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攜手內房、發力城市更新 港資房企內地迎來"春天"?

2019年,港資房企重新殺回內地。


攜手內房、發力城市更新 港資房企內地迎來


在過去的一年裡,以瑞安房地產(HK:00272)、新鴻基地產(HK:00016)、新世界中國(HK:00917)等為代表的港資房企,一改往昔收縮戰略,重新開始重倉內地。其中,新鴻基地產和新世界中國更是不惜重金,刷新杭州地王。與此同時,藍鯨房產注意到,欲在核心城市打造標杆項目的同時,以新世界為代表的港資房企也將觸手伸向了城市更新等新領域。


曾經,港資房企在內地房地產市場格局的塑造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且賺得盆滿缽滿。然而,隨著內地房企大刀闊斧的擴張,謹慎的港資房企逐漸敗下陣來。如今,在行業發展大洗牌的背景下,港資房企再度攻入內地,其又能否再現昔日輝煌?


港資房企“殺回內地”,搶灘佈局杭州


從2013年10月李嘉誠家族以71.6億元出售上海陸家嘴東方匯經中心開始,基於對內地房地產市場不太樂觀的預判以及內地房地產企業的快速成長,大部分香港房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開始陸續出售內地資產。一時之間,港資房企“敗逃”甚囂塵上。


不過,2018年以來,當內地房地產市場在史上最嚴調控中沉浮時,港資房企卻捲土重來,甚至在2019年加大了佈局力度。


2019年,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繼續從嚴,全年發佈調控政策達上百次,其調控力度遠遠超過2018年。在此背景下,不少房企在2019年中業績會上表示要放緩拿地、暫停拿地、只拿優質地。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2172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4.2%;土地成交價款11960億元,下降13.0%,降幅收窄2.2個百分點。


然而,以新鴻基、新世界為首的港資房企卻在此時加大了拿地力度,甚至不惜高價勇奪地王。

7月30日,新世界首次進入杭州,便以逼近百億元的總價競得杭州望江地塊;8月7日,新鴻基聯合平安集團以132.6億元購入一綜合體地塊,該幅地塊也是杭州土拍史上,第四宗成交總價超過百億元的土地。


58安居客首席分析師張波對藍鯨房產指出,港企內地逆勢拿地,其一是對於後續市場的趨勢判斷中長期看好;其二是認為部分城市存在不小的空間;最後,相比於香港,內地商業地產的發展機遇或可開發資源更為豐富。張波直言,這一趨勢預計在2020年還有可能持續。


值得注意的是,在港資房企佈局過程中,杭州成了“香餑餑”。除新世界和新鴻基外,5月17日,嘉裡建設以68.14億元競得杭州下城區一宗地塊;12月17日,九龍倉以13.62港元購入一住宅項目。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已有7家港企在杭州直接拿地,宗數達33宗,總價高達723.05億元。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杭州作為新一線城市,擁有較好的產業基礎、創新環境、居住環境與深厚的人文歷史和文化積澱,是非常宜居宜業的城市,行業成長潛力和成長空間巨大,自然成為港資企業佈局的重要城市之一。而一位港資房企在杭土地拓展人士曾對媒體表示“杭州在多元化的發展中顯示出了強大活力,本身的潛力和國際化氣質像極了當年的香港。”


攜手內地房企,發力城市更新


此次港資房企重回內地,除通過招拍掛流程與內地房企在土地市場廝殺外,以新世界為首的部分企業,也在城市更新和舊城改造領域,與內地房企展開了激烈的博弈。


早在2018年,新世界便強調了對內地的發展計劃,發佈了“予城新蘊”的新品牌口號。2018年6月,新世界執行副主席鄭志剛表示將投放約200億元在大灣區擴大土地儲備,“尤其廣州、佛山、東莞等一些地區會做城市舊村改造,大力增加大概8到10個項目。”


2019年以來,新世界先後與石圍塘街五眼橋經濟聯社、塔崗村下轄的大旺崗社達成合作協議,參與有關舊村改造;同時也成為廣州白鵝潭商務區的山村舊村更新改造項目、海珠區南箕村舊村新改造項目的意向合作企業。除此之外,恆基地產(HK:00012)也在2018年以約4.25億元,向北京鴻坤集團取得深圳市南山區一個城市更新項目50%的權益。


上海中原地產分析師盧文曦表示,第一,城市更新與舊改項目一般位於配套條件非常成熟的老城區,市場基礎更好。通過城市更新或舊改,對區域內的格局重新分佈,如果項目品質優越,能夠幫助企業迅速打開市場;第二,隨著市場環境的改善和政府服務與管理的逐步規範,以持有、運營、收租見長的港資房企,能夠帶來持續性的稅收,或許更受政府歡迎;第三,城市更新和舊改產品溢價能力更強。


除拿地方式外,此次重回內地,港資房企也一改往常單打獨鬥的形式,擬通過與內地房企合作的方式來克服文化背景、市場環境、管理模式等“水土不服”的問題。


如8月7日,新鴻基聯合平安集團下屬公司以132.6億元競得杭州市江河匯綜合體地塊;9月12日,恆基兆業與天恆集團組成聯合體,以24.25億元的價格共同競得孫河宅地。而旭輝(HK:00884)、碧桂園(HK:02007)、龍湖(HK:00960)、富力(HK:02777)及凱德中國等房企也都在恆基兆業的朋友圈中出現。


同策研究院總監張宏偉指出,這是一個優勢互補的策略。一方面,港企在資金上有融資成本低的優勢,但在營銷管理上水土不服;另一方面,內地房企有拿地及資金需求,同時兼具效率運作。雙方合作可以滿足港企在內地城市的佈局擴張,提高開發、銷售及運作效率,內地企業也可以獲得拿地及資金利好,實現互利共贏目的。


隨著內地房地產市場進入下行階段,內地企業入市猶豫,融資困難,出貨壓力極大。這或許正是港企攜資金優勢捲土重來的好時機。但隨著內地房地產市場集中度的提高以及內地房地產企業產品力的崛起,港資房企顯然已不具備完全的競爭優勢。對於港資房企來說,重新重倉內地究竟是機遇還是挑戰?


當下城市更新已成為房企獲取土地的主旋律之一,稅收指引內容在不斷明確中,為企業在實務工作中排除了不少困惑,

但仍有不少企業反映文件中列舉模式與實際的合作模式存在偏差,套用政策文件有一定的困難。某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系統梳理十餘舊改稅務工作經驗,精心錄製線上精品課,基礎版專業知識梳理+進階版重要節點問題解決方案,掃碼直接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