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果當年伊拉克採取不抵抗,任由美國軍隊登陸檢查,那薩達姆政府會不會被推翻?

暗箭難防9474655


2003年3月20日,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理由,對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發動了戰爭。在軍隊進軍之前,美國政府曾向薩達姆多次表示,要求檢查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否則軍隊將登陸。

但薩達姆完全無視了美國的警告,他命令伊拉克外長塔裡克·阿齊茲召開了新聞發佈會,強硬地向世界宣佈:這場仗,要打多久就打多久!

(薩達姆舊照)

薩達姆政權的態度,直接導致了伊拉克戰爭的爆發,薩達姆最終也死在了美軍的槍口下。

事實上,我們知道,伊拉克當時並沒有什麼殺傷性武器。如果任由美國檢查,也查不出什麼。那麼,薩達姆當時為什麼要抗拒檢查,最終造成身死家亡的悲劇呢?

實際上,無論薩達姆同不同意檢查,美國都一定會推翻薩達姆政權,並重新扶持一個新政府。

自近代以來,美國逐漸在國際貿易中建立起了一套石油—美元體系。之所以選擇石油而非黃金,是因為石油對於全世界各國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只要堅持石油—美元體系,那麼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霸主地位,將是無可撼動的。

薩達姆作為統治了伊拉克幾十年的中東強人,向來對美國霸權那一套不怎麼買賬。隨著歐元的出現,薩達姆高調地在國際社會上宣佈,伊拉克將會用歐元替代美元,來進行石油結算。這樣的行為,對美國經濟利益無疑產生了威脅,是對美國的公然挑戰。

(薩達姆舊照)

有人挑戰,美國當然要想出一個應對方法。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薩達姆趕下臺,重新換一個聽指揮的領導人。

於是在聯合國會議上,美國代表提出“伊拉克私藏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要求派兵進入伊拉克進行搜查。為了讓聯合國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美國代表還專門拿出了一個裝有粉末狀物質的試管,並宣稱這就是伊拉克搞化學武器的證據。

這個試管裡究竟是什麼,只有美國人自己清楚。甚至普京還曾公開調侃說:“搞不好是洗衣粉。”但明眼人卻都看得出來,這就是美國在找藉口,針對薩達姆政權。

為什麼說是針對?以色列也是中東國家,他們老早就擁有核武器了,美國為什麼卻不去找他們麻煩呢?還不是因為以色列領導人的政治思想,一直符合美國的利益。

但凡是真正擁有殺傷性武器的國家,美國向來都不會輕舉妄動。比如俄羅斯就一直在逐步擺脫石油—美元體系,但美國只能在一旁警告威脅,根本不敢動手。

因此說穿了,美國以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理由,要求軍隊入境,其實就是要逼迫薩達姆下臺。哪怕薩達姆不抵抗,美國也會以其他莫名其妙的理由,對薩達姆進行制裁。從薩達姆公開和美國唱反調的那一刻開始,他下臺的命運就已經是註定了。

(傾倒的薩達姆雕像)

美國想要實現全球霸權,中東就是一塊必爭之地。儘管在中東地區,美國已經擁有了以色列這樣一個強大的盟友,但阿拉伯國家一直都對以色列有強烈的敵視情緒,中東戰爭也是來來回回打了幾次。因此美國急需要在中東土地上樹立一個阿拉伯國家的榜樣。

之所以選擇薩達姆,主要還是因為他一直在高調反美。美國必須摧毀薩達姆政權,這樣才能讓自身的所謂民主觀念深入人心。

而薩達姆政權的垮臺,其實也是給其他中東國家敲響警鐘。一旦有國家意識到伊拉克改變之後好處,投靠到美國陣營之中,這對美國的全球戰略是非常有好處的。

因此,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薩達姆下臺肯定是註定了的。如果薩達姆當時選擇不抵抗,那麼伊拉克將會大概率避免一場戰爭,像麥地那師全體陣亡這樣的壯烈事件,也就不會發生。但薩達姆肯定也會無可避免地被美軍控制起來。

美軍最終並沒有發現什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薩達姆身上卻背上了“入侵科威特,屠殺庫爾德人,迫害什葉派穆斯林”等等罪名。

