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你的收入在你的幸福感中佔比有多少?為什麼?

念慈悲渡蒼生7


在現實生活中收入和幸福感是緊緊相連的,有些人說視金錢如糞土,談錢俗氣,知足長樂,這肯定就是兩個極端的人說的話,第一非常有錢,不缺錢的那種,你沒錢試試,還有底氣說這樣的話嗎?還有一種就是沒有能力賺到錢才給自己解圍的話,如今這個社會,你的經濟實力直接決定你的社會地位,錢雖然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你說哪一件事跟錢沒有關係,就算是討飯的也會知道討錢買東西,一個貧困的家庭,生活無著落,何來幸福,貧賤夫妻百事哀,又何來幸福?

靠自己努力賺來的錢,孝敬父母,維繫親情和愛情,生活在慢慢改善,那麼這種成就感就是一種幸福,幸福也是人為的,要靠自己把握,好好經營,家和萬事興,理想和現實相結合才會幸福!



用戶笑看落花


這個很有感觸,可能是太缺乏安全感了,我覺得收入很重要,年輕的時候拼命賺錢,結婚後雖然老公一再讓我辭職在家帶孩子,我始終不同意,而且越發努力工作,孩子就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後來發生很多事情,讓我意識到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我放棄了工作,放棄了自己最熟悉的家鄉,來到老公這邊的城市,給到孩子比較好的教育環境,還有全部的愛,現在沒有收入,雖然老公收入不錯,我還是比較節約,不像之前那麼大手大腳花錢,日子不是那麼豐富多彩,也沒有了鮮花和掌聲,但是一家人平靜而祥和,孩子也越來越好,所以說不清楚,幸福感不一定是由收入來主導的。


linda西


很多人覺得“錢途”似乎與“前途”畫上了等號。收入和幸福感沒有必然關係。

單純就金錢的擁有來說,一旦滿足了基本生活需要,便很難對幸福感產生影響。福布斯排行榜前一百的富豪,他們只比普通收入的人幸福一點點。自上個世紀以來,人們的收入翻了不知多少倍,幸福水平卻沒有提升。

加薪和收入是不同的概念,題主指的應該是加薪而非收入。加薪確實可以提升幸福感,然而只能維持很短的一段時間。即便是中了彩票,三個月之後也會回到原來的幸福基線。


楊柳青青河邊草


首先,先回答什麼是幸福?我個人對幸福的定義是,能夠平衡工作與生活的關係,而且有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收入夠花就行。

之前,和很多學員聊過收入的話題,我也闡述我的觀點,我把收入分成兩大部分,即基本家庭開支需要,和個人消費需求。基本家庭需要,每個家庭都不同,也無法單靠思想轉變就能改變。個人消費需求是可以改變的,例如我們的衣食住行的衣,我個人給我自己買衣服設定一個基本標準和要求,就拿襯衣來講,我已經堅持20年的購物標準是50~80之間,只要棉麻面料,這在我看襯衣的時候,節省了許多麻煩,還節約時間,超過此標準不看不試,買到合適的就高興,就會有小幸福感。

我以前在服裝行業做過,天天看那些品牌,也記不住,而且我覺得人要是靠穿品牌服裝來提升自己的形象,就有些不自信了。如果那樣獲得的幸福感,也是假的,甚至很短暫,試想一下,要是有人和你撞衫了,還會有幸福感嗎?

當然,我不是說買名牌不好,而是說要量力而行,同時別忘了自己的精神需求,經常去圖書館看書借書,不僅沒有消費,還提升了精神領域的能量,為將來迎接更大的職位和社會價值需求做好準備,到了那一天,相信幸福感那才是真正能發自內心的。



羅老師素直之心


收入確實能給我帶來幸福感。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較好的收入幾乎是保障我的幸福感。沒有收入,感情再好的夫妻兩個,恐怕也變成了貧賤夫妻百事哀了。

但是真的有錢就一定幸福麼,我看也未必。幸福感總歸是親密的人帶來的,有了經濟保障了,夫妻不和也談不上幸福感。經濟保障了,夫妻也和睦,孩子不成器,家裡也是雞飛狗跳,幸福感也蕩然無存!

所以非要佔比來衡量的話,我認為能佔一半吧。


快樂的二三一


收入和幸福感,如果僅僅把這兩者關聯起來的話,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的。

35歲之前,收入佔幸福感的50%以內,這個年齡階段,是個人事業的爬坡期,更注重個人的職業發展,往往更看中職場中的升遷機會,學習渠道等,關注點在發展上,在個人事業穩步前進的時候,幸福感會高於收入帶來的幸福。

35歲至45歲吧,這個階段收入和幸福感會達到平衡。收入方面會達到一定高度,社會地位,經驗等都足以被認可。

45歲之後吧,家庭,子女的支出明顯多起來,晉升的機會幾乎沒有了。如果正好有突發事件,沒有其他副業增加收入的話,幸福感就會明顯降低。

時代在變,趨勢在變,希望每個人能擁有個人的IP品牌,腳踏實地,憑自己的雙手增加收入,增強幸福感。



虎娃666



用戶臨滄


佔90%,有錢就可以活著,出家當和尚那是不負責任,上有老,下有小都指著你呢,他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錢看病,上的了學,人不是畜牲,感恩之心必須有,自己的責任不能逃,在這個經濟社會里,處處圍著錢轉,有錢走遍天下,無錢寸步難行,我也有很多願望,無一實現,只能錢多才能實現,現以五十,有錢了也實現不了了。身體不准許。


曹戰鋒


以前幾乎不懂得思考這個問題,隨著孩子越來越長大,覺得壓力、責任也越來越重,畢竟想更好培養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是需要金錢的支撐。所以我覺得現在自己的收入很重要,是一種價值觀、一份尊嚴的體現,可以說佔幸福感比例是100%。

雖然說錢不是萬能,但離開錢萬萬不能。當然如果有福份能靜修不管紅塵事,那真是很有福報的人了。但凡夫俗子的我,希望將來完成自己的責任後,在今生果報未了之前,能有這個福報靜下心來好好思考,我從哪裡來該到哪裡去!


智慧母嬰育兒


14年工作到現在,前兩年領2000到3000是快樂的,現在6500,包吃住,沒有任何幸福可言,沒多少存款總是沒有安全感,只有鬱悶和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