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蘇東坡傳》,東坡先生鮮為人知的一面

1. 蘇東坡一生的經歷,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在玄學上,他是個佛教徒,他知道生命是某種東西剎那間的表現,是永恆的精神在剎那間存在軀殼之中的形式,但是他卻不肯接受人生是重擔、是苦難的說法——他認為那不盡然。——《蘇東坡傳》

2. 要了解一個已經死去一千年的人,並不困難。試想,通常瞭解與我們同住在一個城市的居民,或是瞭解一位市長的生活,實在嫌所知不足,要了解一個古人,不是有時反倒容易嗎?姑就一端而論,現今任然在世的人,他的生活尚未完結,一旦遇有危機來臨,誰也不知道他會如何行動。醉漢會戒酒自新;教會中的聖人會墮落;牧師會和唱詩班的女人私奔……活著的人總會有好多可能的改變。還有,活著的人總有些秘密。——《蘇東坡傳》

3. 但是不知何故,在世界各國,怪人、狂想家、精神分裂者,總是相信邋遢髒亂才是天才的標誌,而最能使自己獲有千秋萬歲的辦法,就是拒絕正人君子般的裝束。還有一種怪想法,就是,骯髒汙穢就表示輕視物質環境,因此就是精神崇高,於是合理的結論必是:天堂者,惡臭燻人的天使集中處也。——《蘇東坡傳》

4. 兩個月後,忠厚長者老臣富弼向朝廷辭職歸隱,臨去警告說,在任何政治鬥爭中,正人君子般必敗,而小人佔上風,因為正人君子為道義而爭,二小人則為權利而爭,結果雙方必各得其所,好人去位,壞人得權。他預言國家大事若如此下去,國家行將大亂矣。——《蘇東坡傳》

5. 對現代讀者最重要的兩個論點,一是孟子所說的君權民授,一是為政當容清議。他警告皇帝說,君之為君,非由神權而得,乃得自人民之擁護。為帝王者不可不知。——《蘇東坡傳》

6. 一個王朝若是不發生悲劇,若想保有此一王朝的權力,那些皇后則必須生一連串賢德多才的兒子、孫子、重孫子——但是這也是無法保證的,是人間聞所未聞的,經所未經的。天才不必然產生天才,英明之主早晚也難免生出慵弱邪惡的後代。國家的太平安樂,甚至歷史發展的路線,完全要以一家遺傳基因偶然改變為轉移。造物不容許一家一姓將英才獨佔,所以路易十六不同於路易十四,喬治三世也不同於喬治二世。法國大革命和美利堅民主共和國之所以得以成功,要拜謝這兩位法英帝王的神經質頭腦所賜了。——《蘇東坡傳》

7. 按佛理所示,吾人憑感覺所見的世界,都屬虛幻,其終極的真實則是“佛”。人的意識則被知覺習性所包圍。人若想到解脫,必須打破知覺的習慣,逃避感官世界的幻覺。——《蘇東坡傳》

8. 蘇東坡今生的浩然之氣用盡。人的生活就是心靈的生活,這種力量形成人的事業人品,與生俱來,由生活中之遭遇而顯示其形態。——《蘇東坡傳》


\u001b\u00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