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一線私募:看好“二次上車”機會

————A股表現料強於海外市場

上週(2月24日至2月28日),在歐美股市急速下跌影響下,A股市場也出現較大幅度波動。在此背景下,來自多家一線私募機構的最新策略研判觀點顯示,對A股市場回調之後的進一步表現並不悲觀。多傢俬募機構認為,政策面與經濟基本面等因素將為短期市場逐步企穩帶來有力支撐。

A股仍顯相對強勢

從主要股指的具體表現來看,截至上週五(2月28日)收盤時,上證綜指、深證成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當週分別下跌5.24%、5.58%、5.60%和6.96%。進一步從市值風格角度來看,上週上證50、滬深300等大盤風格指數的下跌幅度,則要略好於創業板指、中小板指、中證500等中小盤風格指數。

值得注意的是,相對於海外其他主要股票市場,上週A股主要股指的表現仍表現出明顯的抗跌特徵。數據顯示,上週道瓊斯指數、標普500和納斯達克等美國股市三大股指,分別重挫12.36%、10.54%和11.49%,英國富時100、德國DAX、法國CAC40等歐洲主要股指的單週跌幅也均超過11%。

在上週成交量放大的背景下,市場整體估值則仍舊運行在歷史相對偏低水平。來自Wind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上週五收盤時,上證綜指、深證成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滬深300等五大指數的最新市盈率(整體法),分別為12.44倍、26.06倍、29.10倍、56.60倍和11.79倍。從歷史縱向對比來看,除創業板指外,其餘四大指數的估值水平,均繼續處於歷史低位水平。

私募研判積極

泊通投資董事長、首席投資官盧洋表示,歐美股市的下跌從上週一就已經開始,從全周來看,A股市場在上週五之前的幾個交易日都出現了低開高走,走勢相對外盤仍然較強。因此,近期A股調整大致可以歸結為春節後快速上漲中的一次修正,市場的調整將為投資者帶來“二次上車”的投資機會。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春節之後科技股板塊中的概念股走勢極強,估值持續拉高。這也從另一個側面顯示,當前的貨幣偏松環境帶來的“資產荒”預期。在此背景下,未來一段時間內,投資者仍可在“科技龍頭+高股息”兩條投資主線之間進行輪動。

石鋒資產董事長郭鋒表示,上週全球股市和A股市場均出現較大幅度波動。而結合春節之後A股的運行表現和科技股的持續拉昇來看,最近幾個交易日市場的下跌,會給過度亢奮的市場“潑潑冷水”,對市場局部的高估值進行修復。這對於A股長期行情的展開,反而較為有利和健康。整體來看,石鋒資產繼續看好A股市場自2016年以來的結構性行情,短期的回調反而是買入優質核心資產的好機會,並將繼續保持在大消費、科技和週期行業優秀企業的均衡配置。

凱豐投資進一步分析指出,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局勢向好,相對於海外市場,避險資金反而可能更容易選擇中國市場。另外,國內政策面已經開始有明顯的託底措施,財政和貨幣的寬鬆力度明顯,復工復產逐步推進,也有利於經濟基本面的逐步回升。而在資金面方面,春節之後增量資金不斷進場,大量新基金也在持續發售,相關因素也對A股形成支撐。總體而言,未來一段時間內,A股預計會比海外市場表現更強。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