儘管薩達姆一直堅持不認罪,但美國還是迅速將薩達姆給定了罪,並被判處絞刑。

對於美國人的想法,薩達姆是心知肚明的。因此,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轟轟烈烈地和美國幹上一場。哪怕失敗了,起碼也不會辜負他“沙漠梟雄”的名聲。

(參考資料:《沙漠梟雄薩達姆和他的王國》)


張生全精彩歷史


當年,歐盟如日中天時宣佈啟動歐元,自信滿滿地給歐元與美元定比值為1:1.07,薩達姆以為抓住了時機,就將寶押在了歐元身上,迫不及待地對外宣佈伊拉克的石油交易將用歐元來結算。

於是,產生了一連串的示範效應,伊朗、俄羅斯、委內瑞拉等國紛紛宣佈自己國家的石油結算也要用歐元來結算,這就不得了了,等於動了美國的奶酪,屬於往美國身上插刀子的行為。

所以,美國就藉口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主權國家伊拉克發動了軍事打擊,推翻了薩達姆政權,在並未抓住薩達姆本人的背景下,美國就急不可耐地成立了伊拉克臨時政府,發佈的第一道法令就是宣佈伊拉克石油出口,從歐元結算改回用美元結算。

現在,回顧頭來看,其實薩達姆並未支持恐怖主義,伊拉克也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更沒有支持本·拉登的基地組織,但最終薩達姆政權被推翻,本人則走上了絞刑架。

原因就是薩達姆觸犯了美國的利益,將伊拉克的石油出口結算改成了歐元,一旦全球的石油結算體制全都由美元換成了歐元結算,那麼國內實體經濟逐漸半空心化,全靠金融、軍火以及互聯網等虛擬經濟吃飯的美國,豈不是要喝西北風了,美國肯定要滅了挑戰美元主權的薩達姆。

因此,任由美國軍隊進入伊拉克境內檢查,是否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檢查完了就會離開伊拉克,美國就沒有理由發起戰爭的說法,只是一種外在的表象,看不到背後深層次的東西,即薩達姆拋棄美元啟動歐元結算對美國產生的強大殺傷力。

認為薩達姆只要不抵抗,說不定能保住政權,不至於命喪絞刑架,這種想法也是不靠譜的,認識太過簡單,沒有認識到美伊此時的深層次矛盾,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

薩達姆即便放棄抵抗,相信美國也會找各種藉口,置薩達姆於死地,這叫殺一儆百,老美就是要讓外界看看在石油交易上抵制美元的下場。

歐元的誕生,無疑也挑戰了美元的霸權地位,將歐元與美元定比值為1:1.07,讓老美心中非常不爽,於是,科索沃戰爭爆發,歐盟也參與了對南聯盟70余天的狂轟濫炸,最終,以米洛舍維奇下臺而結束。

歐盟突然發現歐元直線下跌,0.82美元就能兌1歐元,離當初歐元與美元定比值為1:1.07居然跌幅30%,歐元被打殘了,歐洲人替美國人抬轎子,被美國人賣了還不知道,所謂米洛舍維奇屠殺阿族人的謊言也被迅速戳破,美中情局設的一個局而已。


國平軍史


在伊拉克戰爭爆發之前的最後時刻,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給薩達姆發出的最後通牒內容是:薩達姆必須在48小時內下臺並且離開伊拉克,否則美國將會對伊拉克採取軍事行動。從美國給薩達姆發出的最後通牒我們就可以看出,美國從來就不是要檢查什麼伊拉克到底有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美國是要薩達姆下臺,所以薩達姆對美國做出妥協的正確方式應該是下臺並離開伊拉克,而不是讓美國軍隊進入伊拉克檢查什麼。


(薩達姆及其親信)

對於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戰爭的原因,很多人至今都搞不太清楚,有些人認為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戰爭是為了石油,有些人認為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戰爭是因為薩達姆不使用美元結算本國石油交易,然而這些理由都是不靠譜的。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顛覆薩達姆政權,美國試圖用武力在中東地區輸出自己的價值觀。在當時的美國政府看來,如果能夠讓伊拉克成為一個民主的典型例子,這能夠在複雜的中東地區起到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其對美國的戰略是非常有利的。


