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李行、董春雨、明天、劉雲這四人真的有能力入選國家隊嗎?

體育遊俠


情況是這樣的,如果說找他們真有這個能力?一定不是。他們四個人是主教練李鐵非常喜歡的,這是一定的。一支球隊的主教練必須要有嫡系,這是顯而易見的。在國家隊更是如此。例如,李行。他的個人能力比李可更強,一定不是。李鐵喜歡他啊,甚至是從華夏幸福帶來的。李行的優點其實只有體能充沛,但在防守和進攻組織上只能是一般。不過,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他態度非常好。董春雨在恆大和方鏡淇一樣都是被耽誤的,他們從小就非常出色,可是一直沒有機會而已。中超主力門將,場均失球1個,這個表現可以經國足當個替補。至於明天和劉雲,只有李鐵認為他們更好。其實有一定大家應該都知道,除了個別的人,中國球員真的能力誰比誰高出多少?國家隊主教練選人方面,主教練覺得好那就是好。你覺得誰好沒有用,你是主教練嗎?不是的話,請閉嘴!


球哄哄


武漢卓爾的李行、明天、劉雲、董春雨等四將有沒有能力入選國足,我們在這裡做一個探討。

首先我們提一個過去的事件:2018賽季,中超無外援且全部國內主力球員出戰的上海上港,在足協盃上被中乙球隊陝西長安競技大秦之水隊打得要跳樓,最後階段才憑藉現效力於西甲西班牙人隊的武磊打入一球,艱難獲勝。這樣的好戲也出現在中乙球隊蘇州東吳身上,那個不用點名的中超強隊也是在點球大戰中才淘汰對手,艱難晉級。

講這兩件事意在重複說明一個大家普遍認可的觀點:沒有外援的中超球隊和中乙強隊差不太多。這句話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在外援當道的中國足球職業聯賽裡,拋開外援,誰又能比誰強多少呢?這個確實很難說。

那麼反過來看,處於聯賽最底層的陝西長安競技大秦之水隊和蘇州東吳為啥又能那麼生猛呢?這就牽扯到球員能力之外的一個問題:球員態度、戰術對路與執行、球隊聯防聯控的整體性問題。這兩支弱隊的勝利或許就源於此。

談到這裡,晏子就覺得李鐵選擇武漢卓爾四將就好理解得多了。國內目前除了極個別球員之外,大部分球員的水平和實力能差多少呢?這個確實很難說。話又說回來,足球首先打得是整體,然後在整體當中,我們需要有靈光的球員能夠完成最後一擊,整體讓誰打?讓一個個名氣大,技術“高”,但職業態度和精神遜色的球員來完成嗎?晏子覺得有點懸。

擁有梅西的阿根廷無論是在美洲盃還是世界盃上常常讓人失望透頂,這可以從梅西絕望的眼神當中能夠體會出一二。當一支球隊中大哥大佬當道的時候,誰也不服誰,各懷鬼胎的時候你們痛恨的“養生足球”就會大行其道,所以我們常常看到有些球員在國家隊萎靡不振,在俱樂部聯賽卻生龍活虎的現象層出不窮。談到這裡就不是球員能力的問題,而是一支球隊的氛圍、生態問題。當年裡皮和高洪波不能解決的問題,李鐵應該想辦法解決,所以李鐵一口氣召入四名自己熟悉的球員,就沒有什麼可奇怪的了。

大家不應該為李鐵的行為感到驚訝和擔心,我覺得他選的這批球員在馬爾代夫和關島身上實現兩連勝不是什麼大問題,大家所焦慮和不自信的有可能是李鐵所倔強和充滿信心的。

談了這麼多,最後想說一句話,李行,董春雨,明天,劉雲從實力上可能有一些差距,但是他們肯定是這隻國足所需要的,並且這些球員能夠為國家隊前進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葉晏慈足球觀


最近幾天,關於國足集訓名單的爭議一直在發酵;當然過去這些年,又有哪一期國足集訓名單沒有引起爭議呢?當然像這一期這種,所有爭議都對準一個俱樂部球員的情況,確實很少見。

