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岳飛:一個總是跟領導想不到一塊兒去的武將


岳飛:一個總是跟領導想不到一塊兒去的武將

他"天生神力,能挽三百斤弓,開八石腰弩",武藝"一縣無敵"。他指揮得當,紀律嚴明,他的部隊讓敵人哀嘆不已:"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他的書法自成風格,氣勢龍騰虎踞,如長槍大戟,豪氣萬丈。他愛好讀書,喜歡吟詩作詞,寫下《滿江紅·怒髮衝冠》這樣的千古名詞,發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誓言。

他以忠誠名世,背刺"精忠報國"紋身,卻被最高層猜忌,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

他就是岳飛,一個有思想、有文化、有個性,卻總是跟領導想不到一塊兒去的武將。

習武讀書,岳飛不僅僅是員武將

岳飛(1103-1142),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天生神力,能挽三百斤弓,開八石腰弩。"18歲拜"陝西大俠鐵臂膀"周侗為師,學習射術。周桐的訓練極其嚴苛,讓岳飛緊盯著樹上的兩隻蟬,假如其中一隻飛走了,就要緊盯它的飛行軌跡,同時盯著樹上沒飛走的那隻蟬。正是靠這種特殊訓練,岳飛練就了左右開弓神技,"一縣無敵"。

岳飛:一個總是跟領導想不到一塊兒去的武將

"陝西大俠鐵臂膀"周侗形象

岳飛習武時不忘讀書,尤好《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或達旦不寐。岳家並不富裕,經常買不起蠟燭,岳飛就撿枯枝來點火照明。他天資敏悟,不泥章句,一得要領,就把書扔掉,但是辯是非、析義理,理解程度跟精讀深思過一樣。

岳飛:一個總是跟領導想不到一塊兒去的武將

岳飛形象

靖康元年(1126)十二月,趙構以"天下兵馬大元帥"之名勤王。岳飛意欲前往投效,又恐怖老母年邁,兒幼妻弱,在兵亂中難以自保。母親姚大翁把他叫到跟前,在他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鼓勵他到前線殺敵。十二月十五日,岳飛跟隨趙構渡黃河北上。副元帥宗澤對這個年輕人十分喜愛,多次教他行軍佈陣之法,並以《平戎萬能全陣圖》和《武經總要》等書相贈。岳飛在戰鬥中表現突出,頗有戰功,逐步成長為獨擋一面的將領。隨後,在滑州、曹州等地的戰鬥中,岳飛策動戰馬,揮動大槍,身先士卒,因功升武翼郎。

獨立成軍,打出"岳家軍"威名

靖康二年(1127)五月,金兵俘徽、欽二宗北去,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即位,是為宋高宗。高宗趙構一心想著脫離前線危險地帶,而岳飛卻以從七品的級別上疏,請皇帝不要逃跑。這是岳飛第一次因為自己的想法,與皇帝產生衝突,結果被最高層以"越職言事"為由逐出軍營。

岳飛:一個總是跟領導想不到一塊兒去的武將

宋高宗趙構形象

但岳飛沒有脫掉軍裝,而是來到河北抗金前線,投奔了河北西路招撫司。在衛州之戰中,宋軍被打散,岳飛一部流落到太行山區,獨立抗金。後來,岳飛帶領這支部隊,投奔宗澤的東京留守司,繼續抗金作戰。宗澤去世後,東京留守司主管換成了杜充。杜充膽小如鼠,將部隊撤往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建炎三年(1129)秋,金兵再次南侵,杜充又放棄建康,逃往真州。武將的天職是服從命令,主將逃跑,你也跟著跑就是。岳飛偏不,又一次做出了自己的決定,他脫離杜充,獨自轉戰金軍後方,攻克了溧陽縣城,並在廣德境內連勝六陣。次年初春,金軍攜帶所掠金銀珠寶,向北撤退。岳飛率軍截擊,連戰連捷,讓金兵在建康城南橫屍十五里。金軍準備放棄建康,從靖安鎮渡江北上。岳飛領兵衝下牛頭山,大破金軍。這場戰役歷時半月,岳家軍斬金兵"無慮三千",打出了威名。

