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品嚐雲南各地的春日美味,有的名字都沒聽過

春天,萬物萌發。最直接的感受,除了眼睛,或許就是舌頭了。雲南各地,有著各地不同的春菜菜譜,常見的薺菜、香椿、蒲公英,再加上竹筍、螞蟻蛋……雲南人有了最得意的春日美味!


品嚐雲南各地的春日美味,有的名字都沒聽過


珍珠小野蒜

推薦地區:曲靖

春日田間地頭,總能看到一株株倔強生長的小野蒜,或一株孤獨,或一片簇擁。蒜苗如蒜又似蔥,各地叫法不一,我省很多地方也稱“藠頭”、“野胡蔥”。不管叫什麼,春天裡的它,就是一道有些重口味但犒賞味蕾超讚的下飯菜。


每年春節至清明前後,曲靖各地天生地長的小野蒜們,便會用翠生生的小清新外表,從舌尖上挑染出一個重口味的春天來。


小野蒜吃法多樣,諸如小野蒜炒雞蛋,味道濃重,做法卻簡單——將小野蒜切段,打三四個雞蛋,蛋液在熱油裡煎得差不多了,再把小野蒜段兒撒進去,翻炒兩回,出鍋,黃澄澄配綠瑩瑩,香噴噴配鮮溜溜,再抿一口小酒兒,絕了。


曲靖還有很多餐館和食客喜歡用小野蒜炒臘肉、炒洋芋,吃過的人一定回味無窮。還有吃燒洋芋時,配上一碟涼拌小野蒜,味道更是爽歪歪。小野蒜洗淨,沸水燙過,配上小米辣,撒入鹽巴、味精、麻辣鮮等佐料,醃製入味就可以食用。吃米線、麵條時,也是難得的一道配菜。


品嚐雲南各地的春日美味,有的名字都沒聽過


椿頭苞

推薦地區:龍陵

椿頭苞又稱刺椿頭、樹頭菜,因長在刺椿樹的枝頭而得名,龍陵人還叫刺棕包。滿身帶刺、味微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陽春3月,龍陵的集市上到處擺滿了新鮮椿頭苞、刷把菜、香椿等天然綠色食品。其中,尤以椿頭苞最受當地人青睞。龍陵人喜食椿頭苞由來已久,由於深受當地人喜愛,它已從原來的野生採摘,發展到當地村民將其移栽在房前屋後進行採摘,成為家家戶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餚。


在龍陵,椿頭苞食用方法很多——先把比較硬的刺去掉,軟嫩的刺可以不用去,然後洗淨放入沸水中煮3到5分鐘,待7成熟後撈出漂洗,就可以根據口味烹製,可以切碎涼拌、打蘸水、炒吃等。龍陵最常食用方法是將椿頭苞和蠶豆仁放在一起水煮,煮熟之後放上龍陵釀製的幹醃菜,味道獨具特色,開胃爽口,也是當地人最愛的一種食法,熱天吃起來較為爽口。


品嚐雲南各地的春日美味,有的名字都沒聽過


帕哈菜

推薦地區:臨滄

在臨滄,遍地生長的雜草中,往往會隱藏著許多的中草藥,帕哈菜就是其中之一。在當地少數民族的食譜中,這是一道具有清熱祛溼功效的美味,也是老一輩臨滄人的集體回憶。帕哈菜又名臭菜,賤名金身,與臭豆腐相似,聞起來味道不佳,入口卻是鮮香可口。


帕哈菜洗淨切細,調入土雞蛋,只需少許鹽調味,鍋入旺火留油少許,將蛋與菜混合體倒入煎至兩面均金黃。土雞蛋濃郁的香味與帕哈菜的清香混合,脆嫩香滑融為一體,讓味道在舌尖得到完美的釋放。


品嚐雲南各地的春日美味,有的名字都沒聽過


樹頭菜

推薦地區:臨滄

樹頭菜屬珍稀野生蔬菜,每克樹頭菜嫩莖葉鮮樣中,含粗蛋白74.5毫克,總氨基酸27.2毫克,人體必需氨基酸11.2毫克,遠遠高於普通蔬菜。


肥瘦參半的山豬火腿絲過熱油,幹辣椒和蒜片的加入讓整道菜味道更為豐富。樹頭菜用手撕成小塊,加鮮湯與火腿大火炒制10分鐘,山豬火腿絲的鹹香與樹頭菜的香嫩鮮美融為一體,入口滋味微苦回甘,是春季難得的山珍美味。


品嚐雲南各地的春日美味,有的名字都沒聽過


白露花

推薦地區:龍陵

又是一年白露花開時,龍陵縣臘勐鄉到惠通橋江邊一帶,當鼓鼓囊囊的花苞擠滿枝頭、粉嫩質樸的花朵翩躚在山窪裡、懸崖畔的時候,覬覦已久的人們按捺不住蠢蠢欲動的饞唾,紛紛打起了白露花的主意。


白露花的吃法多種多樣,可涼拌、煮骨頭鮓、煮蠶豆米幹醃菜等,還可曬乾後備全年食用,也可用酸醋或水醃菜涼拌著吃、用豆豉或幹醃菜炒著吃、用骨頭鮓或酸肉燴著吃等;也可不焯水,直接生炒、生煮、生燴,味道都是槓槓滴。


品嚐雲南各地的春日美味,有的名字都沒聽過


雞屎臭藥

推薦地區:紅河、曲靖

這個季節,紅河、曲靖山野上到處可見一種葉似馬蹄、傘形花序上開滿白色小花的植物,它散發著淡淡的幽香,而塊根卻有著濃烈的雞屎臭味。這就是被當地人稱為雞屎臭藥的植物,其鮮嫩花枝不僅可以烹製成鮮美爽口的菜餚,很多人還把它當做健胃助消化的藥來吃。


雞屎臭藥的花葉拿到家中挑選到鮮嫩的花、枝、葉,洗淨後,先下燙水焯一會,撈出後即可與韭菜、辣椒等一起素炒,味道清爽,略有一點苦味。藤最常見的吃法是炒肉吃,或者素炒,如果不想炒,打個蘸水,涼拌著吃也很舒服,或者來個煎蛋也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