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陸運、海運、還是漕運?隋唐徵高麗糧運方略為何嬗變無常?

陸運、海運、還是漕運?隋唐徵高麗糧運方略為何嬗變無常?

在以農業為主要產業和生產力水平較低的古代社會,糧食問題關乎國家、社會穩定,關係王朝興旺昌盛。中國古代糧食安全思想從隋唐時期趨於完善。

為了確保糧食的有效供給,當時軍糧主要通過陸運、槽運、海運三種方式,單純依靠某一種方式並不能完全確保的糧食供應,故如何選擇也是歷代統治者無法迴避的難題。不過不同時期糧運方式的調整是受到征討策略變化影響的,多數以陸路運輸為主,但是也存在海運軍糧等運糧方式。

一、隋唐糧倉與主要運輸方式介紹

1、隋代糧倉

隋文帝楊堅是一個很有作為的開國皇帝,他的許多經濟政策,特別是鼓勵農業和糧食的政策一直沿用到初唐時期。隋文帝首先取消了前朝實行的豪族地主"蔭戶"制度,將大量的勞動生產力從豪族地主的控制下解脫出來編入國家戶籍,增加國家直接控制的勞動生產力;其次是

推行"輕搖薄賦",多次下詔減免賦役,使農民提高了再生產的能力,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且隋朝還創建了"義倉"。義倉制度有效彌補了官倉的不足,還能就地儲糧、就地賑災、民儲自助。所以,從隋代開皇五年以後,各地義倉儲備充足,為朝廷儲糧備荒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唐代糧倉

唐代也是一個比較注重厚葬的時代,但因唐朝國力強盛,金、銀、銅器製作精良,陪葬以金銀飾品和銅鏡居多,所以在明器糧倉的製作和陪葬數量上遠不如前朝和後朝。唐代的糧倉主要分為:太倉、正倉、常平倉和義倉等。

陸運、海運、還是漕運?隋唐徵高麗糧運方略為何嬗變無常?

太倉為朝廷設於京城長安的糧倉,粟米的來源主要是各州、縣正倉收納的上好糧食,供京城官員食用。正倉為朝廷設在各州、縣的官倉,主要是收納稅糧。常平倉也稱為社倉,主要是朝廷設在縣以下的用來調劑豐歉、平抑糧價的小型糧倉。義倉是朝廷常設在災區"救飢謹,備凶年",用來救災濟貧的糧倉。

3、陸運、海運、漕運的不同糧運地位

在隋朝征討高麗的過程中,為保證大軍的軍需供應,隋朝徵發了數十萬民夫運送物資,據此可知陸路運輸糧晌的規模也是非常龐大。不過,隋煬帝在決定討伐高麗後,即著手貫通大運河,當時水路運輸的主要是軍糧併兼有兵甲及攻取之具。以保證遼東之役的糧草供應。

所以糧晌主要是通過陸運、漕運來運送的;而海運軍糧只是作為輔助性的運糧方式。但是唐代由於對高麗用兵政策的轉變使得海運軍糧在唐代能夠躍居主體地位。

二、為何隋唐徵高麗糧運方略嬗變無常

1、隋唐都城緊張的糧食供應與多樣的糧食運輸

史載隋文帝時,百姓承平日久,雖數遭水旱,而戶口歲增。諸州調物,每歲河南自漁關,河北自蒲板,達於京師,相屬於路,晝夜不絕者數月。帝即躬租儉約,才有一定的糧食貯備,且也是建立在每年數月不絕於路的運輸的基礎之上,甚至連皇帝也要約束自己,過清苦的日子。其糧食供應始終處於十分緊張的狀態。

陸運、海運、還是漕運?隋唐徵高麗糧運方略為何嬗變無常?

當時地區的農業生產仍不能滿足都城的糧食需求,所以即便是以勤儉聞名的文帝執政時期,仍需從關東大量運糧至關中,以彌補其不足。而唐初經濟是十分蕭條的,經過後期長時間的休養生息,才漸漸好轉。此期,唐都糧食供應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漕運,而漕運也很困難,但酒糧大部來自關東,路途較近,尚可彌補關中之不足。

但都城每年所用的糧食,應遠大於酒糧的數量。由此說來,儘管是盛世時期,每年又有大量的糧食輸入,但關中的糧食貯備仍然有限。開元、天寶年間,關中糧食生產與關東潛糧雖然維持了都城的穩定,但已顯得十分勉強。

2、單一的糧運方式導致隋唐徵高麗被迫還師

在隋朝,以王世積為行軍元帥的隋軍出征高麗與靳蠍的入侵戰爭,戰爭分為海陸兩支隊伍同時進發。其中楊諒作為行軍元帥,征討高麗肯定是從陸路進軍的,而周羅眠只是水軍總管,所以此次出征可以看出還是以陸軍為主,但

最終卻因遭遇水潦,使得饋運不繼,以致軍中乏食。

由於水潦的掣肘,使得陸運軍糧舉步維艱,無法及時供應前線,導致缺糧,因此被迫還師。水軍作為一支偏師因遇風船多漂沒,亦無功而返。而唐朝時期,當時唐廷的徵高麗戰略也是以陸軍為主,陸運軍糧也必然成為與之相配的運輸方式。而水軍只是作為主力部隊之外的協同作戰部隊;相應的,糧晌的轉運也定然以陸運為主,海運當是輔助性的運輸方式。

雖然唐朝曾經也考慮過使用漕運,但是漕運容易受到嚴寒天氣的影響,一旦戰爭曠日持久,若是依然通過漕運來運輸糧晌,很可能無法按時將糧草運往前線而貽誤戰機。漕運既然有如斯弊病,那麼在以後的行動中,為保障糧晌的如期送達,統治者應該會酌情縮減漕運軍糧的比重,當然此次漕運軍糧的方案也是未能成功。

陸運、海運、還是漕運?隋唐徵高麗糧運方略為何嬗變無常?

