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三農自媒體創作競爭越來越激烈創作人員越來越團隊化!你怎麼看?

農民新見


關於三農領域自媒體運營,個體運營越來越困難,而想要實現長期穩定並專業化的運營,就需要團隊化運營,因為觀眾的視覺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1.三農領域為什麼這麼火?

在眾多自媒體領域中,三農領域可以說是眾領域中最貼近真實生活的領域,相比一些誇張的內容,很多人喜歡這種比較淳樸的內容。

現在從農村走出來的人是越來越多,時代的發展也使得農村與城市聯繫地更加緊密。很多有想法的人就開始創造財富,也越來越受歡迎。

二、為什麼自媒體運營要團隊化

1、各方面人員擴展

需要轉型做團隊自媒體那麼人員方面肯定是要擴展的,尋找志同道合的自媒體人也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團隊自媒體都是需要有做運營意向的人才能幫助我們更好進行運營。

團隊自媒體運營也是需要分工合作,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運營效率。例如,你是做視頻運營的,那麼後期需要進行團隊運營的話,那麼團隊運營人員可能會需要:演員、剪輯人員、拍攝人員.......等人員,所以團隊運營也必須有各方面的運營人員才行。

2、志同道合的隊友

既然已經有團隊運營的想法,那也是對自媒體運營充滿了一定的期望,所以在擴展人員方面需要找一些志同道合的運營者。

個人運營自媒體會有枯燥期、乏味期以及缺乏靈感的時候。所以,選擇合適的自媒體隊友還是很重要的。

3、團隊運營規劃

團隊自媒體運營的規劃和個人運營的規劃還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重新定位也可以堅持做目前所運營的領域。

團隊運營人多力量大,做好運營規劃個人工作設定,這樣運營起來才能更好有效提升運營效率。

大家主要是規劃自己的內容方向、推廣運營方式、以及運營給自己帶來的收益。只有精心規劃好按照運營規劃去執行,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運營效率。

4、多平臺同時運營

之前在個人運營的時候可能大家都是建立的單個平臺運營的,但是團隊運營大家可以選擇多個平臺進行運營,選擇矩陣運營的模式提高我們的知名度,同時還能有效提高自己的收益。


鄉村啊牛


我是2015年12月份開始接觸自媒體的,最開始是對公眾號比較感興趣,一直在公眾號上面做一些文章,做一些視頻,主要還是做剪輯一類在2016年年初的時候開始接觸,今日頭條一開始就進入了自媒體這個行業,當然我做的更多的是一些文字性或者是說是一些剪輯視頻的工作。原創的部分非常少,主要都是一些抄襲的東西吧,應該這樣來講自己或者是剪輯一些電視劇。這樣比較省時間,效率比較高,收益嘛也還一般般,特別是才開始一年左右基本上都是鹿羊毛,一個月有一兩千塊錢。

再後來就慢慢開始興起做原創,我記得在2017年18年的時候有一個叫做歡子tv的小夥子做農村的原創視頻,非常的火,一年收入上百萬,這就是他讓我們的農村自媒體活起來的,當然為什麼農村自媒體會比較火呢,我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1、農村自媒體容易取材。2、農村自媒體的狩獵面比較廣,很多人都來自農村,對農村的生活都比較回味。3、農村知媒體比較簡單,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瑣事,專業性不強很容易完成,視頻分發以內容收集。

但是我對農村自媒體的一些簡單看法,我也不知道大家贊不贊同,但這些年農村自媒體發展確實很不錯,當然現在很多及時性的自媒體發展也非常的迅速,如果我說大家有時間,特別是在這期間有機會可以多瞭解一下,自媒體做好了也是自己一份不少的收入,至少說對我們的網絡知識有更多的瞭解。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96035292673797087"} --}

貴娛圈


各行各業都存在競爭,有競爭說明有市場,當然有市場但要在所競爭行業中做強做好做大,靠單打獨鬥是行不通也走不遠的,必要要借力也就是所謂的團隊精神。


生活很苦糖很甜


當做服務業跟興趣來做吧,我個人認為是這樣子的,除非你很有專長。


80後閱歷


1進入門檻低,市場最大,最活躍

2這個世界上任何做的非常好的事情,背後都必須是需要一個強大的團隊運作,個人能力,精力有限,單打獨鬥不可能走遠


風起萍末之


這樣做的好


帥帥精彩分享一下


學到的知識更多 培訓更到位 生活體驗更豐富


一直238100906


三農自媒體創作越來越激烈,創作人員越來越團隊化,你怎麼看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三農自媒體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貼近生活,源於生活,可是做的人多了, 競爭也就激烈了,自然產生了團隊,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組成團隊,才有競爭力,才能更好的運營。


愛心蘆葦M


團結就是力量,團隊合作精神使人進步![呲牙][呲牙][呲牙]


胡八明


根據傳播學學者沃爾特·李普曼在《輿論學》中提出的“兩個環境”理論, 我們將身邊環境分為現實環境和虛擬環境。前者是獨立於人之外的客觀世界,而後者是存在於人的意識被直接體驗的主觀世界。基於這兩種環境我們可以構建出三種現實:一是客觀現實,即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二是媒介現實,即通過書本、電視、網絡等媒介呈現的虛擬現實。三是受眾認識,由客觀現實與媒介現實交叉構成的受眾對現實的認識。

農村的鄉愁情懷,雞鴨鵝犬、簡陋的農具更符合中國的鄉村情境,更容易與在鄉村生活過特別是從小在鄉村長大的受眾產生共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