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大姜怎麼種比較好?

姜蒜不倒我不倒


您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大姜:我們一般叫生薑或老薑,比較簡單易懂。

對於《生薑》怎麼種植我個人經驗是:選種、選地、適時插種、施肥、綜合管理以及病蟲防治。這些都要做到才能達到高產。

優選良種:

在考慮生薑種植之前要選好的姜種,選一些水分多的姜、塊大的、皮外無損的,選好的“姜種”目的是為了能夠在種植後提高出苗率,因一些放久了的生薑早已流失水分過多,是不宜拿來做種子的。好的姜種視皮外呈鮮且重。

如下圖:


選土壤肥沃充足地塊:

想要種出高產的姜要選地,選在一些土壤肥沃高的地塊、黏度低且土壤鬆弛,這樣才能利於以後地下長出大塊的生薑。

適時插種及種植方法:

1、一般在每年3~4月份這樣就可以開始種植,溫度在15~25℃左右就行,每個地方氣候條件不同,根據當地氣候變化開始穩定後進行比較合適。

2、種植少在地裡作畦做排水溝一般畦高20釐米/寬80~100釐米為宜。排水溝能夠在遇到大雨時能夠第一時間排出即可,因此排水溝的大小個人根據實際地塊決定。

3、種前在畦上挖一條小溝,寬15釐米或20釐米,溝深10釐米。插種前先放一層5公分左右的腐熟糞作底肥鋪平齊,這時再放一層2釐米厚的細土,隨後開始插姜種插穩就行,每隔18釐米插一塊姜種,以條插為主,隨後蓋上覆蓋土微微一壓,再澆小水溼潤讓姜和土融合即可完成。

4、澆水完了之後,放一層幾公分厚的稻草作為度遮掩姜苗之用。預防姜苗剛長出土面被太陽曬壞,稻草可以一直放以作肥料用便是。

後期施肥:

後期施肥等獎種出苗後高在10以上時放一些自家的水肥,如豬尿類。到了姜苗長到30公分左右時再放一次腐熟肥料鋪在畦上即可。

後期管理:

在後期管理要注意遇到乾旱要澆水,遇到多雨天氣查看地裡排水工作。如畦上長草應要及時撥除。

對病害也不能疏忽,日常多查看,如有蟲害可採用低毒的藥劑進行噴霧。間隔3-5天一次,2~3即可。切記,不能使用毒性強的藥劑,避免傷到地下幼姜。


三農小管家


大姜種植比較廣泛,但由於在種植上,由於種植方法和選擇的土地、以及施肥方法等方面的差異,造成產量、質量差別較大。


一、種植大姜需要選擇沙土地。大姜屬地上長莖葉、地下結莖塊作物,大姜的莖塊在土壤內即需要吸收土壤中的基肥,也需要吸收空氣中的營養元素,因比必須選擇通透性好的沙土地種姜,可使姜種紮根發、發芽塊,後期莖塊生長快、膨大快。

二、選用優質基肥和複合肥。種植大姜,在農作物中屬施肥量最多之一。耕地前要撒入用過磷酸鈣漚制的雞糞;耕地時每隔一犁要撒上氮磷鉀複合肥;挑姜溝時要增深10㎝,撒上腐熟的豆餅,或用草木灰拌勻的煮熟的大豆,覆土10㎝後再擺放姜種。


三、選用健康姜種並催芽種植。選用的姜種要塊大、豐滿,皮色光亮,肉質新鮮,不幹縮,不腐爛,質地硬和無病蟲害的姜塊。

春分前後要把姜種在草蓆上晾曬2天,可減少姜種中的水分,提高姜塊溫度,促進發芽,防止腐爛。在曬至第2天中午後,要趁溫度高時將姜種移至屋內堆放,蓋上草簾,使姜種分解體內養分。之後進行催芽。


