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讀大學會改變自己嗎?

GavinYs


先不急得去回答你這個問題,我們先說說什麼是大學

首先什麼是大學

學名為普通高等學校,是一種功能獨特的文化機構,是與社會的經濟和政治機構既相互關聯又鼎足而立的傳承、研究、融合和創新高深學術的高等學府。

它不僅是人類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還在長期辦學實踐的基礎上,經過歷史的積澱、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環境的影響,逐步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大學文化。

接下來回答你的問題

大學分本科和專科

我見過有的專科比本科還要厲害,有得專科學生通過自己努力超越某些本科學生。

我只想表達自己觀點,讀大學可以改變命運,但也改變不了命運。為怎麼這樣說,是因為,有些學生讀大學,不好好讀,每天逃課,打遊戲,因為大學生活不和高中一樣,大學很懶散,幾乎沒人管,所以能不能改變命運看你是學還是不學。

讀大學只能讓我比別人懂點多,眼光遠,考慮的多,能不能改變命運,只有你自己能去掌控。


素材達人


讀大學是可以改變自己一生的,我就是一個親身經歷者。讀大學改變了我的知識儲備,改變了我的性格,改變了我的前途。讀大學不會讓自己100%的一定成功,但卻大大增加了自己做事成功完成理想的概率!

我是當初上初中二年級的時候,覺得上學沒有前途,不如跟同鄉一起到外面打工掙錢,在我退學一個月之後,突然想明白了,又回到了校園,之後踏上了上大學的路。跟我同齡的鄰居,他卻選擇了放棄讀大學到外面打工。

我在上大學之前性格內向,少言寡語,不喜歡交朋友,不喜歡拋頭露。我們系的輔導員發現我學習挺好,就是不說話。他私下告訴我說,你拿那麼多榮譽證書,將來他到社會上有話說不出來,個人發展還是會受到阻礙的。從那之後,我好像就明白了,不做書呆子。在大學圖書館裡借閱各種口才、演講、辯論等關於語言表達的書籍。同時參加班裡系裡和學校裡的各種比賽活動。兩年過去之後,我上臺不怯場了,結交了很多朋友,性格變得開朗,培養出幾個興趣愛好,比如打乒乓球,唱歌,爬山………

大學生活成功的把我從一個性格內向的人變得善於言談,性格開朗,改變了我今後的朋友圈和就業環境,當然這也與我的個人努力息息相關。

多年以後回過頭來再對比一下上大學的我和我那個鄰居。我已有家房有車有工作,有穩定的收入,我的鄰居仍然在異鄉打工,我並不是歧視打工,只是相對於我個人而言,他的情況仍然沒有得到改善,而且至今還沒有結婚成家。

所以,有機會上大學就不要放棄。哪怕你沒有學到真正的大學文化知識,你所感受到的大學校園生活,以及個人認知,個人價值觀,個人朋友圈等等情況都發生了改變。這些都會成為你今後的無形資產。如果你在大學期間,能夠改掉自己身上不足的缺點或小毛病。對你個人今後的發展,更是如虎添翼!






學歷提升規劃何老師


我來回答。

讀大學已經徹底改變了我。我從一介農夫,變成了城裡人。我從雞犬相聞的鄉村來到了熱鬧喧囂的大都市。

我本是山區農民子弟,本應成為農活好手。只因高中成績較好,父親覺得孺子可教,給我創造了自由學習環境。努力總有回報,我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學。

進了省城,改變了我對城市的印象,原來比我想象中城市更大,馬路更寬,樓更高。還有馬路上的人更多更密集。

大學裡,老師教授上課更加有趣,側重於指導,學習更加靠自己。我除了專注專業修煉,也學會了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從不同方面學知識,懂得更加全面分析人和事了,不像以前,下課後眼光裡只有田裡的稻子和隔壁班秀氣姑娘。眼界開闊了。

高中學的是基礎知識。大學裡學的是專業知識。畢業了,我成了公司的業務骨幹而不是農活好手。當然,也算人盡其才,發揮自己的優勢,改變了我的人生路徑。

通過大學裡更高層次的學習,我提高了認知高度,形成了比較全面的世界觀,客觀合理的價值觀,符合時代的人生觀。也就是說,通過讀大學我成了真正的更好的我。毫不誇張的說,讀大學改變了我的整個人生。

其實我也特別想知道,大學給了你的改變又是什麼?


學渣的春天


改變了,因為家裡面特別窮,高中畢業後就像出去沿海打工,家裡面覺得多還更好一點!就從農村第一次到了重慶城市,讀了3年大專後,所見所聞所學,都是以前沒法想的!加上自己爭氣[害羞],在重慶立足下來!而之前和我差不多選擇去打工的同學,還是在工廠裡面老樣子!