(薩達姆受審)

中東地區有幾十個國家,但是由於宗教和歷史的因素,中東卻是全球民主最貧瘠的地方,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唯一的現代化自由民主制國家,但以色列是一個猶太人國家,中東地區的阿拉伯人只會把以色列視為自己的對手而不是把它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於是美國希望能夠在中東地區的阿拉伯國家當中打造出另一個以色列。伊拉克因為有薩達姆這樣的統治者,薩達姆的反美口號一直喊得比較高調,甚至在美國遭遇“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後他還在拍手叫好,薩達姆的行為讓小布什忍無可忍,於是美國政府下定決心推翻薩達姆政權順便把伊拉克作為自己的一塊價值觀推廣試驗田。

弄清楚了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原因,我們就能夠明白,無論當年伊拉克是不是要抵抗美國的進攻,薩達姆都必須是要下臺的,因為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目標就是為了顛覆薩達姆政權。有些人總是糾結於薩達姆會不會下臺,這實際上沒有太大的意義,對於伊拉克民眾而言,薩達姆並不是不可或缺,現在薩達姆死了,伊拉克民眾不是照樣過得好好的嗎?薩達姆是必然要對抗美國軍隊的,因為他不想在美國的壓力之下輕易放棄權力,薩達姆是在為自己的利益而戰鬥,最終雖然他失敗了,但他或許也不會有什麼遺憾。
(薩達姆被逮捕)


當然,如果薩達姆能夠在伊拉克戰爭之前放棄抵抗,這能夠讓伊拉克避免一場戰爭,也能留住很多人的生命,包括薩達姆自己。薩達姆擔任伊拉克總統期間積累了很多的財富,他本來完全可以拿著大把的錢選擇到歐洲的某個國家度過餘生,只可惜薩達姆對於這種生活沒有興趣。薩達姆的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他在執政的一半以上時間當中都在發動戰爭,而他也在戰爭後期堅持抨擊美國,最終他被美國用戰爭的手段給推翻,這樣的結局實在讓人唏噓。


李姓先生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薩達姆落得如此下場是有自身原因的。很多人只看到了美軍進攻伊拉克的時候勢如破竹,薩達姆狼狽的被美軍抓到,甚至是羞辱,最後被吊死。但是大部分人並不知道當年的薩達姆是如何的囂張,是如何的膽大妄為。

最早的時候,美國是拉攏伊拉克的,因為當時英法退出中東,而美蘇開始在這塊地方角力。不過伊拉克倒向了蘇聯,十分鮮明的反美,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就是貝克爾。這一轉折點是1979年7月,貝克爾因病辭職,薩達姆成為了伊拉克的新總統。

薩達姆上臺以後,第二年就發動了兩伊戰爭,入侵伊朗。由於伊朗是美國的敵人,因此美國支持伊拉克,不斷的為薩達姆提供情報,並對伊朗進行武器禁運。兩國關係走向蜜月期。雙方關係好到什麼地步呢?伊拉克部署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美國視而不見;伊拉克用化學武器鎮壓庫爾德人,美國依然默許;甚至1987年伊拉克導彈擊中美國驅逐艦造成37人傷亡,美國依然沒有追究伊拉克的責任。1988年,美國還以信貸的方式為伊拉克提供28億美元的農產品。

不知道是誰給了薩達姆勇氣,在入侵伊朗佔不到什麼便宜以後,又下令進攻科威特。科威特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國,兩伊戰爭的時候它曾經給薩達姆提供了120多億美元的貸款。

薩達姆為什麼要入侵科威特?因為兩伊戰爭長達八年,嚴重破壞了伊拉克的經濟,並且戰爭期間伊拉克欠下了840多億美元的貸款,其中700多億美元屬於阿拉伯國家。

薩達姆認為自己是替阿拉伯人流血,所以這700多億美元的貸款應該無條件的一筆勾銷,不過並沒有阿拉伯國家響應。這個時候國際油價正好低迷,於是薩達姆便想武力控制科威特。