催芽需要在催芽池內。底層鋪上麥稭,上面均勻擺放姜種。每擺放20㎝姜種後再鋪一層麥稭。擺放四層姜後,最頂層蓋上5㎝的細沙,蓋上塑料布催芽。催芽床白天要在四角留有喘氣孔,晚上蓋草苫保溫。在穀雨前後就可以從苗床上取姜種播種了。


種植大姜的方法。種植大姜的行距為50㎝,株距為20㎝。在種植前10天左右挑30㎝深溝撒上豆餅或煮過的黃豆等,覆蓋10cm土晾曬姜溝。種姜前需先澆水,在溼潤的情況下播種生薑,播種姜種時,蓋土厚度在4cm左右。之後,噴灑除草劑,覆蓋薄膜。

在大姜出芽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拉上遮陽網,保證姜芽正常生長,防止因陽光曝曬使姜芽乾枯。

種植大姜,後期還有很多工作,如在立秋前,要旱澆澇排,拔草等;立秋之際,要撤除遮陽網,揭去薄膜,開始多次澆水、追肥、培土。及時防治病蟲害,在霜降前就可收穫大姜了。


泰山農家人


 一、選種

  依據土壤肥力狀況的不一樣,每畝用種量通常在800斤擺佈。選種時,應選擇

  健康無病、整齊共同的薑母和姜種。

  二、培養壯芽

  曬姜:播前20-30天,從儲藏窖中取出種姜,洗淨種姜上的泥土,平鋪在草

  苫或潔淨的地面上暴曬1-2天,黃昏收進屋裡,以防受涼。其作用是:①、進步

  姜塊的溫度,打破休眠,推進體內營養分化,加速姜種發芽速度。

  2、困姜:曬姜結束後,將種姜置於室內堆積2-3天,姜堆上掩蓋草苫,以

  利於推進種姜內營養轉化,提前發芽。

  3、催芽:通常選用“炕姜芽”催芽法,假如種植面積較大、姜種較多,可

  選用炕姜法姜塊的堆積厚度應控制在50-60公分,姜堆上部蓋上棉被或毛毯,約

  經20-30天,幼芽長至0.5-1.5公分時,即可耕種。

  三、整地上肥

  姜田選定後,每畝施優異腐熟圈肥5000-8000公斤、過磷酸鈣50-75公斤,

  撒施於地面,深翻25-30公分。整平後依照50-55公分的溝距開耕種溝,溝深15

  公分,溝內施入氮、磷、鉀複合肥25公斤或餅肥75-100公斤(每畝用量),或

  煮爛併發酵好的豆子50-75公斤,肥料施入後,用二齒鉤將肥料和土壤混勻,以

  防灌水時沖走。

  四、耕種

  露地栽培通常於5月初耕種,耕種前先將姜芽依照鉅細規模進行選級。耕種

  時依照上齊下不齊的準則擺放到預先作好的姜溝內,姜芽向上,株距在16-20釐

  米之間,耕種後當即覆土,厚度4-5公分為宜,同時蕩平溝底。覆土過厚,地溫

  低,不利於發苗出苗。覆土過薄則土壤表層易幹,相同影響出苗。耕種結束,澆

  足底水,覆1.1-1.2米地膜,使溝底與上端的間隔堅持15公分擺布。

  五、肥水辦理

  1、灑水:在澆足底水的基礎上,苗期要始終堅持土壤溼潤,避免忽幹忽溼

  形成植株成長不良、姜苗低矮、重生葉片不能正常擴展而呈歪曲狀況。立秋前後,

  進入旺盛成長期,需水量大,通常每7天擺佈澆一次水,堅持土壤溼潤,收穫前

  2-3天澆最終一水。

  2、追肥與培土

  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6月中下旬當姜苗高30公分擺布,發作1-2個分枝時,

  聯繫撤掉地膜追施“提苗肥”,每畝施用硫酸銨或磷酸二銨20公斤擺佈。立秋前

  後,聯繫除草追施“轉機肥”,這次追肥請求量大,營養全部,選用肥效耐久的

  有機肥與速效肥相聯繫,每畝施餅肥75公斤或煮爛發酵的豆子50公斤,加複合

  肥50公斤或磷酸二銨30公斤,硫酸鉀25公斤。在距姜株基部15公分擺布開溝,

  將肥料施入溝中,然後覆土封溝培壟,使本來的溝變為壟,壟變溝,追肥後及時

