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一個月,290.72噸!疫情留下的醫療廢物去哪了?“戰疫”中有條“看不見的戰線”

一個月,290.72噸!疫情留下的醫療廢物去哪了?“戰疫”中有條“看不見的戰線”

“報告,3月1日第二次,轉運疫情醫療廢物22公斤,來自哈醫大一院群力醫院新冠肺炎重症治療中心。”

1日15時,哈爾濱大雪紛飛。在位於哈爾濱利民開發區的哈爾濱國環醫療固體廢物無害化集中處置中心門衛處,全副防護武裝的申國慶和申傳軍向安保人員出示垃圾轉移聯單,報上此次出車情況。一個多月來,這是他們每天反覆多次的工作狀態。

一个月,290.72吨!疫情留下的医疗废物去哪了?“战疫”中有条“看不见的战线”

國環公司“應急小組”在哈醫大一院群力分院接收疫情醫療廢物工作現場。

自1月25日,我省宣佈進入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一級響應後,全社會都進入到全力抗擊新冠肺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此時,在人們的視線中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警察、社區工作人員,其實,還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在默默做著危險和髒累的工作,他們是醫療固體廢物轉運並處理的一支專業大軍,他們奮戰在全省13個市(地)19個運行中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

有一些情況恐怕人們有所不知——疫情爆發後的1月24日以來,全省累計處置醫療廢物1813.63噸,其中疫情醫療廢物達290.72噸。目前全省共有19個正常運行的醫療廢物處置設施,醫療廢物處置能力每天143.5噸。記者瞭解到,僅2月27日一天,我省就處置醫療廢物60.56噸,其中疫情醫療廢物17.22噸,醫療廢物處置率100%。

一个月,290.72吨!疫情留下的医疗废物去哪了?“战疫”中有条“看不见的战线”

這些醫療廢物是如何收集處置的?這些疫情期間的特殊醫療廢物在處理中,專業人員會遇到什麼樣的危險和困難?3月1日下午,記者在黑龍江省環保志願者聯合會的幫助下,採訪了雲南水務-哈爾濱國環醫療固體廢物無害化集中處置中心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和工作人員。目前這裡是哈爾濱最大的專門接收疫情醫療垃圾廢物處理的企業。

公司副總經理孫瑩說,從1月23日,他們突然接到上級指令,要緊急做好接收哈爾濱市9區9縣的新冠肺炎病人的醫療廢物轉運和處理任務。這個有著155人的醫療固體廢物無害化集中處置中心,具體從事處置工作的是130人,此次分配到防疫一線的醫療廢物處置人員是106人,而在“更一線”的運輸車和裝卸人員是51人。這些工作人員目前都集中居住在公司提供的宿舍中,屬於“工作隔離”。從1月24日到現在,他們一直都沒有回過家。

一个月,290.72吨!疫情留下的医疗废物去哪了?“战疫”中有条“看不见的战线”

申國慶、申傳軍是專門負責哈醫大一院群力分院新冠肺炎危重症治療中心的醫療廢物轉運處置人員,他們組成了這次疫情防控期間的“應急車組”。29歲的申國慶,幹這行才不到3年時間,小夥子爽快地說:“趕上了,就不能怕。”他和申傳軍是叔侄倆,開車、裝卸、記錄都是他們倆完成。每出一次車,他們都要換上全套的防護服、鞋套、護目鏡,比以前平日工作多加了百倍的小心。小申說,轉運車在市區裡穿過,行車儘量選擇人少、大路、路途短的路線,減少運輸過程與人接觸的可能。

記者瞭解到,疫情發生以來,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每天和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聯繫,派專車到定點醫院轉運醫療廢物。轉運人員身穿防護服把醫療廢物從病區拎出來,放到轉運車上,同時噴灑消毒液。這些醫療廢物裝車後,不做任何停留,拉運回來後,直接投入到熱解氣化爐的投料系統中,進入投料斗,通過提升吊機投入熱解氣化爐內。進入焚燒爐後,醫療廢物經過1000多度的高溫,焚燒16小時左右,最終達到無害化處理。只要醫院產生有疑似患者產生的醫療廢物,第一時間組織清運,當日收集,當日轉移,當日優先處置。並且每臺轉運車量都裝有GPS定位系統,實時跟蹤,運輸路線也遠離人員密集場所。

孫瑩說,疫情剛開始時,各定點醫院轉運來的醫療廢物最少一天也有100公斤,之後各區隔離點增多,醫療廢物量也劇增,最多的時候一天六七噸。目前除了新冠肺炎疫情產生的醫療垃圾外,其餘醫療垃圾數量沒有往常那麼多,但是疫情過後醫療垃圾肯定有快速上漲的過程,我們正在做相應準備。

據瞭解,按照國家衛健委發佈的《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間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我省醫療機構在診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及疑似患者發熱門診和病區(房)產生的廢棄物,包括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均按照醫療廢物進行分類收集。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利器盒的外表都有警示標識。使用雙層包裝袋,醫療廢物達到包裝袋或者利器盒的3/4時,都採用鵝頸結式封口,分層封扎。每個包裝袋、利器盒標籤都標有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部門、產生日期、類別,並在特別說明中醒目標註“新冠”。

工作人員說,在運送醫療廢物時,最怕的是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和利器盒的破損。要全力防護自己的安全,防止醫療廢物直接接觸身體,避免醫療廢物洩漏和擴散。每天運送結束後,他們都對運送工具進行清潔和消毒,並且每天兩次對醫療廢物暫存處消毒。

記者瞭解到,疫情爆發後,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制定印發了《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關於迅速開展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及定點醫療機構環境管理檢查的通知》《關於轉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管理與技術指南(試行)>的通知》等系列文件,要求各市(地)生態環境部門立即制定應對疫情醫療廢物管理工作方案並迅速啟動,建立協調機制,統一調配轄區內資源,保障疫情醫療廢物處置能力,依法科學指導和監管各基層組織、醫院、企業,及時、有序、高效、無害化處置醫療廢物。按照國家和省疾控部門的要求,黑龍江省內定點醫院嚴格執行醫療廢物處置標準,使用黃色收集袋封存醫療廢物,並噴灑消毒液,並與轉運單位隨時溝通,及時轉運。

黑龍江環保志願者聯合會陳婷說,醫療垃圾並不是只有醫院才有,它離我們很近,甚至家裡就有。家庭醫療垃圾如一次性口罩,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汙染的廢棄的藥品,廢棄的化學消毒劑,廢棄的汞血壓計、汞溫度計等,這些都是家庭常見的。另外比如胰島素注射、血糖檢測等,這些汙染性垃圾都屬於醫療垃圾,人們都應該謹慎處理,切勿亂扔。

在這防疫戰鬥的一個多月裡,這條“看不見的戰線”上,一群專業人員默默地辛苦付出,他們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奔波著,為人們築牢又一個抵擋病毒傳播的屏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