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趙匡胤的成功如果離開軍師趙普,還能成功嗎?

顯德六年,後周世宗柴榮駕崩。在位僅僅5年的後周世宗帶著自己的宏大願望離開這個戰亂的年代,留下了7歲的兒子來面對這個亂世。

趙匡胤的成功如果離開軍師趙普,還能成功嗎?

柴榮在病危之時,也是給兒子鋪好了未來的路。他讓範質、王溥、魏仁浦三位大臣在他百年之後做柴宗訓的顧命大臣;還罷免了都點檢張永德的官職,封年輕有為,看著憨厚老實的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實際上趙匡胤只是後周世宗為了牽制三位顧命大臣而放下的棋子。這一步,趙匡胤當然知道。

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趙匡胤在柴榮去世後的一個月,就以自己的屬地有公務要處理為由,離開了京城這個是非之地。

趙匡胤的成功如果離開軍師趙普,還能成功嗎?

柴榮去世前,一直在是在戰場上,現在沒了柴榮,遼國和北漢就對後周開始虎視眈眈了,尤其是現在在位的不過是個7歲小兒。當敵軍來犯時,大臣們首先想到的便是戰場經驗十足的趙匡胤。

就這樣,趙匡胤將自己的親信留在了京城,自己帶兵出城迎戰。當大軍到達離開封城四十里地的陳橋驛時,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趙匡胤的一生。

有一日,天空下著下雪,軍校苗訓對趙匡胤的親信楚昭輔說到天象,還很明瞭的說出了天象是點檢成天子的意思。兩人的談話很快便在軍中流傳開來。大家都知道,那時候,人們對天象可是很認可的。於是,趙匡義和趙普兩人演了一齣戲,將趙匡胤推到了弓弦上。這也就是著名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事件。

趙匡胤的成功如果離開軍師趙普,還能成功嗎?

陳橋兵變發生後,趙匡胤便開始著手回京辦正事兒。但是當趙匡胤帶領大軍到了開封城下,守城的將士就是死活不給他開城門。此時的趙匡胤怒火中燒,但是趙普卻異常冷靜。並提出一個進城的好辦法。

就這樣,趙匡胤的大軍從旁邊的封丘門順利的進入了開封城,並順利的坐上了皇位,建立了一個嶄新的王朝——北宋。

趙匡胤的成功如果離開軍師趙普,還能成功嗎?

試想一下,如果當時沒有趙普,趙匡胤還能這麼順利的坐上皇位嗎?或許會,但是付出的代價肯定要大,登基之路也不會這麼平坦。你們認為呢?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