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朱厚熜會即位,而不是朱祐檳、朱祐楎?

代貞


一、朱厚熜被選中首先是制度的原因

朱元璋雖然一輩子的生產能力很強,共有26子16女,但是他考慮的很周全,一旦後續的皇帝無子嗣的話,皇位該怎麼安排呢?朱元璋在《皇明祖訓》有“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這一規定,明太祖這一招還真就解決了後世的一大問題——明武宗絕嗣,皇位如何繼承?


根據親自編訂的明確的規定:所以,按照祖制,朱祐檳、朱祐楎兩位藩王是完全沒有資格繼承明武宗朱厚照的皇位的。



對於這個問題,一言而概之:嘉靖能當上皇帝除了年紀小,更重要的是父王死的早!下面我們就具體來講講嘉靖為何能被選為皇位繼承人。

出生於辛亥年甲戌月丁酉日申時,在命理上稱為“貫如連珠”的富貴子弟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在當了16年皇帝就躁完了一生。他這一輩子都是躁動的,他愛打仗還真就成了應州大捷,還曾彈指間出掉了劉瑾,平定了安化王、寧王的叛亂,打敗了蒙古小王子。

他雖然荒淫殘暴,但也不是那麼差。不過他死後皇位倒成了燙手山芋,他沒有子嗣,他爸爸明孝宗朱佑樘(chēng)由於專情一輩子僅有一個女人張皇后,他們雖然育有兩子一女,但是成年長大的只有正德皇帝朱厚照。

朱厚照躁完了自己的一生,雖然曾經收了100多位義子,但終究沒能生出一個兒子來,所以皇位繼承者只能從武宗仍在世的伯叔父中尋找,這是朱厚熜能被選擇的關鍵因素。

所以朱厚照在其彌留之際,首輔楊廷和預料到之後的繼承人問題,他援引《皇明祖訓》中“兄終弟及”的原則,搜尋到了適合繼位的興獻王朱祐杬(yuán)之子朱厚熜。

其實雖然朱厚照(1491年—1521年)沒有親兄弟,但是堂兄弟還是不少的——

五叔朱祐杬(1476年-1519年):朱厚熜;

六叔朱祐檳(1479年—1539年):長子朱厚燁,次子朱厚炫,三子朱厚煌,四子朱厚熠;

七叔朱祐楎(1479年―1538年):長子朱厚燆 ,次子朱厚烴,三子 朱厚熑 ,四子朱厚煐,五子朱厚炳 ,六子朱厚煃,七子朱厚𤑐;

十三叔朱祐樞(1486年—1539年):長子 朱厚勲 ,次子 朱厚熹 ,三子 朱厚煦,四子 朱厚烮 ,五子 朱厚然,六子 朱厚𤎯 。

看到這裡是不是有點懵了,其實看看他們的生卒年就可以知道,有兒子且比明武宗朱厚照先去世的只有其五叔朱祐杬了,而且其只有獨子朱厚熜。

選擇朱厚熜不會有在世生父封號的問題,不過楊廷和想錯了,大禮儀是朱厚熜登基前期的重大事件,另外朱厚熜當時年僅13歲,年紀小比較好控制也是被選的另一個因素。

綜合以上這就是朱厚熜被選擇入繼大統的原因, 歡迎關注【最愛肉丸子先生】,用輕鬆有趣的方法,為你解讀有趣有料的歷史!


