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金庸武俠小說中,歐陽鋒洪七公同時斃命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為什麼?

騎蝸牛走高速


洪七公和歐陽鋒是正與惡的對比,西毒歐陽鋒助紂為虐,北丐洪七公行俠仗義,一個作惡多端,一個懲奸除惡。

兩個人本是水火不容,老死不相往來,可是讀金庸武俠小說,總會帶給讀者意想不到的結果。金庸先生慣用暗喻影射手法,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不細細品來,你絕對覺察不到。

五醜暗喻

洪七公一路追殺藏邊五醜的設定,實則是在含沙射影。那麼又是影射誰呢?

歐陽鋒是五絕之一,其人品和綽號,在五絕之中是最惡毒的。其亂殺無辜,與金人狼狽為奸,侵略大宋。不僅殘殺江南七怪,下毒周伯通,還差點害死洪七公。歐陽鋒的惡名,在江湖上一貫被人稱為老毒物。

洪七公追殺藏邊五醜,到華山之巔,再到偶遇西毒歐陽鋒。實則是金庸在以藏邊五醜之名,在影射諷刺歐陽鋒,是五絕中的一醜。

五絕之中東邪黃藥師雖然亦正亦邪,但其和歐陽鋒比起來可就差的遠了。西毒是五絕之中唯一一個徹頭徹尾的惡人,那麼藏邊五醜的設定,影射的是誰,就不言而喻了。

華山論劍特殊場

華山論劍是金庸武俠中的亮點,但其有個缺點就是大會過於簡陋,華山論劍的描述還可以再細膩詳細一點。

這點實際上金庸先生早已覺察,為了彌補這一點的缺憾,所以專門安排了一場,西毒對決北丐的華山論劍專場。

歐陽鋒和洪七公在華山論劍的專場,可以說是史無前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兩人在華山以畢生武學拼死一搏,直到二人拼到力氣全無,還要一邊講解招式,讓楊過代為演示比劃,繼續比武論劍。

華山論劍專場這一文鬥設定,給後期仙俠武俠作品開啟了文斗的先河。

歐陽鋒和洪七公的戰死,也是順其自然邏輯的設定。西毒北丐均已年事已高,二人拼鬥幾天幾夜,又睡不好吃不好,華山上又是風雪天氣,二位老人的身體怎會吃的消。

再加上金庸特定藏邊五醜,和洪七公的正義化身,來對比歐陽鋒的惡與醜。


晶晶大叔聊文學


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歐陽鋒和洪七公一正一邪,一善一惡,一輩子宿敵。臨老在華山比武數日,內力和招式比試完精疲力盡後歐陽鋒恢復記憶,兩人大笑,互相擁抱而逝。

《神鵰俠侶》第十一回百計避敵寫道:

洪七公一見,臉色大變,本來癱瘓在地,難以動彈,此時不知如何忽生神力,一躍而起,大叫:“老毒物,歐陽鋒!老叫化今日服了你啦。”說著撲上前去,緊緊抱住了他。只聽洪七公哈哈大笑,叫道:“老毒物歐陽鋒,虧你想得出這一著絕招,當真了得!好歐陽鋒,好歐陽鋒。”歐陽鋒數日惡鬥,一宵苦思,已是神衰力竭,聽他連叫三聲“歐陽鋒”,突然間回光反照,心中斗然如一片明鏡,數十年來往事歷歷,盡數如在目前,也是哈哈大笑,叫道:“我是歐陽鋒!我是歐陽鋒!我是歐陽鋒!你是老叫化洪七公!”兩個白髮老頭抱在一起,哈哈大笑。笑了一會,聲音越來越低,突然間笑聲頓歇,兩人一動也不動了。

歐陽鋒和洪七公同時斃命是必然的,與其說是同時斃命,不如說是同時頓悟,冰釋前嫌,高山流水遇知音,鍾子期和俞伯牙彼此不能獨活。

金庸老先生安排洪七公和歐陽鋒同時斃命,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原有有三。

武功相當,誰贏誰輸都難以接受

西毒歐陽鋒是《射鵰英雄傳》裡頭號反派人物,他主要的武功是蛤蟆功和靈蛇拳,對《九陰真經》痴迷一生,因練了郭靖教給他的假口訣而走火入魔,雖然迷失自己,卻在武功上功力大增,登峰造極,在第二次華山論劍中奪得天下第一。