3、陸運、海運、漕運配合並存的糧運方式

大規模戰爭往往需要多種補給方式的配合,但有主有輔,隋唐與高麗的多次戰爭證明單純依靠陸運、槽運、海運都非上策,如何配合就成為決策之關鍵所在。在傳統戰爭中,陸運軍糧一直處於主要地位。隋唐時期在征討高麗的過程中,陸運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單純依靠陸路運輸是不能夠及時、有效地保證大軍的軍需供應的。每次運輸軍糧的舉措都應該受到高度重視,在大業八年的徵遼糧食主要是通過陸路進行轉輸的。而大業九年徵高麗的大軍糧草主要是通過漕運來供應的,所以大業年間征伐高麗的三次行動中,糧晌主要是通過陸運、槽運來運送的。

因陸上為主戰場,海上出師多為側翼包抄之戰略,為偏師,跨海徵遼僅是在整個戰略中起到配合的作用,故而海運軍糧只是作為輔助性的運糧方式。直到唐朝,唐軍進攻高麗戰略的轉變,也間接導致了軍糧主要運輸方式的變化。為確保糧晌供給,唐廷自然會有意識地加大海運糧晌的比重,使得海運為主的糧運方式。

三、隋唐糧食安全思想與運輸改革

1、中國古代糧食安全思想

中國古代糧食安全思想歷經先秦以至秦漢的萌芽和初步形成時期後,隨著隋唐時期傳統農業技術趨於成熟,南方經濟重心地位逐漸形成,古代糧食安全思想走向成熟,重農政策和糧食安全思想成為隋唐盛世產生的政策保障。隋代,隋文帝修明政治,革新典制,重農措施屢屢見效。

陸運、海運、還是漕運?隋唐徵高麗糧運方略為何嬗變無常?

唐代最為有名的理財家劉晏對古代糧食安全思想有了新的發展。他對糧食問題的認識和實踐涉及糧食安全的諸多方面,包括糧食生產、流通、儲運以及抗災救災等,應該說,劉晏的糧食安全思想標誌著古代糧食安全思想走向成熟。

2、唐代劉晏對漕運進行的改革

為保證南糧北運,供應京師,劉晏對漕運進行改革:一是在運輸方式上,改直運為分段接運"轉漕"。二是在人力組織方面,整頓漕運紀律,建立糧運船隊,實行官督,武裝押運,改徵調製為僱傭制,由國家出錢僱工運糧,並由此創造了"綱運法"合理組織勞力,規定"十運無失,授優勞,官其人"(《資治通鑑》卷226 )。

實際上就是對安全運送糧食不出事故的船隻的獎勵辦法。三是注意安全,減少損失。在運輸糧食分段運送後,劉晏把三門峽一段陸路改為水運,從而實行了全程水運。而在糧食流通流域,劉晏也是實行

"豐則貴來,歉則賤巢"的平抑糧價的政策,改革推行"常平法";設置騷站,傳遞糧情;改革漕運,確保糧運暢通。

3、糧食儲存與運輸對擴充軍力的影響

歷代封建統治者,均力圖控制全部的出征隊伍,其表現便是將隊伍儘量駐于都城的附近。開元年間,玄宗好邊功,重外而輕內,卻不敢過於減削都城的力量,其時天下承平,隊伍人數並不很多,都城置軍十二萬,卻也不能為少。

陸運、海運、還是漕運?隋唐徵高麗糧運方略為何嬗變無常?

安史之亂後,全國參軍人數數量劇增,以武力對抗朝廷的藩鎮時有出現,而唐朝廷設在關中的人數僅十餘萬。十餘萬的隊伍當然難以保障唐朝廷高枕無憂,但當時的客觀條件卻不允許它在關中擴充數量,關中地區的糧食供應是難以保障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的需要的,當時關中軍中力量薄弱便是例證。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便是關中的糧食儲備不能提供所需的軍糧。

四、小結

糧食問題始終關乎國家、社會穩定,關係王朝興旺昌盛。隋唐征伐高麗戰略的擅變促使糧運的主要方式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隋代征伐高麗是以陸路進攻為主,少數以海運糧晌為輔。

而大運河的貫通也促使漕運成為與陸運並重的糧運方式;貞觀十九年唐麗戰爭後,唐軍逐漸改變戰術,不再以陸路進攻為主,逐漸對水軍委以重任,海運軍糧也隨之被提升到重要位置,海運糧晌漸趨成為唐代征伐高麗過程中主流的運糧方式。重農思想和糧食安全觀念始終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內容,並

形成了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古代糧食安全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