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手機裡的北京之爆肚

手機裡的北京之爆肚

要論我去北京最想吃的食物,既不是涮肉,也不是烤鴨,大概就得數爆肚了。

最早去的時候,資訊閉塞,能知道有豆汁焦圈就已經顯得我課外知識好豐富的樣子。爆肚是什麼?不懂。

後來電視網絡看多了,又常翻些吃方面的書,才漸漸瞭解,這爆肚應該是我喜歡的菜。為嘛?我愛吃內臟啊!你看這心肝腸肚,哪有我不吃的?特別是牛肚,吃麻辣火鍋就是個必選項,雖然說北京爆肚以羊肚的品種為多,但是不是異曲同工?再加上芝麻醬什麼的,想起來就香到流口水。

可一直也沒機會在北京真正吃一回爆肚,頭一回吃居然是在哈爾濱,也不像北京的爆肚店那麼多選擇,就是一份芫爆散丹而已。不難吃,可好像也沒想象中那麼銷魂啊。所以說有些東西,還是要去原產地吃了,才知道應該是什麼味。也許別處確實會有做得更好的,但大方向總是要在根上才能找到,知道了該有的味道,然後才知道其他的好吃到底是將本尊發揚光大,還是走得歪門邪道掛羊頭賣狗肉。

手機裡的北京之爆肚

所以到北京頭天就去琉璃廠的爆肚馮,結果還在休年假。幸虧是自由行的,心裡憋著這一口,總能找到時間再去一趟。某天下午到地方坐定,要上一份肚仁兒一份散丹,散丹頗嫩,肚仁兒卻帶著股子不乾淨的味道。

靠窗做了一家人家,那男的大概是個話嘮,有一搭沒一搭,這半個小時嘴裡總是不閒著,不經意間放了個屁,就聽他慢悠悠的說:“陽光這麼好的下午,懶洋洋的放個屁,挺好。”

真是受不了,無論是食物還是客人。但心底裡總是對爆肚還抱著一份希望,希望著只是店家偶爾的原因,希望著北京的屁不是隨處都在放。

手機裡的北京之爆肚

某天晚上就另換了一家“金生隆”,說起這家“金生隆”,其實跟“爆肚馮”本是同源,祖輩當年是嫡親的兄弟。所以這蘸料的味道,倒是頗為相近的,但爆肚可就比爆肚馮要好許多,畢竟沒那股子反胃的味道了,一份肚仁兒一份蘑菇頭,暢快!如果不是晚飯吃完沒多久這就是純粹來解饞,估計就要上一張菜單了。——下次來就打算把肚子出空了這麼做。北京那麼些家:爆肚宛爆肚歪爆肚王爆肚皇爆肚滿……一家一家吃過去。

手機裡的北京之爆肚

又記起頭回讓我知道爆肚這件事的那個電視節目,那是一個北京人出遠門歸來,到家頭一件事就是跑去吃爆肚,同樣的情況我也聽香港的歐陽應霽說,他每次出門回港,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去吃碗雲吞麵。大抵每一個地方,都會有一種可以叫做鄉愁的食物,是拿來讓遊子找到歸屬感的。在他鄉吃到會驚喜,在故鄉吃到能安心,可以拿來跟異鄉人吹牛逼,可以用來與同鄉人嘮情懷。

北京的鄉愁是爆肚,香港的鄉愁是雲吞麵,我的鄉愁又是什麼?

手機裡的北京之爆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