最愛肉丸子先生


導言:明世宗朱厚熜,其父為明憲宗朱見深的第四子,明孝宗朱祐樘的胞弟,被封為興王。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駕崩,無子繼位。按照“兄終弟及”的祖訓,朱厚熜承統,為世宗皇帝,年號嘉靖,時年14歲,成為明朝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皇帝。

誰是朱厚熜

明世宗朱厚熜(1507—1566年),是憲宗的孫子,孝宗的侄子,武宗的堂弟。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朱厚照駕崩,無子繼位。按照“兄終弟及”的祖訓,朱厚熜承統,為世宗皇帝,年號嘉靖,時年14歲。

嘉靖執政前期,為了緩和社會矛盾,採取釐革縮弊、振興綱紀等改革措施,下令退還一些被侵佔的民田,汰除軍校匠役10萬餘人,開創了嘉靖年間的“新政”時期,得到朝野上下的擁護。

然而,到了後期,朱厚熜迷信道教,祈求長生不老,二十餘年不敢回大內,置朝政於不顧,使貪贓枉法的首輔嚴嵩橫行亂政20年。

另在宮內外興建大量宮殿廟宇,加重了百姓的負擔,使得國家財政危機日益深重,朱家王朝在下坡路上越走越遠。

皇帝之位是如何傳到幸運兒手中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玩了一輩子的明武宗朱厚照在豹房終於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朱厚照自知來日無多的朱厚照,繼繼續續地對著身邊的人,留下了他人生的最後一句話:“天下大事,皇太后順與內閣大臣審議處置。國家治理成這種樣子,都是誤在我的手中。”由於玩得太厲害,竟然沒有留下一個兒子,誰來繼承皇位成了一個大問題。

皇太后張氏派太監張永、谷大用與內閣大學士等一干重臣商議迎立新皇帝的事宜。

內閣首輔、大學士楊廷和不慌不忙的從袖子裡拿出《皇明祖訓》,然後鄭重其事地對大家說:“擁立皇帝的大事,應以祖訓為本,興獻王之子,憲宗皇帝之孫,孝宗皇帝之從子,大行皇帝之從弟入繼大統,順理成章。不知眾位以為如何?”

在座的閣臣梁儲、蔣冕、毛紀等一致贊同迎興獻王長子朱厚熜入京登極。

請注意,以上說的不是四個人,而是一個人,畢竟人家是皇族,祖宗三代是都要交待清楚的。

這個揹負著四個身份的幸運兒,名叫朱厚熜。他就是明代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嘉靖皇帝。

宗法制度和楊廷和的小九九

在正德皇帝去世的四十餘天裡,大明帝國沒有皇帝,唯一說話算數的就是這位楊廷和先生,他在皇室子孫中千挑萬選,終於找到了那個叫朱厚熜的人。

當然,楊廷和的決策並非是他對朱厚熜有什麼偏愛,選擇這個人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 第一,傳統的“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宗法原則。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以後,特地在《皇明祖訓》中規定:“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

楊廷和於是根據《皇明祖訓》尋找皇位繼承人。

因朱厚照無子嗣,唯一的親弟弟朱厚煒幼年夭折,於是上推至武宗父明孝宗朱祐樘,孝宗兩名兄長皆早逝且無子嗣,四弟興王朱祐杬雖已死,但有二子,興王長子朱厚熙已死,只留下次子朱厚熜,遂按“兄終弟及”的原則,朱厚熜就是以興王嫡長子、明憲宗“嫡長孫”、明武宗堂兄弟的身份獲得了皇位繼承的資格。

  • 第二,新主年幼,便於掌控。

朱厚熜當時只有十四、五歲,對於歷經宦海的楊廷和來說,這是一個容易控制的人,方便其獨攬大權。但是從後面的情況來看,聰明一世的楊廷和卻看走了眼。

但是朱厚熜很聰明、很機靈,剛上位就在大禮儀事件中給讓官司場老手楊廷和一個下馬威。

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二十三日,那個略顯羞澀的少年朱厚熜來到了京城,繼位成為了新的皇帝,改明年為嘉靖元年,是為嘉靖皇帝。

  


歷史小掌櫃


因為按照嫡長子繼位的制度就應該是朱厚熜,你說的那兩個和朱厚照不是一輩人,從名字就能看得出來,朱厚照朱厚熜都帶個厚字,而朱厚照的爹朱佑樘才帶著佑字,只有兄終弟及是沒有皇帝死了他的叔叔繼位的。

那麼為什麼不是其他堂弟而是朱厚熜呢?

