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憑啥說老年人是夕陽紅,這合適嗎?

手心我心bxl版


從物質的自然規律上說,合規沒錯。從精神層面看,從一個人的追求上看,夕陽無限好,已是近黃昏。多少帶有一些悲涼的感覺,黃昏雖好,但韶華已逝,故宋人有云:夕陽西下幾時回。更有詩仙李白詩云: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因此有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的奉勸世人的混世豪情。我覺得作為一個有抱負有追求的年輕人來說,詩仙的這句勸導未免有所偏頗,我想李白在發千古之感慨的時候,也是乘一時之興,發思人生之幽情,絕無讓人消弭於吃喝玩樂之中。作為當代人理應時時進取,皆要有所為,勵志於天。即使生命已至黃昏,也要歷時進取,讓夕陽更俏,更完美。因為你已經享受了人生,經歷了人生最圓滿的征程。


清流澎湃


小睿認為: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傍晚時分,我因為心情不太好,駕著車登上了樂遊原。這夕陽晚景的確十分美好,但遺憾的是已經臨近黃昏。

看著美麗的夕陽,詩人不禁感嘆,夕陽啊無限美好,只可惜已經接近黃昏了。再美好,也是轉瞬即逝的美好。自從讀到這首詩,我們都是這樣理解的,教材上也是這樣寫的。

但著名的紅學家周汝昌提出了異議。他認為,這裡的“只是”很可能是“祇是”的簡寫。

在《說文解字》裡,“只”跟“祇”字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只”的解釋是“語巳詞也,從口,象氣下引之形”,就是個句末感嘆的語氣助詞,是話說完了感嘆的樣子,在句末,相當於“耳”。

“祇”字在《說文》是“地祇,提出萬物者也”,就是“地神”的意思,到了唐代,才有了“祇是”這個詞,指“單一的、僅僅的”的意思,“祇”成了“只”的異體字。周先生認為,李商隱應當是寫作“祇是近黃昏”,後世傳抄,按慣例簡寫為“只是近黃昏”了。

周先生認為,古代人只寫“祇是”,不寫“只是”。《詩經.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祇攪我心。”曹丕《煌煌京洛行》:“多言寡,祇令事敗。”等等經典中,“祇”都只有“恰、正、只”的意思。那麼,“夕陽無限好,祇是近黃昏”,這一句詩就應當翻譯為:

夕陽無限好,特別是黃昏那一刻為最美。

樂遊原,在唐代是個旅遊的好去處,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的地方。 登上它可俯視長安城。樂遊原在秦代屬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於西漢初年,漢宣帝時在這裡立“樂遊廟”,又名“樂遊苑”。《漢書·宣帝紀》裡記道:“神爵三年,起樂遊苑”。漢宣帝第一任皇后許氏死後就是埋葬在這裡,因為“苑”與“原”諧音,樂遊苑後來就被傳為“樂遊原”。

樂遊原在盛唐已經非常有名,使它聲名遠播的,是李白的那闕《憶秦娥》: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李白是“樂遊原”成為網紅打卡地的最大推手,李商隱童鞋是後來者。李商隱也喜歡樂遊原,這是肯定的。要不他也不會心情一不好,就“驅車登古原”,來這裡散心解悶、調適心情應該是他經常做的事情。

也許,美麗的黃昏風景,真的讓他全身心得到放鬆,感受到萬物的美好。多麼愜意。

如果從這個邏輯上來理解,周汝昌先生的說法倒也很符合人物心理。要真是這樣,李商隱面對後人的誤解,恐怕要一驚一乍地跳出來說:

我只是看到了黃昏時美麗的景色罷了,沒想那麼多……


睿為企業法務


首先,我的觀點是,我不覺得“夕陽紅”是貶義的或消極的。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寫這首詩的時候心情不好,首句提到了“向晚意不適”。一個心情不好的人看什麼都是討厭的,因為這時人比較極端。

夕陽的美是每個人都感受過的,就看以怎麼樣的角度去看待了。李那天不高興,所以是屬於出去散散心,這時如果有一個人問他,“嘿,哥們,這夕陽不錯啊”。李一定會回答,“好看!好看有屁用,馬上就沒了!”如果心情好或許會說,不錯不錯,明天一定要帶女朋友過來看看。不同的心情觸發了對景的不同感悟而已。

我認為 “夕陽紅”並不是一個貶義詞,相反是個褒義詞,只關乎大家的對於這個意境的解讀!“朝陽”、“驕陽”也都是一瞬即逝的,為什麼就是好的呢。試想,如果李是中午心情不好的,然後出去散心,看到“驕陽”,會否會感嘆即使驕陽盛極一時,那也只是一時的,轉眼就失勢了呢?

中國文學博大精深,一詞一句就看各自的體會和感悟了!“夕陽紅”,美不勝收,不僅不是消極的,而是非常積極的。它告訴我們世事無常,不能像“驕陽”一般外放,即便盛極一時,也是曇花一現,且未必為人所喜。有多少人喜歡中午那當空烈日呢?我想躲之唯恐不及吧?!