  灑水。進入9月份後,為推進姜塊的迅速膨大可追施“補充肥”,每畝施硫酸銨

  10-15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或複合肥25公斤,肥料可溝施也可隨水衝入姜

  田中。

  六、病蟲防治

  1、病害:(1)姜瘟病:選用土壤及種子消毒加以防止,田間防治可用:50%

  消菌靈1000倍液、500萬單位硫酸鏈黴素兌水60斤(及新植黴素)等藥劑替換

  噴施。(2)炭疽病:田間防治可用:80%炭疽福美800倍液、炭疽停800倍液。

  2、蟲災:要點防治姜螟(鑽心蟲)。從6月初開端防治,選用萬靈、農地樂、

  海正滅蟲靈、樂斯本等藥替換運用,每隔7-10天噴一次,即可有效地控制。

  3、為了推進植株成長強健,增強抗病性,成長時期可每隔10-15天噴施一

  次康豐素、愛多收、大肥王及2003等葉面肥,並可田間衝施黃腐酸鹽。






湖北鳳雲妹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以下是我的一些經驗供你參考!生薑怎麼種植,下面咱一起看看以下幾點:

1.生薑種植時間和溫度

種植姜的時間是溫度來決定的,一般在我國的湖南,武漢等地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就開始種植姜了,在我國的西北,西南的河谷地區一般在每年的三月份就開始種植姜。最適合姜山鎮的溫度是在25-30度左右,而最低溫度不能低於15度,所以我們可以根據自己所在地的溫度的變化來決定種植姜的時間

2.生薑種植方法:

種植姜的過程中,姜對水分是非常敏感的,一般的情況下姜的抗旱能力和抗澇能力都是極差的,所以我們在選擇種植地的時候最好是選擇通透性強的沙質土壤,同時還要靠近水源,這樣方便澆水和排水。姜的選種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選擇健康的,塊莖比較粗壯而且色澤好的,而且還要觀察姜芽是否有生機,選擇沒有出現枯萎的狀態就可以了。



3.生薑施肥:

在栽種的之後一定施足基肥,一般一畝平均需要有機腐肥三千千克,另外還需加三十千克的鉀肥進行輔助。第一次施肥是在姜苗有二十五釐米高的時候,在農村可以使用糞便兌水進行澆灌,或者是用二十千克的尿素兌水進行噴灑。等到快進入秋天的時候,也就是九月初進行第二次施肥,這次主要是為了讓塊莖壯大,所以主要施複合肥還有鉀肥,肥料用量分別是四十五千克和三十千克。最後一次施肥是在塊莖稍微長到三個大拇指大的時候,也就是第二次施肥後一個月,此次施肥的種類與第二次一樣,只不過用量減半。


娛樂旗艦號


hello,親愛的農民朋友們大家好,由於生薑的種植地區和種植技術的不一樣,生薑的產量竟然相差千把斤!那麼今天一起來看一下生薑種植種最關鍵的一步,如果能夠改變之前的種植方式,生薑每畝的產量至少可以提升20%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生薑大家知道一般在什麼時候種嗎?那麼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我們都知道姜是一種根短而且咋跟也不深的農作物,因為根的原因姜害怕澇而且也害怕汗。如果還在用之前的種植方式,想要提升產量那是非常難的,如果旱了的話那麼我們用灌溉也會影響產量,一直下雨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大家做好排水溝也可以改變之前的栽種方式變成地壟種植,地壟之間的距離一般在60多公分,然後株距在20多公分,在這種情況下種植我們一畝可以種4000多株。

