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好餓的毛毛蟲》星期、數字和水果,寶寶可以這樣學

《好餓的毛毛蟲》已經囤了好久,剛買的時候孩子對這本書並沒什麼興趣,講的時候也不願意互動,但孩子到了3歲半,突然就喜歡這本書了,午睡前講3遍都不夠。

繪本推薦  |《好餓的毛毛蟲》星期、數字和水果,寶寶可以這樣學

原來呀,小孩子對繪本的喜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所以早先囤的繪本,小朋友如果不喜歡,家長也不要太著急,也許某一天,小傢伙就粉了呢。

卡爾爺爺(Eric Carle)創作的英文版《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已經流行了好幾十年,被翻譯成47種語言版本,銷售超過3000萬冊,是繪本氾濫的年代裡,難得的經典。中文版《好餓的毛毛蟲》出版於2008年,家裡準備的就是中文版,但是會在每頁上標出對應的英文,搖身一變就成了中英文雙語繪本了。買一本中文版,再買一本英文版就有點浪費了,繪本多了還是很佔地方的,所以自己會比較喜歡精簡與重複利用。

繪本推薦  |《好餓的毛毛蟲》星期、數字和水果,寶寶可以這樣學

故事講述的是蛋裡鑽出來的一隻小毛毛蟲,從星期一到星期六吃了各種各樣的好吃的,毛毛蟲就長大了,還給自己做了一個叫作“繭”的小房子,在裡邊住了兩個星期,鑽出來後就變成了漂亮的蝴蝶。

繪本推薦  |《好餓的毛毛蟲》星期、數字和水果,寶寶可以這樣學

孩子們可以從《好餓的毛毛蟲》裡學到星期的表達,數字的表達,水果的表達和各種食物的表達,如果父母在給孩子講繪本時拓展一下,還能讓孩子們學到顏色的表達。比如邊講邊問問孩子,毛毛蟲喜歡吃的蘋果是什麼顏色呀?李子是什麼顏色呀?寶寶最愛吃什麼水果呀?是什麼顏色的呢?

還可以順便普及下不挑食的好習慣,比如星期六毛毛蟲吃的實在太多了,所以毛毛蟲的肚子都疼了,需要吃一片嫩嫩的葉子幫助消化,是不是寶寶見到好吃的也不能吃太多呀?寶寶多吃蔬菜肚子不會痛呦。

繪本推薦  |《好餓的毛毛蟲》星期、數字和水果,寶寶可以這樣學

還可以考考孩子,讓孩子來講講毛毛蟲是怎麼變成蝴蝶的,看看孩子有什麼天馬行空的想法。

再讓孩子的小手模仿毛毛蟲,在小洞洞裡鑽一鑽,不僅能增加閱讀的趣味性,還能鍛鍊手指的觸覺與手眼協調能力。

月光下,一顆小小的蛋躺在葉子上。

In the light of the moon, a little egg lay on a leaf.

星期天早晨,暖和的太陽昇起來了。“啵”一聲,一條又小又餓的毛毛蟲,從蛋裡爬了出來。

On Sunday morning, the warm sun came up. "POO!" Out of the egg, came a tiny and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它要去找一些東西來吃。

He started to look for some food.

星期一,它吃了一個蘋果。可是,肚子還是好餓。

On Monday he ate through one apple. But he was still hungry.

星期二,它吃了兩個梨。可是,肚子還是好餓。

On Tuesday, he ate through two pears.But he was still hungry.

星期三,它吃了三個李子。可是,肚子還是好餓。

On Wednesday, he ate through three plums.But he was still hungry.

星期四,它吃了四個草莓。可是,肚子還是好餓。

On Thursday, he ate through four strawberries. But he was still hungry.

星期五,它吃了五個橘子。可是,肚子還是好餓。

On Friday, he ate through five oranges. But he was still hungry.

星期六,他吃了一塊巧克力蛋糕,一個冰淇淋甜筒,一條醃黃瓜,一片奶酪,一截火腿,一根棒棒糖,一片櫻桃派,一條香腸,一個紙杯蛋糕和一片西瓜。

On Saturday, he ate through one piece of chocolate cake, one icecream cone, one pickle, one slice of Swiss cheese, one slice of salami, one lollipop, one piece of cherry pie, one sausage, one cupcake and one slice of watermelon.

那天晚上,毛毛蟲的肚子好痛!

That night, he had a stomachache!

第二天,又是星期天了。毛毛蟲吃了一片又嫩又綠的葉子,覺得舒服多了。

The next day was Sunday again.The caterpillar ate through one nice green leaf, and after that he felt much better.

現在,毛毛蟲不覺得肚子餓了。他不再是一條小毛毛蟲了。他是一條又肥又大的毛毛蟲。

Now he wasn't hungry any more and he wasn't a little caterpillar any more. He was a big, fat caterpillar.

他造了一間小房子,叫做“繭”,把自己包在裡頭。它在裡頭住 了兩個多星期,然後,把繭咬破一個洞,鑽了出來... ...

He built a small house, called a cocoon, around himself. He stayed inside for more than two weeks. Then he nibbled a hole in the cocoon, pushed his way out and…

啊!毛毛蟲變成了一隻漂亮的蝴蝶。

He was a beautiful butterfly!


繪本推薦  |《好餓的毛毛蟲》星期、數字和水果,寶寶可以這樣學

看過內容感覺怎麼樣?《好餓的毛毛蟲》內容簡單,內涵豐富,與孩子的互動點也比較多。給孩子讀繪本除了幫助孩子接收到藝術的薰陶,還需要跟孩子進行互動,這樣通過繪本的閱讀,既能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鍛鍊孩子的觀察力與思考力,等孩子到了語言爆發期,孩子們的互動答案經常能帶給父母意外的驚喜。孩子們帶來的驚喜,都是生活裡的小確幸。

被疫情籠罩的假期,用溫暖的繪本來陪伴孩子,感受藝術、思想與成長的力量。

繪本推薦  |《好餓的毛毛蟲》星期、數字和水果,寶寶可以這樣學

互動問答:您家寶寶最喜歡什麼繪本呢?讀繪本時孩子給您最大的驚喜是什麼呢?

本文作者“晶媽”家有個猴年馬月生的男孩兒Oliver,在經歷備孕、懷孕、生產後,決定自己邊帶娃邊工作,經歷養育孩子的全部過程,也享受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快樂。不僅按聯合國建議給孩子母乳到2歲,還幫助孩子完成幼兒園全勤紀錄。關注頭條號 ,將與您分享育兒的親身經驗及對育兒見聞、家庭成長的思考,歡迎評論、提問,轉發分享。(本文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