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放好苗再肥水可以嗎?

用戶6226167812400


建議還是先肥水再放苗。苗種在下塘之前,我們一般都要把池塘的水要把水肥一下,弄成一定的水色,然後把魚苗下下去。這樣的話,池塘裡面就好魚就好養一點。我們肥水之後培育出來的藻類,能夠為水體提供更多的氧氣,同時淨化水中的一些有害的物質,創造一個更好的水體的一個生存環境。另一方面這些肥水的過程中,這些藻類,還有很多浮游動物,還有我們魚苗的一個天然的餌料。藻類培養好的,整個池塘的環境就會更加的多元化,會更加的穩定,這樣對於我們放苗整個生長是非常有利的。主體以綠色為主的水說明裡面的主體的藻類可能就是綠藻類,一些養蝦就傾向於黃綠色,甚至是黃褐色,那往往就是硅藻和綠藻的混合水體。 不過在不同的地方以及不同的品種,對水的要求就不大一樣。也要看你所放養魚苗的品種,一些魚喜歡肥水,像花白鰱、鯽魚,而一些魚喜歡清澈的水,像鱸魚,一般要求水的透明度30cm以上。

磨刀不誤砍柴工,建議你先做好肥水工作。



呆呆不呆


放好苗再肥水可以嗎?

在水產養殖中我們都知道養魚先養水的道理,因為只有將魚塘裡的水養好了,水質條件好了之後養殖的魚才會少生病,特別是在魚苗培育過程中,養水將顯的更為重要,因為魚苗本身體質就弱,如果水質環境不好則很易引起健康問題。那麼在魚苗時,放好苗再肥水可以嗎?

對於你所說的這一問題,踏火個人經驗和所見來說還得看你自己的養殖技術水平及魚塘條件來論,我們傳統的養殖模式在培育魚苗時都講究肥水下塘,也就是說要先將塘裡的水養好、養肥,當水中的浮游生物培育出來並達到一個高峰期時將魚苗放下去是最好的,這時將魚苗放下塘之後有充足的天然餌料吃,從而可起到促進魚苗生長和提高其成活率的作用,特別是水花培育過程很多養殖戶都喜歡用這一方法來育苗。

但是隨著養殖技術的改進,一些朋友也會採用清水下塘,也就是說魚塘消毒之後先不肥水,加水之後只要水質沒問題時,直接將魚苗放到塘裡去,但是這種方法來培育魚苗時要加強魚苗投餵量才行,要不魚苗下到塘裡之後沒有食物吃時會出現死亡的情況。因此用這一方法來培育魚苗時,通常魚苗下塘之後都會投餵一些適口性餌料,並同時用肥水的產品來培水。相對來說這種方法對養殖技術的要求會更高一些,而且生產成本也會高很多。但是有的地方因無法買到好的有機肥來肥水,不得已才採用這一方法來培育魚苗。不過清水下塘的方法用好,魚苗的成活率會高很多因為塘裡的一些如水蜈蚣之類的敵害會少一些,其幾乎是與苗一起長起來的。

因此,到底是肥水時下魚苗還是下苗之後再肥水,在踏火個人來看則要看你現在的條件來說,如果是剛入水產這一行的話,用泥塘來育苗的話建議先用傳統的方法來養殖魚苗,這樣對技術要求低一些,如是用水泥池來培育苗則清水下苗也行。


以上為踏火個人經驗、見解,僅供參考用,更多的水產、水族類經驗分享敬請關注踏火逍遙說魚,謝謝!


踏火逍遙說魚


新開的池塘透明度很高,水不容易肥起來,屬於瘦水,容易出現的問題:

1、青苔容易滋生,這個問題很頭疼的,處理不好什麼肥水瘦水都是扯淡!

2、外源水屬於生水,藻類的淨化功能不夠各種有害物質就難以得到消除。

3、有經驗的養殖戶都知道藍藻不僅是在所謂的富營養環境中會爆發,在營養貧瘠的環境中也能佔主導優勢。而這時養殖戶朋友們就會想方設法把水肥起來。

選擇用化肥來肥水,容易出現的問題:

1、如果水質過清,已經有青苔絲附著於池塘底部(肉眼未必能看得見),只要化肥一下去就會滿池塘的青苔爆發,得不償失(因為青苔對化肥的吸收利用率比藻類要強得多)。

2、還是由於化肥的自身特點,短時間內大量的單一營養物質進入水體會使藻相過於單一,只要外界環境有所變化就會出現倒藻現象,這時藻毒素和弧菌再加上環境突變的應激同時作用,後果可想而知!