“夕陽紅”就不一樣了,綿綿的氣場讓人非常的舒服,為大家所喜歡。如果我們為人處事能像“夕陽紅”一般,那麼一定高朋滿座,良友成群。

綜上所述,我認為用“夕陽紅”形容老年人並無任何問題,而且是一種大大的褒獎。



老夫詫異


老師你好?我來回答“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憑啥說老年人是夕陽紅,這合適嗎?,"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描述了一輪紅日西鈄,顯得無限美麗。可是縱有千好萬好也經得不了多長時間,己經黃昏啦,馬上太陽就要落山了,不禁禁讓人有些傷感,用"夕陽紅"比愉老人我覺得最合適不過啦。太陽從東方升起,晚上從西邊落下去,循環往復,日復一日。把人們比作是一天的太陽。小娃呱呱落地就像那初升的大陽,溫暖而又柔軟軟,一天天長大,太陽也一點點升起。正值壯年是像中午的太陽激情四射。無論人或太陽此時正是光芒最盛的時刻。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年紀越來越大,不在那麼爭強好勝,就像那傍晚的夕陽,雖然依舊明媚,可是卻不那麼刺眼,不會在將人灼傷……。所以說老年人是"夕陽紅”最合適的。老師我回答是否離題太遠,請老師指點。謝謝,在見。




靖邊縣小河龍城大峽谷


人到了一定年紀,總是要老的。

再怎麼強勢,也就是強弩之末,如同一天裡的夕陽,終歸西落。難不成還能將老人比喻成朝陽或者如日中天。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才是所有老年人群體人生的真實寫照。

朱自清有“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的句子,按朱自清自己解釋“這兩句詩只是表示積極,樂觀,執著於現實”的意思。

我認為,無論前者還是後者,對於夕陽都是一種讚美。稱老年人為夕陽紅並非貶意。後者的那種意境更適合於當代的老年人。

但願天下老年人的晚年幸福快樂。

(本人創意動畫: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



江南樵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描述的是一輪紅日西斜,顯得無限美麗,可是縱有千好萬好,也維持不了多長時間,已經黃昏了,馬上太陽就要落山了,不禁讓人有些傷感。

用“夕陽紅”比喻老人,我覺得再合適不過了!太陽早上從東方升起,晚上從西方落下,循環往復,日復一日,把人的一生比作是一天的太陽:小娃呱呱墜地就像那初升的太陽,溫暖而又柔軟;小寶貝一點點長大,太陽也一點點升起,正值壯年的人們不就像是那中午的烈日嘛,都是那麼的激情四射,無論人或是太陽,此時正是光芒最盛的時刻;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年紀越來越大,生活將我們歷練的更加成熟穩重,不再那麼爭強好勝、毛毛躁躁,就好比那傍晚的夕陽,雖然依舊明媚,可是卻不再那麼刺眼、不會再將人灼傷……





七月的詩丶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是晚唐詩人李商隱的一首詩。

把人生比作太陽自古有之。1955年,毛主席再次訪問蘇聯,在接見留學蘇聯的中國留學生時慷慨激揚地說道:“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還是你們的。你們年輕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的時候,好像早晨八九點鐘但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

李商隱寫這首詩時看來心情不大美麗,這從他的“意不適”中可以看得出來。心情不好那就出去散散心吧,這時正值傍晚時分,他想找一片荒無人煙的地方獨自呆一會,又怕天快黑下來,黑燈瞎火的到達不了,便開著車出門了——看來經濟條件比較好。等他自駕游來到目的地時,正趕上太陽☀️下班回家。太陽在天上辛辛苦苦值了一天的班,又忙忙碌碌著急回家,這顯得它的臉龐又大又紅,照的天邊的雲彩都顯出了原型,有黃色的、紅色的,還有彩色的,就是沒有綠色的。遠遠看上去非常好看。李商隱可能從來沒有見過這種世面,不禁靈機一動,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詩。

為什麼說夕陽無限好呢?因為落山的太陽很從容,它已收穫了這一天的經歷,看完了這一天發生的所有事情,包括一些愉快的,以及不愉快的。楊絳先生不是說過嗎,“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從容和寧靜。”這句話想畢李商隱也可能明白。但畢竟此時他不大美麗的心情還是存在的,所以發出了最後一句的感慨“只是近黃昏”。意思是說,要不是黃昏那就好了。



業餘讀書人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出自李商隱《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首詩的後兩句富有哲理,寫出了事物雖好,但總有凋零的一天。從古至今人們多認為是:晚景雖好,可惜不能久留。現在呢,多隻老年人的生活,表現出了一種消極的心態。近人吳兆江卻把它改為“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朱自清先生就將這兩句壓在玻璃板下,表示積極,樂觀的心態,不執著於年老的現實。


楊柳145822138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自古以來都是以太陽比喻每個人的一生,人的幼年時代稱為太陽剛出山,這等於一天的時光剛開始的時候。青年至中年時代,如果在社會上混得不錯,發展得轟轟烈烈,前途廣大,那就叫如日中天,這時的陽光非常強烈,有人享受陽光,也有人躲避陽光,使人對於陽光而產生一種不同的感受,也比喻一個人正在興盛時期,有人喜歡有人愁。到了五十以後也就叫太陽偏西,這是人的一生走到下坡路了。如今人的壽命提升,到了六十至七十不應叫夕陽紅,名叫太陽未泛紅。人到了八十往後,身體不衰,仍然精神矍鑠,生活美滿,全家幸福平安,這樣可以叫夕陽紅。我認為,並不是每個人老後都叫夕陽紅。夕陽紅當然美,紅光普照長空,西霞滿天,氣溫宜人。這也比喻人到老年生活不愁治家,也不愁為娶媳操心,過看閒逸生活,實很幸福,可是時間太短,太陽即將下山了。夕陽紅不過是對人生的一種讚美,其實人到此時也是一種失望。


東海123864356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僅從字間上講,就有談談的憂傷和遺憾。我們很多的老人,一生如太陽一樣發光發熱,照亮溫暖兒女,犧牲奉獻社會,往往是到了風燭殘年,已沒有了風華,也顯得暗淡,即便是殘陽西下霞滿天,也令人深感悲壯和傷心。所以,做為兒女,做為晚輩,我們要知老敬老,無微不至的體貼關心愛護老人,讓他們安享晚年,而不心傷,而不闇然,而不遺憾。故,說老人是夕陽紅是合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