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2020年2月26日

第一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

北湖院區感染管理部 護士長 李娜

分享經驗 交流心得

今天是來到武漢的第32天,全員進入整休狀態,感染防控組的成員們仍然在默默無聞地忙碌著。上午所有成員召開了視頻會,針對目前整休狀態下全員加強消毒隔離情況進行了部署。下午,我與吉大二院孫麗萍應邀前往吉林省第11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駐地進行了感染防控座談會。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會上就醫療隊隊員提出的防護用品使用、寢居消毒隔離、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後處理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分享了首批醫療隊員感染防控30天工作中總結的實戰經驗,針對目前隊員普遍存在的心裡疑惑進行了經驗分享與疏導。經過現場答疑,隊員的院感防控知識得以加強,思想疑慮得以消除,相信大家一定能更快地適應環境和節奏,取得這場冠狀病毒防禦戰的勝利。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2020年2月27日

第一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

呼吸科護士 李婷婷

寫給媽媽的一封信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親愛的媽媽:

您好!今天是女兒來武漢的第33天,也是您的生日。這些年,這是女兒寫給您的第一封信。2020年的春節並不尋常,全國人民都被捲入新冠肺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大年初一,剛下夜班的我,原本很喜悅的收拾行李準備回老家過年,突然接到通知要去武漢支援。媽媽,您知道麼,當時我是多麼想見你和爸爸一面……大年初二,大家在單位集合準備出發,其他人都有父母、愛人、朋友來送行,而我只是孤身一人。媽媽,您知道當時的我,是多麼想讓你和爸爸來抱抱我,給我力量……大年初三,最終還是沒有瞞過您的細心,一直以來,您都是特別堅強樂觀的人,按姥姥的話說,就像個傻大姐一樣,成天傻笑。但是這次,您哽咽地說了句,“準備的雞和魚,沒人吃了。”您哭了,哭的泣不成聲……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媽媽,您不要哭。還記得您曾經教導過我,“護士這份職業很辛苦,得懂得付出,要有奉獻精神。”如今,您的女兒真的做到了。小時候,爸爸總說,“烈日當頭,無所畏懼,風雨無阻,守望國土,一份歷練,一份成長,成為軍人,一生光榮!”爸爸一直懷揣著滿腔熱血要保家衛國的情懷,如今,女兒也實現父親的願望,堅守在前線,保衛著國家。

媽媽,感謝您給了我生命,感謝您從小到大無微不至的呵護,讓女兒無憂無慮的健康成長,而我則成了您一生的牽掛。

媽媽,請原諒我的不辭而別和善意的謊言,因為只有舍小家顧大家,才能換來更多家庭的團聚。藉此機會,我想表達我對您的無限感激,願這封信能給您帶來一絲的問候和安慰。

媽媽,您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和爸爸,等待我勝利凱旋的那一天,我會驕傲的將這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您。我相信,這一定是最好的一份禮物。

媽媽,祝您生日快樂,等我回家。

您的女兒:李婷婷

2020年2月27日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2020年2月25日

第一批支援武漢醫療隊

ICU 主管護師 趙雙豔

攜手抗疫,我們是戰友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馳援武漢31天,陝西醫療隊來接手我們在同濟醫院的支援工作,讓我們原地輪休,緩解一個月的疲憊。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考慮到這批醫療隊初次下一線臨床,為了更好地銜接工作,我們每個班次都有一人陪同,從穿防護服進病房,各個班次的工作職責及物品擺放位置,患者的病情及心理需求,到最後安全脫下防護設備走出病區的每一個流程,都進行了講解。雖然穿著防護服說了6個小時的話,覺得呼吸困難,但是為了大家能夠順利開展工作,並保護好自己,我必須把每一個細節說清楚。陝西的各位同仁很快投入到工作中,說了一句:“你們的底子打得真好,意識很強!”得到外省同仁們的認可,是對我們整個醫療隊的肯定!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攜手抗疫,我們是戰友!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2020年2月25日

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員

急救醫學科 主管護師 劉曉丹

武漢戰“疫”“疫”往情深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一棵草,何其渺小,風一吹,它就彎了腰,可草總是結伴而生,也許我瞭解太少,原來小草從來不孤單,風把它吹向朋友懷抱,從春到夏,從秋到冬,不曾被命運擊倒。”

這是我在醫療隊出發前夕在《經典詠流傳》裡面聽到的歌詞,到了武漢之後再想起這首歌更有感觸。因為在這次疫情面前,我們每個人正像小草一樣堅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今天是來支援武漢的第十九天,已經把24小時內所有的班次輪值了一遍,見過午夜的武漢、破曉的武漢、風雨中的武漢、暖陽下的武漢,雖然只是從同濟醫院到漢口北往返途中的武漢……這些天也慢慢習慣了這裡的天氣和飲食,習慣了忙碌的值班節奏,習慣了防護服下的悶熱,也習慣了電梯裡四腳背對的落寞。

