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科技“打頭陣”不誤好農時

春回大地,麥田返青,正是農耕好時節。連日來,我縣不誤農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備耕,科技打頭陣、多舉措保障,吹響了農業有序生產的“集結號”。

科技“打頭陣”不誤好農時

晨光熹微,薄霧氤氳,北早現鄉南崗村冬小麥種植示範方項目現場活躍著人們辛勤勞作的身影。正定縣盛恩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泥玉恩告訴我們,最近每天都會來到地裡查看小麥生長情況。與其它麥田相比,他家的小麥長勢有些過快,因為擔心影響產量,所以一早約了農業綜合技術推廣站研究員崔瑞秀,來幫他把把關。

科技“打頭陣”不誤好農時

科技“打頭陣”不誤好農時

崔瑞秀針對旺苗的情況,向泥玉恩解釋 ,旺苗是因為去年播種的時間偏早,播的量偏大,造成麥子黃尖特別多,浪費了一部分營養。下一步管理應該主要是鎮壓,控制無效的小葉,適當地晚澆水、晚施肥,促進大葉、壯葉往上長。

科技“打頭陣”不誤好農時

科技“打頭陣”不誤好農時

據瞭解,今年我縣小麥種植面積共28.8萬畝,整體長勢均衡、群體充足、個體健壯,基本帶綠越冬,且墒情充足,為夏糧豐收奠定了良好基礎。小麥的產量與科技投入和麥田管理息息相關,近年來,我縣農業部門積極發展農業機械化、現代化,從播種、施肥、到灌溉、收割,落實到生產的各個環節,助推科技興農。以伸縮一體化節水設施為例,平均單個小麥生長期每畝地可節水40立方米,同時還節省了人工成本和耕地使用面積。


科技“打頭陣”不誤好農時

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科科長高聚坤說,當前形勢下,縣農業農村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做到疫情防控不放鬆,春耕備耕不耽誤。目前組織技術人員在田間查苗情、測墒情,制定技術指導方案,通過微信群、農村大喇叭廣播,傳送給種植大戶、合作社,同時也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調整技術方案,做好春季農業生產防災減災等工作。

科技“打頭陣”不誤好農時

科技“打頭陣”不誤好農時

科技“打頭陣”不誤好農時

糧食生產有保障,果蔬供應也不鬆勁。福澤集團斜角頭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每年可向市場供應果蔬900噸。目前這裡的彩椒、韭菜、草莓等農作物長勢良好,特別是現代農業種植技術和產業化運營的運用,更是助力“智慧春耕”。

科技“打頭陣”不誤好農時


科技“打頭陣”不誤好農時

沃圃生(北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永剛說,現在產業園採用的方式是基質栽培,椰糠作為栽培基質,鬆軟、透氣性好、沒有汙染物。管理系統用的是雲管控,一共分了三個模塊,第一個模塊叫感知系統,傳感器探知整個生產環境裡的溫度、溼度、二氧化碳、光照等一些條件,把數據收集完以後,上傳到決策系統,棚內放置的生長模型,會根據當前的這些數據來判斷,一天的需水量是多少、需肥量是多少,按照什麼比例來吸入,把決策系統下發到執行系統,執行系統會根據指令把它需要的水分、養分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混合完以後通過這些滴灌管,施入到田裡邊,給農作物供應營養。

科技“打頭陣”不誤好農時

科技“打頭陣”不誤好農時

採用雲管控系統,福澤集團斜角頭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不但節省了勞動力成本,而且生產出來的果蔬綠色安全,產量也有大幅提升。


科技“打頭陣”不誤好農時

福澤集團董事長郭俊輝表示,現在產業園總共有160畝地,14個大棚,種植的品種除了西紅柿、黃瓜之外,還從南方引進了一些品種。在防疫方面,公司春節前就準備了口罩和防疫物資,春節後根據作物的需求沒有停生產,雖然成本在增加,但銷售價格保持不變。

科技“打頭陣”不誤好農時

科技打頭陣、不誤好農時。這個春天,我縣統籌抓好農村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積極開展“控疫情、解農困、促生產”行動,保障好人們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確保農產品貨足價穩,滿足人民需求,保障市場供應,服務農業生產大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