李行、董春雨、明天、劉雲這4個卓爾的球員,他們的實力是不是國內最好的?可以明確的說不是。在門將位置上,除了這次入選的顏駿凌和劉殿座以外,王大雷、曾誠、鄒德海的能力顯然在不善於出擊,腳下也有點糙的董春雨之上。在右後衛的位置上,除了這次入圍的唐淼外,王剛、王燊超、吉翔、張呈棟很顯然都是比明天綜合能力更強的右後衛。在前場邊路攻擊手,韋世豪、曹贇定、楊立瑜、郜林也肯定是實力要強於劉雲的球員。在中前衛的位置上,李行傳威脅球的能力在國內倒還算不錯,但是在東亞杯上,李行的表現很糟糕,再考慮到在中前衛的位置上,還有黃博文、買提江、樸成等人,李行也不是這個位置最好的選擇。

如果國家隊是把當下國內最好的二十幾個人都給招進去,卓爾這幾個是不應該進國家隊的;但是不是國家隊組建就一定要招進最好的二十幾個人?並非如此。比如說02年世界盃前,斯科拉里就是不帶羅馬里奧,但並沒有影響到巴西隊最終登頂;再比如說裡皮第一次帶意大利隊,他把意大利當時最好的邊後衛帕努奇給清洗了(在國米的時候,兩個人撕破臉了),但意大利也最終登頂;再比如說本澤馬一定是比吉魯更好的中鋒,但本澤馬早就被德尚排除出國家隊很多年了,法國隊照樣是世界冠軍。

當然巴西、意大利、法國,由於有著非常多的優秀球員,有一些被拿掉,不會影響到整體戰鬥力。那麼話說回來,招4個實力不足的卓爾球員,會影響到國足的整體戰鬥力麼?其實也不會。看看裡皮時期的國家隊吧,李可在40強賽的表現好麼?韋世豪在40強賽打敘利亞的比賽裡,讓他上去衝的30多分鐘時間裡的表現好麼?曹贇定在東亞杯上踢的好麼?還有國足原本的主力右後衛王剛,打馬爾代夫和關島,他是絕對的爆點,可是打菲律賓呢?他的助攻就已經被抑制了,至於打敘利亞,王剛基本上都快被打成漏勺了。

既然在有些位置上,那些呼聲比較高的球員,在國家隊過去的表現也不怎麼樣,那作為主教練,李鐵為什麼不能放棄他們?而對於一些實力明顯要技高一籌的球員,李鐵也不可能不用,比如說武磊、吳曦、蒿俊閔、顏駿凌等等,他們還會是國足的核心球員。但是在有些位置上,我們沒有這種實力絕對高人一籌的球員;既然大家在場上給球隊的貢獻基本上差不多,那麼在有些位置上,李鐵用一些他更熟的球員有什麼問題?如果大家非覺得國家隊,一定要把當下國內最好的二十多個球員都招進去,那麼後防線上也不應該有李昂、于大寶,馮瀟霆,上港的石柯、賀貫一定是在中後衛的位置上比他們綜合能力更強的球員;單後腰的位置上,也不應該招徐新,而應該把鄭智、秦升再招進來;在前面的郜林也應該回到國家隊。。。所以如果非得選國內最好的二十多個球員,那麼不應該入選這一次國家隊大名單的,不只是武漢四個,而是差不多有10個左右的球員。

當然選武漢這四個,跟選徐新、李昂這種有不一樣的含義,畢竟武漢這四個是李鐵純粹的嫡系部隊。也正是因為他們和李鐵彼此之間很熟悉,在更衣室裡,他們肯定不會主動鬧事(以這4位的資歷,想幫著李鐵管更衣室幾乎不可能);在球場上,他們既是最瞭解李鐵技戰術體系的,也理應是執行力最強的,最能給李鐵賣命的。

而選擇給自己賣命的球員,放眼世界都是一種常規操作,說明李鐵這麼幹也沒有問題。再考慮到在李鐵接手前,國家隊的更衣室處於一種非常緊張的氣氛下,李鐵要想帶好這支球隊必須要控制好更衣室,找一些他熟的,能給他拼命的,上去以後也不會比其他球員水平差特別多的,這又有什麼錯?