以往在急診科,靜脈留置針穿刺是一項很基礎的操作,但是在穿著防護服帶著護目鏡、面屏和三層手套的情況下,穿刺真是一種考驗。第一次是為32床阿姨穿刺,成功後阿姨說:“謝謝你,我的直覺很準的,我就覺得你能紮上。我還會看相,等有一天你摘了口罩我給你看相!”我說:“這就對了,阿姨,我們對你們有信心。你們也要對我們有信心,我們一起努力。”連續為四個患者埋了留置針之後,感覺汗已經順著脖子往下淌,但是很開心。這種喜悅讓我覺得信心滿滿。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每天在療區工作特別充實,每個班次都有流程化、規範化的工作內容。除了給患者採血、用藥、發放口服藥、霧化吸入、吸氧、監測生命體徵和血糖、更換尿袋、尿道口護理、安排患者外出檢查等常規處置外,生活護理方面還需要為患者翻身扣背、更換床單被罩,發放口罩、三餐、水果和酸奶,督促患者吃藥,為他們打水倒水……其中糖尿病患者的三餐都是專門的糖尿病飲食,工作之餘還教他們做呼吸康復操。此外還要負責進出通道和工作區域的消毒以及處理醫療垃圾等工作。雖然穿著厚重的防護服,但是每項操作仍然把三查七對執行的很嚴謹。電腦系統裡執行核對醫囑,處置時掃描二維碼核對,處置後還要簽字。工作模式跟原來都是一樣的,並沒有因為病毒有很強的傳染性而簡化任何一項流程。每個人都在忙,只要有患者按呼叫器,我們就會盡快趕到進行處置。

工作中每天還有很多感動的瞬間——

48床阿姨是一個樂觀開朗的人,為她做處置的時候她正在和孫女視頻,阿姨說,“她病了媳婦兒就帶著兩個孩子去姥姥家,結果姥姥和爸爸也被隔離觀察。所以媳婦兒一個人帶兩個小孩子在家,其餘人都在醫院或者隔離。”阿姨把鏡頭對準我,兩個孩子在視頻另一頭說:“謝謝阿姨,阿姨辛苦了!”我說:“不用謝,你們是不是特別想奶奶?彆著急,奶奶過幾天康復就可以回家陪你們玩了!”。

37床阿姨問我成家沒有?我說:“成家了,孩子已經三歲了。”她問我孩子會不會想我想到掉眼淚?我說:“不會,每天都會視頻。”阿姨說:“哎,都是因為我們的病,因為武漢,拖累你們了!”我說:“您千萬別這麼說,都是我們醫護人員義不容辭應該做的。等疫情過去了,我們就可以完成任務回家了。”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武漢是個英雄的城市,武漢的人民都很勇敢樂觀,和這些陽光的患者們在一起,覺得每天的工作都很有意義,累也不覺累。

今早站在窗邊看見火紅的太陽冉冉升起,感覺勝利離我們越來越近,賓館樓下早已芳草鮮美,一片生機盎然……一群深沉而不屈的生命的精靈,用高大的身軀詮釋著生命的力量,他們掙扎在黑暗的泥土中,祈盼著陽光的眷顧,就在這似乎被大自然遺忘的角落,竟然有一棵棵幼苗破土而出,在時間的荒蕪中遭受著風風雨雨,終會長成參天大樹!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期待疫情早日結束,恢復江城武漢八街九陌川流不息的城市面貌!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2020年2月27日

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

乳腺外科門診單元 護士長 曲麗瑩

疫路平安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時光飛逝,轉眼間來武漢已經20天了,每天穿梭於酒店與醫院之間,我們已漸漸熟悉了這座城市及我們工作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院區。

2月7日凌晨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集結完畢,這支隊伍擁有130人,分別來自全院20多個科室,大家有的相互熟知,有的從未謀面。當天晚上我們乘專機到達武漢,簡單休整後,進行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相關知識及防護知識的培訓。隨後就進入病區開始工作。

我們組有8名成員,作為組長我第一時間組建了我們的小群,瞭解大家的基本情況,並根據各自的業務能力進行分組。因為我們分別來自7個不同的科室,彼此都不熟悉,我心裡一直揣測組裡的小夥伴都是什麼性格,會不會有那麼一隻特立獨行的玫瑰呢?很快我發現我的擔心是多餘的,大家很快就進入工作狀態。雖然彼此不熟悉,對環境、工作流程很陌生,雖然面對的是我們從沒接觸過的傳染病,但沒有一個人因為這些而退縮,大家都努力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積極主動地照顧每一位患者。

