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國內跑出一匹最耀眼的GDP黑馬!原來,安徽是如此的“低調”

最近,有幾篇關於安徽的文章特別火,贏得了許多許多安徽人和在外地的皖人的津津樂道,比如,

智綱智庫創始人王志綱先生的“存在感”論,他調侃安徽:在當今中國,好像只有評選哪個省最沒存在感的時候,安徽才有那麼一點存在感。讀完文章,卻發現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乾貨”,洞察細緻入微,觀點耳目一新,讓人看得津津有味。

這兩天,秦朔的自媒體文章《深藏功與名的安徽:2019年的最大黑馬》,更是大火,在朋友圈瘋傳,給“疫”情下的辛勞的人們帶來了一些亮色和底氣。

文章詼諧幽默、信手拈來,言語中見真功、縱橫間顯筆力,細細一想,卻極有道理——說出了“秘密”、看到了“真相”,點到了“穴位”,讓網民有驚喜之感——原來類似GDP等如此“枯燥”的文章,還可以寫的如此生動,如此清新,如此有親近感。大讚!

國內跑出一匹最耀眼的GDP黑馬!原來,安徽是如此的“低調”

可不是嘛。誰能想到廣為矚目的GDP排名,竟然一不小心衝出了一匹最耀眼的“黑馬”——過去安徽經濟領域的代名詞,就是“農民工”輸出大省,今天悄然華麗轉身?我們景仰的“徽商”在新時代要重振雄風?

原來,安徽是如此的“低調”?!


如此的“低調”背後是“奢華”,不信用數據來說話。


敲黑板梳理一下:

2018年數據:安徽GDP核算修訂後為34010.9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4004.1億元,增幅13.34%,增加絕對值排在全國第一,修訂後安徽GDP一舉超越了北京和河北,離趕超上海僅剩一步之遙。

國內跑出一匹最耀眼的GDP黑馬!原來,安徽是如此的“低調”

2019年數據:安徽3.7萬億,上海3.8萬億,照這樣的發展速度,兩年內,安徽的經濟總量排名可能再上一個臺階,躋身全國前十。

人均GDP數據:2005年安徽省人均GDP居31個省級行政區第28位,也就是倒數第四位。2019年,人均GDP居全國的第13位,如果去掉四個特殊的直轄市,安徽妥妥的全國前十,大家印象中聲名不顯的安徽竟然成了富省。妥妥的!

難怪,大家都在驚歎,安徽悶聲發大財、深藏功與名!

我們常說,數據是枯燥的,數據是冷冰的。

而這裡的數據,每一個皖人卻讀出了溫暖,讀出了激動,讀出了驚喜,讀出了信心!


如此的“低調”背後是“霸氣”,十年都在磨一“劍”!


從戲稱兩個人擁抱的“合肥”,到今天的“霸都”,從被別人瞧不上的古代小“縣城”,到今天的經濟“超人氣”,這些年,合肥一直都在“磨劍”,在“磨礪”,現在這把“劍”已經霜刃小試、鋒芒展露。

“霸都”稱號是有“資本”的:

2006年,合肥GDP剛過千億,2019年,達9409億元,名義增速9.35%,從24年前全國第97位逆襲成現在全國第21位,僅次於剛把萊蕪攬入懷中的濟南(9443億元),排在其後的兩個省會城市分別是福州(9392億元)和西安(9321億元)。

國內跑出一匹最耀眼的GDP黑馬!原來,安徽是如此的“低調”


2020年,合肥躋身萬億俱樂部城市群基本已是定局,從千億到萬億,合肥僅僅用了14年。論過去十年、二十年,發展最快的省會城市,非合肥莫屬。

“霸氣”側漏需要“王牌”,合肥磨的這把“劍”就是一張獨家秘笈的王牌——“創新”。

為了磨好這把“劍”,合肥拿出來洪荒之力——對於科技創新,合肥是發自內心的愛,對於科研項目,合肥是真刀真槍的幹,對於科研經費,合肥是真金白銀的投,於是乎招來的鳳凰越來越多,引來的項目越來越廣,產生的名氣越來越大,結出的果實越來越豐碩。

