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南懷瑾先生:多難興邦,憂患興家,艱難困苦中的民族往往站得起來


南懷瑾先生:多難興邦,憂患興家,艱難困苦中的民族往往站得起來


多難興邦,憂患興家,貧苦家庭的子弟,大部分都有出息,不到三十年漸漸站起來。在臺灣三十年,就看到這樣的人發大財,也看到不少有錢人家子弟的失敗。所以為人父母的,對孩子不可太優容驕寵,該給他們多些磨鍊,否則是害了孩子。

孟子最後講一句話:“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不管國家、社會、家庭、個人,離不開這個原則。人越在艱難困苦中,越有希望,會奮鬥,能站起來。尤其青年們,環境越舒服,生活越優裕,前途越有限,越暗淡。所以有大專剛畢業的同學來問我,他將來的前途如何,我告訴他,前途有限,後患無窮。因為他們幾十年來,太舒服太安樂了,連天有多高,歷史有多長,鈔票是什麼紙印的,都不知道,還不滿意這裡,不滿意那裡,這裡埋怨,那裡生氣。這樣的修養,這樣的見解,這樣的學識,那還不構成前途有限,後患無窮嗎?

——《孟子與滕文公、告子》

左丘明的《國語》一書中,有一篇敬姜論勞逸,敘述魯大夫公父文伯的母親敬姜對兒子的一番教訓,政治思想非常高。她說人必須要接受勞苦的磨練:“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一個人環境好,什麼都安逸,就非常容易墮落。民族、國家也是這樣。所謂“憂患興邦”,艱難困苦中的民族,往往是站得起來的。

——《論語別裁》


要注意孟子的兩句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就是中國文化。孟子說,國家、個人、社會能夠克服種種困難,才能使國家民族興盛健康起來;如果大家放鬆了,只向錢看,光搞享受,結果就很可怕。孟子所以被稱為聖人,就是這兩句話。

——《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這裡有一個哲學,天下的事情,當好事來的時候,都有困難,不經過困難而成功的,絕對不是好事,輕易得到的,很快就會失去,這就告訴我們一件真正成功的事業,沒有不經過困難來的。看孔子講:“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這個屯卦是剛柔始交之象,剛與柔是絕對相反的,是矛盾的,這內卦震為雷,雷電是陽剛之氣,坎卦為水,是柔,一剛一柔,正在矛盾相交,雖然矛盾,但矛盾中往往產生新的東西,這是必然的法則。……透過“剛柔始交而難生”這句話,可以瞭解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一件好事的產生,並不那麼簡單,大而言之,一個好的歷史局面的完成,很不簡單,譬如革命的完全成功,也就“剛柔始交而難生”,真不知道要經過多少艱難困苦。

——《易經雜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