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的商戶說今年不說賺錢,能活下去就不錯,對此你們怎麼看?

豐祥理財


疫情對於線上、線下微型商業的衝擊相當巨大,商戶生存壓力巨大。

疫情影響最大的幾個行業包括影視行業、餐飲行業、旅遊行業、服裝零售、金融行業、地產行業。而其中屬餐飲行業和服裝零售行業抗風險能力最弱,主要由個體商戶組成。像餐飲行業高度依賴流水,長期無法開門營業,同時年夜飯退訂,又導致大量食材囤積,再加上飯店信用資產不夠不易獲得銀行貸款。服裝零售業因為人流量急速下降遭受巨大打擊,網絡服裝零售則因物流受限損失不小,零售商面臨庫存積壓,疫情過後,這批衣服也面臨過季,低價甩賣虧損巨大。

根據最新資料,疫情完全得到控制至少需要到3月底四月初,所以幾乎全年三分之一生意慘淡,且商戶固定支出不會少,若以前沒有結餘很難渡過難關。

數據說話:受疫情影響,正月初七後的兩個星期時間內,全國活躍的個體經營戶減少了40.4%,而營業額則降低了52.4%。疫情使得這兩週內的活躍商戶量減少約3949.7萬戶,減少營業額約2640億元人民幣,涉及0.92億的就業人員,而且不同於大企業職工,小鋪小店如果沒有營業,這些就業人員基本就沒有“工資”。

湖北省作為疫情最嚴重地區,疫情對個體經營戶造成了嚴重的衝擊:在2020年1月31日後的兩週,湖北省活躍個體經營戶下降59.3%,營業額下降69.7%;而在全國其他地區則分別下降約40%和50%。

綜上,打個比方一年三分之一時間不工作且還要大額支出,沒有一定家底肯定扛不住。所以微小商戶生存還是艱難。\r





財經微講堂


很多商戶說今年不掙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說2020年開年不利。尤其是對於做生意的人來講。2020年註定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尤其是對於今年的餐飲行業,餐飲行業每年的旺季就是在年假。尤其是很多大型的訂年夜飯的,今年基本上都是虧得底掉。

目前已經有很多企業,包括小型的餐飲,餐飲店鋪都已經倒閉了。就像我們國內的餐飲巨頭西貝,還有海底撈,這種大企業。他們都因為現金流的問題不得不靠政府救濟。

有很多企業都在裁員。更不用談一些個體商戶,今天新聞上面還有一家旅遊互聯網公司已經破產清算,就是百程旅行網。阿里巴巴是他的第二大股東,都沒有挽救得了它,從北城網能倒閉中,我們能夠想象的到。在今年將有更多的企業因此走向滅亡,尤其是對於餐飲旅遊等行業。在疫情不能完全控制之前,他們只能選擇停工。

你說目前很多企業真的是很難活下去。就算勉強活得下去,撐得也很辛苦。



大雷哥哥


往最壞的結果思考,往最好的方向努力,這是我們應有的生活態度。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做人做事想周全,就能更加從容應對變數。


有的商戶說今年不說賺錢,能活下去就不錯,這並不誇張。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幾乎讓生產停滯,社會眾多領域停擺。餐飲、旅遊、賓館、健身、線下娛樂和教育培訓等等,都受到劇烈衝擊。


僅以餐飲為例,即便是一個省持續20天無新增疑似和確診病例,飯店恢復營業,大家就都敢出去吃飯和聚餐了嗎?可能有人會,但是我相信多數人不會。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要知道某市一開始連續12天沒有新增病例,然後才一發不可收拾。


世上最難揣測的是人心,有接觸了疫情嚴重地區的人故意隱瞞,也有人為了自身利益選擇隱瞞,而這正是今後最大的風險所在。


如果某地持續14天沒有新增疑似和確診病例後突然再爆出有病例,那麼就應該認為當地還有沒被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或者這段時間內有新增病例被隱瞞。


飯店的菜再好吃,不吃也沒關係。

健身再好,幾個月不去健身場所也沒關係。

景點的風景再美,看也行,不看也行。


宅在家裡一個多月,相信很多人會發現,生活中有離不開的東西,也有很多可有可無的消費。正是這樣的心態下,社會消費的恢復需要時間,而部分商家就會在這一過程中堅持不住倒下。


減少人員聚集,減少面對面的接觸,多堅持一兩個月,當湖北每日新增病例下降到個位數時,我們再放鬆警惕也不遲。對於商家來說,積極應對,向互聯網靠攏,努力降低成本的同時拓展銷路,這樣才能堅持的更久。


財智成功


特殊的時期可能生髮出特殊的想法。

怎不賺錢,何必悲觀!

作為商人不說賺錢說什麼?但要合理合法地賺錢。不但過去說賺錢,今年說賺錢,明年還要說賺錢。在商言商不就是這個理嗎?

