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月亮與六便士》:藝術之路的自我放逐與原始野性家庭的迴歸

《小王子》中的飛行員很小的時候痴迷繪畫,得不到家人的認可的他只能放下自己幼稚的夢想,拿起課本,去做家人認為孩子該做的事,而從此他也以自己不喜歡的方式孤獨的度過了二十多年。二十幾歲女孩的一封辭職信“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被很多人嘲笑女孩太不切合實際。

很多時候,我們的理想在現實面前只能算是離經叛道,大多數人會選擇放棄荒謬的理想投入生活,那麼,當生活困住了夢想,是否還要去追尋?

作為西方繪畫三大名流之一的高更,他曾經的角色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父親、丈夫,妻子溫柔賢惠,兒女承歡膝下,不惑之年的他竟放棄一切開始投入藝術,隱居山林後的高更,終於創作出了人生的巔峰之作。美國藝術史家約翰·基西克說高更希望在他的藝術中擺脫外界的束縛,所以,高更選擇了逃離他所生活的世界。毛姆根據高更的生平經歷,完成了鉅作《月亮與六便士》,這部小說再現了一代名家對藝術瘋狂的追求,對生活的本質迴歸。

《月亮與六便士》:藝術之路的自我放逐與原始野性家庭的迴歸

小說的主人公是思特里克蘭德是一位證券經紀人,工作上他有地位、有足夠的收入,家庭他有善於交際的妻子,有一雙優秀的兒女,但一天思特里克蘭德卻意外離家出走,他寄居巴黎飽受貧困和疾病的折磨,但思特里克蘭德對這一切都不在乎,他一心只為畫畫,這期間他拒絕了妻子、家庭、金錢、孩子的誘惑,拒絕了願意投入他懷抱的女子們,後來的思特里克蘭德認識了17歲的土著人愛塔,與愛塔重新組建家庭後住進了一片原始山林,在這裡完成了他人生繪畫最精彩的一部分並因麻風病離開人世。

小說以思特里克蘭德對現代家庭的背叛開始放逐人間起筆,經歷人間苦難的磨鍊後最後以迴歸原始家庭並安詳離開結束,關於思特里克蘭德的一生引人深思。

現代家庭的背叛

有時候平靜的背後往往是無底的深淵,思特里克蘭德夫婦的生活美滿的背後卻是十幾年潛藏的矛盾,思特里克蘭德從小最喜歡做的事都是畫畫,對於丈夫的這個愛好,他的妻子阿美竟然從不知道,只至於第一次見到思特里克蘭德的畫作,她只是投以嘲笑的口吻。

《月亮與六便士》:藝術之路的自我放逐與原始野性家庭的迴歸

與丈夫被壓制的夢想不同,阿美一心想融入作家們的世界,因為過分只為自己著想她從未考慮過丈夫的感受,她認為丈夫對一家人的責任是理所應當的,所以在家裡請人做客擴大自己的交際圈,直至丈夫離開,她才明白謀生的不易。

為了讓自己融入所謂的文化圈,她瘋狂揮霍,對於丈夫的愛好,她卻總是報以嗤之以鼻的態度,這些都為兩人的矛盾埋下了種子。

在思特里克蘭德的家中總會有很多作家來往,阿美和這些作家們風風火火地討論著文學夢,對於思特里克蘭德來說孤獨只是一群人的狂歡在妻子為家裡營造的文學氛圍中,思特里克蘭德總是那麼格格不入,長期以來他都將自己束縛在人們的道德觀念中,作為家中頂樑柱,他就應該努力持家,但是,當思特里克蘭德內心的憧憬和生活越來越背離,那麼他如果重拾夢想,就必須付出慘痛的代價,他那被打壓的慾念,也終有一天會爆發並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在阿美最後明白丈夫離開出走的原因時終於死了心,在以前她以為丈夫在外面有了其他女人,但她認為丈夫終有一天會像厭惡自己一樣厭惡其他人,這時候丈夫就會懷念家庭的美好,但是原因並不是如此,

她敗給的不是其他人而是丈夫內心深埋的理想,那份理想是被她一手打壓下去的,十幾年的家庭生活,使得思特里克蘭德關於人的感情已經泯滅,從丈夫離開的那天起,就註定無可挽回。

《月亮與六便士》:藝術之路的自我放逐與原始野性家庭的迴歸

世上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從家庭可以看出思特里克蘭德前半生一生都是一種兩難的狀態,當夢想與世俗、婚煙、名利矛盾時,四十歲之前的思特里克蘭德選擇了屈就,四十歲之後的思特里克蘭德為了畫畫,以一種桀驁不馴的態度,開始了自我的放逐,即使沒有之前的繪畫基礎,錯過了學習的大好年紀,他仍然勇敢地去追尋。