憑欄遠眺,吟成千古名詞《滿江紅》

大概岳飛看不上那些大老粗武將,所以他愛與文人名士交往,"往來皆高士",而且自己能詩善詞。這天,一陣急雨之後,他站在樓臺高處,憑欄遠眺,吟出一闕《滿江紅》:"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岳飛:一個總是跟領導想不到一塊兒去的武將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岳飛說他渴望建立功名,所以他不分陰晴早晚,轉戰南北,行程八千里路。但是,快三十歲了,功名沒有立一寸,國土收復了又失掉,靖康之恥尚未洗雪,作為臣子的恨意一點沒有減少。他告誡自己,一定不能虛度年華,等到頭髮都白了。他豪情滿懷,發下略帶血腥的誓言,要駕一輛戰車,踏破敵人營壘,打回敵人的老家去。即使困難重重,孤立無援,餓了可以吃敵人的肉,渴了可以喝敵人的血,一定會收復往日河山,回來向皇帝覆命。

岳飛:一個總是跟領導想不到一塊兒去的武將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紹興四年(1134)春,岳飛上《乞復襄陽札子》,提出收復陷於偽齊政權的襄陽六郡。五月六日,岳家軍向郢州發起總攻。岳飛坐在大旗下指揮,一塊炮石墜在他面前,左右為之驚避,岳飛卻紋絲不動。在他的鼓舞下,士卒奮勇爭先,攻進郢州城,殺敵七千有餘。偽齊主將李成見郢州一日便被攻破,再無勇氣據守襄陽,倉皇逃遁。岳家軍通過一場場血戰,相繼攻取鄧州、唐州、復州、信陽。高宗接到捷報,大喜過望,說:"朕雖素聞岳飛行軍極有紀律,未知能破敵如此。"任岳飛為清遠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此時,岳飛剛滿31歲,成為有宋一代最年輕的節度使,一除"三十功名塵與土"的遺憾。

始受信任,轉眼即被猜忌

岳家軍善於"以少擊多",取得一些不可思議的勝利,讓敵人哀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這樣一支戰力爆表的軍隊的產生與岳飛的治軍方式密不可分,他要求士兵"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擄",岳家軍所到之處,民眾無不"舉手加額,感慕至泣"。他以身作則,住茅屋軍帳,與士卒同甘共苦。朝廷對軍隊的犒賞,他從來不取一文,全數分給將士。不僅如此,他還經常用自己的私家財產去補助軍用。有一次,他命令部下將自己家"宅庫"裡的所有物品,除了皇帝"宣賜金器"外,全部變賣,交付軍匠,造良弓二千張。

岳飛:一個總是跟領導想不到一塊兒去的武將

杭州嶽王廟裡展示的岳飛家境

錢都補貼了軍隊,家裡的生活水平自然不可能太高。岳飛全家均穿粗布衣衫,吃粗茶淡飯。名將吳階曾花兩千貫高價買了一名士人家的女兒,送給岳飛作妾。岳飛隔著簾子問女孩:"我家人都穿布衣,吃粗食,娘子若能同甘苦,便請留下,否則,我不敢留你。"女孩聽了竊笑不已,顯然不願,岳飛便遣人送回。岳飛的子女們也沒有絲毫特權,每天做完功課後,必須下地勞作。長子岳雲屢立殊功,岳飛卻多次隱瞞不報。正因如此,岳家軍方能上下同心,無往不利,無艱不摧。

岳飛:一個總是跟領導想不到一塊兒去的武將

紹興七年(1137)初,岳飛官升荊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撫使。一日,宋高宗將其召至寢閣,說:"中興之事,朕一以委卿。"意思是,國家中興的事,我全力委託給你啦!為了表示誠意,他還許諾將劉光世所部五萬多淮西兵馬劃歸岳飛。這是何等的信任!岳飛心裡熱乎乎的,便親手寫成一道《乞出師札子》,陳述自己恢復中原的規劃。秦檜提醒宋高宗,說岳飛掌握太大兵權,難免會功高蓋主。高宗猛然警醒,怎麼把這茬兒給忘了?於是推翻前議,下詔給岳飛說:劉光世的部隊出了點情況,暫時不能給你。皇帝需要一支能打勝仗的軍隊,但不是一支有可能失控軍隊。