起壟種植可以增加土壤的活土,從而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同時出現降雨的話,還有利於我們的排水。而且在澆地的時候也不會造成土壤變硬的現象,這樣不光可以排水,而且還可以排澇,並且效果非常的好。在水肥氣熱的協同之下,是非常有利於姜的生長的,從而大大提升了產量。

在種植之前一定要做好一下幾種尊卑工作,第一就是先處理好姜種,第二就是選好土地,然後撒上底肥進行整地。其中處理好姜種是高產和穩產之前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剛進入3月的時候選一個比較好的天氣,將之前準備好的姜種拿出來,然後處理。姜種的處理主要包括選芽、消毒、曬種、催芽和掰姜五個方面。

首先要想高產的話,最主要的就是選好姜種,姜種一定要選長得好的,而且沒有病害的。然後把沒有選好的姜消毒,然後拿出來晾乾然後就是催芽了, 等到姜芽長到2釐米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掰芽了。首先要把長出來兩個芽的姜掰掉其中的一個,因為留一個芽長的比較快,而且會長出很多好的姜。

在種大姜之前先把地撒上底肥,然後整平做好地壟,現在我們就可以將準備好的姜種那出來,把發的芽朝上,根向下埋上之後大家就要澆上足夠的水,然後使用土將其埋上,差不多3個月就會發芽了。如果種植的時間早了和氣溫比較的低都會影響發芽,從而影響產量。等到1月之後一定要勤看看,如果缺水的話一定要及時的澆水,兩個月的時候就要施肥了,因為這樣能保證將額個頭和產量。等到八月的時候差不多整個生長的週期都結束了,而且姜也差不多都成熟了。

在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育芽的時候一定要選又粗又壯的,第二就是地壟的高一般在27公分,能不能太淺,也不能太深,太淺了姜長的比較矮,深了容易造成姜小。第三就是肥水灌溉,一定要多次少量的進行施肥,多了容易燒死,少量就會影響產量。還有就是溫度高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遮上網,如果一直處於暴曬的狀態,生薑就在地下不長了。

以上就是小編為農民朋友帶來的全部栽種姜的內容,看完之後你知道該怎樣種姜了嗎?種植的注意事項也都瞭解不少了吧。如果還有好的種植方法可以在下方評論留言。








農村兵哥


你好,很高興為你回答這個問題

大姜適宜生長在低溫的沙土地,四月份取母姜種下,五月就會長出像嫩蘆葦的苗來。姜的種植技術為:

(一)栽培制度及季節:生薑可以淨種,也可間套種,龍慶黃姜一般在清明前後,蠶桑樹地裡播種。間套種可利用高杆搭架作物如瓜、豆架下種植,也可以在包穀行間間作,起到遮陰作用。

(二)選地,整地及施肥:姜忌連作,最好與水稻、蔥蒜類及瓜、豆類作物輪作,並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姜畏強光,應選適當陰蔽的地方栽種。姜生長期長,產量高,需肥量大,每畝農肥不少於3000千克,並施人硫酸鉀20千克或複合肥30千克作底肥,以充分滿足姜對營養的需求,畦面一般作成高畦。

(三)選種,播種:播種前要精選姜種,剔除黴變,腐爛,乾癟的病弱姜塊。種姜要選擇50~100克有1~2個壯芽的姜塊為好,太大的姜塊也可播種但需種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擗開,但傷口應用草木灰或石灰消毒後再播。

播種前最好用藥劑浸種催芽,方法將種姜攤開晾曬1~2天然後用1:1:120的波爾多液浸種10分鐘,然後將種姜撈出後,用潮砂子將其層層堆碼好用薄膜覆蓋,厚度約30~40釐米,使溫度保持在20~30℃,8~10天即可出芽,報據芽子的大小、強弱分級播種。每畝用種量300~500千克。