這個還得按照皇明祖訓來,朱佑樘是老三,老大老二都死了,而朱厚熜的爹是老四,所以應當是朱厚熜繼承皇位。明朝的皇位繼承是比較規範嚴格的,這和清朝大不一樣,比如九王奪嫡,明朝基本上沒有皇子爭奪皇位的現象,明朝必須按照規矩來的,除了明英宗和代宗兩兄弟因為特殊歷史導致的廢太子,明朝是沒有發生廢太子的情況的,只有太子沒有等到老皇帝死自己先死的,皇位的繼承比較穩定。

明朝兄終弟及的還真有好幾個,比如後來朱由校死了就是他的弟弟朱由檢繼承皇位。南明的時候有個和朱厚照一樣的就是崇禎死後建立的弘光政權,皇帝是福王和朱由檢也是堂兄弟,也是完全按照皇明祖訓的繼承人規則來的,但是弘光政權滅亡之後的隆武或者永曆政權就比較亂了沒有按照規矩來。


小郭說明史


鑑往知今,千年依舊!


其實朱厚熜的皇位是楊廷和與張皇后敲定的,也比較合情合理,兄終弟及!

即使加上其他客觀因素,他即位可能性也是最大。

首先伯父弘治只有正德一個兒子,而正德皇帝壯年早逝,沒有留下子嗣,比較近的宗室只有堂兄弟和叔父。楊廷和與張後為了方便控制新帝,肯定不會選擇長君,那麼只會在正德的堂兄弟裡面選擇。

幾個堂兄弟中:

除去大伯、二伯早夭

父親一脈只有自己

四叔就是嘉靖父親

五叔岐惠王朱祐棆,國除;

六叔益端王朱祐檳,幾個兒子都比較大,不好控制,長子朱厚燁,生於1498年,大嘉靖9歲,正德死時,早已二十多歲,柄政有餘。

七叔衡恭王朱祐楎家裡的幾個哥哥也是多已成年,老大朱厚燆弘治十二年就已經 就藩青州。

八叔雍靖王朱祐枟沒有兒子,國除。

九叔壽定王朱祐榰沒有兒子,國除。

十叔早逝。

十一叔汝安王朱祐梈沒有兒子,國除。

十二叔涇簡王朱祐橓兒子早夭,國除。

十三叔榮莊王朱祐樞家的幾個兄弟,庶出位卑。

十四叔申懿王朱祐楷沒有兒子,國除。

弘治一脈絕後,憲宗子孫只有嘉靖父親一脈為長,所以無論是基於年齡好控制,還是宗庶禮法,嘉靖即位可能性都是最大的。


歷史如明鏡


從問題上來看,明顯題主是不太明白中國歷史傳承有序的規則的。

明代嘉靖皇帝朱厚熜繼位有著一定的人為因素,但大致上也都逃不過傳承規則。

明憲宗皇帝朱見深在早期雖然受到萬貴妃的影響,子嗣不多,但實際上在明朝歷史上,朱見深的子嗣並不少,一共14個兒子,6個女兒。

不過這樣的多子多福並未傳承到他兒子身上,明憲宗死後,明孝宗朱佑樘繼位。是大明王朝中興最有作為的皇帝之一。

但因為工作過於辛勞,以至於只有朱厚照一個兒子活到了成年,朱佑樘病逝的時候,朱厚照年僅15歲。

朱佑樘因為工作太忙碌,因此對這個兒子疏於管教,以至於長大以後沉湎酒色,雖然歷史學家考證,朱厚照的歷史被人為的抹黑過,算是一個不錯的皇帝,但由於貪玩的性格,竟然沒有能夠留下子嗣。而選擇皇位繼承人就是當時明代大臣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其實明代皇室子孫到了這一時期已經發展到有幾萬人,幾乎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皇帝。但也註定有一類人必須排除在外面。

