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恐慌加重,金融市場如何應對至暗時刻

隨著新冠疫情開始在全球多國蔓延,公共衛生事件引發全球憂慮,金融市場迎來最大“黑天鵝”事件。短短几日,美股歐股跌掉半年漲幅,真可謂一朝回到解放前。

恐慌加重,金融市場如何應對至暗時刻


大宗商品同樣如驚弓之鳥,國際油價七連陰,跌幅接近20%,進入到技術性熊市。銅鋁鋅等有色金屬也大幅下跌。股期市場聯動,形成系統性的下跌走勢,金融市場迎來至暗時刻。

目前來看,金融市場動盪很難說是反應過度。就在此前,受到貿易爭端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活力下降,世界經濟組織報告稱,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

而新冠疫情的擴散,再次觸發市場敏感神經,加重未來的悲觀情緒。

短期而言,市場還將消化情緒利空。悲觀情緒除了打壓股期市場聯袂下跌之外,作為傳統避險工具的貴金屬等也受到了衝擊,尤其是白銀也出現一路下行,很多人非常疑惑。

其實我們從市場表現看,金銀比在繼續上升,說明當前的市場避險情緒是存在的。

黃金作為傳統的避險品種相對沖擊有限,而白銀已被工業屬性逐步替代,開始反映商品功能,經濟的強弱對白銀的影響更大。這也很好解釋當前為什麼金銀走勢出現明顯背離。

恐慌加重,金融市場如何應對至暗時刻


從國內宏觀市場情況來看,國內應對疫情最早,措施得力,節後以來的反彈也充分印證了國內對疫情響應較為充分。

但是事件對經濟的打壓依然是顯而易見的,不僅會大大地打壓了消費,也因為晚開工等因素影響,打壓了投資。

而隨著全球多地疫情蔓延,已經形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因此事件的影響還將會影響到經濟基本面。尤其是對一季度GDP的打壓可能會加重市場調整壓力。

而美國最近經濟數據整體上開始出現疲軟跡象,製造業PMI以及耐用品訂單等均出現下滑。特別是四季度的GDP數據增速明顯不及預期,顯示當前的經濟動力下降。

此外,由於美國國內出現嚴重的流感事件,且新冠疫情有爆發風險,美國未來的生產經營活動面臨重大威脅,可能會造成經濟下行的可能性加大。

美國作為全球第一的經濟大國,是當前市場最大變量,因此後續能否出臺救市措施,以及迅速化解市場對未來的擔憂風險,對於全球股期市場的穩定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無論如何,對於當前所處的市場狀態,首先要充分認清市場可能面臨的風險。在沒有明顯的改變市場變量之前,大的系統性回調還是在進行中。

當面對不確定的時候,把控風險要放到首位,順勢而為。危機同樣孕育機遇,就像節後國內積極的政策支撐下,修復性反彈行情,積極等待未來的大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