一般排姜多用打溝條播,行距35~40釐米,株距26~30釐米,溝深10~12釐米。打塘播可按株行距33釐米,塘深7~8釐米。溝、塘打好後,將姜種斜放,芽朝一個方向排列,排好後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或土雜肥覆蓋,厚度6~8釐米,肥上再蓋少量土壤即可。

(四)田間管理:姜排好後如土壤溼潤不需澆水即可出苗,如果土壤乾燥應澆一次水,但不宜過多,出苗後視土壤墒情及植株長相適時澆灌,高溫期應提倡早澆,晚澆,雨季要注意排澇。

姜在生長期中要進行多次中耕鬆土及迫肥培土工作,當苗高15釐米左右時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培土,追肥以人糞尿為主,並配合噴灑地果壯蒂靈,培土3釐米。

隨著分櫱的增加,每出一苗再迫一次肥培一次土,培土厚度以不埋沒苗尖為度,總汁培土3~4次,使原來的種植溝變成埂。培土可以抑制過多的分櫱,使姜塊肥大。姜怕強光,可在行間套種包穀或上架豆類,也可搭蔭棚或插樹枝、蒿杆遮陰。

(五)病蟲防治:蟲害有玉米螟,病害主要是姜腐敗病即姜瘟,主要為害葉及根莖部,以高溫期發病重,防治方法:實行輪作換茬,選用無病種姜,防治病田水流入灌溉,藥劑可用50%代森鋅800倍,7~10天一次。

(六)採收留種:生薑一季栽培,全年消費,從7~8月即可陸續採收,早採產量低,但產值高,在生產實踐中,菜農根據市場需要進行分次採收。

擴展資料:

生薑供食用和藥用的部分為其根莖。根莖內含多種營養成分,它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外,還含有薑辣素、姜油酮、姜烯酚和姜醇等。鮮大姜具有特殊的香辣味,是我國人民普遍採用的香辛調味蔬菜,有“菜中之祖” 的稱號。

烹調蔬菜放些生薑可使菜味清香可口,用生薑燒燉魚肉能去腥羶,增鮮添香。生薑除直接作調味品外,還可加工製成薑汁、薑片、姜粉、姜酒、姜油等,亦可鹽漬、糖漬、醬漬製成多種食品。用醋酸鹽水泡製的姜芽,是出口創匯的重要蔬菜產品。

此外,也是良好的中藥材,可抑制腸內異常發酵,促進氣體排洩,增強血液循環,具有溫暖、發汗、止嗝、解毒等作用,可作健胃、鎮吐、去寒、防暑、發汗劑。






農村熊二


大姜適宜生長在低溫的沙土地,四月份取母姜種下,五月就會長出像嫩蘆葦的苗來。姜的種植技術為:

(一)栽培制度及季節:生薑可以淨種,也可間套種,龍慶黃姜一般在清明前後,蠶桑樹地裡播種。間套種可利用高杆搭架作物如瓜、豆架下種植,也可以在包穀行間間作,起到遮陰作用。

(二)選地,整地及施肥:姜忌連作,最好與水稻、蔥蒜類及瓜、豆類作物輪作,並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姜畏強光,應選適當陰蔽的地方栽種。姜生長期長,產量高,需肥量大,每畝農肥不少於3000千克,並施人硫酸鉀20千克或複合肥30千克作底肥,以充分滿足姜對營養的需求,畦面一般作成高畦。

(三)選種,播種:播種前要精選姜種,剔除黴變,腐爛,乾癟的病弱姜塊。種姜要選擇50~100克有1~2個壯芽的姜塊為好,太大的姜塊也可播種但需種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擗開,但傷口應用草木灰或石灰消毒後再播。

