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親測:母乳媽媽如何選擇吸奶器

孕期買買買時,我就把吸奶器納入購物清單。當時我看了些資料,說吸奶器一是有助於開奶;二是如果遇到漲奶且孩子不吸吮乳頭時,寶媽可以用吸奶器把多餘奶水吸出來,以防乳腺炎;三是母嬰分離的特殊情況,例如孩子黃疸住院時,媽媽得把奶水吸出來放儲奶袋送去醫院;四是晚上如果媽媽想多休息,可以把奶吸出來儲藏在冰箱,由保姆或其他家人負責晚上給孩子喂夜奶;五是職場媽媽有背奶的需求。總而言之,吸奶器是現代媽媽居家旅行必備物品。

市面上常見的吸奶器主要就這三種:手動單邊、電動單邊、電動雙邊。我全買了。手動單邊吸奶器和電動雙邊吸奶器都是孕晚期趁著雙十一購物節買的,品牌是飛利浦新安怡。電動單邊吸奶器的品牌是好孩子,這是月子期間月嫂要求買的,她服務的上一個客戶是用這個品牌,於是推薦。月嫂還推薦過美德樂絲韻,我一追問,發現她也不知道這個好不好用,只是她離開上一個客戶時,那個客戶入手了這個品牌。所以這裡插播一個結論:月嫂的推薦,聽聽就好,她也未必對各品牌都熟悉。

我把手動單邊吸奶器放入待產包。因為我預計產後能住單人間的可能性不大,很有可能被分配去住多人間,人多手雜,飛利浦電動吸奶器那麼貴,怕丟,所以我沒帶電動吸奶器。

開奶時護工說我乳頭凹陷,所以我每次抱孩子過來吸吮前先用手動吸奶器吸一吸,然而效果是短時間內看起來乳頭被吸出來了,但等孩子抱過來時乳頭又凹陷了。用手動吸奶器容易手腕痠痛。

於是我管不了那麼多,讓隊友趕緊回家拿飛利浦新安怡電動雙邊吸奶器。月嫂用了不順手,因為她此前用的是好孩子電動單邊吸奶器,於是推薦隊友買這個。等這個到貨時我已經出院回家了。

親測:母乳媽媽如何選擇吸奶器好孩子電動單邊吸奶器的特點是開啟後先按摩,幾分鐘後自動轉入吸奶模式。吸力分九檔。一開始那個吸力調在高檔位,每次從按摩轉到吸奶時總是讓我有猝不及防的感覺,好像把肉都要吸下來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再趕緊把吸力調低。雖然很驚悚,但是確實對開奶有效。單邊的缺點就是時間比較長,吸完一邊又要去另一邊乳房從按摩開始。優點是價格特別親民友好。

用了大約兩週後我決定還是要試試電動雙邊吸奶器。這麼貴的設備沒道理不好用對吧?雖然月嫂還想用好孩子,但擰不過我想試試電動雙邊吸奶器。飛利浦新安怡電動雙邊吸奶器的吸力分四個檔位,從按摩轉入吸奶模式時需要手動按鍵,所以如果我一直不按鍵,就會一直處於按摩模式。這個手動按鍵讓我能根據漲奶感覺決定按摩時間長短,例如有時有奶塊了我就按摩久一點再轉入吸奶模式。起初我常常對不準乳頭和儲奶瓶,要一邊吸奶一邊調節。後來用熟練了,一拿起來我就能準確對上,一手抓一個儲奶瓶,用腳趾按鍵,輕鬆掌握。

親測:母乳媽媽如何選擇吸奶器這個設備有配套一個固定吸奶器的胸衣,但我幾乎不用,因為儲奶瓶裡奶水多了之後重心偏移,順帶乳頭和儲奶瓶又對不準了。

當我要外出時,就會帶上電池。要注意的是,吸奶器很耗電,所以要配的電池最好是鹼性電池,碳性電池適合石英鐘等耗電小的電器。這是小細節,但是如果在外吸奶時突然發現電力不足,又遇漲奶,那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另一個細節是每次吸奶最好控制在20分鐘內。我在醫院牆上的海報看到是15-20分鐘。個人感覺是12-14分鐘差不多能吸完,有時吸奶時間間隔沒把握好,拖到18分鐘才吸完,就會有乳頭微微疼的感覺。

如果發現有奶塊,我的經驗是先洗個熱水澡,用蓮蓬頭沖洗乳房,水溫略微調高,能讓皮膚微微紅即可。然後馬上用吸奶器,通常這樣2次之內硬塊就能消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