宋代的隱士群體

漁獵圖

這類隱士通過自己親自的勞作來獲得生活物資。上文提及的松江魚翁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以捕魚為生,生活得怡然自得。《宋史▪隱逸傳》中記載一位叫蘇雲卿的隱士,他隱居於南昌的東湖附近。“披荊畚礫為圃,藝植耘芟,灌溉培壅,皆有法度。雖隆暑極寒,土焦草凍,圃不絕蔬,滋鬱暢茂,四時之品無闕者。”個人生活簡樸,一雙草鞋,身著粗布衣服,耕作勞苦卻很開心。

家境殷實


“夫隱居以求志”,淺談宋代的隱士群體

宋朝宴飲圖

宋代大部分的隱士在歸隱之前都有殷實的家境。他們的歸隱更多是心靈的歸隱,隱居之時不需要去為生計而煩惱。如蘇癢,“蘇庠者,丹陽人。紳之後,頌之族也。”他們在醉心山水之間時,無憂無慮,不用為生計苦惱。

朝廷賞賜

歷代的統治者對於隱士都表現出禮遇的態度,沿襲了歷代尊隱傳統,不時會有對隱士們的賞賜。如宋朝早期的隱士陳摶,在前朝時,周世宗就“令齎帛五十匹、茶三十斤賜摶。”宋太宗更是對他禮遇有加,數次召見,都有豐厚的賞賜,連其居住的雲臺觀也是宋太宗下令擴充、修葺。前文所說的种放也是如此。宋真宗時期的李瀆,真宗褒獎“家帛二十匹,米三十斛,州縣常加存恤,二稅外蠲其差役。”

教書育人


“夫隱居以求志”,淺談宋代的隱士群體

教書育人

宋代的隱士有些曾經或參加科舉,或入仕多年,或專研某項學問,他們整體的文化修養很高,其中一些隱士在歸隱時也從事教育工作。周啟明“教弟子百餘人”,陳烈隱居時“從學者常數百”。還有位隱士田誥“聚學徒數百人,舉進士至顯達者接踵,以故聞名於朝。”

這類的隱士不僅通過教書育人來養家餬口,也變相的推動了宋代文化、學術、思想的發展。


“夫隱居以求志”,淺談宋代的隱士群體

總結

宋代隱士在主觀上想著遠離政治,但是卻少有能真正脫離政治的,他們與朝堂之間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繫,無法真正斷絕。其中有著真隱士,他們喜歡田園生活,暢意于山水之間,空閒之時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有假隱士,他們歸隱的目的只是以此作為進身之階,最終的目標依然是朝堂之上的一席之位。但無論真隱假隱,他們共同構成宋代的隱士群體,在我國文化發展中期起到作用,也為後世留下了不少佳話。

文獻參考:

《後漢書》

《宋史-隱逸傳》

《略論宋代隱士的生活狀況》姜歡

《宋代隱士群體研究》未戰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