發電總管託利多


在一個沒出過大學生的家族裡面變成現在的博士後,我覺得我的命運確實被教育改變了。

不是因為我的收入有多高,我沒上大學的表弟通過創業的方式賺到的錢其實多得多;也不是因為我現在過得多快樂,我很多親戚的表兄妹沒讀過大學現在也過得比我快快樂樂多了,可是我前幾天還陷入了短暫的抑鬱情緒。(解釋一下,由於性格問題,我有時會莫名進入一種短暫的抑鬱情緒,這和我具體生活順利與否無關,更和教育無關。倒不如教育讓我學會和自己的個性和解。)

那麼高等教育的意義是什麼?在高等教育中,我雖然疑惑,但是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雖然困難重重,我還是走上了自己的人生規劃;雖然這條路並不開闊平坦,但是這是我按照自己的意志選的路。高等教育的意義其實就是給你開了幾個小窗戶,讓你知道世界還有多種可能性。給你幾個階梯,讓你有機會去爬爬看。至於你最後選什麼,是你個人決定的。你可以選擇去養豬,也可以去實驗室養小白鼠。如果不讀大學,後一種選擇基本和你沒啥關係了。但是你選了前者也沒啥好羞恥的,這只是一種個人的選擇罷了,教育讓你更坦然的面對自己的選擇也是其價值。

當然了,選了方向後能不能成功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能不能爬上那個階梯不是你個人就能決定的。需要你的努力,也要看你的運氣如何。一個人能不能做成一件事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很多都要看運氣和環境因素。你失敗了也不能怪到教育頭上。

如果沒有這些,我的人生就一定暗淡嗎?

不一定,但是我肯定看不到現在的風景,我覺得現在的風景還不錯。正如前幾天那個朋友說的那樣,“你現在的生活是很多人羨慕不來的”。每一個選擇的副作用就是放棄其他選擇,我選了一個風景,自然也就沒機會去看另一個了。幸好的是,選擇往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完選擇後如何去實踐那個選擇。


這個方案絕了


用我身邊的例子來給各位講講我們為什麼要上大學。

首先,那些上了大學依然渾渾噩噩,一事無成的人,並不是因為大學無用,而是他自己本身無用。相反,那些沒有上過大學卻混的風生水起,無限風光光的人,雖然他們沒有上過大學,但是他們卻把努力和勤奮用在了社會上,工作上,所以才有這無限風光。

我給大家說兩個例子:我的發小,暫且稱他A,A初中未畢業就輟學打工,從學徒做起,現在自己開了兩家店,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是車子房子都很輕鬆的擁有了。

我曾經很羨慕他,一度認為大學確實無用,因為我們同歲,在他開著途觀逛街的時候,我連自己的一輛摩托車都沒有,這種反差讓我一度很自卑,但是後來我們一起吃飯,他告訴我,他最後悔的事是他沒有文化,因此失去很多機會,否則生意肯定比現在好的多。我當時聽了很驚訝,因為在我看來,當時的他已經很成功了。

直到我工作兩年後,我才明白這個道理,有些時候,有些事情,你之前沒有知識積累,會錯過很多機會,所以畢業之後我一直堅持學習。直到現在,我們都是而立之年,我和他一樣可以開著車,住在自己的房子裡了,但是此刻再對比,我覺得我未來的上升空間還很大,但是他,恐怕再上升就比較困難。

這話在我們一起玩的時候,他自己也說,還是上大學好。當然這裡所說的是我們的家庭背景基本一致的情況下,你不能拿我和一個富二代比,以我有限的能力,如果那樣,即使的讀到博士後恐怕要趕上他也費勁。

再說一下我的一個高中同學,他和我一樣考上了大學,但是畢業之後一年換五六份工作,一直在晃盪,總是認為社會不公,人心險惡,年紀輕輕就貌似看透一切,其實他是在逃避自己的責任,作為一個社會人的責任,直到現在,還在換工作,不停的換工作的後果就是他什麼都不精,什麼都幹不好,整的都三十了,還要和二十出頭的的小夥子一起面試競爭。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這樣看來不是上大學和不上大學一樣嗎?別急,這裡還有一個概率的問題,我拿兩個樣本來說:我的大學同學和我們村沒有上大學的人,他們人數都差不多,大概都是20人左右,這兩個群體的樣本中,我的大學同學,20個人中,19個現在都已經有了自己的職業,在他們公司和他的城市生活無憂,有12個都有車有房,生活還算小康。

但是再看那20個沒有上過大學的,只有10個人有車子,能在城市裡總有自己的房子並衣食無憂的只有2個,而且除了這兩個,那8個有車的都是靠父母砸鍋賣鐵借錢給他們買的結婚用的。平時沒有穩定工作,又不願甘心呆在家裡種田,只能一年去一個城市打工,總之哪裡有活去哪裡。從這兩個樣本中看,還是上過大學的人相對出人頭地的幾率更高一點。

但是世事無常,沒有絕對,不論學歷高低,只要你努力經營自己,就肯定會擁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有句話說的好,我們很多人的努力程度,遠沒有達到要拼天賦的程度。我們其實都是普通人,只要努力,就有希望!