而李鐵本身性格就有點倔,如果他真把一群大佬+最有個性的球員都給招來,這些大佬和個性球員能服從麼?這些球員未來會不會把李鐵給做掉?當大家把中國足球現如今的環境,以及一些球員的脾氣、秉性弄清楚之後,或許大家也就能理解為什麼李鐵會這些球員招進國家隊了。


中國足球的那些事兒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大名單剛出來的時候,我也是跟大家一樣,對李鐵各種質疑與責備,但是仔細想想,我認為李鐵的大名單除了個別小爭議,也沒有多大的問題。



我認為可以把國足分為兩個批次,不可或缺與可有可無等次,不可或缺的就是無論哪個教練都會挑選的核心球員,比如前場埃克森、武磊,中場蒿俊閔、吳曦,後場張琳芃、顏駿凌,說句不好聽的話,除了這幾人,其他都是可有可無的類型。



所以你也就別怪李鐵用人唯親,你看看裡皮時候的恆大幫,還有郝偉國奧的魯能幫,是個教練都想用自己熟悉的球員,所以反正選誰都是選,李行、明天、劉雲、董春雨等人也可以入圍國足。



我的疑問點在於韋世豪、李可,按道理這兩人能夠入圍大名單,至於大家關心的洛國富、高拉特、布朗寧、阿蘭等歸化球員,可以明確告訴你,這些人的歸化手續都還沒到位,暫時不能代表國足出戰。


沒事侃侃球


對於類似的問題,筆者回答了一不止一次,始終認為,中超俱樂部武漢卓爾的李行、董春雨、明天和劉雲這四個人,是不具備入選國家隊的能力。別的不說,他們四個人就是放在實力比武漢卓爾強一些的球隊裡面,都根本無法踢上主力的,甚至連比賽18人大名單都夠嗆進去。可是,他們四個人偏偏入選了國家隊,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八個字: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如果不是武漢卓爾前任主教練李鐵,成為了國足主教練,其他任何一個人擔任國足主教練,恐怕都不會讓李行、董春雨、明天、劉雲這四人入選國足的。李鐵這麼幹,自然有他的道理。畢竟,現在的國腳們此前一直被詬病出工不出力,國足面對泰國的兩次輸球,就把一些踢球散漫的國腳們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國足主教練的位置上,國內的教練和國外的教練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點,前者要看跟自己的關係好,必須是自己信得過的球員,哪怕能力稍微差一點兒也無所謂,只要讓他上場比賽,給我拼盡全力就行。後者更在意的是球員個人能力如何,至於到了比賽場上拼不拼,全靠球員自己個兒的良心。當然了,國足在不少比誰都當中,一次又一次的證明,有些國腳的良心確實是被狗吃了。



作為國足主教練,李鐵當然有選擇國腳的權利,問題是,武漢卓爾去年還是中超升班馬,球隊實力在哪兒擺著呢。就國內球員的實力水平,真的能夠達到國腳的話,裡皮和卡納瓦羅為啥之前沒有徵召武漢卓爾的球員呢,唯獨李鐵火眼金睛,獨具慧眼嗎?上海上港只真招了一個人,山東魯能也只有三個人,武漢卓爾竟然徵召四個人,這要不是中國足壇2020年最大的笑話又是什麼呢?從武漢卓爾徵召一兩個,入選國足渡一下金就行了,一口氣徵召四個人,李鐵估計是玩大了,坐等李鐵下課!


中國足球論道


上賽季這四名球員以武漢卓爾絕對主力的身份幫助球隊從升班馬變成聯賽第6,成績不算出色,但是對於陣容實力和陣容厚度不足的武漢來說,這已經非常不錯了,比起陣容略微豪華的上海申花、天津天海,武漢能夠拿到這樣的成績足以證明這些球員實力不俗,所以我認為這四名球員完全有能力入選國家隊。

4名武漢卓爾球員當中,我認為實力最強的就是屢屢創造驚喜的劉雲,25歲正是當打之年,劉雲上賽季一共出場22次首發18次,貢獻6球3助攻的數據,多次入選中超周最佳陣容,作為一名邊路萬金油球員,劉雲進攻能力強,技術和速度都足夠出色,防守非常穩健,配得上拿到一個國家隊名額。

