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電影《銀河補習班》裡,馬皓文一年就讓馬飛從年級倒數十名變成年級第十名,你相信嗎?

豆瓣小七說


肯定是不信

首先我給沒有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簡單介紹下劇情:

在《銀河補習班》中,鄧超塑造的人物形象叫馬浩文,是個造橋工程師。因為被徒弟修改了數據,由他設計的大橋在通車時橋發生了倒塌事件。馬浩文被陷害入獄。被判7年有期徒刑。就是這七年時間,讓馬浩文錯過了自己兒子馬飛的最重要的成長時光。馬飛因為缺少父愛,母親和繼父對於他只是疼愛,但是疏於管理,造成馬飛調皮搗亂,成績低下。面臨著被學校勸退的危機。


此時馬浩文刑滿釋放,來見兒子。於是和學校的閆主任打賭,用一年的時間叫馬飛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班級倒數考入年級前十,就不被勸退。於是馬浩文用他的特殊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在一年的時間裡,成為了年級前十的優秀學生。讓閆主任對馬飛刮目相看,寄予厚望,希望他考上清華北大等名校,給學校爭光。閆主任連馬飛上光榮榜的照片都準備好了。可是馬飛還是選擇了自己的喜歡的航天事業。做了一名出色的航天員。

這就是一個影視作品,是供大家娛樂的,所以我感覺大家不要較真,也不要信以為真。不過馬浩文在電影裡的有幾句臺詞還是很有道理的。

其一:把自己的橋修好,在我看來是世界上最大的事。

馬浩文是個造橋工程師,他用造橋來比喻人生在世,就要認認真真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大人把大人“橋“修好,孩子有孩子的事情要做,孩子現在的任務就是學習,所以馬浩文教育孩子,你必須幹好現在你需要幹好的事情,那就是學習。你只要一直想,你就會幹好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其二: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你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每天拉弓又有什麼意義?

這是告訴馬飛,你要明確自己的目標,你想要什麼,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奔著這樣的理想去努力。永不停息,也許自己的資質不是最好的,但是一定要做最努力的。

其三:爸爸是個永不服輸的人。

馬浩文從一個人人敬仰的造橋英雄淪落為階下囚,妻子也在那時選擇了離開他,一路坎坷。人生哪裡都是坦途,遇到困難,面對失敗,要敢於面對,永遠不服輸。這是鼓勵馬飛即使現在學習成績低下。但是隻要不認輸,永不放棄,勇往直前,一定會取得勝利的。人最怕的不是輸了,而是你認輸,服輸,自我放棄了。那麼你就真的的輸了,並且輸得很徹底。

其實馬爸爸這是從另一個側面鼓勵馬飛,要努力進取,堅持就是勝利。

其四:教育不只是課桌和椅子那麼簡單,是解決問題的一種能力。

在馬浩文的教育下,馬飛兩次面對死亡,都成功脫險。一次是洪水暴發的時候,馬飛通過動腦筋成功自救,還有就是成為航天員執行任務的時候,是父親的話激勵他不放棄,遇到困難尋求解決的辦法。又一次與死亡擦肩而過。圓滿地完成了航天任務。順利返回地面。

教育不只是學會書本上知識那麼簡單,也不是以考取高分進名校為主要目的。教育其實就是培養孩子們解決問題的一種能力,理論要聯繫實際。我們的學習不只是要為了應付考試,我們的學習是為了培養自己更好的生活能力。學習是人一生都要具備的能力。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能力這才是教育的根本。

比教孩子標準答案更重要的是教孩子獨立思考。只有擁有思考能力,才能面對人生中各種困難和問題。

這些都是影片裡的突出人物形象,設計的幾個片段。

但是生活就是生活,影視就是影視。電影可以通過一些特定的場景來表現偉大的父愛和與眾不同的教育理念。“最好的學區房就是書房”。但是,請大家不要模仿,也不要急功近利。學習是個