同時,由於美國支持伊拉克,西方世界稱他為“中東棟樑”,這些助長了他的慾望和野心。1990年8月2日晚9時(伊拉克當地時問),成千上萬的伊拉克軍隊在飛機和坦克的掩護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大舉入侵科威特,不到12個小時的時間科威特。

最終美國人坐不住了,出手教訓了薩達姆,這便是海灣戰爭。當然了,薩達姆外強中乾,一方面表示會和美國人鬥到底;另一方面迫於壓力,他不得不接受武器核查。在歷時十餘年的武器核查中,聯合國特委會共向伊派出397個核查和監督小組、3500多人次,對伊全境7000多個地點進行了2萬餘次核查,並重點對400多個“藏匿疑點”逐一進行了嚴格核查。實際上,伊拉克不可能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了。

這其實也決定了薩達姆日後的命運。他表面強硬,非常能夠作死,四處樹敵,但是又沒有足夠的勇氣和美國鬥到底,武器核查就是最好的例子。

至於說薩達姆如果不抵抗,能否保住自己的性命,前面說過,薩達姆原本就有機會做美國的聽話小弟,可是這個人是非常能惹事,自詡為古巴比倫雄獅,後面又怎麼會屈服呢?

成為美國的敵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和全世界為敵。前面的薩達姆,後面的卡扎菲,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們蠻橫,自視甚高,在國際上根本沒有朋友。

世界上無論哪個國家,但凡跟著俄羅斯,或者其他國家,有一兩個靠譜的朋友,怎麼會落得如此下場。

對於薩達姆來說,如果屈服,即使美國人放過他,他的仇人也不會放過他的。換句話來說如果薩達姆不是總統了,美國不殺他,也有人會殺他。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當年就在美國發動打擊的前夕,薩達姆已經明確表示敞開讓聯合國隨便進去查,聯合國也確實進去查了,報告的結果是沒有大殺器。但是美國還是以薩達姆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發動了戰爭。

提問請了解一下基本情況再說。


唐律疏議


敵人都打上門來了不抵抗,這不符合薩達姆的性格。另外,要弄清楚美軍到底是不是真的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來。



薩達姆沒接受普京赴莫斯科避難的邀請,而選擇留在巴格達抵抗“入侵者”。

雖然有留戀權力的因素,但我認為他更多是為了尊嚴而戰,為了國家而戰。

如果僅是為了權力,他沒必要把兩個兒子及唯一的孫子,全部留在伊拉克冒險。

薩達姆之所以這麼做,無非是向伊拉克人民表明薩達姆家族抗爭到底的決心,以喚起民眾一起參與保家衛國。

其次,薩達姆在上絞刑架之前唯一說的話,就是呼籲現場的伊拉克不要相信外國勢力,要團結一心起來抗爭。

按說薩達姆的子孫都被美軍擊斃了,自己也馬上要上絞刑架了,他為什麼還要說這些話呢?

為了權力?這明顯不符合邏輯。唯一的解釋只能是薩達姆雖然是個獨裁者,但同時他是一個愛國的獨裁者。因此在國家危難之際,薩達姆不可能放棄抵抗。

另外,說任由美軍檢查,薩達姆是否會保住權力,這是不可能的。

薩達姆是2003年被俘,2006年被判絞刑。這三年時間裡,美軍把伊拉克翻了個底朝天,都沒有找到任何殺傷性武器。

按說美軍憑藉“鮑威爾牌”洗衣粉,進入伊拉克的理由不成立吧,那是不是應該釋放薩達姆呢?但結果薩達姆還是被絞死了。

由此可見,美軍的真正目的根本就不是什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換而言之,不管伊拉克有沒有違禁武器,伊拉克軍隊會不會抵抗,薩達姆政權都會被推翻。

並且薩達姆剛被抓時,伊拉克臨時政府總理馬上與靠山通了視頻電話,請示怎麼處置薩達姆。商討結果就是判處絞刑。

這個時候既沒有殺傷性武器的影子,也沒有任何薩達姆犯罪證據,並且也沒有經過什麼司法流程。在這種情況下,薩達姆就被判了死刑。

顯而易見,雖然可能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原因有很多,但拔掉薩達姆這顆“釘子”,肯定是主要原因之一,跟抵不抵抗沒有任何關係。