董春雨、李行、明天的入選很清晰地表達了李鐵作為國家隊主教練的意圖。新增4名武漢球員入選國家隊並不是為了形成國家隊的“武漢幫”,而是希望能再剛剛成為國家隊主帥之後沿用武漢的核心戰術,所以必須要利用武漢現有球員來執行,這些球員雖然不是最出色的,但是他們是當前李鐵用得最順手的。在李鐵的國家隊陣容當中,這四名球員同時入選或許能發揮出更強的實力,也能讓李鐵有信心繼續執教國家隊。

接下來兩場40強賽國足要面對的是關島和馬爾代夫,這兩支球隊幾乎不會給中國隊造成什麼威脅,所以李鐵完全可以沿用自己執教武漢卓爾的戰術體系,以“穩”為主,兩場比賽俘獲球迷的心,再說後面對陣菲律賓和敘利亞的事。總而言之,李鐵這一次並不是任人唯親,而是知人善任,如果戰術和人員變動太多的話,李鐵的執教效果或許會適得其反。


kop侃球


要單單論個人能力,這四個人都不夠進入國家隊的水平,可是為什麼李鐵生生將他們帶進國家隊呢?這裡面的原因很複雜,就像一個人的內心,複雜的很,不可能簡單地幾句話能夠解釋清楚。那我們從主要的幾個方面分析:

第一,國家隊招誰也都是那麼回事,這四個人沒有國家隊經歷,這是他們與老牌國家隊員最大的差別,實力上差距不是很大。也就是說我們能贏的對手,關島,文萊甚至菲律賓一類的,他們上場也能贏下來。我們打不過的對手日韓伊朗等,他們上不上都是輸。

第二,我們國內的教練和老外不一樣,老外就看實力,差一點是一點,一個人差一點點,是一個人都差一點點加起來就是一大截。中國教練更看重實用性,也就是你能不能按照我的想法踢球。我的想法你能貫徹哪怕實力上差一些起碼教練心情是好的,可以掌控。而且國內球員教練之間派系林立,更好的球員打法不配套未知因素會有很多。當初高洪波選人也正是出於這方面考慮。所以我們國內教練每人一套自己心中的框架,你讓李宵鵬來他又有一套自己的主幹,可能會以山東為主。

第三,李鐵在卓爾的成績很好,這與球員們全力支持他為他賣命相關。反過來鐵子到國家隊做教練,自然表彰一下自己的兄弟們。今後他們就是國足隊員至少是前國腳,身價提升。這些球員自己今後可以多掙錢,轉會的話俱樂部也可以多賺。

還是那句話,不用他們用所謂更好的,最後結局也不會更好,乾脆用自己熟悉的人,輸也輸個明白,也比被人做掉好


討厭亂噴的人


自從國足大名單公佈後,李鐵就備受爭議,關鍵就在於武漢卓爾四將的入選,那他們是否有能力入選國家隊呢?

其實沒必要如此針對,李鐵作為國足主帥能夠選到自己心儀的球員,這本就不易啦。從國足大名單具體來看,誰敢保證都是李鐵的主觀選擇呢?難道沒有其他人插手?

如果李鐵不是曾經貴為武漢卓爾的主帥,也許爭議就不大,甚至可說是沒有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武漢卓爾雖然是升班馬,但是最終成績並不差。至於入選國足的這四個球員,同樣發揮非常出色。董春雨作為主力門將,武漢卓爾總共才丟掉41個球,失球數名列前茅。在撲救榜上,也以103次排在第3位。這樣的數據對於中超“菜鳥”來說,實屬不易。