在全民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役中,醫務人員、人民軍隊衝在了前線,相關部門、各級公務人員、基層組織把守各個防疫環節,沒有具體分工的,宅在家裡就是為抗疫做貢獻。

確實,廣大從商人員不能開工,也同樣宅在家裡,這也是抗疫的需要啊!當然,經濟損失肯定不小,但,有失必有得,當前,隨著疫情的逐步好轉,國家根據疫情形勢和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已經做出各行各業復工復產的號召,在搞好防疫的基礎上,穩妥推進復工復產是當前的重要工作,所以這不就是賺錢的機會到來了嗎?

而且隨著疫情的消失,更多的賺錢機會會更多,就看你能不能抓得住,比如,衛生用品、消殺設備等。

怎不賺錢,何必悲觀!這就是我對問題的看法。

前幾天,我就復工復產發表了幾句感言,願在此與你分享,祝各位賺錢!

說說企業依法復工復產

一、承擔社會責任,致力共克時艱的需要。

二、發揮社會職能,服務百姓生活的需要。

三、穩推復工復產,促進貨暢其流的需要。

四、捍衛既有市場,開拓潛在市場的需要。

五、彌補疫情損失,增加企業效益的需要。

六、篤定善作善成,強化企業信譽的需要。

七、樹立服務意識,強化企業文化的需要。

八、牢記初心使命,構築和諧社會的需要。


陳景軍律師


這話說的挺正確的,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有道理。現在已經是三月了,很多門店都還沒有開門,即使開門了的因為疫情沒有過去,也沒什麼客人來,即使有客人來,你的原材料各方面供應得上來嗎?估計完全控制住,恢復正常的活動怎麼也得五六月份了。但是,房租人家能免你一個月不可能免你半年吧?沒人來,你不可能把工人全都解僱吧,還得繼續發工資。一來二去算一下小一點的店怎麼都得幾十萬,大點的過百萬虧損也是正常的。我就問問,咱們開小買賣的這樣哪家能賺到錢,有多少能夠承受得起這個損失?


fq老矣


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對各行各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很多個體的老闆戓者中小企業都面臨巨大的壓力。特別是餐飲行業,裁員的裁員,倒閉的倒閉,經濟一片蕭條!餐飲店頂著巨大風險開工營業,當天就有工商部門的人過來強制要求停業。所以說當前的情勢對經營者和消費者都是個困難!但是我認為只是暫時的,實際形勢只要疫情一結束,經濟的爆漲是顯而易見!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消費市場巨大,疫情結束後就像是關在籠子裡的小鳥一樣一飛沖天!上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經濟困難是正常的。下半年我認為一定是爆漲期!所以各位老闆,你們要挺住啊!挺住…!



實用金融


這種說法過於悲觀,疫情導致的損失必競是短期的,抗擊疫情就是在抗擊風險。

通過這次疫情我們對商戶做個分析,當然,疫情到目前還沒有完全結束,損失還在繼續,為穩定社會把企業損失降到最低點,政府和各級地方政府都在組織指導企業、商鋪復工、營業,前提是做的防護措施。我們從商戶經營分析大約70%商戶在疫情爆發期間處於關閉狀態,但仍有接近30%的商戶一直照常營業,由於疫情購買力集中到了這30%的商戶,營業額火爆,超出往年同期營業額的幾倍。特別是開辦在社區的商戶商品幾呼每天售空,這就是疫情帶來的經營不平衡狀態。

在各個大型商超租賃櫃檯的商戶,包括大型菜市場商戶幾呼照常營業

從經營各類包裝食品,飲料、礦泉水到菜市場肉類蛋禽、副食品、調料、水果、蔬菜的商戶營業額與同期相比實現了翻翻。這類商戶是用膽量冒著風險實現了經營收益的倍增,同時也起到了穩定社會消除恐慌局面的作用。

據我真實瞭解到的一個社區商鋪從年前的臘月二十九到現在,一個月的時間裡總營業額達到了40多萬元,店老闆激動的說,這一個月的營業額是以往2年的營業額,雖然有風險也確實很辛苦,但很高興,經營面積不到50平米,由疫情小區內限制外出天數每週限2天外出,每次外出限2小時,併發放通行證,因此居民們基本也不外出,那麼購物就自然集中到了這家商鋪,幾呼當天進貨當天售空。

通過這家商鋪一個月40萬營業額我們就可以得知利潤,平均商品利澗按20%計算也就是說實現了8萬元的收益。減去當月店租可以說拿到7萬元純收入不成問題,疫情沒有結速營業額每天仍在增加。

象這樣的商戶疫情期間在全國各地確實很多。除去是一種社會服務以外最關鍵是一種冒險精神,獲得高收入也是理所應當。

接下來我們聊一聊疫情的爆發使相當一部分脆弱的商戶和脆弱的經營者退出了經營市場

r


東方上院


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商戶無法營業,不過目前形勢正在好轉,再加上經濟滑坡,所以今年做生意不是好賺錢,不過只要堅持下去才能生存下來.


悟道一哥


我覺得說的很對,現在就應該想法活著,等到疫情結束,相信各行各業都會再次迎來一次大繁榮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