漫長的過程,它根本就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見效。

影片用了誇張的手法,是為了突出馬浩文不一樣的教育方法。上學路上父子倆躺在草地上談心,試想現實生活中,怎麼可能呢。還請一個月的時間去看航展,馬爸爸的目的是叫孩子知道自己的興趣愛好所在,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就要努力學習,可是現實中這樣的事情怎麼可能發生呢。

本來學習成績就差,還請假,不學習,最後還取得了年級前十,你要相信,那這世界是上就沒有學渣了,學渣一經過努力就變成學霸了。其實影片誇大了教育的方法,覺得教育方法得當,就會

使孩子有質的飛躍。而忽略了學習的根本。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飯要一口口地吃,路要一步步地走。或許馬爸爸的教育方法很正確,對於馬飛的學習肯定有很大的幫助,馬飛也一定會有很大的進步。但是萬丈高樓平地起,靠的是根基。而馬飛就是根基不牢的孩子。想在短期內發生質的飛躍是不可能的。

我教了很多的小學生,他們在小學階段學習就很差。他們到了初中後,隨著知識的難度增加,變得更差的孩子很多,逆襲成功的孩子很少。大家不要相信那些心靈雞湯,靜待屬於自己孩子的花期。如果基礎打不好,那麼作為家長,你可能永遠也等不來屬於你孩子的花期,他可能就是一顆小草,綻放不出它的美麗,

在馬爸爸的正確教育下,再加上馬飛同學的個人努力,假以時日,馬飛一定會取得成功。但是絕不會像影片中所表現的那樣,一年就由倒數步入年級前十。而且那還是個重點學校。你當別的孩子都是吃乾飯的嗎?人家都停滯不前原地等待他進步嗎?

所以在怎麼樣努力想從一個倒數成為年級前10是不可能的


金金視頻


首先我來說下本人自身的經歷,小學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我的名次一直都是倒數第一的,考個十分八分是很正常的事,五年級下半年,眼看要中考了,在一次放學途中,同桌問我準備考哪個中學,我還沒來得及回答,其它同學已經幫我回答了,他說我這樣的還考什麼學,不可能考上了。當時這計劃確實傷到了我的自尊心。

當天回到家裡,飯也沒吃,把三年級數學拿出來自學。應用題,小明買了十個蘋果吃了三個還剩幾個?不會。用心看有例題,突然就把一個例題看懂了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用了三個星期,從三年級複習到五年級,全部搞懂,會了一個就可以舉一反三。

每天放學回來家裡,放下書包要去田裡給家中老頭毛驢割草,一天剛割完草回來,發現班主任在我家,這麼多年老師第一次登門。我記得老師當時問我母親,你家孩子放學後自己輔導了沒。我媽回答文化課我們也不會輔導,也沒人輔導,孩子自己學的。

從讀到五年級連三年級題不會的我,僅用了三個星期,成功逆襲。我媽媽告訴老師:這孩子跟我說過,他腦袋開竅了。我那時學習提高以後,心理很高興,當時確實跟我母親這麼說的。注意開竅。我不知道你們在學習過程中有沒有過這種開竅的體驗。

開竅以後,學習情趣一下爆發了。那時就開始借課外書,找各種難解的題來做,每當解題成功後,心理是有種非常喜悅的感覺。寧可不吃飯也要把題做完。從此我真正理解了一句成語“如飢似渴”。

在你沒找到學習方法的時候,偶爾有人會腦洞大開,這類的我稱它為“開竅”,人生一生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開竅階段。人的大腦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也可以是一個很懶惰的東西,開發它並沒有具體的方法,不經意間或者機緣巧合它就提升了一個層次。這是本人的體會。

期末考試,我總成績從全班最後一名躍居全班第二,歷史考了第一。我從不相信世上有笨的人,我只相信有些人的大腦沒有過開竅的經歷。這就是我第一次體驗到了開竅的體驗。不知大家是怎麼看待我這樣的經歷?