24歲的年輕後衛明天,在28場比賽中,取得2球2助的數據,場均還有2.71次搶斷、0.75次攔截和1.18次解圍。在搶斷榜上,明天也以76次排在第二位。

明天這樣的表現很差嗎?非也,作為年輕球員能夠有這樣的表現,已經非常不錯了。

劉雲,25歲的中場球員,在22場比賽18場首發中,取得6球3助的數據,傳球成功率高達81%。

武漢卓爾隊長李行,無論傳球數還是成功傳球都名列前茅,30場比賽有1球5助的成績。

和劉雲搭檔中場,攻防轉換都做的不錯,兩人的數據也非常亮眼。

武漢卓爾能夠以升班馬的身份取得中超第6名的成績,與這些球員積極和出色的發揮,密不可分。從各自的表現和數據來看,他們完全有能力入選國足大名單。

至於為什麼會引起爭議,主要還是慣性思維作怪,總以為之前那些球員在豪門效力,也是國家隊常客,不選他們就是李鐵有問題。

只是誰敢保證這些球員在李鐵的帶領下,不會有出色的表現呢?中國國足選誰來做主帥,都會挑選自己熟悉的球員,畢竟他們更加快速理解主帥的技戰術要求,也會更加積極表現。

出工不出力,難道說的還不夠多?球員的實力是必須的,但態度呢?“團結是鐵”,這是李鐵組隊的核心思想。“作風優良,能征善戰”,這就是組隊的最終目的。

如果僅憑名氣和實力入選國足,在比賽中達不到主帥的要求,這又有什麼意義呢?

最終還是靠成績來說話,如果李鐵帶隊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那李鐵這鍋也是甩不掉的。再者說,這些球員也不過是入選大名單而已,至於能否踢上主力,還得斟酌。

李鐵選這些球員肯定有其主觀想法,即使不踢主力,也可以利用他們幫忙傳遞技戰術思想。

如果還靠以前那些“大爺”,在比賽中發揮不出平時的表現,那這個鍋誰來背呢?


常夢長樂


質疑李行他們能力的人,依據無外乎兩點:1.武漢卓爾是中超新軍,連中超“二年級魔咒”都沒過。聯賽成績也不拔尖。2.李行他們的名氣不夠大,不像有些準國足經常上新聞。

明面上,李行他們的能力可能不如許多準國足。可能力不一定決定結果。2015年足協盃,中甲的北控淘汰了中超豪門北京國安,2017年足協盃,中甲的申鑫淘汰了江蘇蘇寧闖進四強,2019年足協盃,中乙泰州遠大淘汰了中超廣州富力。難道說,中超球員的能力不如中甲和中乙嗎?再者說,國足不缺有能力的球員。可真正上場比賽,表現如何球迷心裡都清楚。“散步帝”、“眼神哥”、“白斬雞”有用中國男足早就成為強隊了!

足球是集體運動。有能力是好事,可不能融入團隊就是壞事。個人能力再強,也扛不住對手十幾個人的進攻。梅西、c羅是公認有能力的,可至今他們也沒有帶領國家隊拿過世界冠軍。“一個好漢三個幫”,“三個臭皮匠掋上諸葛亮”。能力固然重要,態度才是關鍵。願不願意為團隊付出才是重中之重。你說呢?




足球說吧


個人覺得應該是李鐵和足協的思路出現了問題,不可否認,目前國足面臨的是態度和能力到底選擇哪個的問題,很多球迷的爭議點也在這裡,李鐵贏把能力和態度放在了對立面,其實對於中超的球員來說,能力和態度其實也不矛盾,可以相得益彰,只有態度,能力不足,真的可以取得理想的結果嗎?


李行、明天等人招入國家隊引發較大質疑

國家隊的26人大名單一出,立即引起了網友和球迷們的廣泛討論,其中武漢卓爾的四人入選成為了最大的爭議點之一,針對他們四人為何會入選,球迷們分析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李鐵任人唯親,招入曾經帶隊的武漢卓爾的球員。

這是很多球迷評論比較多的一個話題,也是很多的球迷普遍認為的一個問題。武漢卓爾是上個賽季的升班馬,在李鐵的帶領下取得了12勝利8平10負的戰績,積44分排名聯賽第六位。看上去武漢卓爾的排名比較靠前,但是和第七名和第八名的天津和河南差距並不大,武漢卓爾上賽季處於中上游的水平。


從這個角度來看,武漢卓爾並不能算是中超的強隊,球員的實力在中超各俱樂部中也是處於中游水平,李行,明天等人儘管在武漢隊有出場保障,但是如果到了中超的幾個強隊中,恐怕只能擔當替補,甚至出場機會都得不到保障。按照這四名球員的整體水平,各個球隊中都可以找到幾個,這就是為什麼李鐵招入這四人引發巨大爭議的原因。