個人認為,最大的區別是上過大學的人會有更多的選擇權,你或許會感嘆,上完大學還沒有未上過大學的工資高,你看在建築工地上,在餐館裡,甚至連街上手機貼膜的都月入上萬。但是你不要忘記,在工地上,在餐館裡,在街上,那是他們不得不去做的,不這樣去做,可能就沒有來源養家餬口。

但是,當你上完大學後,你也可以去選擇去工地,去餐館,去街上,最重要的是,你還有選擇去做醫生,去當老師,去考事業編等等,而他們,這些選擇權都沒有。

所以,我認為,不要抱怨高考怎麼樣,高考只是相對公平,能去努力考個好大學就一定要去,上大學,對於一個家庭條件一般的人來說,是可以改變你人生軌跡的機會。


啟辰張小鹿


上大學真的可以改變自己,

(1)上大學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會交到很多的朋友,主要會學到很多的知識,不同的層面,瞭解的層次也不同,事業面會寬廣一些。

不上大學也可以改變命運。

(2)今天我剛剛讀了一本書,裡邊的一個人物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個小男孩和他的爸爸以打魚為生,小男孩沒有高學歷,繼承了爸爸的打魚事業,最終成為漁業大老闆,靠海為生,也是成功的案例。

綜上所述: 大學是個好地方,要看自己的態度,學習的態度,主要學到東西,才會用到。不上大學,看天時地利人和,都是可以的。


小銀子的生活日記


這個有兩種情況,

上大學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1)上大學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會交到很多的朋友,主要會學到很多的知識,不同的層面,瞭解的層次也不同,事業面會寬廣一些。

不上大學也可以改變命運。

(2)今天我剛剛讀了一本書,裡邊的一個人物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個小男孩和他的爸爸以打魚為生,小男孩沒有高學歷,繼承了爸爸的打魚事業,最終成為漁業大老闆,靠海為生,也是成功的案例。

綜上所述: 大學是個好地方,要看自己的態度,學習的態度,主要學到東西,才會用到。不上大學,看天時地利人和,都是可以的。


飛翔的賽賽


我的答案是:讀大學會改變自己。

大學,顧名思義是一所很大的學校,擁有各種先進的教學設備和強大的師資力量團隊,擁有著大的學習環境,面對著一個大的生活圈子等等各方面來說都會改變自己。

首先大學需要自己去獨立的生活,生活起居飲食等一切生活都要自己去管理,要能合理的分配和休息娛樂時間。其次,大學面對的大環境會開闊我們的眼界,認識更多未知的事務,有著宿舍班級以及學校之間的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和諧相處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然後是大學這個小社會,有很多的社團組織來供你參加去鍛鍊自己提升自己,擁有一定的良好的人際關係。最後,最重要的就是學習了,學習到更多的專業方面的知識,學習到更多的為人處事的方式方法,學習到如何管理自己,見多識廣也算是大學期間的一種學習。

良好的改變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擁有的,當然也不排除有放縱自己,不去上課,考試掛科,專住遊戲,生活糜爛不堪,對學習不上心,對學校的安排不關心,對自己的前途更是不盡心,這樣的改變也不在少數。

所以讀大學不論怎樣會改變自己。良性改變還是惡性改變均會讓自己與高中剛畢業的自己有差距,或許大學是走向社會的一個過度,過度的好壞將決定以後是否能夠有良好的發展。


永不止步的小何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讀大學肯定是能改變自己的,關鍵是你想往那一方面去改變。

改變分兩種:

第一種,好的,積極的,正面的;

第二種,負面的,消極的,不好的。

其實,往哪一方面去改變取決於你是在大學期間是怎樣度過的。這個分兩方面的情況:

第一,如果你上大學之後你要是徹底放飛自我,感覺自己終於解放了,自由了。沒有老師管你了,你就開始享受大學生活了。逃課,上網,打遊戲等等,你會發現讀了大學幾年,你什麼都沒有學到。最後畢業了,就是失業。人生迷茫,不知所向。這種改變是很多人在沒有約束的環境下,缺乏自己管理和自我學習的結果。這種改變真的是很惋惜的。

第二,如果你上大學期間,認真去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在大學這個大的平臺上,積極去參加社團,利用課餘時間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發揮自己特長,開闊眼界,積累人脈,你畢業後,你的改變絕對是不一樣的。

人總是要受環境影響,如果一定要受影響,那讓我們受好的影響。希望,題主在大學期間,改變好自己,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