播種前最好用藥劑浸種催芽,方法將種姜攤開晾曬1~2天然後用1:1:120的波爾多液浸種10分鐘,然後將種姜撈出後,用潮砂子將其層層堆碼好用薄膜覆蓋,厚度約30~40釐米,使溫度保持在20~30℃,8~10天即可出芽,報據芽子的大小、強弱分級播種。每畝用種量300~500千克。

一般排姜多用打溝條播,行距35~40釐米,株距26~30釐米,溝深10~12釐米。打塘播可按株行距33釐米,塘深7~8釐米。溝、塘打好後,將姜種斜放,芽朝一個方向排列,排好後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或土雜肥覆蓋,厚度6~8釐米,肥上再蓋少量土壤即可。

(四)田間管理:姜排好後如土壤溼潤不需澆水即可出苗,如果土壤乾燥應澆一次水,但不宜過多,出苗後視土壤墒情及植株長相適時澆灌,高溫期應提倡早澆,晚澆,雨季要注意排澇。

姜在生長期中要進行多次中耕鬆土及迫肥培土工作,當苗高15釐米左右時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培土,追肥以人糞尿為主,並配合噴灑地果壯蒂靈,培土3釐米。

隨著分櫱的增加,每出一苗再迫一次肥培一次土,培土厚度以不埋沒苗尖為度,總汁培土3~4次,使原來的種植溝變成埂。培土可以抑制過多的分櫱,使姜塊肥大。姜怕強光,可在行間套種包穀或上架豆類,也可搭蔭棚或插樹枝、蒿杆遮陰。

(五)病蟲防治:蟲害有玉米螟,病害主要是姜腐敗病即姜瘟,主要為害葉及根莖部,以高溫期發病重,防治方法:實行輪作換茬,選用無病種姜,防治病田水流入灌溉,藥劑可用50%代森鋅800倍,7~10天一次。

(六)採收留種:生薑一季栽培,全年消費,從7~8月即可陸續採收,早採產量低,但產值高,在生產實踐中,菜農根據市場需要進行分次採收。

擴展資料:

生薑供食用和藥用的部分為其根莖。根莖內含多種營養成分,它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外,還含有薑辣素、姜油酮、姜烯酚和姜醇等。鮮大姜具有特殊的香辣味,是我國人民普遍採用的香辛調味蔬菜,有“菜中之祖” 的稱號。

烹調蔬菜放些生薑可使菜味清香可口,用生薑燒燉魚肉能去腥羶,增鮮添香。生薑除直接作調味品外,還可加工製成薑汁、薑片、姜粉、姜酒、姜油等,亦可鹽漬、糖漬、醬漬製成多種食品。用醋酸鹽水泡製的姜芽,是出口創匯的重要蔬菜產品。

此外,也是良好的中藥材,可抑制腸內異常發酵,促進氣體排洩,增強血液循環,具有溫暖、發汗、止嗝、解毒等作用,可作健胃、鎮吐、去寒、防暑、發汗劑。






巫山好客


對於《生薑》怎麼種植我個人經驗是:選種、選地、適時插種、施肥、綜合管理以及病蟲防治。這些都要做到才能達到高產。

優選良種:



在考慮生薑種植之前要選好的姜種,選一些水分多的姜、塊大的、皮外無損的,選好的“姜種”目的是為了能夠在種植後提高出苗率,因一些放久了的生薑早已流失水分過多,是不宜拿來做種子的。好的姜種視皮外呈鮮且重。

如下圖:



選土壤肥沃充足地塊:

想要種出高產的姜要選地,選在一些土壤肥沃高的地塊、黏度低且土壤鬆弛,這樣才能利於以後地下長出大塊的生薑。

適時插種及種植方法:

