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患難與“共渡”難關

看到主題,腦中立刻閃現的就是這次肺炎疫情的感人事蹟,有的人一擲千金,有的人親歷親為;有的人捐錢,有的人出力;有的人潸然淚下,有的人砥礪前行……引用毛主席在《紀念白求恩》中一段話,也許不近完全恰當,但我找不到更好的話語來表達對他們的敬仰之情“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患難與“共渡”難關

白求恩

1.高尚的的人——人無貴賤之分,魂有高下之別。

一代老戲骨羅蘭女士平時坐地鐵出行,在疫情面前毫不猶豫,一擲千金捐款100萬元人民幣,或許她沒有白求恩的高度,但對比那些出門帶七八個助理的小鮮肉門是天壤之別。草根之中也不乏高尚的人格,近日,以為浙江湖州83歲的老人為災區捐款1萬元人民幣,老人平時以撿廢品為生,當那天看到諮詢的一刻,我脆弱的心裡被他暖化了。天大地大無處不是我家,人小事微無人不是我親。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們永遠能分清孰是孰非。

患難與“共渡”難關

羅蘭

2.純粹的人——一雁下投天盡處,萬山浮動雨來初。

人生在世,利誘紛紛,若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談何容易。花花世界,盡迷人眼,又有幾個人能做到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山東有個大衣哥,由於參加海選所穿綠色軍大衣而得名,大衣哥真名朱之文,本為山東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只因一次小小的選秀一夜成名,大衣哥喜歡唱歌,在家唱,在田裡也唱,走到哪唱到哪。令人意外的是在他成名之後私人生活幾乎沒有改變,除了參加演出之外,還是那個樸實的農民大哥,洗衣做飯,下地務農,凡事還是親力親為。為村裡修路,為學校捐款,疫情面前一出手就是140萬元。盡數演藝界,大牌淋漓,超過這個數的也是為數不多。我認為大衣哥朱之文配得上出淤泥而不染。

患難與“共渡”難關

朱之文

3.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中華民族五千年,造就了我們中華兒女團結、愛國的高尚品德。每一在國難當頭,我們總能眾志成城,砥礪前行。湧現了大批愛國的敢惹事蹟,在祖國危難時刻為之獻上我們的綿薄之力。病魔無情人有情,危難之中見真情。中國歌壇有這麼一位重量級人物,她是非分明,敢作敢當,每次國家有難總有她那胖胖的身影,那就是韓紅。為了救人她獨自成立基金會,為了救人她親自趕赴疫情一線,為了救人她把自己累到在戰場。一次採訪中她說過:“我要參加節目,我需要錢,我需要錢來救人。”話語雖簡單,但也很真實。捐款的人我們應該尊敬,但我們更尊敬那些用實際行動來幫助每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的人。

患難與“共渡”難關

韓紅

4.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上述羅列事蹟無不是無私奉獻、愛人愛己的典範,利人即是利己,古話說好人有好報。佛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不求流傳千古,但求無愧於心。

我們學習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我們學習 羅蘭 —— 嚴於律己一擲千金的精神!

我們學習朱之文——出淤不染捨己為人的精神!

我們學習韓紅 —— 做人無畏做事有情的精神!

我們學習雷鋒 —— 默默付出無私奉獻的精神!

患難與“共渡”難關

雷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