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心裡總是有一口怨氣,化不開,怎麼辦?

Q不再聯繫L冬天的秘密


【木林談心理】觀點:生活總難免和他人有些爭執,心裡產生了怨氣,甚至把自己氣到生病。但是一直都化不開的怨氣,大多來自如下的4種情況:

①來自親人的傷害

這種傷害大多來自自己很心疼的親人,甚至曾經一度以為對方也對自己特別的好。比如說父母對於子女的愛,自己對於父母的孝順。

但是現實卻完全出乎自己的意料,他們的冷言冷語,他們的自私,他們的嘲諷,如同一支支利箭刺中了內心的柔軟。自己把他們擺放在心裡最高的位置,可是在他們眼中,自己卻什麼也不是。

解讀:親人之間的怨氣大多來自“付出與得到不平衡的”心理感受。其實,自己冷靜下來想一想。既然是親人,自己付出了,就是心甘情願。那麼,為什麼要糾結他們給自己的回報是什麼樣的,這又不是投資做生意?

②來自好友的傷害

我們一生中會交很多朋友,從小時候的玩伴,到成年之後的閨蜜或者鐵子,之所以能夠彼此走得那麼近,是因為覺得兩個人的三觀一致。

但是面對利益或者權利的時候,對方想都沒想,直接選擇了背叛友情,甚至不惜利用自己,把自己推入火坑。多年付出的友情相交,如今換來的卻是一頭沒有情感的野狼一樣的回報,內心痛苦不堪,一口氣咽不下去。

解讀:這種人對自己的傷害,是壞事嗎?我不覺得,相反我覺得是好事。他現在傷害了自己,總比在生死存亡的時候,傷害自己要強得多。

③來自熟人的傷害

每個人都有社交圈子,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總會認識一些人。而在這個圈子,自己之所以能夠有話語權,就是因為自己有人設IP。

自我感覺良好,覺得在公司裡面能夠說得上話,是一種好的自我心理暗示,會更好地往上走。也是一種壞的心理暗示,容易自我驕傲,看不清現實。直到有一天,同事不給自己“面子”,讓自己特別的難堪。

解讀:生活或者職場,最怕的就是自我設定的IP,而不是他人給予的。求人辦事沒辦成,反倒被奚落,內心存在怨氣,覺得對方不給自己“面子”。其實,自己想想,如果自己真的人設很厲害,對方會不給“面子”嗎?

④來自愛人的傷害

愛情,是我們貫穿一生的重要情感。兩情相悅,希望彼此白頭偕老,是每一個戀人對自己和對方未來的期盼。

但是,有一天發現,對方遠離了自己,背叛了愛情。而自己一直是個傻傻的,矇在鼓裡的“傻白甜”,以為對方只是累了,其實對方是看自己“膩了”。

解讀:內心的怨氣會非常大,憑什麼自己對他那麼好,現在卻如同“棄之敝履”,憑什麼對方先說分手?情感的背叛者,的確可惡,甚至骯髒。但是自己就真的沒有一點錯嗎?怨恨對方,並不能把對方拉回自己身邊,反而會讓自己錯過更好的人。

人生短暫,何嘗不學一下阿Q?

我們都知道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他面對他人的傷害,總會用到一句,“兒子打老子,天經地義的事情。”來安慰自己。

這個看起來,很愚蠢,實際上,卻特別的聰明。

面對自己得不到的,無法解決的傷害,與其心裡一直怨恨,和對方吵得翻天覆地,為什麼不選擇放下過去,就當做是一陣惡風吹過,把目光放在遠方美麗的景色呢。


我是【木林談心理】,喜歡探討生活中的心理學,通過文字給您帶來溫暖的感覺,陪您一路前行,我們一起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