感悟影視


為什麼不信?我讀高中的時候,就有同學逆襲,只不過這樣的人很少,有些同學往往讀書很用功,大家都知道他努力,但成績就是不好。

《銀河補習班》出來的時候我去電影院看了,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又重溫了一遍。不否認有些地方很尬,可還是有閃光點的,比如

馬皓文一直相信馬飛

尤其是在媽媽不停貶低馬飛的情況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連父母都不認同自己的孩子,這對孩子的傷害可想而知。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估計很多人從小聽到大,馬皓文卻說,再沒有比,我是為他好,更恐怖的藉口了。一句話說到人心坎裡,不少人深有感觸。

後爸對馬飛很好

都說有了後爸就有了後媽,這部電影除了教導主任,媽媽反而最吸引人火力,後爸的話,對馬飛其實還挺好。

以前我會根據豆瓣評分判斷一部劇的好壞,但隨著越來越多人知道豆瓣,故意打高分或打低分,我開始相信自己的判斷,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自己覺得有收穫就好。

說出來你們可能會笑,當時在電影院看的時候,我還哭了。想起自己讀書那會兒,成績不好不壞,受武俠片動作片影響,一直琢磨初中畢業去少林寺學功夫,是我爸勸我讀書,還說什麼砸鍋賣鐵也要供我讀大學,一點都不重男輕女。


江右喬


【相信】

這個東西沒有什麼懷疑的,談談我個人經歷,本人是個留守孩,小時候只有爺爺奶奶照顧,跟著一群人瞎混,三兩天的通宵上網跟本沒有把精力放到學習上,所以學習成績一直在班裡墊底到五,在年級裡沒有誇張到倒數,因為我小學成績一直都很好一直待的是成績好的班級裡。因為一直也沒有什麼精力去學習,不知不覺到初三上學期的結尾了。

這時候班主任找到我跟我說:“你去讀中專吧,學校有名額讀中專,你回去跟家長商量下,填下這張表家長簽好字就可以去了。“當時我拿著這張表不知所措,因為學校為了升學率必須要踢一部份人去讀中專,而我就是被選中的這個人。

也就是說我是被老師放棄的那一個,當天下課後我假裝身體不舒服,沒有跟這群兄弟去上網,回家躺倒床上想想這兩年的所做所為,突然發現很沒有意思,失落的感覺湧上心頭,難道這輩子就讀個汽修,去修車,沒錯那時候班主任叫我去學汽修。當時其他的感覺也沒有就是不甘心,所以我跟我爸打了個電話告訴他我不想去上中專,他也並沒有反對。後來我找班主任說這個情況,不出意外的被罵的狗血淋頭,但是我沒有答應。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從那天開始,我就開始用心的去學習。還好我的同桌學習還不錯,一個個子比較高的女孩子遇到不懂的問題我就問她。一個月後的月考年級排名,不誇張的提高了200名左右。班主任堅持了幾個星期的思想工作終於沒有再繼續,後來我堅持了一個學期,沒有誇張到年級前十,但是也在年級前130名以前了,上個重點高中完全沒有問題。

通過這個事我只是想說 有些人成績差不是這個人水平的問題,只是他的精力沒有放在學習上。如果把精力轉移到學習上之後,成績提高的非常快。所以小學一年成績提到年級前十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娛感情記


的確存在這種情況,當年高中同班同學,高一入學的時候全校排名1000+,也就基本上是全校倒數的排名了的,後來不知道怎麼的,在高一期末考試,升高二分班的時候已經進入全年級頒獎的前幾名了,這裡面具體發生了什麼?那時候聽說那同學好像很沉迷電腦,然後成績就刷刷刷掉下去的,後來估計他認識這個問題嚴重性,就開始重新努力,所以名次又真的反彈上來了,學習能力之強的確讓人瞠目乍舌。


然後大學裡,我們班級有不少同學也都是完美從年級最低考入,畢業最終完成完美逆襲的情況,關鍵一點在於學習的堅持。身邊也都不少這種逆襲的例子,都是通過堅持學習,最終取得突破的。學習中也都存在很多平時都不怎麼學習,背後下狠功夫學習的朋友,也還有一些真的就這麼吊兒郎當的,但是成績就是頂呱呱到你懷疑人生的例子。

