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巴曙鬆等: 從互聯網金融企業赴美上市看企業如何選擇上市地點

小編語:2017年9月以來,互聯網金融公司赴美上市明顯增多。10月18日趣店於紐交所上市,IPO融資規模達9.55億美元。11月3日和信貸登陸納斯達克,成為納斯達克中國互金第一股,也是繼宜人貸、信而富、趣店之後國內互聯網金融行業第四家成功登陸美股的企業。繼這些公司之後,拍拍貸、簡普科技(融360)、樂信先後於紐交所上市。那麼,中國互金企業為何紛紛赴美上市?從這些公司赴美上市,也可以觀察企業是如何選擇上市地點的。這對於當前把握一些新經濟公司選擇上市地點具有參考價值。敬請閱讀。

巴曙松等: 從互聯網金融企業赴美上市看企業如何選擇上市地點

文/巴曙松、慈慶琪(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

一、中國互金企業赴美上市明顯增多

宜人貸於 2015 年 12 月 19 日在紐交所上市,成為國內首家赴美上市的互聯網金融公司。繼宜人貸在紐交所成功敲鐘後,2017年又有不少互金企業赴美上市。目前,已經有信而富、趣店、和信貸、拍拍貸、簡普科技、樂信等6家平臺登陸美國資本市場,合計融資64.75億美元。

2017年4月28日,信而富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2017年首家成功登陸紐交所的中國企業。信而富首次公開發行10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發行規模為6000萬美元。

10月18日,趣店正式登陸美國紐交所,是繼宜人貸、信而富之後在美國上市的第三家中國金融科技公司,募集資金9億美元。

11月3日,和信貸正式在納斯達克全球市場掛牌交易,宣佈以每股10美元發行5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籌資總額預計為5000萬美元。七天後,拍拍貸也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融資總額達2.7億美元。

繼趣店、和信貸、拍拍貸之後,簡普科技11月16日在紐交所上市。12月21日,樂信登陸納斯達克,融資規模 1.08 億美元。

巴曙松等: 從互聯網金融企業赴美上市看企業如何選擇上市地點

表:2017年6家互聯網金融企業上市數據

二、互聯網金融企業為何密集赴美上市?

2017年下半年以來中國互金企業密集赴美上市,背後有值得深入分析的多方面的原因。

(一)中國互金企業自身經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由此產生的融資需求是其赴美上市的內在動力

對互金企業尤其是網貸平臺而言,上市一方面可以極大地提升品牌聲譽,這對洗牌中的互金企業來說尤為重要。另一方面,上市開闢了股權融資渠道,不僅為原有股東提供了退出通道,更為平臺打開了融資的大門。

近幾年來,各家擬上市P2P平臺經過不斷地摸索創新和合規整改,在行業洗牌過程中形成了相對較為規範化的業務模式。在持續跑馬圈地、擴大經營規模的過程中,這些平臺不斷提高獲客成本和其他費用,希望藉此鞏固自己在行業中的市場佔有率及行業地位。各家平臺雖然經營費用構成和變化趨勢有所不同,但前期對資本均形成了較大消耗,通過資本市場融資也成為其突破業務發展瓶頸的重要途徑。

巴曙松等: 從互聯網金融企業赴美上市看企業如何選擇上市地點

同時,這幾家互金企業少則經過兩輪融資,如和信貸,多則經過八輪融資,如趣店。因此,從融資路徑和市場環境來看,各家平臺的機構投資者均有通過資本市場實現部分資本退出的需求和意願。經過近幾年的業務調整,各家企業已經形成相對比較成熟的經營渠道,例如宜人貸以集團線下獲客為依託,信而富以聚焦EMMA族(Emerging Middle-class,Mobile Active consumers,即新興中產和移動端活躍)客群為基礎,拍拍貸以合規單標為核心競爭力,趣店以依附支付寶為主要獲客渠道,和信貸則以與保險合作為增信措施,其上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均已具備相關條件。

