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威海將來能發展到幾線城市?

錢寶昌


老想著奔幾線幹嘛,厲害能厲害過北上廣?為啥不做一個讓北上廣都羨慕的城市!缺點是沒有本地特色旅遊,旅遊業基礎建設根本沒有做深做強,離全國知名景點差遠了,來了啥都沒有。吃麼沒吃的,拿也沒拿的,總不至於拿海帶海蠣子吧。風景比不過九寨溝張家界,釣魚比不過舟山,養殖業除了海帶海蠣子其他品種太少。美食比不過重慶廣州等,所以威海玩的沒有深度,看似都挺好,其實也沒啥!自己都覺得玩得罪有點怨,別說我外地遊客了!特色民宿也沒幾個地方!


心有繁花9527


威海是山東省內的一座非常獨特的城市,它自然風光優美,自然資源豐富獨特,吸引著國內外的遊客慕名而來。

如果說按城市知名度來排名,威海絕對可以算得上是知名度“一線城市”。但由於經濟發展、城市規模、人口等種種因素,目前正兒八經的城市排行中,威海的最新規劃是屬於三線城市。

對於這個排名有人歡喜有人憂,憂的人認為排名低了,但說句實話,在山東省內,經濟大市青島是新一線城市,而省會濟南、GDP排名第二的煙臺這樣的城市也才是二線城市,威海與他們相比確實有著差距,三線這個位置應該說是在目前比較符合定位了。

當然了,威海在城市排行中有很大的上升潛力的,我覺得威海跳一跳還是能擠進二線城市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來分析一下。

首先,近年威海的經濟增速保持著相當快的速度,比如2017年的經濟增速為8%,排在十七市中的第四名,若保持增速,繼續向前邊的城市超車是遲早的事。

然後再從產業結構上來看。威海經濟處於山東十七市的中游水平,那是因為在山東這個歷來以來重工業為經濟增長主要拉動力的省份,那些佔據了重工業資源的城市自然有著先發優勢,但在近年,很多工業開始面臨著產能過剩、結構老化等問題,急需淘汰轉型,而威海呢,一直以來都是缺乏重工業的,所以自然環境保持的最完好,而且中心放在旅遊服務業、對外貿易、海洋產業等方面,而這些產業在如今山東推行的新舊動能轉換戰略中被放到了重點發展的位置上。

可想而知,威海由於自然原因以及經濟結構的原因,很容易成為新動能孵化的重地。目前,山東已在威海佈局了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等未來產業,並且結合優勢壯大醫療器械、海洋生物、時尚創意等新興產業,同時改造機械裝備、紡織、海洋食品等傳統產業,誓要打造國家區域創新中心、醫療健康產業示範城市和中韓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

所以,在不久的將來,威海實現經濟崛起,並且彎道超車,使得城市規模再進階一個檔次,還是可期的。


齊魯壹點


威海具備二線實力,卻不能成為二線。

威海目前是三線城市,但這並非實力不濟,而是因為城市規模太小。

論實力,威海人均GDP全省第二,人均收入全省第三,科教文衛僅次於濟青煙,211高校數量在全國普通地級市當中排名第三。

不僅如此,威海還是我國第一個獲得聯合國人居獎的城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衛生條件世界一流,重點是房價要比多數同級別城市都低。這樣的實力,如果城市大點、人口多點,足以晉級二線。

但事實是沒有如果的,威海的情況在其他地區也一樣存在。比如廈門,具備新一線的實力,卻因為城市規模小而屈居二線;珠海具備二線實力也只能安於三線。

威海作為只有二百多萬人口的城市,想要成為更高級別的城市,至少得達到400萬以上,這個難度非常大。畢竟省內人口流入量最大的青島,每年也只有十幾萬新增人口。以威海的人口增速,達到400萬體量的時候,二線門檻估計已經是500萬了。

其實我倒覺得威海現在這樣就很好,大城市擁有的,這裡一樣都不少。反之,這裡的安逸和人口密度是大城市所不具備的。相比於喧囂與激烈的競爭,威海現在的情況恰到好處,不需要考慮幾線的問題。珠海一百多萬人,更沒指望升二線。但是富裕程度堪比深圳,房價卻比深圳便宜很多,這樣的收支比更有利於消費和生活,豈不是很滋潤?