其實,一切皆有可能,並不是說《銀河補習班》故事有什麼問題,更何況,這就是一個故事,故事可以天馬行空飛舞,也可以貼合生活進行採編,《銀河補習班》還算是後者的了。《銀河補習班》我也看了,故事說真的還是很中肯的故事,也都很有教育反思的意義,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評價兩極分化的情況呢?我個人認為這還主要是平臺利益爭奪的一個結果。


實際上也就豆瓣掌握著幾乎所有電影評價參考的比較優質這麼一個平臺,在發展到一定程度,開始需要從壟斷話權來與各種新起的影評平臺(例如貓眼、淘票票)進行一次控制力的爭奪戰。說真的,《銀河補習班》評分6.3的確偏低了,按照豆瓣歷史電影的橫向對比,評分應該在7-8分之間比較中肯的了,國產片達到7.0還算是蠻不錯的一個片子了的,有一定的反思意義。貓眼作為宣發窗口9.5分的評價就知道,這個影片如果不是他們發行,這部電影會有這個評價嗎?這也不過就是貓眼想以超高評價對影片後續進行影響票房,奈何豆瓣不買賬。在這次影評分數爭議的一個第三方——淘票票的評價還算是比較中肯的,淘票票評分9.1。平時淘票票的評分基本都是偏高,但是也都基本沒有達到8.8以上的影片基本可以不看,當然除了自己平臺參與宣發的影片除外,因為所有的平臺都逃不過利益這個問題,所有的人都是需要工作,需要發工資的。

所以,這次《星河補習班》影評爭議就且當個笑話看吧,喜歡電影的前去觀看,得出自己的結論,這才是最真實的感受,因為目前沒有一個完全不在意利益而分享感受的平臺可以參考了,這也是我們社會的悲哀…也僅以此片紀念豆瓣之殤。

最後,故事本身就是故事,沒有什麼不可能,付出的努力,總會有所收穫的,當然也切記不要隨意去浮浮沉沉,我還記得我高二一個同學的一句話:“沉船陳到底,有力沒地方使”。這句話我始終認為很有哲理的。


晟信之路


我相信,因為我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也可以這樣說,我就是這樣生活過來的一個人。

我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因為父母外出打工,家裡沒有長輩可以照顧我,父母就讓我保留學籍,跟著他們一起去打工,當時我真的連一整套字幕拼音都不會,對數學一竅不通,就是當時所有人眼中的傻孩子。當時,在父母打工的那邊有一個退休的老爺爺,老爺爺覺得我一個人在出租屋裡面不上學,很孤獨,老爺爺就和我父母說,以後你的孩子你們上班,把他送過來我這裡,我來教他一些基本的知識。

剛開始去的時候,肯定會有一點不適應,因為自己的基礎不是很好,對於知識的理解能力是真的很差,老爺爺循循善誘,很有耐心的先和我交朋友,瞭解了我當時的基本信息,老爺爺因材施教,和我從身邊熟悉的東西開始講了起來。我們在一起看了86版的西遊記,在當時電視機不多的時代,能夠看上電視,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更別說,看我們小時候都喜歡看的西遊記了,當時老爺爺問我,裡面出現的妖怪的名字,然後我跟著電視一遍遍的說出來,“黃眉大王”,“牛魔王”,“蜘蛛精”,“虎力大仙”···,然後老爺爺就一遍遍的教我,這個字該怎麼讀,該怎麼寫,於是在一遍遍的教學中,我從拼音學到了書寫漢字,到後來的造句,到後來對詞語的理解,正在一步步的加深。學習數學也是這樣來的,從生活入手,從孩子的興趣入手。

在我回到學校之後,我的成績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些高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也來找我解答題目,真的很慶幸,自己能夠遇見以為這麼好的老師。現在放假,我去找他,不幸的是,他現在已經離世了,那句謝謝,那份錄取通知書還沒來得及給他看,時光無情,感恩有您。