洪七公則是一生為人慷慨仗義,活得堂堂正正,瀟灑快活,而且酷愛美食,深受江湖中人尊敬和愛戴。他的獨門武功是打狗棒和降龍十八掌,和歐陽鋒的絕學蛤蟆功和靈蛇拳不相上下,勢均力敵。

如果在華山頂上,其中任何一個斃命,不管是讀者還是筆者都難以接受,所以他們雙雙同時斃命是必然的。

楊過成了歐陽鋒和洪七公的共同傳人,兩人比武心願已了

歐陽鋒洪七公兩人比拼拳腳兵刃,都無法制服對方。歐陽鋒渾渾噩噩之下陡然發難以內力拼鬥,兩人內力相當,最後油盡燈枯渾身乏力,無力再戰。洪七公教楊過打狗棒法,歐陽鋒教授破解之法。楊過代替兩人交戰,最終兩人相擁大笑而死。

善惡終有歸宿,符合金庸武俠的佛法理念

縱覽金庸武俠,你會發現處處充滿佛法理念。無招勝有招的太極張三丰,佛法勝過一切武學的掃地僧,為天下蒼生而自殺止戰的喬峰等等,並非惡就一定會輸,善就一定笑到最後,往往善惡是相輔相成的,最好消除惡的辦法就是理解,就是感化,相信在華山頂上,歐陽鋒記憶恢復後,心裡是滿足的,最終和一生宿敵洪七公雙雙一笑泯恩仇。

綜上所述,歐陽鋒和洪七公同時斃命是必然的,也是符合金庸武俠小說的佛法理唸的。

【作者寄語:我是子曰讀歷史,喜歡我的小夥伴,點贊關注加留言。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子曰讀歷史


洪七公、歐陽鋒並非因為內力耗盡而死,真實原因聽我分析

在金庸先生《射鵰英雄傳》裡,有一堆冤家,見面就得拼個你死我活,這兩位就是洪七公與歐陽鋒。洪七公乃正義的化身,一生光明磊落,為人俠義當先,而歐陽鋒卻是個十足的陰險小人,狠毒無比。當年讀《射鵰英雄傳》的時候,每次在文中感覺歐陽鋒要來時,都不禁暗自捏了一把汗。可是看著看著,這位令人聞風喪膽的歐陽先生在《射鵰》結尾竟然瘋了!不僅瘋了,武功還成了天下第一!

漸漸時間來到《神鵰俠侶》的歷史,金庸先生筆鋒一轉,將這位歐陽鋒先生寫成了一位可愛又可憐的老瘋子,雖然人瘋了,可是對自己的孩子卻疼愛無比,楊過從小失去父親,兼之歐陽鋒這般疼愛於他,換做尋常之人,遇到一位瘋子要收自己為義子,早就逃的遠遠的,可見楊過確實是一位重情重義的人!後來楊過尋找姑姑不得,隻身一人來到華山之頂,在這裡遇到了武功蓋世的【九指神丐】洪七公。當時洪七公正與【藏邊五醜】約戰此處,他將眾人打的落花流水,可就在此時,歐陽鋒來了。

歐陽鋒是個武痴,見人打架,忍不住就出手了,當年歐陽鋒的武功由於逆練【九陰真經】已經達到天下第一,不過還好洪七公曾聽郭靖、黃蓉背誦真經中的一小部份,與自己原來武功一加印證,也是大有進境,畢竟正勝於逆,雖然所知不多,卻也不輪於西毒。他們兩人數十年前武功就已經難分軒輊,此後多年各有際遇,今日在華山第三度相逢,一拚功力,居然仍是不分上下,奇哉怪哉也,難道天下高手武功都是越練水平越相同嗎?

兩人拆到千餘招之後,武功未用盡,可惜年老體邁身體先有點吃不消了。但是歐陽鋒這個武痴鬥起來根本停不下來啊,兩人又接連鬥了四日仍然不分上下,最後竟然到了比拼內力的關頭,光這內力就比拼了將近六個時辰,相當於十二個小時...最後兩人內力消耗過度,癱倒在地,直到歐陽鋒破了洪七公的【天下無狗】才幡然醒悟自己是歐陽鋒,與洪七公手挽手大笑而終。

因此世人都認為他們兩個人死亡是因為內力消耗過度而死,其實不是的,真正的原因是舊版洪七公自己講得話,他們武功練到了極點,所謂物極必反,已經到了反噬己身的地步了,因此兩人才死亡。