當他一旦開始選擇,便像狂魔附體,此時除了繪畫,什麼對他都是不重要的,為了夢想,思特里克蘭德幾乎到了人格分裂的地步,有人說,思特里克蘭德的絕情的,他的逃離給一家人帶來了悲痛但自己卻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他害得別人家破人亡仍然理直氣壯,但是,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在乎了,他還會在乎別人嗎?被夢想充實的靈魂,有著不同於常人的怪異。

離開家的思特里克蘭德已經拋卻了除繪畫以外世間的一切,正是這種心無雜念的狀態,才讓他得以全身心地投入繪畫。

原始生活的迴歸

在人間流浪了幾年後思特里克蘭德終於重新組建自己的家庭,與一位土著姑娘結婚,住進了塔希提島的一片原始山林,前面我們知道,家庭是思特里克蘭德通往藝術世界的絆腳石,但為什麼他還要選擇迴歸呢?這不是因為他開始懷念以前的生活,而是他為自己的藝術找到了歸宿——迴歸原始生活。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不僅是與愛塔的結合,更讓思特里克蘭德把眼前的一片森林當成了度過下半生的世外桃源。

現代化的生活只會壓制他創作的激情,人類創造的文明世界已經包容不了他特立獨行的原始野性,在塔希提島他進入了最返璞歸真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讓他的內心寧靜,更為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

《月亮與六便士》:藝術之路的自我放逐與原始野性家庭的迴歸

新的家庭不同於以前的家,那裡沒有冠冕堂皇又深不可測的人心,人與人之間不需要互相交際,土著姑娘愛塔不需要思特里克蘭德去刻意適應告別人類文明的新生活,因為思特里克蘭德內心最嚮往的便是這片深山老林,在這裡他成為了一位丈夫白天外出打獵,晚上回家創作,妻子也從來不會打擾他的繪畫,與阿美對思特里克蘭德夢想無聲的剝奪與控制相比,愛塔只是在背後默默地支持著思特里克蘭德。所以小說中描寫道,在塔希提島思特里克蘭德的生活非常安詳,他不再對人產生抗拒。

他們的生活雖然艱苦,卻像亞當夏娃一樣原始而美好。在這裡,人與人的關係變得非常簡單,一個好心為愛塔接生的老太太,一個無緣無故到來的男孩與思特里克蘭德一家便能組成一個原始部落式新家,這種互相沒有血緣的小聚居的生活方式之間卻充滿溫情。而思特里克蘭德在現代的家庭雖然是一家人,在他們內心之間的隔閡卻像幾座山一樣不能跨越,所以思特里克蘭德在這裡得到快樂的原因就是他終於可以隨心所欲。

《月亮與六便士》:藝術之路的自我放逐與原始野性家庭的迴歸

在世人們都看到了滿地的六便士的時候,思特里克蘭德卻一直仰望著天空的月亮,那輪明月是如此皎潔美好,但追尋美好的事物就註定著要跨越重重阻礙,要放棄擁有的一切,有多少人在追月的過程中迷失方向,陷入混沌,海明威曾經為無數人創造了一個勇於面對困難的硬漢形象,但最終還是走向了江郎才盡的歧途,深陷痛苦的他選擇用一把獵槍結束生命,因為他知道,沒有靈魂的人,只會像一具屍體一樣在世間苟活,思特里克蘭德便是那個追月人,如果思特里克蘭德沒有選擇一個人開始繪畫,他的靈魂也不會得到安放,他也會一生失意徘徊,幸運的是,他最終追到了心目中的夢想。

很多人在讀《月亮與六便士》的時候都極其討厭思特里克蘭德的偏執、他的目中無人、他的自高自大,但讀到最後才明白,原來我們註定是一個平凡人,與思特里克蘭德相比,我們只會嚮往美好的生活卻又甘於平庸,我們沒有勇氣選擇苦行僧般的生活。

那些站在道德的最高點指責思特里克蘭德喪失良心只顧自己的人,他們就像這世界上千千萬萬的人一樣貪婪的想擁有地上那滿是銅臭味的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藝術之路的自我放逐與原始野性家庭的迴歸

高更的絕筆之作《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到哪裡去》描繪了一副人間的伊甸園,正像是思特里克蘭德生活的塔希提島,那裡一片綠色,人們衣不避體,安靜淡然,高更認為人類從最原始的樣子發展過來,那麼,也應該回歸到最初的樣子,所以他的一生都在尋找著迴歸。和思特里克蘭德一樣,高更追到了遙遠的月亮,那麼,或許開頭的飛行員從小得到支持,他也會成為出色的畫家,小姑娘拋開世人的非議,闖蕩世界,她也能收穫從未有過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