所以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藉助興趣,提高孩子的成績是完全可行的。


影途使者


我是相信的。因為我身邊就存在這樣的人。高中的時候,隔壁班有個男生家境並不好,但是他喜歡上網 ,經常出去上網,所以成績特別差。有一天,他老爸來給他送生活費,他老爸為了省錢,就到學校圍牆外蹲了一晚,他當晚想翻牆出去上網的時候,看到了他老爸,在牆角睡著了,在那之後,他再也沒有上過網(高中期間)。開始努力學習,最後考上了重本大學。他也成為了我們學校的傳奇人物。

影為有你


相信

其實馬飛當時在上小學,我們都知道小學的知識還是比較簡單的,所以通過補習和努力從年紀倒數十名變成年級第十名不奇怪。

除了小學知識比較簡單之外,馬飛也很刻苦,馬飛不是在吊兒郎當的玩,在現實中,如果有人能夠給與指導,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哪怕是在初中也可以施先這個飛躍。

生活中不是沒見過這些事情,我自身曾經經歷過,身邊一個朋友經過一個暑假的學習,硬是從班裡的倒數變成班裡的前10名,進而變成了年紀的前十。

當然最最關鍵的是電影裡面的馬飛也很聰明,不是笨人。這個是完全可以看出來的,調皮搗蛋,但是不代表就不聰明瞭。

事實的情況是,聰明加上努力,再加上一年的時間,我覺得馬飛變成年紀前十,沒有問題。

我是硬核vlog,更多影視可以關注我哦~

硬核影視眼


這種學渣的逆襲是完全有可能的,只要不是太誇張了。其次我自己也算是這一類人吧,所以深有感觸。下面就說說我的經歷。

學渣的逆襲

從全班倒數幾名到前幾名,沒有高智商,靠的自己無限的努力。一年時間是完全有可能逆襲的。做為暑期檔電影,這部劇我覺得完全符合時代性。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是天才,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這部劇完全就是給普通人樹立信心。人嘛其實我們的差距並不是這麼大,靠的都是後天的不懈努力才拉開的差距。有的人醒悟得早,所以拉開差距就早一點。時間長了就出現了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厚積薄發是完全能夠追趕得上的。


自身的經歷

本人現是一名本科大三在校生,學校不是很好,但也算是個大學。說說我高中的經歷吧,中考勉強上了高中。根本就沒意識到考大學的重要性,就不學了看小說成為高中時代最愛的活動。天天看小說白天上課看,晚上熬夜看。分別考試打牌沒趕上考試,就這樣高一就結束了總分1050分考了249分全年級倒數十名。高二還是這樣混日子,到了快結束的時候想著要去靠個大學就去練體育去了,練了兩個月吧,想著我這麼累練體育為了什麼不學不就是白累了嗎?想通了就沒練體育了。高二結束300分上高三,意識到不學習就沒出路。奮起直追高三一年一步一步踏實走,沒日沒夜的學,最後也算對得起自己勉強考上了一個二本。學校不是好學校,我也沒有炫耀,只是想告訴大家,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開始就失敗了 。


所以劇情裡面主人公從倒數花一年到前幾這是可信的。至於學習方法,都是自己在學習中摸索出來的,別人的方法不一定適合你。千萬不要盲目跟風!


影視扒皮君


很多人之所以不相信,是因為他自己讀書時成績就有點欠佳(成績很差的委婉說法),所以他先入為主地選擇拒絕相信這樣的可能性(更直白地說,就是不敢正視現實)。

但對於電影中馬飛的經歷,我——優質影視領域作者“秀哥淘電影”,卻是選擇無理由相信的——

因為我自己就有過類似的親身經歷。

2001年,我學前班時成績倒數第一,班主任叫我老油條,經常在班上對我冷嘲熱諷百般打擊,並用我為反面教材來誇獎班上的優生。

雖然已經過去這麼多年了,但上面這些記憶,我是直到現在仍然記得清清楚楚。學前班和小學是在一所學校,因此後來我成績好了,這位學前班主任在我小學班主任面前說我是她教出來的時候,我對她是嗤之以鼻的。