1、一般在每年3~4月份這樣就可以開始種植,溫度在15~25℃左右就行,每個地方氣候條件不同,根據當地氣候變化開始穩定後進行比較合適。

2、種植少在地裡作畦做排水溝一般畦高20釐米/寬80~100釐米為宜。排水溝能夠在遇到大雨時能夠第一時間排出即可,因此排水溝的大小個人根據實際地塊決定。

3、種前在畦上挖一條小溝,寬15釐米或20釐米,溝深10釐米。插種前先放一層5公分左右的腐熟糞作底肥鋪平齊,這時再放一層2釐米厚的細土,隨後開始插姜種插穩就行,每隔18釐米插一塊姜種,以條插為主,隨後蓋上覆蓋土微微一壓,再澆小水溼潤讓姜和土融合即可完成。

4、澆水完了之後,放一層幾公分厚的稻草作為度遮掩姜苗之用。預防姜苗剛長出土面被太陽曬壞,稻草可以一直放以作肥料用便是。

後期施肥:



後期施肥等獎種出苗後高在10以上時放一些自家的水肥,如豬尿類。到了姜苗長到30公分左右時再放一次腐熟肥料鋪在畦上即可。

後期管理:



在後期管理要注意遇到乾旱要澆水,遇到多雨天氣查看地裡排水工作。如畦上長草應要及時撥除。

對病害也不能疏忽,日常多查看,如有蟲害可採用低毒的藥劑進行噴霧。間隔3-5天一次,2~3即可。切記,不能使用毒性強的藥劑,避免傷到地下幼姜。


漁人阿海


大姜是我們在做飯的時候不可缺少的食材,有開胃、防暑降溫、殺菌解毒的作用,常常在感冒的時候熬一點薑湯喝,姜內含有蛋白質、糖類、維生素等一些物質。我們這裡現在正是種姜的時候,下面簡單談談大姜是怎麼種好?

1、選擇健康完整並且外面美觀的姜塊,姜塊不要太大,上面有1~2個比較健壯的芽。將大塊的姜用刀或是手掰開,並將切口處用石灰或是草木灰進行消毒,然後再播種。



2、一定要把姜種植在土壤肥沃、土壤深厚、透氣性好的土壤中生長。一定要保持好肥水強的土壤,要求田地地勢要稍微高一點,排水方便,不易積水,這樣生薑生長起來才會長得又大營養還豐富。我們種植出來的生薑才是又大又辣的,吃起來口感也比較好。

3、種植姜的時候,把發芽的種子平放在土壤上,姜種與姜種之間要保證距離,不要太擁擠。我們這裡大都是打溝條播排姜,行距35~40釐米,株距26~30釐米,溝深10~12釐米。溝打好後,將姜種斜放,芽朝一個方向排列,排好後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或土雜肥覆蓋,厚度6~8釐米,肥上再蓋少量土壤即可。種植好之後我們再往上面撒上一些土壤,把姜塊全部都蓋住。接下來我們要給土壤澆透水,澆透水讓土壤保持溼潤度,不出多久就會長出小幼苗了。



4、在姜種長出小幼苗之後我們還是需要精心呵護的,需要給它做好防曬等工作,並及時澆水降溫。還要每個月給它施上一次複合肥,一定要注意它的通風性,這樣才能使姜苗長得健康。


5、姜屬於一種比較喜歡肥料的一種植物,而且它又耐肥,市場上對於生薑它有生薑專用的一種肥料。對於生薑需要大量的肥料,建議種植戶可以制定一個科學的施肥方法,來給生薑施肥。

6、病蟲防治:蟲害有玉米螟,病害主要是姜腐敗病即姜瘟,主要為害葉及根莖部,以高溫期發病重,防治方法:實行輪作換茬,選用無病種姜,防治病田水流入灌溉,藥劑可用50%代森鋅800倍,7~10天一次。