2、李鐵選擇的標準在於比賽態度,他們四人的態度好,積極性高。

李鐵的執教思路到底是什麼呢?看一下李鐵接受採訪的時候說的一段話,李鐵希望在很短的時間內,能打造出一支能征善戰、作風優良的國家隊,“這支球隊一定要團結,一定要有紀律性,到球場上能夠竭盡全力”。他坦言自己選人用人的標準非常簡單,就是所有入選國家隊的球員要有極強的國家榮譽感,“願意為國家奉獻一切,這是第一原則,如果有私心,對不起,這支球隊肯定沒有你的位置”。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到,李鐵的用人標準就是比賽的態度,要有榮譽感。這一點其實無可厚非,畢竟裡皮憤怒的離開之後,也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國家隊的球員沒有榮譽感,沒有求勝欲,沒有精氣神,所以李鐵希望球員有榮譽感無可厚非。從這些可以分析,李鐵認為武漢卓爾的球員比賽態度好,既然比賽態度好,那麼就有資格入選國家隊。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爭議呢?

1、李鐵曾經帶隊武漢卓爾,而武漢卓爾4人入選,除了恆大的5人之外,就是國安和卓爾的四人,聯賽第三的上海上港僅僅有門將顏駿凌一人。在這份名單中,其實很多人都在分析幾個比較大的爭議點,恆大5人入選,國安和卓爾四人入選,排名聯賽第三,一直在爭冠的上海上港僅僅有門將顏駿凌一人入選。另外在中場的選擇上,李鐵拋棄了歸化的李可,選擇了打不上比賽的徐新,也讓人有些匪夷所思。


2、李行、明天等四名球員的實力受到了質疑,認為不具備代表國足出戰的實力。那麼武漢卓爾的幾名球員實力如何呢?去年李鐵曾經接受採訪的時候就已經明確表示李行具備了國家隊的實力,甚至有媒體認為,李行可以接替鄭智的位置。

來看一下這四名球員上賽季的數據吧:

李行:首發29場,替補1場,出場時間2585分鐘,1個進球5個助攻,場均關鍵傳球1.8個,場均突破0.1次,場均射門0.9,場均搶斷1.2,場均結尾0.7

董春雨:場均撲救3.4,場均出擊2.6,

明天:2個進球2個助攻,場均搶斷2.4次,場均攔截0.8,場均解圍1.2


那麼這樣的數據其實在中超並不是突出,列舉幾個球員做一下對比吧

蒿俊閔:20場首發3場替補,1個進球5個助攻,場均關鍵傳球你2.0,場均突破1.0,場均傳中5.4,場均攔截1.4

李可:場均搶斷2.9,場均攔截1.2,

綜合來看,這些球員的數據並不是很突出,甚至沒有入選的李可數據要比明天好一些。

李鐵的用人標準,態度大於能力

這裡就涉及到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李鐵所認為的隊比賽的態度,此前李鐵也不止一次的表示,誰的態度好,誰就可以入選。據瞭解,李鐵之所以能夠在三名土帥中脫穎而出,也是沾了“態度”的光,即便是認為自己帶隊東亞杯存在問題,有弱點,也是依然得到了足協“坦誠”的肯定。


另外一點就是李鐵曾經表示部分國腳態度有問題,不願意為國家隊效力,甚至曝光了他曾經給國腳打電話要求參加東亞杯遭到拒絕的事情。由此,可以猜測李鐵的選人用人標準是態度,而不是能力,這樣李行等人的入選或許也可以理解。

態度和能力互相矛盾?李鐵或許出發點錯了

球員態度不行,不願意為國效力,那麼李鐵就不用,態度好,即便是能力不足,也可以得到青睞,那麼關鍵的問題在於,只有態度,能力不足,真的可以取得好的結果嗎?對於廣大的球迷來說,代表國足參加比賽的願望非常的強烈,那麼這些球迷的態度絕對沒有問題,那麼球迷們就可以入選國足?


雖然有些狡辯,但是說明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態度應該是建立在能力之上的,所以個人認為李鐵的思路出現了問題,不是選擇態度好的,而是要轉變過去國足的態度。過去在分析土帥洋帥的問題上,我就說過,無論是誰擔任主教練,首先要解決的是球員的態度問題,精氣神問題,在能力的基礎上,如果精氣神找回來了,那麼結果就不會差,結果李鐵直接把態度不端正的球員直接排除出去,而是選擇了態度好而能力不足的球員,個人認為實非明智之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