筆墨清茶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記得小時候乍一看到這一段時,心裡特別難受。感覺正邪不兩立,可不能接受同歸於盡的結局。長大了對金庸小說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越來越覺得作者的構思巧妙絕倫。

1.讓旁觀的楊過能接受這個結局。一邊是義父,惡事做盡。一邊是丐幫前幫主,英雄了得。要不然就得楊過相助另一方,勢必影響主人公楊過的成長曆程,也使得嘉興鐵槍廟時已經弄清正惡之辯的楊過無從選擇,矛盾叢生。

2.為三次華山論劍時老頑童在二人墓前為歐陽鋒洪七公所做的祭文埋下伏筆。三次華山論劍,評定天下英雄,二人不死,名額不夠。這樣,祭奠往者,評定生者,方是蓋棺定論,的確是出乎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3.作者才思的證明。我們興高采烈地問答,前提是作品的深度和厚度足夠,其實作者當時人物設定是有一定走向的,這是必然;但當時作者興之所至,生花妙筆化作其他結局,也是一樣精彩!

這是時代的幸運,也算是我們的幸運!更是金學的魅力!否則我們評定古龍小說人物,可能古龍自己都不見得記得自己小說人物和情節了,我們再爭論就沒有意義了。










面朝大海533


洪七公和歐陽鋒在射鵰時代大放光彩,到了神鵰時代,劇情需要他們退出舞臺,有新的人物要登場,郭靖和楊過恰好又是他們的傳人,冥冥之中自有天註定。洪七公和歐陽鋒一直是處於敵對關係,這種矛盾無法調和,尤其是歐陽鋒瘋瘋癲癲之後,最終同歸於盡之時,相逢一笑泯恩仇,更是巧妙之極。

可以說金庸安排歐陽鋒和洪七公的同歸於盡這樣的情節意義深遠,所以他們同時斃命是必然的結果。




從神鵰到射鵰,天下五絕都是當之無愧的最有實力也最負盛名的男子天團,是江湖人消尖了腦袋都想進入的。

郭靖和楊過是雙鵰時代的主角,他們的戲份是最多的,但是直到最後他們才得到這份榮譽,可想而知競爭的激烈。

先說郭靖,在射鵰時代,郭靖從一步步成長為一代大俠,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洪七公和歐陽鋒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雖然他們各自的意義不同。

小說的套路都是默認主角一方是正派,那麼主角的對立面就是毫無爭議的反派了。

反派的作用就是不停的給主角只要棘手的麻煩,主角處理這些麻煩的過程就是他成長的過程,歐陽鋒顯然就是郭靖要解決的麻煩,可是主角並非一開始就勇猛無敵呀,怎麼辦呢,找幫手唄,所以洪七公的戲份也就自然而然的來了。



這樣一來,也就註定了洪七公和歐陽鋒只能是對手,所以他們在射鵰中一直都視對方為生平最大的敵人。

時間是在不停變換的,江湖也是如此,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到了神鵰主角都由郭靖換成楊過了,那麼其他人的戲份當然也要做些刪減。

金輪法王上位成了反派,搶走了歐陽鋒的風頭,郭靖有主角退位到主角身邊的幫手,原來這個位置的洪七公就要讓位了。

我們也知道在神鵰以第三次華山論劍完美收官,郭靖和楊過眾望所歸的進入五絕陣容。

他們分別成為了西狂和北俠,這兩個位置的上一任正是西毒歐陽鋒和北丐洪七公,郭靖是洪七公的徒弟,楊過是歐陽鋒的義子。

我認為這不僅僅是一種巧合,而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別忘記了,在歐陽鋒和洪七公死後第二年,就有了第三次華山論劍。

如果歐陽鋒和洪七公不讓位,郭靖和楊過也不會上位,神鵰俠侶要怎麼收尾?