小學四年級前,我成績依然倒數前十——但此後,我就小宇宙爆發了,連續兩年年級前十。

就連教我的語文數學英語三位老師,都表示無法理解,為什麼曾經的差生,突然搖身一變,成為了在年級上都頂呱呱的尖子生,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曾經對我兇巴巴的、靜息時狠狠揪我眼皮的英語老師Miss Li,自我成績變好以後,都和藹可親得讓我有些不習慣了。

初中三年,永遠保持年級前百的成績排名,想不想擠進前30對我來說,完全是視心情而定。

那是一所公立省重初中,全年級才600多人,務實地說,在這樣一所學校擠進年級前30,不過就相當於私立初中的前300而已,並不值得誇耀。

說出來你們可能都不會信——初中三年,物理課我80%是睡過去的(我是物理課代表),化學課很少睡(因為我不是化學課代表,並且化學老師要打人),英語課幾乎完全是睡過去的。(英語老師是班主任,看我成績好也懶得管我)

很多人說我是上課睡覺,回家挑燈夜戰,但實際上完全不是這樣,我的成績95%以上歸功於靠看課本、做作業、歸納錯題這樣的自學——我花的精力和那些成績差一點的同學其實差不多,千真萬確。

高中時,我是考入了本市的國家級重點高中,這裡就是高手林立了,三年間,大部分考試排名都是穩定在千名以內——在國重高中排到年級一千名,只能算是中庸,但放到普通高中,那也算是優生了。

……

雖然後來高三時思想上出了問題,高考失利只超了A線二十幾分,但不管怎麼說,在《銀河補習班》的這個問題上,我自恃還是有發言權的。

根據我的親身經歷,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訴大家:

任何一個大腦發育狀況正常的孩子,在高中之前的學段,哪怕之前成績再差,也完全有可能在一年之內實現成績的飛躍——

但是有個前提:

那就是思想負擔一定要解除,認知高度一定得提上去。

毫無疑問,絕大多數人在看到秀哥這篇問答的時候,都會認為秀哥是在編故事,但問題是,我真的是實話實說啊……

如果你認真看了上面的內容,那麼你一定會發現,我的改變與轉折是發生在“四年級”。

於是這時候有人就會冷嘲熱諷地說:“那你倒是說說,你四年級的時候發生了什麼,讓你產生了這樣大的改變?”

這正是我接下來要講的。

四年級的時候,我身上確實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這種改變,並不是我報了什麼補習班,也不是我瘋狂努力地熬夜學習,更不是吃了什麼特效藥。

我所產生的改變,是一種源自思想層面進步,或者更準確地說:

“我開悟了。”

4年級以前,學習對我來說是一種負擔,非常困難,但4年級以後的某一天,當常年70分的我,突然考上一次90分以後,從那開始,我突然意識到——

原來學習根本就一點都不難?

很多孩子,當他們還在小學時,成績很差,他們的家長就會覺得這是孩子智商不夠高的問題。

但實際上那只是孩子的理解能力還不夠強,老師在黑板上教的,教材上寫的,每個字他都看得懂,但他並不能真個理解自己學的究竟是什麼。

孩子成績差的真正原因,是理解能力差。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語文成績好的孩子,往往所有科目成績都好,為什麼?因為理解能力強。如果語文好,而其他科目差,那毫無疑問,就是孩子對其他科目不感興趣,屬於心理上的懶惰。

這不是孩子智商不夠,也不是老師教得不好,問題的根源,出在家教。

只有良好的家教,才來引導孩子儘早形成系統化的價值觀,從而具備更深刻的思考和理解的能力。

考慮到電影中馬皓文出獄時,看馬飛的面貌年齡,應該正是小學或初中,所以說:

我相信《銀河補習班》中的設定是合理而有依據的。

(其實之前也有就此發佈過一篇圖文,但由於領域垂直度原因,後來又自行刪掉了)

此篇問答至此完結!您的關注、點贊、評論,是我前進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