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品茶香、品人生

茶的民間故事;

一次,乾隆皇帝正在獅峰山下的胡公廟前遊玩,忽然有一太監來報,說是太后病了,懇請乾隆皇帝速速回京。乾隆皇帝聞訊後,便火速一趕回京城。

其實太后沒有什麼大病,只是因為思兒心切,才導致肝火上升,食慾不振,坐臥不安。一看到皇帝回來了,心裡高興,病已早痊癒了一半。乾隆皇帝見狀,也放下心來,隨後便叫人去沖泡了一杯剛帶回的龍井茶來,獻給太后飲用,只見那杯初泡的龍井茶,茶湯透綠,清香樸鼻,太后喝過,心情大為舒暢。連著喝了幾天,肝火已消,食慾大振,精神倍增,連連讚揚喝龍井茶勝似靈丹妙藥。乾隆皇帝見太后飲茶之後,病已痊癒,十分高興,當即下旨將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封為御茶,年年採製,御茶專供大後享用。這就是當地十八棵卸茶樹傳說的由來。

品茶香、品人生

這也是茶文化的一個傳說,也是綠茶功效的見證。茶是備受大眾歡迎的天然飲料,有著“養生之仙藥,延年之妙方”美好讚譽。“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這是蘇東坡盛讚,經常喝茶勝過服藥的詩句。

茶;源於我國,茶聖陸羽在《茶經》中提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為後人勾畫出了產茶的大致範圍。

現在我國有四大茶葉產區;即西南產區,名品有;雲南的普洱,貴州的都勻毛尖,四川的蒙頂甘露,西藏的珠峰聖茶。華南產區,名品有;福建的鐵觀音,廣東的鳳凰水仙,廣西的六堡茶,海南的白沙綠茶,臺灣的凍頂烏龍。江北產區,名品有;陝西的午子仙毫,河南的信陽毛尖,安徽的六安了瓜片,甘肅的碧口龍井。江南產區,名品有;浙江的西湖龍井,湖南的君山銀針,江西的廬山雲霧,江蘇的碧螺春,安徽的黃山毛峰。

茶葉的種類眾多,有綠茶、紅茶、烏龍茶、黑茶、黃茶、白茶之分。產茶分三季;即春茶、夏茶和秋茶。還有,茶葉的品牌有百餘種之多。

品茶香、品人生

下面簡單講述綠茶;綠茶的茶性:性偏寒(不宜冬天喝)。功效:清熱解毒、殺菌消炎、抗輻射、預防癌、降血脂、抗衰老。

綠茶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性,可以防止脂肪積滯體內,能助消化,有利於消脂。每天能堅持喝上幾杯綠茶,並且持之以恆,延緩衰老的效果特別明顯。還可以預防便秘,預防癌變。

品茶香、品人生

再講述一個蘇東坡詩中所提到的盧仝的故事:《七碗茶歌》與盧仝;

盧仝(“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的嫡系子孫)好茶成癖,他的詩《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自唐以來,歷經宋、元、明、清各個朝代,傳唱千年而不衰,其中的《七碗茶歌》之吟唱,最為膾炙人口之經典為: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七碗茶歌》的問世,對於傳播飲茶的好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七碗茶歌》在日本也廣為傳頌,並演變為“喉吻潤、破孤悶、搜枯腸、發輕汗、肌骨清、通仙靈、清風生”的日本茶道。

品茶香、品人生

喝茶可以喝出人生的境界來,喝茶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和敬清寂”。和是“心存平和”、敬是:“心存感恩”、清是:“內心坦蕩”、寂是:“煩惱平息”。“和”是“報冤行”、“敬”是“隨緣行”、“清”是“無所求行”、“寂”是“稱法行”。人生在煩惱烈焰之中,燃燒過後,和合相敬請朗靜寂,但不失去智慧的光芒小與慈悲的溫暖。生活在燥熱中,用一杯清涼的茶來消火解渴。在煩惱與焦渴中,用一杯法雨甘露似的茶,驅散鬱悶和難耐。

品茶香、品人生


喝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