1、血緣相近關係,雖然大家都是姓同一個朱,但到了明中期以後,隨著明代皇室子孫之中開枝散葉,血統已經傳承很多代,在選擇過繼皇位時候,必須從皇室這一支血緣中選擇,因此從武宗皇帝往上數,只能在明憲宗皇帝子嗣或者是平輩中選擇

2、明武宗朱厚照前一輩兒,也就是自叔叔以上的皇室不在選擇範圍,這一條是考慮考慮到傳承關係,如果選擇和明孝宗朱佑樘一個輩分的,那麼在明代歷史上,就不好安排明武宗朱厚照的身份,等將來祭祀先祖的時候,等於說叔叔輩兒還要向侄子輩的(朱厚照)行禮,很顯然不太合適。

因此明憲宗雖然留下兒子眾多,但不能從中選擇,只能從憲宗皇帝孫子輩或者說再往下一代中選擇,也就是和武宗朱厚照一個輩分的人種選。

朱祐檳、朱祐楎(明憲宗第七子)明顯是叔叔輩兒,因此不在選擇範圍內

3、明代選擇傳承者,根據朱元璋留下來的《皇明祖訓》中規定: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

楊廷和考慮來考慮去,最終敲定兩個人選,一支就是興獻王朱祐杬這一支,而另外一支益端王朱祐檳,只有他們的子嗣才有機會當皇帝。

朱祐杬是明憲宗皇帝第四子,而明孝宗朱佑樘是第三子(前兩子早夭)而朱祐檳是第六子,從皇明祖訓順位關係規定上,也只有興獻王朱佑杬這一支。

但當時情況還比較複雜,朱佑杬有兩個兒子,長子早夭,而次子是朱厚熜,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日(1519年7月13日),興獻王朱祐杬病薨,年僅12歲的朱厚熜襲為興王。

而明憲宗第五子岐惠王朱祐棆只有兩個女兒,弘治14年病逝以後,國除,沒有這一支了。

而益端王朱祐檳有四個兒子,因此考慮到這一關係,為了保存興獻王這一支,是有考慮選擇益端王朱祐檳的,只是最終楊廷和考慮再三,仍然還是選擇了朱厚熜,應該說當時朱厚熜才是最正統的繼承人選,而即便其他叔叔再多,本著兄終弟及關係,也斷然沒有跳過朱厚熜選擇他們的道理


漫步史書


明世宗朱厚熜,就是明朝的嘉靖皇帝,明朝第十一位皇帝。

他能繼承皇位是因為明武宗朱厚照在正德十六年駕崩於豹房,享年三十一歲,但是在位十六年,沒有留下子嗣,所以明朝第一次面臨帝位繼承人空缺的問題。

根據明朝祖制:父死子繼,兄終弟及,明武宗朱厚照沒有子嗣,弟兄兩人,有一胞弟朱厚煒,早夭。所以武宗和他父親孝宗這一脈沒有繼承人了,只能同孝宗的兄弟中過繼繼承人。

明孝宗朱祐樘有弟兄十三人,除了早夭三人,早逝四人,正德十六年在世的除了上述的益端王朱祐檳,衡恭王朱祐楎,還有壽定王朱祐榰,汝安王朱祐梈,涇簡王朱祐橓,榮莊王朱祐樞。

而朱厚熜的父親便是早逝的興獻王,後推尊為“興獻帝”朱祐杬。

為什麼會選擇朱厚熜,而不是朱祐檳、朱祐楎或者孝宗其他在世的兄弟?

因為明朝祖制: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繼承的武宗朱厚照的大統,而不是他父親孝宗。因為武宗無嗣,所以會選擇武宗的兄弟,因為孝宗只有武宗一個兒子,所以應從其堂兄弟中按嫡長親疏關係選取嗣君。明孝宗為明憲宗第三子,興獻王為明憲宗第四子,按長幼親疏關係論,興獻王獨子朱厚熜與明武宗最為接近。

為什麼會選擇朱厚熜,而不是武宗其他堂兄弟?