農家媳婦陳玲


一、選種

  依據土壤肥力狀況的不一樣,每畝用種量通常在800斤擺佈。選種時,應選擇

  健康無病、整齊共同的薑母和姜種。

  二、培養壯芽

  曬姜:播前20-30天,從儲藏窖中取出種姜,洗淨種姜上的泥土,平鋪在草

  苫或潔淨的地面上暴曬1-2天,黃昏收進屋裡,以防受涼。其作用是:①、進步

  姜塊的溫度,打破休眠,推進體內營養分化,加速姜種發芽速度。

  2、困姜:曬姜結束後,將種姜置於室內堆積2-3天,姜堆上掩蓋草苫,以

  利於推進種姜內營養轉化,提前發芽。

  3、催芽:通常選用“炕姜芽”催芽法,假如種植面積較大、姜種較多,可

  選用炕姜法姜塊的堆積厚度應控制在50-60公分,姜堆上部蓋上棉被或毛毯,約

  經20-30天,幼芽長至0.5-1.5公分時,即可耕種。

  三、整地上肥

  姜田選定後,每畝施優異腐熟圈肥5000-8000公斤、過磷酸鈣50-75公斤,

  撒施於地面,深翻25-30公分。整平後依照50-55公分的溝距開耕種溝,溝深15

  公分,溝內施入氮、磷、鉀複合肥25公斤或餅肥75-100公斤(每畝用量),或

  煮爛併發酵好的豆子50-75公斤,肥料施入後,用二齒鉤將肥料和土壤混勻,以

  防灌水時沖走。

  四、耕種

  露地栽培通常於5月初耕種,耕種前先將姜芽依照鉅細規模進行選級。耕種

  時依照上齊下不齊的準則擺放到預先作好的姜溝內,姜芽向上,株距在16-20釐

  米之間,耕種後當即覆土,厚度4-5公分為宜,同時蕩平溝底。覆土過厚,地溫

  低,不利於發苗出苗。覆土過薄則土壤表層易幹,相同影響出苗。耕種結束,澆

  足底水,覆1.1-1.2米地膜,使溝底與上端的間隔堅持15公分擺布。

  五、肥水辦理

  1、灑水:在澆足底水的基礎上,苗期要始終堅持土壤溼潤,避免忽幹忽溼

  形成植株成長不良、姜苗低矮、重生葉片不能正常擴展而呈歪曲狀況。立秋前後,

  進入旺盛成長期,需水量大,通常每7天擺佈澆一次水,堅持土壤溼潤,收穫前

  2-3天澆最終一水。

  2、追肥與培土

  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6月中下旬當姜苗高30公分擺布,發作1-2個分枝時,

  聯繫撤掉地膜追施“提苗肥”,每畝施用硫酸銨或磷酸二銨20公斤擺佈。立秋前

  後,聯繫除草追施“轉機肥”,這次追肥請求量大,營養全部,選用肥效耐久的

  有機肥與速效肥相聯繫,每畝施餅肥75公斤或煮爛發酵的豆子50公斤,加複合

  肥50公斤或磷酸二銨30公斤,硫酸鉀25公斤。在距姜株基部15公分擺布開溝,

  將肥料施入溝中,然後覆土封溝培壟,使本來的溝變為壟,壟變溝,追肥後及時

  灑水。進入9月份後,為推進姜塊的迅速膨大可追施“補充肥”,每畝施硫酸銨

  10-15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或複合肥25公斤,肥料可溝施也可隨水衝入姜田中。

  六、病蟲防治

  1、病害:(1)姜瘟病:選用土壤及種子消毒加以防止,田間防治可用:50%

  消菌靈1000倍液、500萬單位硫酸鏈黴素兌水60斤(及新植黴素)等藥劑替換

  噴施。(2)炭疽病:田間防治可用:80%炭疽福美800倍液、炭疽停800倍液。

  2、蟲災:要點防治姜螟(鑽心蟲)。從6月初開端防治,選用萬靈、農地樂、

  海正滅蟲靈、樂斯本等藥替換運用,每隔7-10天噴一次,即可有效地控制。

  3、為了推進植株成長強健,增強抗病性,成長時期可每隔10-15天噴施一

  次康豐素、愛多收、大肥王及2003等葉面肥,並可田間衝施黃腐酸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