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上海一快遞小哥拿到“出入證”,又可以進小區派件了!你支持嗎?

市衛健委今早(3月1日)通報:

2020年2月29日12—24時,上海市排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17例;無新增確診病例。

轉眼已經到了3月

隨著疫情的逐步好轉

大家也十分希望生活能回到從前

就比如在家就能收發快遞...

最近,快遞小哥徐軍拿到了小區發給他的

“無接觸式快遞員小區出入證”被允許重新進入小區派送的快遞員

抗“疫”進行到這個階段

對於快遞員重新進入小區派件下一步該放行還是禁止?你更支持哪一個?

上海一快递小哥拿到“出入证”,又可以进小区派件了!你支持吗?

這張白底藍字的號吊牌,讓居民、物業公司和快遞員三方都很高興,居民們覺得,不用再在小區門口的快遞架子上“翻找”自己的包裹了,物業人員也鬆了口氣,小區門口進進出出的人肯定會因此減少,風險也降低了。

和上海大多數小區一樣,上海滬東社區的58個小區,自2月8日起實行封閉式管理,快遞、外賣等行業人員均不得入內。

2月26日,滬東新村街道防控疫情指揮部召開專題協調會,邀請順豐、韻達、京東等16家在轄區內有管理站點的快遞公司,共同商討下一步解決辦法。“只要根據市區工作要求,嚴格落實措施細則,就有可能重新進入小區‘無接觸式’投遞。”

以首個獲得出入證的快遞員徐軍來說,1月30日他從江蘇泰州回上海,14天居家隔離結束後,2月15日前來上班,信息提供完善又清晰。由於個人信息完備有效、企業誠信提供隔離證明,徐軍第一個拿到了進小區投遞的資格。

上海一快递小哥拿到“出入证”,又可以进小区派件了!你支持吗?

徐軍進小區前要測體溫

快遞小哥能重新進入小區,給快遞員、老百姓都帶來了不少方便。

街道工作人員還介紹,這是快遞小哥進小區“無接觸式”投遞的第一步,下一步還將根據實踐情況,逐步調整相關資源,給老百姓收取快遞帶來更多便利。

自疫情發生以來,各地防控措施不斷強化,各個社區實施封閉管理,在保障人員健康安全之外,也對快遞收寄“最後一公里”服務的安全性與便捷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快遞公司也各自想辦法方便用戶,通過自提櫃、便民服務點、無人車配送、指定地點存放、物業代收、保安室代收、社區配送Mini站等等,讓不同年齡段、不同工作時段的用戶,都能夠快速實現收取件需求。

抗“疫”進行到這個階段,一切依然以“安全”為首快遞員究竟是進小區好、還是統一投遞到小區門口好?我們採訪了3個不同類型的小區。

上海一快递小哥拿到“出入证”,又可以进小区派件了!你支持吗?

靜安區青雲路上的新商品房小區“青藍國際”

快遞不能進入,所有快件都堆放在出入口。

一名順豐快遞小哥的助動車上,放著七八件同一個小區的快件,他正在一戶戶打電話、發短信,通知居民儘快來取。這名小哥說,他們儘可能把快件送到居民手裡,防止遺失。出入口門口聚集了五六名快遞人員,顯得有些混亂。有時快件堆不下了,物業服務人員就會幫居民送到家門口。兩名入住不久的居民說,這裡的物業服務做的不錯,現階段

他們還是希望採取“自己取件+物業上門”的方式,不希望有外來人員進門。

徐彙區戶數較多的商品房小區盛大花園

一排快遞櫃設在小區大門外。

如今小區僅開放一個人員出入口,進進出出的居民中,超過一半都是到門口取快遞的。拿著測溫槍的物業管理員和小區志願者有些忙不過來,按照規定,所有出入人員都要量體溫,但進出頻繁的拿快遞居民打亂了工作節奏。記者看到,有的居民因為不想被測體溫,也會隨口說一聲“寄快遞的”,就被放行過去。而兩排貨架以及中間的桌子上堆滿快遞,四五名居民正在尋找自己的快件,有的找了五六分鐘,反而重新造成了“聚集”。一名居民建議:“希望快遞小哥能夠進小區,把快遞送到樓棟門口由業主下來拿,但前提是固定的辦證的小哥前來,要不然,還是倡導居民少買些東西吧。"

常德路上的老小區康怡苑

快遞取件臺設在小區大門內側。

雖然不存在居民頻繁進出大門的情況,但取件臺前人很多,有的居民們還聚在這裡聊天,頗為“熱鬧”的景象也令一些居民擔心。這裡的居民明確希望快遞小哥能夠進小區。

“我們小區本來就不大,快件送到‘豐巢’存儲櫃,或者直接到樓下等著我們下來拿,都很安全方便。

記者採訪獲悉,不少街道和小區也開始醞釀給快遞小哥發通行證,希望做到安全方便兩不誤。

你的看法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