有兩方面的原因

1.聰慧過人

朱厚熜幼時就聰敏過人,他父親教他讀詩幾次後就能準確背誦。稍大以後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古籍,通《孝經》、《大學》及修身齊家治國之道。不僅如此,他父親還讓他參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禮,因此他很小的時候便熟悉了各種禮儀和規範。

2.父親早逝,年齡合適

正德十四年,興獻王朱祐杬病薨,年僅12歲的朱厚熜襲為興王,朱厚熜在長史袁宗皋的輔佐下接管王府。正德十六年,武宗駕崩,朱厚熜只有十六歲,但凡讓權臣選擇繼承人,都喜歡那種年齡不大,無依無靠,容易控制的。不然,可能不僅權位保不住,嚴重的甚至可能丟了性命。

其實由於明武宗沒有子嗣,早在其彌留之際,首輔楊廷和預料到之後的繼承人問題,他援引《皇明祖訓》中“兄終弟及”的原則,在武宗逝世前五天以皇帝的名義頒佈敕令,令朱厚熜縮短為其父服喪時間,並承襲興王爵位。武宗駕崩後的當天,楊廷和讓司禮監請太后懿旨,正式宣佈朱厚熜為皇帝繼承人。自此明朝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登上了歷史的舞臺,成為明朝第十一位皇帝。


縱湖秋色


朱厚熜之所以會即位,並非偶然,更不是所謂的天下掉餡餅,事實上,明武宗朱厚照駕崩後,在其未留下任何子嗣的情況下,大明皇位就非朱厚熜莫屬,這是明朝祖制《皇明祖訓》所決定的。

  • 何謂《皇明祖訓》

《皇明祖訓》是明太祖朱元璋主持編撰的明朝典籍,其主要內容是為鞏固大明皇權而為後世子孫所作的訓誡,是大明皇室子孫尤其是歷代繼承人必須遵循的規章制度和行為準則。

《皇明祖訓》法律篇對大明皇位繼承製度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若奸臣棄嫡立庶,庶者必當守分勿動,遣信報嫡之當立者,務以嫡臨君位。朝廷即斬奸臣,其三年朝覲,並如前式。”

也就是說:如果皇帝無子嗣,一旦他駕崩之後,必須按照兄終弟及的原則,立嫡母所生的皇子為帝。庶母所生的皇子,即便是皇長子也不得立為皇帝。如果有奸臣違背此原則,擁立庶子為帝,被擁立的庶子也要安分守己,不許對皇位動心思,而應該及時報信給嫡子,讓嫡子即位。而對於“棄嫡立庶”的奸臣,朝廷可以斬殺之。可見,朱元璋早就對皇位繼承秩序做出了硬性的規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眾多皇子對皇位的非分之想,為皇室的穩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朱祐檳、朱祐楎及朱厚熜父子的出身背景

朱祐檳(1479年-1539年),明憲宗朱見深第六子,明孝宗朱佑樘異母弟,母莊懿德妃張氏。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封為益王。

朱佑楎(1479年-1538年),明憲宗朱見深第七子,明孝宗朱佑樘異母弟,母莊懿德妃張氏。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封為衡王。

朱祐杬(1476年-1519年),明憲宗朱見深第四子,明孝宗朱佑樘異母弟,母孝惠皇后邵氏。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封為興王,弘治七年(1494年),就藩湖廣安陸州(今鍾祥市),有長子朱厚熙(生後五日夭折)、次子朱厚熜。正德十四年(1519年)薨逝,明武宗朱厚照賜諡“獻”,世稱興獻王。

朱厚熜(1507年-1567年),明憲宗朱見深之孫,明孝宗朱佑樘之侄,興獻王朱佑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

