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一個問題我不是很明白,為什麼大家要用一輩子的收入去買一個只有70年產權的房子呢?你們怎麼看?

老周夢話


問的問題有點傻。第一,買了房子大概率不是一輩子的收入,因為我們國家發展很快,貨幣貶值很快,收入增長很快,用現在看似承受不了的價格,買到房子,升值空間遠遠超過自身收入增長(這個邏輯在過去二十年是成立的)第二,現在房住不炒,房子大概率升值空間已經不大,財富的集聚效應迅速衰竭,後勁明顯不足。但作為保值不動產還有很大的購買價值,買得起就買吧。第三,70年產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第四,未來房價穩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租房,這也是趨勢,但趨勢不等於明天就是(這句話是寫給愛抬槓的網友的)。所以,過去咬牙買房的虧不了,未來,選擇租房的未必不可以。


先知半步


剛開始我也這麼想,嚮往國外的租房思想,可是當我結婚後才明白中國的國情不允許。

以前的我認為,即使租房也可以生活的好,而且比較自由,即使我想去另外一個地方工作,也可以到新的地方租房。

而一旦有房後,就無法輕易地背井離鄉,去一個新的地方生活了。

可是當我結婚後,才明白一個房子的重要性。

在中國,房子就是我們安定的歸宿,沒有房子,你就無法在此地紮根。

比如你想在你所生活的城市辦個證件,你就有可能被迫回出生地,因為你的戶口不在這,而獲得戶口的途徑首先就要有個房子。

比如你想讓你的孩子在你所工作的地方上學,那你首先必須要有個房子,如果沒有,可能你就入不了學。

即使你入了學,因為戶口不在此地,也還要被迫返回戶籍地進行高考,這對孩子來說是極其不公平的。

當然你如果出生地和工作地是在一個地方,那麼你就很幸運,你可以選擇買房,也可以選擇不買房。


很聽話的樣子


我是九零後,馬上步入三十歲。可惜了自己還是沒錢買房,我是很希望自己有套房的。能力有限,我也認命。但不代表我以後不買房。我也想住城市,方便。小孩能更好的學到東西。

我並不缺地方住,我孃家我婆家都有在農村有獨立住房。有土地可以耕種。離鎮上也並不遠,騎上我心愛的小摩托也就十來分鐘。到市區要一個小時。但孩子的教育比市區的要相差十萬八千里。想送孩子學個補習班,沒有。教師資源也老齡化。孩子跟不上城市孩子的腳步。見識也沒城市孩子見多識廣。身在農村,沒有就業單位,只能外出打工。孩子顧不到,老人顧不上。

所以,所有人還是需要在城市有套房。老了可以回農村養老,


金渝麻麻


換做去年看到這個問題我可能還會思考一下,但是現在看到這個問題,我覺得不管房子大小,有一個自己的窩是無比有安全感的事情。

一,天災人禍面前

今年1月份新冠病毒肺炎爆發,而與此同時也面臨大家回家過年的高峰期。

1月15日起深圳很多人開始戴起了口罩,藥店門口也排起來買口罩的長隊,1月23日放假準備回家,那時候疫情已經發展的很嚴重了,以往回家只需要一趟高鐵就可以完成的事情,這次破天荒的倒了五趟車才回到家。

之後就是漫長的隔離在家,一個月沒有出過門,到處都是漫天的疫情新聞,這次疫情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家裡還有親人就是莫大的幸福跟安全。

二,社會形式所逼迫

現在這個社會好像不買房就會有很多標籤:結不了婚,幹不了事業,沒有出息等等,之前也有一句玩笑話說中國的房價是被丈母孃炒起來的,的確,現在結婚買房買車是硬條件,你沒有房就多了打光棍的幾率;還有年底回家,家裡七大姑八大婆聚在一起除了問你有對象沒還會問你買房了沒?所以在中國這樣的大環境下,哪怕是付出一輩子的收入也是會選擇買房,俗話說買房成家,沒房就沒家,中國的概念就是房子就是家。