岳飛:一個總是跟領導想不到一塊兒去的武將

秦檜坐像

皇帝說話不算數,岳飛胸中積忿,上了一道辭職的札子,不等批示,就離開建康,去廬山給母親守墓去了。高宗聽聞岳飛撂了挑子,即令司農少卿李若虛去廬山請岳飛回來。李若虛連哄帶勸六天,岳飛才勉強答應還朝。人雖然回來了,高宗卻一點兒也不高興。一事不合,就給我鬧情緒,果然靠不住啊!

心中不平,頻頻以詩書抒懷

這年七月,宋金形勢發生變化,金國完顏撻懶一派開始掌權,向宋廷呼籲和談。岳飛表示堅決反對,對宋高宗說:"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謀國不臧,恐貽後世譏議。"高宗不理他,繼續重用秦檜,讓他與金國接通關係。

岳飛:一個總是跟領導想不到一塊兒去的武將

岳飛形象

岳飛無奈,只好搬出筆墨紙硯,練字修身養性。他幼時喜歡蘇軾書法,認為其灑脫自然,又剛勁有力,後來又學顏真卿,把顏體的持正、厚重融入筆意,形成了自己的書法風格,氣勢龍騰虎踞,如長槍大戟,豪氣萬丈。紹興八年(1138)八月十四日,岳飛領兵過南陽,到武侯祠拜謁諸葛亮,適逢下雨,就在祠內住了下來。入夜,他秉燭殿內,觀看前代賢士留在壁間的詩詞和文章,以及前後出師二表,看著看著,情不自禁,竟淚如雨下,無法入睡,一直坐到天亮。第二天早晨,祠內道士給他倒茶請安,然後擺出文房四寶,請他題詞留念。岳飛便飛筆走紙,把前後《出師表》寫了出來,寫完擱筆,才覺得胸中鬱悶之氣稍稍得到舒解。

岳飛:一個總是跟領導想不到一塊兒去的武將

岳飛書前《出師表》局部

十一月,金國使臣攜帶詔書,來同南宋"講和",但使臣不稱宋朝而稱為"江南",不說議和而說"詔諭",明顯是把南宋置於藩屬地位。消息傳開,朝野上下,輿論沸騰。但是宋高宗一心向和,將反對聲浪置之腦後,於十二月廿七日,讓秦檜代表他跪在金使腳下,答應取消宋國號,做金的藩屬。紹興九年(1139)正月,宋高宗宣佈大赦天下,以慶祝和議的成功。岳飛堅持自己的意見,上《謝講和赦表》,表明自己不附和議,誓要"唾手燕雲,復仇報國",對朝廷加封的開府儀同三司官銜拒不接受。

岳飛:一個總是跟領導想不到一塊兒去的武將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

有天夜裡,蟋蟀一直叫個不停,把岳飛從夢中驚醒了。他睡意全無,便獨自在臺階上徘徊。他一直渴望建功立業,痴心不改,十多年的期盼、十多年的轉戰,如今頭髮都白了,卻等來一個和議的結局。既然不能建功立業,回家度過餘生也好,可是故鄉已經落到敵人手裡,有家難歸。回到屋裡,他拿起筆,手書一闕《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岳飛寫道,自己夢裡高歌猛進,收復故土,正興奮不已,卻被蟋蟀驚了夢境,回到現實。自己轉戰千里,就是為了收復家鄉的土地。可是時至今日,回故鄉的路仍被阻斷,無法迴歸!想要將失望與憤懣寄託於琴絃,可是沒有知音,就是把琴絃彈斷了,也沒有人來聽。一句"知音少,絃斷有誰聽",深切表達了岳飛的孤立處境和寂寞心情。

再戰金兵,十年之力廢於一旦

紹興十年(1140),完顏宗弼發動政變,掌握了金國政權,廢除對宋和議,分四路南侵,不久便兵臨順昌(今安徽阜陽)城下。宋高宗急令岳飛發兵救援,但順昌圍解,局勢稍有穩定,即令李若虛傳達詔命:"兵不可輕動,宜且班師"。岳飛向李若虛陳述他恢復中原的戰略,李若虛素來主張抗金,便不顧矯詔之罪,支持岳飛北伐。