合肥擁有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量子衛星、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等高科技資源和項目,2000年科技研發經費是7.88億元,2018年達256.65億元,是18年前的33倍,年均增長21.4%。

國內跑出一匹最耀眼的GDP黑馬!原來,安徽是如此的“低調”


在英國《自然》增刊“2018自然指數”全球科研城市50強評選中,合肥位列榜單第27位。

2017年,合肥成為繼上海之後全國第二個獲批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城市。截至目前,全國僅有四個城市獲此殊榮,其餘三個是北京上海和深圳,可見這份榮譽的分量。

“王牌”讓合肥開始揚眉吐氣——“大湖名城、創新高地”成了合肥的一張最靚麗的名片。十幾年間,合肥迅速邁向“創新之都”。


如此的“低調”背後是“硬氣”,安徽跑步進入了長三角!


過去,安徽屬於華東地區,又是中部地區,地理上“不南不北”,“不東不西”,地位尷尬,雖然資源豐富、人文稟賦十分了得,卻經濟相對落後、囊中比較羞澀。

現在這一情況正在悄悄發生變化——

藉助於長三角一體化的機遇,安徽正在謀求從“打工者”轉型成為“合夥人”,要變“配角”為“主角”,昂首挺胸踏上發展的快車道。

當“合夥人”需要有“硬氣”。“硬氣”,源於從不服輸的志氣,有志氣,才能實現夢想。安徽舉全省之力,堅決擁抱長三角,堅持融入長三角,堅定建設長三角,孜孜不倦,從未放棄,丹心可鑑。

“硬氣”,源於“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硬核”——從思想認識主動對接長三角,到高鐵交通一體化建設,從G60科創走廊到全力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從“一干三枝”到“芯屏器合”欣欣向榮、驚豔四方。

敢想、敢幹、敢擔當,大手筆、大氣魄、大項目,我們明白了安徽GDP這匹黑馬是怎麼跑出“旋風”加速度的!

國內跑出一匹最耀眼的GDP黑馬!原來,安徽是如此的“低調”


翻開地理的版圖——安徽已經全境納入長三角城市群,市市通高鐵,目前全國高鐵運營總里程的冠軍省份竟然是安徽,1903公里,超越了2017年的冠軍廣西。

翻開發展的版圖——科技之花結出產業之果,安徽在全省設立2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其中合肥新型顯示器件、集成電路和人工智能3個產業集群入選第一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入選數全國城市第4位、省會城市第2位,並獲科技部批准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最有特質最有看點的是“芯屏器合”——“芯”光燦爛、“屏”步青雲、“器”勢磅礴、智同道“合”。

“芯”——芯片產業。合肥集聚包括長鑫存儲在內的186家集成電路企業,致力於打造世界一流的存儲產業集群。

國內跑出一匹最耀眼的GDP黑馬!原來,安徽是如此的“低調”

“屏”——新型顯示產業。合肥有世界最大平板顯示基地。京東方在合肥建設了全球首條最高世代線——第10.5代TFT—LCD生產線,且已實現滿產,在65英寸、75英寸市場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一。

“器”——裝備製造及工業機器人產業。當前,安徽的六軸機器人產量已居全國第一位。

“合”——人工智能和製造業加快融合。比如,脫胎於中科大的科大訊飛已經是中國最重要的人工智能企業。合肥打造的“中國聲谷”已集聚包括科大訊飛、華米科技、海康威視、寒武紀等在內的600餘家企業,形成了國內最具代表性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圈。

“芯屏器合”星光燦爛的背後,是“心平氣和”的“發家致富”,是“心無旁騖”的“深耕細作”——高位推動、錯位發展、進位爭先、快速崛起,讓中國“好鄰居”讚不絕口、紛紛豎起大拇指。

歷史上,安徽就是讓人魂牽夢繞的好地方。湯顯祖曾說過,“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其實,未來的安徽更加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