(二)互聯網金融企業在境內上市融資在當前的制度下存在一定的制約

巴曙松等: 從互聯網金融企業赴美上市看企業如何選擇上市地點

首先,中國的這些赴美上市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往往達不到當前中國境內資本市場上市的財務標準。首先當然是盈利要求,例如:A 股市場是註冊資本達到 5000萬且連續三年盈利;中小板也有持續三年盈利要求;創業板也要求持續兩年的盈利,雖然總體的法規開始強調盈利能力而不僅僅是盈利本身。而部分中國互金企業在上市前仍處於虧損狀態。例如,信而富已連虧三年,且虧損進一步擴大。數據顯示,信而富 2016 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4037.8 萬美元,2015 年淨虧損為3322.7 萬美元,2014 年淨虧損為178 萬美元。簡普科技2017年第三季度總營業收入為4.67億元人民幣,淨虧損1667萬元人民幣。

巴曙松等: 從互聯網金融企業赴美上市看企業如何選擇上市地點

圖:信而富2014年至2017年第三季度 虧損數據

其次,中國的這些互金企業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往往主要是從海外市場融資,因此,在決定退出的市場時,這些早期投入的資金往往擁有較大的話語權。同時,相對來說,雖然中國的上市效率已經有了顯著的提升,但是,從上市籌備到上市完成通常時間明顯長於海外市場,這對於盈利模式尚不穩定、市場競爭格局瞬息萬變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來說,往往傾向於上市節奏更快的市場。

另外,近年來,中國監管層對互聯網金融行業頻頻出臺監管政策,從2016年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到2017年的《關於進一步做好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以及隨著網絡小貸、現金貸等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監管政策陸續出臺,互聯網金融監管持續收緊。從業務層面上來看,這些監管政策對整個行業構成了較大程度的整肅,同時也使得用戶對平臺規範性有了更多關注。從互金企業本身的發展需求來看,也正是因為中國政策層面對於P2P整改備案仍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各家企業才希望通過上市融資來為平臺發揮增信作用及品牌效應。

巴曙松等: 從互聯網金融企業赴美上市看企業如何選擇上市地點

表:2016年至2017年出臺的針對互金企業的重大監管政策

(三)美國資本市場為互金企業提供了相對來說更有吸引力的上市環境

從美國互聯網金融企業運營來看,美國本土上市的P2P平臺如Lending Club和On Deck等均處於虧損狀態,部分公司的負面事件使其面臨重新估值。因此,海外投資者轉而寄希望於從中國互金企業上尋求合理的投資回報。此外,不同於中國,美國投資者以機構投資者為主,較為理性。一方面,機構投資者通過對中國互金企業在盈利模式、風控措施、獲客渠道等方面的瞭解,對中國互金企業形成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另一方面,這些企業運用金融科技進行反欺詐審核並降低平臺壞賬率的措施對企業估值也有一定幫助。

另外,相對中國 A 股市場而言,紐交所及納斯達克等美國資本市場交易場所對企業沒有嚴格的盈利要求和成立時間的限制,門檻相對國內較低。同時,中國A股主板、創業板對企業股權控制結構有一定要求,而中國多數創業企業採用VIE(可變利益實體)架構並接入美元資金,因此赴美上市成為各家企業實現融資更為便捷的路徑。

巴曙松等: 從互聯網金融企業赴美上市看企業如何選擇上市地點

當然,在美國上市之後,互金企業也就必然需要面臨來自更大範圍的市場的監督,特別是在監管者強化監管的環境下,互金企業的盈利模式容易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從先前已經上市的宜人貸,到如今的信而富、趣店、拍拍貸、和信貸等,“網貸”業務起家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雖然紛紛赴美上市,但市場依然關注其與校園貸、現金貸等業務的關係,部分企業在上市之後對於現金貸等處於風口浪尖的業務缺乏成熟的公關應對措施,導致其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不僅對公司估值不利,也引發了美國專業律所和投資者的集體訴訟,甚至是機構的做空。在美上市平臺應該做好相應的預期管理、輿情管理和市值管理等工作,保證能夠實現自己的融資目標,儘量避免破發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參考文獻:

[1]巴曙松.中國互金企業赴美上市背後的焦慮[EB/OL]. 中國財富網,2017-12-12.

[2]趙秀麗.互聯網金融企業掀起赴美上市潮[J].理財,2017(12):56-57.

[3]皮海洲.中資公司赴美上市有兩大好處[N].證券時報,2017-10-24(A03).

文/巴曙松、慈慶琪(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作為一位研究人員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機構的意見和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