Zhou大表姐


人必須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這個問題在為期一個月的疫情期間尤為顯得重要。

春節回老家,當時江蘇還未有一例,到了初二我們本市出現了一例,本省也已有幾十例。傳播速度之快,且之兇猛讓人不寒而慄。通往鄉鎮的公交線路停運,接著市區公交也全線停運,緊張和壓抑瀰漫開來,我們選擇就在老家,和家人一起面對。本以為過了正月十五就會迎來拐點,然而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樂觀,疾控中心發佈二月份下半個月才是大爆發期。那時候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看全國疫情和本地疫情的新增病例,在老家待了整整三個星期,還是沒有迎來拐點,我們決定回去,聯繫我們小區網格員問了情況,回去不但要當地村委會開出無疫情的證明,回去還要隔離半個月不能出門,最主要一點是必須有房產證,也就是說租房的人是無法回去的。好在兩年前又買了現在這套房子,不然還沒路下了。

自從06年那套房沒了之後,我就一直想要再買套房。家人親戚朋友都勸說我,身體不好,一個女人帶著個孩子,能把孩子養大就不錯了,別想那些不著邊的事了,等女兒出嫁就跟女兒一起過去住。我卻有自己的想法,如論如何,不能再寄人籬下。20年前,我嫁到了婆婆家,彩禮沒要,房子就是民房的二樓三間房。鄉下的二樓只通電不通水,在樓上做飯,對於一個女人從懷孕到生孩子再一天天的過日子,每天提水上下樓,扔垃圾,上廁所確實有太多的不便。而且用電還要看婆婆的心情,通常她出去串門,不管白天還是晚上,總會習慣性的把一樓的電閘扒下來,98年熱播劇《還珠格格》,我卻從沒看過。伏天的時候,扇著電扇都感覺悶熱受不了,一旦停了電,感覺就要窒息,大人還好點,孩子七八個月大,更是熱的一身的痱子,哭鬧不已。所以那個時候我就想著有個屬於自己的房子,哪怕是一間房子,20個平方也行,真心不想再看任何人的臉色。

人這一生,追求各有各的不同,沒有什麼值不值得。住在自己買來的房子裡,不用再操心房租是否上漲,何時到期,屋內佈置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每天的心情不用那麼壓抑,現在不是說對抗隱形冠狀病毒最好的藥物就是免疫力嘛,而提升免疫力首先就是開心,舒心,靜心,其次就是休息和飲食。

漂泊的久了,更加想有個家,有家不等於有房,但轉念想想,有房就等於有家了呀。



美樂說生活


說實話,我是覺得真的沒必要!

一輩子的錢只為了一套70年產權的房產,其實是一個比較不明智的做法,因為人的一生不能夠被一套房產所拖累。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制定更好的計劃,規劃更好的人生。

我身邊有許許多多的朋友,忙碌了幾十年,省吃儉用,就是為了供房,這樣的生活和人生真的是太無趣了。

人的一輩子,難道就要過著一眼望到頭的生活嗎?

我不是這樣認為的。

如果上天告訴我,我一輩子的錢,只夠買一套房子,那我情願拿著這一筆錢去投資,去創業,甚至去旅遊,去過不一樣的人生。

要記住,當你的房子能夠給你提供源源不斷收入和升值收益的時候,那麼你的房產才是一種資產。

而房產會一直拖累你的生活,壓榨你的開支,那這樣的房產就是負債,不應該觸碰;

當下,中國的房地產其實已經到了一個階段性的高位,這個時候還肆無忌憚地買入那些沒有升值空間的,沒有人口淨流入的城市,無疑就是透支自己的財力,沒必要啊。

不如拿著這些錢去投資,去旅遊,去做一些自己老了不會後悔的事,這才是活著的意義,也是財富能夠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1'、首先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明白一些政策法規!題主所說的70年的住宅,實際上目前的不動產權法明確住宅性質的商品房70年之後可以無條件免費續期,因此我們不存在像題主所擔心的70年這個數據問題上!

