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玄奘之死4——油盡燈枯

前面駱駝分別寫了《玄奘之死》之《西出玉門》、《絲路餘聞》和《盛世悲歌》,今天駱駝就繼續我們的故事。


玄奘之死4——油盡燈枯

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在終南山去世,太子李治即位史稱唐高宗,玄奘看著李治繼位,心裡長出了一口氣。玄奘雖在沙門之內,但為了翻譯佛經振興佛教,世間的因果終是沾染了很多。當年玄奘在太宗身邊如走崖邊,隨時都可能萬劫不復,是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時常幫襯玄奘一二。不過天下從來沒有無源之水,玄奘從西域回來時,李治雖然已是當朝太子,但坐上那把椅子的前景依然晦暗不明,長孫無忌知道玄奘常伴太宗左右,希望玄奘在太宗面前對李治能有所關照。


玄奘之死4——油盡燈枯

玄奘深知自己要想順利譯經、再昌佛教,必須有所依靠,而且李治本人對佛教並不排斥,於是只好點頭答應。李治曾在玄奘協助下寫佛經為太宗祈福,玄奘在太宗面前也經常稱讚李治,而長孫無忌則會投桃報李,時時幫襯玄奘,甚至答應在李治繼位後,定會助玄奘重振佛教。貞觀二十二年,李治為報母恩修建的大慈恩寺即將完工,李治將玄奘的譯經場從弘福寺遷至此處,請玄奘出任上座,並請太宗為玄奘主持了入寺升座儀式。


玄奘之死4——油盡燈枯

李治即位後遵守了承諾,對玄奘照顧有加,並特許玄奘在大慈恩寺建大雁塔,一切用度都由宮中撥付。在隨後的的一段時間裡,玄奘譯經建塔都一一落實,玄奘感覺佛教中興在即十分高興。但好景不長,隨著帝位穩固,李治開始了王權對神權的打壓。永輝六年,在李治的默許下,五品小官呂才公然指責譯經場的僧人翻譯有誤,並直接對玄奘管理譯經場的能力提出了質疑。已經熟悉官場運作的玄奘知道,呂才只不過馬前卒,是李治對自己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玄奘之死4——油盡燈枯

面對呂才的質疑玄奘選擇了沉默,不明所以的弟子慧立感到憤憤不平,自己的師傅佛法精神,在高僧雲集的天竺曾為了佛法力挫群僧,面對一個根本不信佛的小官竟然啞口無言。於是他私下裡去找了宰相於志寧,希望能他能出面平息此事,玄奘知道後大驚失色,知道一定會引來更多的麻煩。李治知道後,竟然下明旨讓呂才和玄奘公開辯論,玄奘無奈只好從命。呂才自然不是三藏法師的對手,但他卻是面帶微笑走的,獲得勝利的玄奘卻是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


玄奘之死4——油盡燈枯

不久之後,李治就派人來監管譯經場,並將玄奘召進宮中相伴,這次連慧立也明白了李治的意圖。在李治的安排下,玄奘多次為武后祈福並敬獻祥瑞,外人看來玄奘已失去了氣節,在信眾中的形象一時黯淡了下來。而曾經在朝中支持玄奘的長孫無忌、褚遂良、于志寧等人也對玄奘產生了看法,畢竟他們都堅定反對武則天稱後。此時的玄奘遠離信眾,朝堂之上也再無人支持,於是只能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到李治和武后的身上,但很快玄奘就知道自己錯了。


玄奘之死4——油盡燈枯

武后在生產未來的中宗李顯前後,玄奘積極為武后祈福,並趁武后擔心不能順利生產之機,請求武后將未來的孩子許給沙門。武后順利生產之後,應約讓尚在襁褓的李顯拜了玄奘為師,法名“佛光王”。武后為了酬玄奘為順利產子祈福之功,對他很是關照,駕幸洛陽時曾帶著玄奘一起,並讓玄奘和俗家的姐姐相會,還幫助玄奘重葬了雙親。玄奘這時錯誤的認為李治已經回心轉意,不再打壓佛教,就請求李治提升佛教地位,但立刻就遭到了拒絕。


玄奘之死4——油盡燈枯

在洛陽期間武后對自己的也開始變得疏遠,玄奘此時已經年逾花甲,往來西域時也染上了暗疾,此時憂懼之心一起,立刻一病不起。當時的御醫都在洛陽宮伴駕,而自己所在的積翠宮並無良醫,玄奘此時不想去麻煩帝后,只好外出求醫。很快帝后二人得知消息,並派來了一名的御醫來“看望”玄奘。玄奘沒有因為派來的是個新入宮的御醫而感到不受尊重,因為御醫一來就下告訴他,帝后對於玄奘私自出宮求醫十分不滿。


玄奘之死4——油盡燈枯

回到長安後,李治沒有讓“佛光王”的師傅進宮,也沒有讓大慈恩寺“上座”回寺,而是讓他去了西明寺,但並沒有安排任何職位,此時西明寺的“上座”是道宣(《續高僧傳》作者,其中有關玄奘的論述,多有貶義),道宣早年也曾助玄奘譯經,但和玄奘不睦很快又離開了譯經場,玄奘知道李治如此安排的用意,於是上書李治請求去偏遠的玉華寺譯經,並放棄地位顯赫的大慈恩寺“上座”一職。這正是李治希望的結果,於是李治很快就同意的玄奘的請求。


玄奘之死4——油盡燈枯

和玄奘一起回玉華寺的除了自己的徒弟,還有李治安排的五名“護衛”,按李治的要求,玄奘不得隨意出玉華寺,定期還有回長安覲見,所有外出都要有“護衛”貼身陪伴。遠離了政治紛爭和俗世榮耀的玄奘,在玉華寺內安心的譯經,歷時四年有餘,翻譯了經書近千卷,夜以繼日的工作摧垮了玄奘的身體,但是玄奘不敢停下來,因為停下來他就會想自己的一生的付出是否值得,他雖然遍閱佛法、通曉三藏,但對於這個疑問,他卻不知道,也不敢知道答案。

公元664年,當桌上的油燈燃盡之後,玄奘也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玄奘之死4——油盡燈枯

後記:

“(公元664年高宗)敕曰 :“玉華寺玄奘法師既亡,其翻經之事且停 。已翻成者,準舊例官為鈔 寫;自餘未翻者,總付慈恩寺守掌,勿令損失 。其玄奘師弟子及同翻經先非玉華寺僧者,宜放還本寺 。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公元664年)十二月十三日,上官儀被下獄處死,其子庭芝亦被殺,籍沒全家,賜廢太子忠死,株連流貶者甚眾。自是,高宗每視事、武后皆垂簾於後,政無大小,皆與聞之,“天下大權,悉歸中宮”,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謂之二聖。——《資治通鑑》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貪吃的駱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