周鑫,來自骨科,是我們的大管家,負責物品交接、所有的醫囑打印、藥品交接及發放。面對完全陌生的微機系統,鑫鑫認認真真地向同濟的老師學習,筆記記了滿滿的幾頁紙。由於同濟的老師只能協助我們幾天,鑫鑫給筆記拍了照片,對我說:“組長把這個發給我,我回去還要好好研究。”

張瀟月,來自手術室,90後美小護,對待患者特別溫柔而且謙虛好學。由於我們病區的患者年齡偏大,測體溫時她怕這些爺爺奶奶因夾不住體溫計而出現結果偏差,每次測完體溫都會再用手貼到患者的頭部來感受他們是否發燒。由於是手術室護士,她並不熟悉病房的一些操作,比如霧化吸入,她主動找到我說:“組長我還不會做,我想學一下。”儘管我們都知道霧化吸入時會大大增加護士被感染的幾率。

鄒婧遠,來自胃腸外科,是我們的才女,不僅寫得一手好詩還深受患者喜愛。46床的大娘不想輸液,婧遠對大娘說:“大娘,我們大老遠來這裡就是為了讓你們儘快好起來。你不配合治療,病怎麼能好呢?那我們拋家舍業的不就白來了嗎?”一句話把大娘說動,乖乖地聽從我們安排。

恆清秀,來自耳鼻喉科,是我們B組的組長,平時不愛說話,但做起工作來特別認真。21床的大爺,因為有腦血栓後遺症,生活不能自理。每次喂營養液時大爺很不配合,清秀會很耐心地勸說大爺,並多次幫助大爺進食以保證每日的營養攝入。

連雯雯,來自骨科,進入療區就會全情投入工作中,不停地穿梭於各個病房;李彩蓮,來自心內科,各項技術操作都特別過硬;韓曉雨,來自內分泌科,做事非常認真負責。

我每天被大家的付出感動著,欣喜於能和這麼多優秀的小夥伴在一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療區患者病情都有所好轉,有幾位患者都要出院了。

我們本不相識,被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連接在一起,由最初需要看隔離衣上的名字才能分辨對方,到現在只需要看站立或走路的方式就能認出你我。我們給我們這支小分隊起名叫“疫路平安”,祝願我們所有的患者和一線的戰士都能戰勝病毒,早日平安回家。

站在窗前看著這座龐大而寧靜的城市,想象著它往日的繁華與喧囂。願疫情早日結束,還你本來面目。武漢加油!中國加油!中日聯誼醫院的白醫戰士們加油!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2020年2月26日

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

急救醫學科 主管護師 王新昕

守望相助,共度難關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的肆虐,讓我們每個人都不寒而慄。作為一名醫護者,我也曾害怕過,但當自己真正投入到同濟醫院的工作,護理新冠肺炎患者的時候,我真的不害怕了,因為他們更需要我們!

從報名馳援武漢到成為我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再到現在徹徹底底地融入到我們的大部隊裡,整個歷程讓我倍感溫暖。時刻感知愛,時刻看到希望!

從知道我要馳援武漢那一刻起,領導、同事還有家人時刻都感動、溫暖著我。太多太多的愛融進我的心裡,我知道我要把這份沉甸甸的愛帶到武漢,分發給我護理的每個病人!到這之後伏鑫副主任在微信群裡親切地稱我們為“可愛的孩子們”,讓我對這裡更有了家的感覺。我慶幸自己參與到了馳援武漢醫療隊中,來感受人間大愛。當然我會以不同的方式把我們的愛給予我的患者,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溫暖。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最美巾幗逆行者丨戰“疫”路上 你我同行


記得上一個班,趕上發晚飯,發到一位大爺床頭時,大爺表示他不想吃飯,他的樣子猶如小孩子一樣。我勸他一定要吃飯,吃了飯才有力氣……幾輪費力的溝通後,大爺答應我會好好吃飯。看著他將第一口飯放到嘴裡,我放心地離開了。大爺拒絕吃飯的小情緒,讓我聯想到病區所有患者的心情,他們渴望生存、渴望別人的安慰,給他們一點希望,他們真的很感激。我知道這裡的病人在接受治療的同時更需要心理安慰和鼓勵。所以每個班我除了要完成自己分內的工作外,我都會多和他們聊上幾句,給他們一點信心與安慰,讓他們知道人間的大愛,看到未來的希望!

我深知我們只是換了身防護服站在了另一個戰場,同武漢人民一起抗爭病毒,我相信有我們這群無畏的戰士,一定能把病毒消滅。我相信愛與希望能戰勝一切病毒!我相信我們與武漢人民共同守望,一定會共渡難關!加油,武漢人民;加油,我的戰友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