2、從另一個角度看,在城市發展的我們,倘若想在這個城市有個家,要麼買別墅,要麼買平層商品房,這兩者才是合法的交易,有朋友會想到買地蓋房,城市的土地只有合法的地產商公司才可以進行招拍掛,個人不能交易,一切宅基地交易都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所以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最好的是選擇合法的房產買賣。

3、在農村發展的人究竟要不要買房呢?目前好的學位、生活配套都在城市裡,因此有部分農村的朋友也會願意花錢到城市買房,為自己的下一代著想。




小周在廣佛


一·覺得房子是一個家基本的象徵

兩個茫茫人海中相識的人組成一個家庭,從此身上都多了一份責任,這份責任不光是對外,還有對內。一個房子,屬於自己的房子會讓人更有歸屬感,這份歸屬感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份感情的質的保證,住在租的房子裡別人不知道,方正我自己就的不是自己的,想裝飾的心都沒有那麼強烈,況且搬家時真的很累很累。至少以後孩子上學,不用在為房子的費用發愁,要知道經濟發展如此迅速的今天,養個孩子真的很費錢和精力的。

努力掙錢是要幹什麼,就是為了吃,穿,住,行。吃,很多人能吃多少,你的胃又能承受多少,考慮到健康問題,吃上用的錢真的不多。穿,再講究的人花的錢短時間內遠遠不會多於一套房子的錢。行,縱觀目前,也不會有人買好幾輛車放著,好多有車的人,大多都有房產保障。中國人存錢的觀念從老一輩就傳下來,只是存錢的方式不一樣,試問大多數窮苦打工族,有錢了第一時間買個屬於自己的房子住著,不用看房東的臉色,不用在異鄉漂泊的心態真的是與生俱來的,這種心態一方面是歸屬感,一方面是自己認為的投資。好多有錢人先買房產投資,剩餘的錢才會用來投資別的,對於一套房都沒有的人來說,能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真的是有莫大的幸福感了。

二·長期持有增值

作為房產行業,地域,周邊環境,交通等都是買房時考慮的,房產行業人員也會大力去宣傳,房產行業政府一直在調控,目前沒有很大幅度的動盪,至於你買的房子會增值或怎樣這有時候真的不好預估,例如今年的疫情,屬於突發事件。但是這種突發事件並不是每年都有的。最初大家都是秉著增值的心態去買房的,誰都不想看著唱衰,買房投資還是比較穩定的,很多事情說不準,那天缺錢了,至少可以賣房救濟,至少有一個固定資產可以變賣,也是一筆相對保守的費用。

窮人,富人每個人想法不一樣,但是大多數人有錢了都會買房,至少擁有一套房作為居住保障。


不像你呦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樣,就像你可能愛可樂,他可能愛啤酒,你可能愛青菜,他可能愛蘿蔔……你可以用你喜愛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但是我覺得你不應該去批判別人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社會就是因為有這種自以為是的人讓一些人的人生充滿了挫敗感,這是從小的方面去說,如果從大的方面去說其實這種價值觀是嚴重影響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的,這有點像上個世紀的大約進運動,搞一刀切,如果我們的社會少一點相互批判而多一點相府互尊重,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和諧一點!而每一個人的人生也因此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可能性,我覺得這才是生活的精彩之處!

走你自己的路,不要去評判別人!只要不是殺人放火這些違背法律法規的事情,生活有千千萬萬選擇,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事情是沒有辦法去評判誰是絕對對的誰又是絕對錯的,其實就是一個你願意或不願意的事情!我始終相信大地之所以美麗那是因為它百花齊放!


滄海浪潮


為什麼要用一輩子的收入去買一個只有70年產權的房子?我覺得這個做法要一分為二地看待。

如果是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房價高得離譜,要是你只是個普通的上班族,要買個一百多平方的3室估計是得要一輩子的收入才行。這樣還是不建議大家去做。畢竟有多大能力,幹多大事情。不要想一口吃個胖子。超前消費也得在能力承受範圍之內。三五年可以,十年二十年也可以。如果是一輩子都被房貸壓起,那沒必要。

不過有個辦法也可以縮短還貸時間,那就是少貸款。把房子買小點不就行了。買100平方要300萬,那我買70個平方的行不行?也可以打造成小3房嘛,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關鍵是實用和溫馨。而且在這樣的大城市,房子升職空間大。即便哪天回老家也好轉手,還賺到一筆。

如果是在發展空間不大的小城市,不建議花一輩子的收入去買個房子。因為純粹是自己住,房子只能是生活的一部分,決不能因為房子,其它的一切都被剝奪了。這樣也不會幸福。

總之,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超前消費也不能用一輩子去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