岳飛:一個總是跟領導想不到一塊兒去的武將

岳飛隨即揮師北上,接連攻下蔡州、潁昌、陳州、鄭州和洛陽。完顏宗弼派一萬五千騎兵直撲郾城,企圖一舉消滅那裡的岳家軍指揮中樞。岳飛令岳雲率背嵬軍和遊奕軍騎兵迎戰,往來衝殺,並派步兵用麻扎刀,上砍敵軍,下砍馬腿,使"柺子馬"失去威力。完顏宗弼不甘失敗,親率十萬步兵和三萬騎兵進攻潁昌。岳家軍"無一人肯回顧","人為血人,馬為血馬",殺得金軍大敗。岳飛豪情滿懷,與眾將相約"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黃龍府即今天吉林省農安縣,當時是金國腹地,"直搗黃龍"即指將戰鬥進行到底!

岳飛:一個總是跟領導想不到一塊兒去的武將

完顏宗弼復以十萬大軍在汴京西南的朱仙鎮擺開陣勢,作拼死掙扎。但是岳雲的五百背嵬鐵騎一次衝鋒,金軍即全面崩潰。完顏宗弼只剩最後一條路,放棄汴京,渡河北逃。關鍵時刻,完顏宗弼的救星來了。宋高宗給岳飛連下十二道用金字牌遞發的詔命,措辭嚴厲:大軍即刻班師。岳飛憤怒、惋惜,泣不成聲:"十年之力,廢於一旦!"

岳飛:一個總是跟領導想不到一塊兒去的武將

岳飛形象

他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高宗為何會下如此荒唐的命令!難道他不想光復中原,恢復大好河山,一雪靖康之恥嗎?是的,宋高宗跟他的想法不一樣,他不想"直搗黃龍",不想讓岳飛成為一匹脫韁的野馬,他打仗的目的只是把金國人拉到談判桌上。

山頭太大,以莫須有罪名被處死

金國無力攻滅南宋,準備重新議和。宋高宗的目的達到了,不打仗了,立馬將韓世忠、岳飛、張俊等手握重兵的將領調離前線,解除他們的兵權。岳飛被調到樞密院任樞密副使,他能夠理解皇帝的孤詣苦心,倒也坦然,但他不知道,高宗還有後手在等著他。不久,他就遭到万俟卨、羅汝楫的彈劾,指他馳援淮西時"逗留不進"、主張"棄守楚州"。紹興十一年(1141)八月九日,岳飛被罷樞密副使,充萬壽觀使閒職。

岳飛:一個總是跟領導想不到一塊兒去的武將

宋高宗形象

岳飛無兵無權,回到江州廬山的舊居賦閒。但宋高宗仍然難以放心。武將性子可以差點,道德上可以有缺陷,花天酒地不怕,娶多少姬妾不怕,就怕不能不為我所用,他想打仗就打仗,幾道聖旨都追不回來;一不滿意就撂挑子,哄著勸著都不行。岳家軍掛著"嶽"字旗打仗,實實在在地聽命於他岳飛,而不是朝廷。

岳飛:一個總是跟領導想不到一塊兒去的武將

秦檜的本事在於對皇帝的心思拿得準,揣摩得透。他授意張俊,威逼利誘都統制王貴、副統制王俊先,誣告張憲"謀反"。隨後,捏造張憲口供,說他謀反是受岳飛指使,並據此將岳飛投入監獄。韓世忠前去質問秦檜,為什麼關押岳飛父子,有什麼罪證嗎?秦檜答道:"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忿然道:"相公,'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岳飛:一個總是跟領導想不到一塊兒去的武將

十二月廿九日,宋高宗下詔:"岳飛特賜死,張憲、岳雲並依軍法施行。"岳飛的供狀上只留下八個絕筆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宋高宗用三句話做了解釋:"非卿不忠"、"非朕不明"、"朕的天下也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