花木童說史


小布什和薩達姆,像極了狼和小羊的故事。

狼鐵了心要吃小羊,編一個藉口,小羊進行辯解和疑問,最後狼不耐煩了:總之就是你不對,然後把小羊吃了。

911事件後,美國政府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小布什說到做到,而且,通過美國的全球盟友圈,發起了世界反恐戰爭。

而此時,小布什對薩達姆“殺心已起”,美國政府在外交場合不斷指責伊拉克政府和恐怖組織、基地組織有染,加上伊拉克手裡的大殺器,薩達姆政權對全世界是很有“威脅”的。

老薩再硬,也清楚美國人的畫風已經變了,於是,薩達姆不得不開始老老實實地和聯合國核查人員好好合作。

2001年底,阿富汗的戰事差不多了,伊拉克的問題就已經成為美國政府的重點議程。

打之前,先弄點藉口吧。

美國政府要求薩達姆在1個月內證明自己銷燬了大殺器,伊拉克人加班加點,做了一份很詳盡的報告,交給美國政府。

美國人政府瞟了一眼:這沒什麼參考價值啊,打回,重做。

之後,美國政府要求在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小組由美國主導,薩達姆不得不同意。

總之,不管美國提什麼要求,伊拉克至少都表面上遵從了。

這其實讓美國人有點不高興:這薩達姆就不能好好配合演個戲,讓我可以揍他。找不到理由,難受啊。

最終,鮑威爾不知道從哪裡搞來一瓶洗衣粉,去聯合國轉了一圈演示了一下,說這就是薩達姆擁有大殺器的證據,然後轉身回去就準備備戰去了。

然後,美國人也不要求伊拉克人做什麼了,只有一個要求:薩達姆父子三人離開伊拉克,否則開戰。

這個要求,在2003年3月1日,美國人授意阿聯酋政府發出,當天,阿聯酋政府發表聲明:公開呼籲薩達姆隱退流亡,以避免戰爭。

而國際上,美國的各路朋友也通過各種渠道:“勸”薩達姆識時務者為俊傑,

不過薩達姆始終不為所動。

最終,小布什請出了普京“幫忙”。

3月16日深夜,普京緊急召見總理普里馬科夫,讓他立即去巴格達勸薩達姆流亡,當然,俄羅斯可以提供庇護。

於是,第二天,普里馬科夫和薩達姆談了很久,他苦勸良久,薩達姆還是拒絕了,他對普里馬科夫說:海灣戰爭時別人也勸我辭職,這一次,我依然不會選擇流亡。

普里馬科夫隨後把會談結果報告給了普京,並親自前往英美兩國,說明情況。

沒辦法,小布什只好親自上陣了,他發表電視講話:公開要求薩達姆父子在48小時內離開伊拉克。

薩達姆當然沒走,於是,過了2天,3月20日凌晨,20萬英美聯軍就開進了伊拉克,半個多月後,巴格達陷落,薩達姆政權垮臺。

在美國眼裡,薩達姆統治下的伊拉克,極端反美,支持恐怖主義,企圖繞開石油美元,刺殺老布什總統、911事件幸災樂禍,不配合聯合國核查……

故此,薩達姆,必須是要被解決的。


雲中史記


不能。

我曾經看過阿富汗與伊拉克戰爭中,美國"中央戰區"副司令蘭尼的回憶錄,那上面的表述頗為耐人尋味,"我們一定會找到這些生化武器,現在找不到,將來也會找到,不管它們藏在伊拉克的什麼地方,還是被轉移到了敘利亞。"

看見了吧,美國早就準備好了後手,在伊拉克找不到,還有藉口說是轉移走了,然後搞垮敘利亞政權又有理由了,一石二鳥,高!實在是高!