  • 朱厚熜即位的必然性

明憲宗朱見深在位期間,前後共立了2位皇后,分別為吳廢后和孝貞純皇后王氏,皆無兒子,也就是說,憲宗皇帝並無嫡子,其所生的14名皇子皆為庶出,其中皇長子(早夭,無名)和皇次子悼恭太子朱祐極先後夭折,因此,在憲宗駕崩後,按照兄終弟及的原則,皇三子朱佑樘就順理成章即皇位,是為明孝宗。朱佑樘即位後,並未廣納妃嬪,其一生就只有一位孝康敬皇后張氏,這也導致了他子嗣單薄,一生就只有3個子女,分別為長子朱厚照( 正德皇帝),次子朱厚煒(夭折,追封蔚悼王),女兒太康公主(夭折) ,因此,在他駕崩後,朱厚照順理成章就即位為帝,是為正德皇帝明武宗。

朱厚照在其統治的16年間,終日沉湎玩樂,直至他駕崩,都沒留下任何子嗣,他們這支香火就此斷絕,皇位也就空了出來。但國不可一日無君,皇位總得有人來繼承,因此,當時主持朝政的內閣首輔楊廷和就根據《皇明祖訓》,從眾多藩王中最終選中了朱厚熜,將其推到了歷史舞臺中央。

那為什麼說皇位非朱厚熜莫屬,而不是朱祐檳、朱祐楎呢?

這還是要回到《皇明祖訓》,首先,朱厚照這支香火已斷,已無繼承人,那就只得往上推到他叔父那一輩,從他父親朱佑樘的眾多兄弟當中來挑選。其次,在大家都是庶出的情況下,按照《皇明祖訓》“兄終弟及”的原則,皇位理應就由朱佑樘眾多弟弟當中年紀最長的即位,而前面我們就說過,在憲宗皇帝14名皇子當中,朱佑樘排行老三,朱厚熜的父親朱祐杬排老四,朱祐檳、朱祐楎分別排行老六、老七,因此,興獻王朱佑杬即位也就順理成章,雖說此時朱佑杬已經薨逝,但朱厚熜作為嫡子,順位繼承也就必然。

順便提一下,楊廷和之所以要選中朱厚熜即位,或許還有另外一層不足為外人道明的原因:朱厚熜即位時是1521年,他才年僅14歲,而朱祐檳、朱祐楎都已經42歲了,或許在楊廷和看來,14歲的少年藩王,初出茅廬,是比較好控制的,而42歲的老藩王,宦海浮沉幾十年,人生閱歷豐富,是比較不好控制的,所以才最終選中了朱厚熜。當然了,這只是小編以小民之心度首輔大人宰相之腹(慚愧慚愧),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楊廷和算是徹底失算了,嘉靖皇帝朱厚熜被公認是明代最聰明、最難對付、最難伺候的皇帝,連縱橫官場幾十年的老江湖楊廷和首輔大人最終都栽在他手上,弄得個晚節不保,失策失策!

綜上所述:根據《皇明祖訓》的硬性規定,皇位必然是非朱厚熜莫屬,九五之尊的皇冠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輪到朱祐檳、朱祐楎頭上的!


聊史論今


明代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朱厚照駕崩,結束了他荒唐而短暫的一生。武宗生前雖然縱慾好色,但卻未留子嗣。這樣一來,按歷史慣例的皇位繼承法“父死子繼”的原則自然無法實行。內閣首輔楊廷和等人援引古代“兄終弟及”的辦法解決此問題

為什麼要立興獻王之子朱厚熜為帝了,這事要從明武宗朱厚照的父親明孝宗說起,明孝宗除了在政績上是一位比較優秀的守成之君外,還有一點也被後人津津樂道,就是我國曆史上唯一一個自始至終都只有一個妻子的皇帝,他和張皇后琴瑟和鳴,夫妻恩愛。

“孝宗即位,立為後。篤愛,宮中同起居,無所別寵,有如民間伉儷然者。”