城市發展報告


威海應該是四線城市。

第一,威海是旅遊性城市發展潛力有限。

第二,人口總量少,所謂人均GTP是房地產堆積起來的。

第三,支柱性產業少,三角已經沒落,威高和金猴都沒有像樣的業績,還是發展房地產。隨著樓市嚴冬的到來,發展潛力有限。一個韓國三星讓威海一個高區整個產業漣都受到波及。

第四,人口流失比較大。

第五,在人口為王的大環境下,威海政府在吸納外來人口的優惠政策不大。缺少長遠規劃。


張偉鋒15006317618


作為家鄉的威海,說實話對自己的定位不準。這有歷史問題,也有現實問題。原屬煙臺地區,以農漁為主,淡水資源不足,難以支撐城市上規模。

設市後大力發展工業,先天不足完成工業發展難以為繼,基本上沒有像樣的企業。旅遊作為主導產業沒有什麼規劃,基本上半日遊居多。在煙臺,青島自己遼寧的大連擠壓下,乏善可陳。

未來應大力發展與海相關的產業。放棄以工為主導的發展思維。以特色為主導,提升城市品味;引進科研園所,以科技提升城市發展潛力,發展或可期!


ron1103


威海確實是全國最適宜人居住養老的城市,氣候宜人,面朝大海,海鮮豐富,人也友好。你踏上威海的那一刻起,都會感到自己的腳步更為輕盈,心情也會自然舒緩下來。這是威海最大的優點。



在很多城市都爭相發展二線,一線乃至超一線城市的背景下,威海近些年的發展速度也很快,出現了像南海新區這種集經濟與居住潛能於一體的新興地帶,輔以威海本身的資源優勢,威海未來的發展前景不容小覷。

但必須承認的一點是,威海的地盤還是小,在青島煙臺威海三地的膠東半島,發展很難超過煙臺,更不要說青島。未來威海應該還是三線城市,但會是最適宜人居住的城市。

你對威海最深的印象是什麼?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老李有刀


小編認為,主要原因還是威海的面積太小,人口太少,缺乏建設大城市的硬件條件,而且這還是硬傷,真不好改變,除非行政區劃調整。但現實情況是,和威海搭界只有煙臺市,如果區劃調整隻有煙威合併的份,但這樣的話威海還能叫威海嗎?

所以說,威海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大概率還會是三線城市,不過小編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好的,精緻宜居的小城市不一定就不如擁擠的大城市有魅力!

最後祝威海的發展越來越好!


雨桐撩樓市


其實在國家對城市劃分中,並沒有一二三四五線城市之說,我們看到的某某城市是幾線城市,這更多的是一些房地產商、投資商和有關機構制定的市場戰略而劃分的。比如近年來所謂的“新一線城市”炒得火熱,它就是由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評選出來的,很多人說威海是三線城市,大概也是出於它公佈的榜單吧!

山東是我國的經濟大省,而且發展相對均衡,省內強市林立,因此在劃線評選的時候,山東還是整體偏前的。威海在山東省內的經濟規模並不突出,強其2018年GDP為3641.48億元,位居全省第10,但發展水平卻很高,人均GDP高達12.89萬元,僅次於東營及青島,位居全省第三。



那麼威海未來能夠發展到幾線城市?首先我們看看目前山東各市的劃線情況。根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院公佈的2019年《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山東各市分別是以下幾線城市:

新一線城市:青島

二線城市:濟南、煙臺

三線城市:濰坊、臨沂、濟寧、淄博、威海、泰安

四線城市:東營、菏澤、日照、德州、棗莊、聊城、濱州

在山東省內,經濟中心青島是新一線城市,而省會濟南、GDP排名第三的煙臺也才是二線城市,威海與他們相比確實有著較大差距,因此被評為三線城市其實已經比較符合它的定位了。從總體來看,山東的城市大都集中在三線、四線行列,所以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強的。



那麼威海未來能夠發展成為幾線城市?就目前而言,個人認為,威海的上限頂多是二線城市,一線城市就不可能了,北上廣深雷打不動,即使未來再有城市加入,也極大可能從新一線城市行列中選出。而新一線城市,大都是一些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以及經濟實力超強的地級市,威海估計也沒指望了。當然,能否評上二線城市,還要視威海今後的發展狀況如何了!


錦繡中源


我們為什麼要追求幾線城市呢?城市是用來生活的,一個文明和諧相處,人民安居樂業就夠了,所謂的幾線城市那是國家層面的東西,是國家綜合權衡,進行調控的東西。威海一個海防前哨,在祖國的大棋盤裡一樣,自有它自身的特點。作為一個城市居民,總不能在幾線城市的標誌中生活。威海不大不小,不緊不慢,一切剛剛好。


同舟0631


威海還是改為縣級市最好,以前隸屬煙臺市管轄,目前來看威海就是一個縣城模式建議改成榮成市威海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