顫動的丹田


如果當年伊拉克對美國採取不抵抗政策,任由美國肆無忌憚的登陸檢查,薩達姆政權照樣會被美國推翻,這一點毋庸置疑。

一代梟雄薩達姆

首先,薩達姆入侵科威特本身就刺激到了美國敏感的神經。同時,薩達姆在科威特據不撤軍,這也讓世界老大美國感到大失顏面非常惱火。因此,薩達姆統治下的伊拉克已經成為了美國的心腹大患。在美國看來,薩達姆的行為極大的損害了美國的國家利益,美國做夢都想讓薩達姆政權倒臺,所以,就算薩達姆想委屈求全,美國也不會給薩達姆這個機會。



老布什和小布什父子

其次,美國為了自身利益向來都是不擇手段而過河拆橋。兩伊戰爭期間,美國為了自身而利益極力拉攏和支持薩達姆政權以此對抗伊朗。然而,隨著兩伊戰爭的結束,面對在中東地區羽翼豐滿的薩達姆政權,美國逐漸也對薩達姆政權產生了忌憚和疑慮。因為,一個強大的伊拉克薩達姆政權,會給美國最為忠誠的盟友以色列帶來一定的威脅。因此,美國定會對已經沒有利益可圖,反而會讓盟友以色列倍感壓力的薩達姆政權進行卸磨殺驢。



伊拉克前總統: 薩達姆·侯賽因

再次,海灣戰爭結束後美國對薩達姆政權採取了一系列報復措施。大規模的經濟制裁讓薩達姆政權喘不過氣來,伊拉克國內已處於石油換藥品的艱難境地。此時的薩達姆已深感自己無法與美國抗衡,所以一直保持低調謹慎行事。小布什上臺後,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對伊拉克展開武器核查。面對美國開展的武器核查,當時的薩達姆採取了積極配合乖乖聽話的態度。但是,美國終究還是沒有放過薩達姆而是將其置於死地。



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發動者:布什父子

由此可見,美國想要干涉別國內政,推翻別國政權,編造出的理由和結論是非常充分的。就拿敘利亞來說,美國以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為獨裁者為由,要求敘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下臺。如果沒有俄羅斯的強硬立場支持,巴沙爾很可能就會成為第二個薩達姆。所以,不管是薩達姆卡扎菲還是巴沙爾等,只要令美國心中不舒服一般都難逃厄運。除非對美國俯首稱臣,甘願做美國的附庸或者奴才也許還有希望。


清風拂栁


如果當年伊拉克採取不抵抗,任由美國軍隊登錄檢查。那麼薩達姆政權會不會被推翻?

怎麼可能呢?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本身就具有侵略性質。即使薩達姆不抵抗,要麼流亡尋求政治避難,要麼下臺政權得到終結和更迭……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第二次海灣戰爭)的終極目標是什麼?他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推翻薩達姆政權、顛覆薩達姆的獨裁統治,培養和扶持親美的伊拉克政權。美其名曰的說讓伊拉克走民主道路,其實就是進一步鞏固美元在中東地區的石油話語權,從而使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自身利益得到最大程度化。當然薩達姆最初的野心和自我的膨脹……最終也導致引火燒身走向了自我毀滅的道路。

伊拉克戰爭美國找了一個既滑稽又可笑的藉口,說伊拉克擁有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且說薩達姆支持極端恐怖勢力。大家都知道九一年海灣戰爭的結束,除了科威特主權國家得到恢復之外,那就是薩達姆必須銷燬國內一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且承諾永不擁有和使用。隨後的伊拉克按階段銷燬了國內所有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客觀的說一句薩達姆對伊拉克國內的反政府勢力和極端組織的打擊從不手軟。可恰恰美國就是找了這樣的藉口對薩達姆發動了伊拉克戰爭……


都說薩達姆是中東"一代梟雄",和卡扎菲是並列的反美梟雄。當年的薩達姆為了一己之利併吞科威特,引得老布什兵伐伊拉克。雖說戰爭進行了短短的42天,但美國和伊拉克就此結下了"不解之緣"。美國是不會允許薩達姆在中東地區的做大和做強,十年之後當小布什找了莫凌兩可的藉口,對伊拉克發動戰爭。而薩達姆自認為擁有百萬之眾的武裝力量足以和美軍抗衡,薩達姆未曾想到的是戰爭一開打,伊拉克軍隊完全不堪一擊、潰不成軍……薩達姆就此在伊拉克也最終是日落西山。當然薩達姆走向絞刑架至今已有十餘年,美國始終也未能找到伊拉克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水煮老牛"2011.11.11日23:10分發布 圖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