明孝宗36歲時駕崩時,他只有長子朱厚照(次子在1歲時即夭折)。

生性風流且閱女無數的明武宗朱厚照死後竟然沒有留下子嗣,這樣一來,按歷史慣例的皇位繼承法“父死子繼”的原則自然無法實行。

內閣首輔楊廷和等人援引古代“兄終弟及”的辦法解決此問題,只能在武宗的近支宗族中尋找。武宗本人已經是獨生(唯一的弟弟夭折),所以只能向上一代在他的父輩兄弟中物色合適的人選。明孝宗朱佑樘是明憲宗的第三個兒子,他的四弟便是興獻王朱祐杬,他這一支是距離武宗最近的親人。武宗辭世當天,他的堂弟,也就是興獻王之子朱厚熜被正式確立為皇位繼承人。

而朱祐檳、朱祐 是朱厚照父親明孝宗朱祐樘的兄弟,不符合內閣首輔楊廷和等人認可“兄終弟及”的傳統,而且大明朝文官開始把持朝政,楊廷和等文員認為立幼年皇帝便於控制,而立成年皇帝不利於文官左右朝政。

所以朱厚熜是文官的最佳選擇,結果這群文官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親親愛愛的元哥哥


明武宗朱厚照在死的時候只有31歲,並且他沒有生下一個兒子,所以在他死後明朝的皇位繼承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當然這個問題也沒有困擾太長時間,經過挑選,張太后和內閣首府楊廷和最終選中興獻王之子朱厚熜為新的皇帝。

當時明朝有一個皇位傳承的方法,這個是朱元璋規定的,並且寫進皇明祖訓,歷代的皇帝都以這個為基礎,沒有敢違背的。簡單的說就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當時不僅朱厚照沒有兒子,他也沒有兄弟,因為他的父親只有兩個兒子,另外一個已經夭折了,所以皇位的繼承只能稱他的幾個叔叔中找。

而當時明孝宗朱佑樘最年長的弟弟應該是新線王朱佑杬,而朱佑杬在這個時候已經去世了,只留下一個獨子就是朱厚熜,他當時年紀還不到15歲。這實在是太符合要求了,因為他首先是孝宗最年長的弟弟的兒子,同時本身年紀也非常小,而且自己的父親已經去世了,本身也沒有兄弟,只有一個母親。

而且從中禮法上講,他也是最合適的,而孝宗其他的弟弟沒死的,他們的兒子也不適合,因為梁廷和和張太后怕他們到時候會牽扯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來。可惜他們看走眼了,朱厚熜雖然年紀非常的小,但是政治智慧卻非常的高,最終當上皇帝之後,讓他們兩個人吃了不少的苦頭。

我是平安讀歷史,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平安讀歷史


嘉靖能繼位,幾點原因如下:

第一,明武宗朱厚照自己沒得太快,自己沒有留下一點骨血,哪怕連個懷孕的都沒有,豹房白弄了。。

第二,既然朱厚照沒兒子,按宗法應該往上推一輩,根據明太祖朱元璋主持編撰《皇明祖訓》關於兄終弟及的規定也就是明孝宗的其他兒子來接。但是這傢伙是個難得的情種,就一個老婆,一個成年的兒子,沒了。。那就只能再往上推一輩,也就是明孝宗的兄弟裡挑一個。於是乎,朱厚熜的爹興獻王朱祐杬(孝宗最大,他老二)就成了第一順位!!

第三,楊廷和自己的小心思。國中無主,正是獨掌大權的好機會!給楊廷和的路有兩條。一是在宗室裡挑一個小輩過繼給明武宗,以太子的身份繼位。二就是《皇明祖訓》裡的兄終弟及的方法。這兩條方法楊廷和都需要一個先決條件:被選中的人不能有自己的羽翼!挑人過繼,那娃自己的爹怎麼辦?一旦跟著進京就是監國,那就沒自己的事了。所以楊廷和最需要的是最好是父母雙亡的,年紀不能不大也不能太小的,找了幾圈,也就嘉靖符合這個條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