在命運的安排下,讓歐陽鋒和洪七公死去,讓神鵰俠侶完美收尾,所以他們的結局是必然的,也是十分巧妙的。



高手有很多種死法,有光榮的,慘烈的,甚至有搞笑的,都可以安排給洪七公和歐陽鋒,但是沒有一種比的上他們同歸於盡來的意義深遠。

歐陽鋒和洪七公是一生的宿敵,在射鵰中並沒有了清他們之間的仇怨,加上郭靖的人格和品性在射鵰中繼續昇華,所以他們的故事又延續了下來。

歐陽鋒和洪七公可以有很多種結局:

  • 歐陽鋒死在洪七公手上。符合正義戰勝邪惡的寓意,但是洪七公結局如何安排,是個問題,讓他活著,郭靖和楊過就只能一人進入五絕;如果他死去,似乎又沒有多大的意義。
  • 洪七公死在歐陽鋒的手上,歐陽鋒又被郭靖幹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加個轉折繼續襯托主角也沒問題,但是不利於郭靖和楊過的相處,楊康意外死在黃蓉手上楊過都記恨半天,義父再死在郭靖手上那可就更扯不清了。
  • 歐陽鋒繼續瘋瘋癲癲,洪七公安享晚年。這樣總覺得缺少點什麼,有點不清不楚的感覺。

……

用歐陽鋒和洪七公同歸於盡的劇情,可以完美的避開上述問題。

尤其是歐陽鋒臨死前的醒悟,更是點睛之筆,也對善和惡的最終結局做了很好的註解,冤冤相報何時了,不如相逢一笑泯恩仇。



作者用巧妙的方式來引出必然註定的結局,對人物的刻畫和情節的把控,金庸都不虧是一代宗師,讓人敬仰萬分。


浪子與俠客


歐陽鋒洪七公兩人同歸於盡是必然。

1.相殺相愛。射鵰之中,兩人一正一邪,一個光明磊落,一個陰險毒辣。兩人打鬥一生,其終究目的也只不過是為了武學而已,"老毒物""老叫化子"的稱呼,足見他們屬於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朋友。



2.武學頓悟。兩人一生打鬥五次,三平兩勝,第一次華山論劍九陰真經之爭打平,第二次桃花島為黃蓉提親之爭打平,第三次離開桃花島船上打鬥洪七公傷敗,第四次是第二次華山論劍爭第一洪七公敗,第五次華山之巔兩人同時斃命。最後歐陽鋒破解了洪七公的打狗棒三十六式,兩人體內九陰真經內功陰陽互轉達到平衡和諧,使他們最後一刻頓悟武學的真諦。



3.人生頓悟。歐陽鋒最後一刻找回了自己,解決了"我是誰"這一困撓,而洪七公與歐陽鋒相抱,則是一笑泯恩仇。兩人如佛家頓化圓寂。縱觀兩人一生始於華山終於華山,最終找到武學與人生貫通。


行吟詩詞


英雄老去,梟雄也老去,鬥了一輩子,惺惺相惜的二人同時斃命,既不辱沒了任何一個,也不讓誰孤零零地消失在江湖,是天意,也是悲憫,怎麼說都是金庸能為他們找到的最好的結局了。

你看其他角色,金庸也都盡力為他們安排了最好的結局,為國為民的死在守衛百姓的戰場上,厭倦爭鬥嚮往自由的和心愛的人兒歸隱於野,揹負了先輩希望的遊歷天下開宗立派,為了所謂大業犧牲無辜的姑娘的永遠成不了大業,為權力出賣人性的最終被權力吞噬。

金庸的佛學造詣很深,因果也好,宿命也罷,金庸對這些自己用心創造的角色,都是懷著很深的感情和悲憫的。


冰與火科幻江湖


歐陽鋒是西毒

西方庚辛金

西毒代表五行中的金

北丐代表水

北方壬葵水

他們兩個在書裡的故事

就是:金水相生

人死亡時候叫:四大分散

金水都在四大里邊

具體的說法可以查閱南懷瑾的經典

西毒和北丐同時斃命是正確的

最起碼在人體五行上是對的

現代人國學及古文基礎太差

已經看不懂這些書裡的隱喻了


軒轅凌霄


歐陽鋒與洪七公同時斃命,當然是必然的,因為倆人武功差不多,就會對掌比拼內力,當倆人內力也一樣強時,就只能雙持下去,誰退讓誰就會被對方掌力打死,所以倆人誰也不會先撒手,直到將內力耗盡而亡,如此時能有一武功相當的高手,出來化解或能無事,但也要懂得化解方法,正確的化解方法是,站在比拼倆者之間,將比拼的雙掌移到化解者雙掌上,令到比拼相方雙掌分離,要比拼相方收回掌力,這樣才能令相方無事。


哈哈大爺1


有時手才戲,這一對一生的老對頭,死一個戲就結束了,沒戲了。所以金庸先生安排他們一起死,也好陰間有伴,繼續做對頭,繼續演繹他們的戲。所以這二位同時死,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