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從《遙遠的落日》看,作者渡邊淳一對刻畫“真實人性”的執著追求

渡邊淳一是日本著名的現代浪漫小說家,以細膩的筆觸和對男女感情的深刻剖析聞名,他的主要代表作有《失樂園》《鈍感力》《光與影》和《遙遠的落日》。其中

《遙遠的落日》豆瓣評分8.2,是渡邊淳一唯一的一部人物傳記,也是他耗費時間和精力最多的一本書,獲得日本第十四屆吉川英治文學獎

從《遙遠的落日》看,作者渡邊淳一對刻畫“真實人性”的執著追求

全書講述了日本醫學家野口英世傳奇的一生和悲涼的結局,它的特別之處在於,渡邊淳一一反日本當時一味美化主人公的傳記寫作風格,力圖為我們展現一個真實、有缺陷的、有血有肉的野口英世。為此他不惜橫跨太平洋,歷經八年苦苦追尋野口的足跡,最終在2002年出版了完成了書稿。

渡邊淳一酷愛日本古典文學,又有八年的外科醫生從業經歷,所以他的語言風格細膩柔美,思想卻格外客觀冷靜。他把野口英世的身世、性格、成就、慾望等等一一解剖,把他的天才和醜陋都展現在我們眼前。青少年時期,渡邊淳一的初戀加清純子為了追求藝術而自殺,這件事給他帶來了深刻而持久的影響,他始終堅持真實的才是最動人的,“唯有真實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還原一個真實的野口英世,這是渡邊淳一創作《遙遠的落日》的深層動力。

天才與勤奮

野口英世是日本的細菌學家,他出生在磐梯山麓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童年時,因不慎跌入地爐,使左手燒傷致殘。後來,在全校師生的資助下接受了手術治療而深受感動,從此立志學醫。1900年,野口先生單身赴美深造,在此期間,他整理了一份關於蛇毒的研究報告而驚動了美國醫學界。

他在血清學、小兒麻痺、狂熱病,防治梅毒等方面都取得顯著的成績,在美國菲勒醫學研究所等地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而馳名世界野口英世先生在非洲研究黃熱病時,由於傳染上病毒,於1928年5 月21日去世。

從《遙遠的落日》看,作者渡邊淳一對刻畫“真實人性”的執著追求

我們不得不承認野口是個奇才,他可以在短時間內學習別國語言,這也為他後來的成功奠定了基礎,當年就因為弗克萊恩博士的一句客套話“以後來美國可以找我”野口就隻身一人來到美國,從沒有一點身份的助理,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成為了一名萬人關注的博士。

自卑與自負

野口是個很自我的人,雖然家裡貧困,但從小成績很優秀,老師小林榮一直很關注他,村子裡的人也是關注這個優秀的青年 ,這讓他有種優越感,覺得周圍的人都愚人。這些愚人幫助他是理所當然的。但他又是個矛盾體,他相當的自卑。小時候手燙傷,造成的殘疾使他很自卑,野口不能很完整的認識自己。

從《遙遠的落日》看,作者渡邊淳一對刻畫“真實人性”的執著追求

野口雖然是一個偉人,但他從小就有個很不好的毛病就是喜歡四處借錢,他總能花言巧語把錢“騙”到手,並且他從來就沒有把這些錢還清,他向恩師摯友都源源不斷的要錢,其實跟流氓痞子沒什麼兩樣。他家裡貧困,從小就開始到同學那要點錢什麼的,以後便成了習慣,他善於用自己的弱勢去獲取別人的同情,當時他還有“男藝妓”之稱。

進取與墮落

年輕的時候因為好奇拿著錢到處玩女人,他學習起來及近瘋狂,但玩起女人花起錢來更是讓人歎為觀止。由於沒有女朋友 ,他就用這種方式來發洩自己的精力和情慾。他把女人看作是發洩的工具。關於他的夫人資料很少,她是個美國人長得比野口粗壯很多,他們之間沒有什麼真正的愛情。

從《遙遠的落日》看,作者渡邊淳一對刻畫“真實人性”的執著追求

生活對於野口可以說是一塌糊塗,在學業和工作上他可以編造自己的學歷以進入知名研究所,然而又在研究所裡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他對合作很是反感,然而他事必躬親,事無鉅細的敬業精神卻又讓人感動;他性格偏激而做事極端,然而卻又以“不捨晝夜”的工作態度贏得了“人類永動機”的美譽……

他是對周圍的很多人是有懷疑的,他不相信別人,什麼事情都要親歷親為,連洗試管都要自己動手,我們也許佩服他的敬業精神,但野口卻忘了團隊的力量,這也是導致他最終客死異鄉的原因之一。貧窮還有他在東京研究所裡接觸的人和事,在東京看到那些所謂教授是那樣的道貌岸然,虛偽。他覺得只有靠自己才能走出一條成才大道。

結語

在野口英世身上,原始的本能和崇高的追求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讓人又愛又恨。越是瞭解他,對他越是敬佩,同時也越是不齒。在這樣複雜的心情下,野口英世漸漸地走進了讀者的內心世界,也在日本文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遙遠的落日》看,作者渡邊淳一對刻畫“真實人性”的執著追求

渡邊淳一歷時八年,終於推翻了原來日本40多種野口英世的傳記,把野口英世身上強烈的“出人頭地”和“墮落”的慾望赤裸裸地展現出來,撕開了原來披在他身上的神聖的外衣。在其他作品上,渡邊淳一很多時候也是融入了大量自身的經歷,因為他從始至終堅信著“唯有真實才能打動人心”,始終追求的是還原真實的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