有些養殖戶選擇用生物肥加氨基酸產品進行肥水,同時兼顧了菌相和藻相,通過菌相分解出的多樣性和長效的藻類營養,可以使藻相種類豐富而且穩定,使池塘受到青苔和天氣突變的影響相對減小。

通過以上舉例大家可以看出,之所以關於所謂肥水放苗還是瘦水放苗大家爭論的這麼激烈,是因為大家都能拿出很有力的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其實大家說的都對!這就說明這個提法就是有問題的,是個偽命題!

其實肥水也好,瘦水也罷只說明瞭藻相,這些都是面上的東西!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它的內核是什麼!?

無論是肥水放苗的受益者還是瘦水放苗的受益者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菌相構建的好;而肥水放苗和瘦水放苗的受害者也都有一個共同點,只注意了面兒上的東西而忽略了菌相。

沒有構建起穩定的菌相,藻相就不穩定,什麼肥水瘦水都是浮雲,菌相不穩定什麼都不要談!有了穩定的菌相,水體中營養鹽多些水色就肥一點,少一些就瘦一點,我們再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做一下調整就好了





漂流的阿冬


大家好!我是武陵山鷹。放好苗再肥水是不行的,放苗前肥水是談水養殖的至關重要環節。該環節關係到各種魚蝦苗的存活率,健康狀況,還關係到中後期魚蝦類抗病害的能力,與養殖效率息息相關的。先肥水就是培育良好的菌類和藻類植物,因為菌藻類即能淨化水質,也能製造氧氣,而且還是魚蝦喜食的天然餌料。菌藻類植物的好與壞對養殖有著重大的影響。如果菌藻類相對穩定,則水體中的溶氧和pH值通常是正常的。氨氮、硫化氫、亞硝酸鹽、甲烷、重金屬一般不會超標的。養殖的對象才能在這裡面健康生長。反之,沒有菌藻類植物,水質量差,水中的有毒害物質增加,溶氧低,pH值不穩定,水中的養殖生物極易生病,所以必須先肥水再放苗。謝謝!


湘西山鷹


你好,我回答一下放好苗再肥水可以嗎?這個看什麼苗,如果是稻穀苗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樹苗,果苗,花苗是不可以澆肥的,肥水也不行,因為苗都是嫩的,如果澆肥水會把它弄死的,等它長出五釐米到七釐米芽再施肥水,這樣會助長,施肥最好是施化合肥這樣會好點。化合肥對果樹有很好的助長的,以後結的果子也會多會甜,不可以用尿素肥,尿素不合適施果樹。




美好明天開始


嗨,我是地球村建哥,現在討論的話題是放好苗在肥水可以嗎?我們這邊一般種植都會這樣,我建議施足底肥,然後涼一週左右,然後蓋一點土,再把植倍種在上面或者一旁,然後蓋土,澆水使土實後幹一層乾土,然後根部蓋上薄膜,這樣植倍活了虛根會第一時間吸收到肥料,如果茄科植倍,比如茄子、海椒、西紅柿等在花期如果天汗很少下雨的情況下在追一次肥水,如果是樹苗,一般半年,或者春天發芽前來一個,最多在盛果期在來一次,如果放好苗肥水怕植倍承受不住,地球村建哥是這樣認為的,歡迎大家評論分享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c7550cb87f4a4f63af25d1d94217b3a0\

地球村建哥


叫壓苗水一般都這樣種植,一次性澆透,把土壓實。最好不用加肥,白水就可以,過三天再澆一次可適當加點肥料。



城市螞蟻26


一般都是先肥水。放好苗再肥水也可以,成本會高一些,要適時投放飼料,管理的技術要求高一些。


用戶6768389588427楊


可以,無論是放苗前還是放苗後,都是要肥水的,這樣才能建立起魚塘的生態系統,增加溶氧,可提高魚苗的成活率和促進魚苗長速。


周洋younger


放好苗後,一定要灌:定根水(清水就可以了),要把苗子周邊的土壤灌透,直到土壤不在下沉,就代表灌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